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王淑女(1994)。家庭暴力對青少年暴力及犯罪行為的影響。社區發展
季刊,68,191-209。
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吳天惠(1983)。少年問題行為之輔導。少年輔導工作手冊,台灣台東
地方法院編印,49-57。
吳芝儀(2000)。中輟學生的危機與轉機,嘉義市: 濤石文化出版。
吳秀櫻(1987)。一般青少年與偏差行為青少年親子關係相關因素之比
較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明清(2002)。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台北:五南。
吳明穎(2007)。青少年的分離-個體化、與父母依附及其對人際互動、憂鬱的關聯性研究。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吳武典(1988)。青少年問題與對策。台北:張老師。
吳芳萍(1996)。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輔導對國小高攻擊性兒童輔導效果
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美玲(2001)。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教師期望與習得無助感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吳萬春(2006)。高雄市國中生父母教養方式與生活適應之調查研究。
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麗娟、歐陽儀(1998)。教養方式與依附關係代間傳遞模式之研究,
教育心理學報,30(2),33-58。
呂民濬(1993)。單親家庭與青少年---違規犯罪行為研究之回顧與心
得。社會福利,106,10-16。
呂清發(2003)。受保護管束少年親子關係與偏差行為之研究。國立中
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威辰(2001),父母社經地位、青少年緊張與青少年偏差行為相關性
研究—以雲嘉地區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美慧(2004)。國小六年級學童個人背景、父母管教方式與自我概念
對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美智(2001)。家庭因素、子女道德觀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
--以雲嘉地區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愫嫻(2004)。少年犯罪,臺北市 : 五南。
林正文(1987)。暴力少年犯的人格特質 : 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台
北:五南。
林生傳(1997)。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林青瑩(1998)。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家庭因素之分析研究。國立師範大
學公民訓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柏廷(2006)。國中學生依附關係、自尊、完美主義與生活適應關係
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麗娟(2005)。國中生學業成就與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
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輔導活動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市:五南。
紀怡如(2002)。國中生依附關係、壓力知覺與其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輔導較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法務部(2007)。少年犯罪概況統計資料。2007年12月10日,取自
http://www.moj.gov.tw/mp001.html。
洪聖陽(2002)。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自我概念、依附關係與生涯成熟之關係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孫碧蓮(2002)。雙親家庭父親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之探討。國立
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
徐百儀(2002)。國中生父母採取忽視型管教相關背景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張芝鳳(2000)。青少年與父母以及與同儕間的依附關係對其自我價值
之影響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春興(1983)。青年的認同與迷失。台北:東華。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5)。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秀慧(2001)。國中生刺激尋求動機、休閒意願、休閒無聊感與偏差
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昭容(2004)。父母教養方式對高中/高職 /五專學生抽煙/喝酒/嚼檳榔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張秋桂(2004)。國中學生親子關係、自戀傾向與偏差行為之研究,國
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秋蘭(2000)。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華葆(1991)。少年犯罪預防及矯治。台北:三民。
張楓明(1998)。社會控制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以雲嘉地區為例。南
華管理學院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鈿富(1994)。高級職業學校學生中途輟學原因與輔導策略之研究。
台中:台灣省教育廳。
張德銳(1986)。台北市國民中學三年級學生次級文化與違規犯過行為
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教育部(2006)。教育統計資料。2008年1月2日,取自
http://www.edu.tw。
許春金(1986)。青少年犯罪原因論:社會控制理論之中國研究,桃園:中央警官學校犯罪防治系。
許春金(1996)。犯罪學。台北:三民。
許筱梅(1995)。青少年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其情緒穩定之相關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瑞蘭(2002)。國中生依附關係、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許憶真(2004)。父母管教方式與國小學生自我概念對其偏差行為之相
關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芳君(2003)。父母教養方式、自我韌性與內在性自我控制、少年偏
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佳琪(2002)。青少年生活壓力、家庭氣氛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武天(2007)。國中學生同儕關係、偏差行為與中途輟學之研究,國
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姿廷(2003)。國中學生父母教養方式、完美主義與學業延宕之關係
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羿足(2000)。影響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家庭因素---以台中地區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敬淑(2006),青少年依附、自尊與行為適應之相關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瑩珊(2000)。國小學童依附關係、失落經驗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傅粹馨(1997)。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的顯著考驗。教育研究,5,1-14。
彭怡芳(2002)。緊張、負面情緒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研究-以台南地
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彭怡芳、曾育真(2003),台灣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剖析。嘉義:南華教
研所。
彭駕騂(1985)。青少年問題探究。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黃素蓮(1995)。學生的偏差行為輔導。教育實習輔導季刊,1(5),64-67。
黃富源(2000)。少年暴力犯罪相關因素之研究—家庭結構、動力與社
會學習觀點以論。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研究報告之一二一,正中書局。
黃惠玲(2004) 父母管教方式、差別同儕結合與少年偏差行為相關之探討。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葉至誠(2000)。社會學。台北:揚智。
楊的祥(2003)。父母管教方式、教師批判思考教學行為與國小學童批
判思考能力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輔導較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國樞(1978)。中學生的問題行為及其學校因素。青少年行為與輔導
─學校道德教育與訓導工作的檢討。
楊淑萍(1995)。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詹志禹(1996)。我國青少年犯罪研究之整合分析。行政院青年輔導委
員會第四處編。
廖成敏(2001)。國小高年級學童不同依附型態對衝突因應處理方式及
社會適應之影響。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齊力、董旭英編(2003),台灣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剖析。嘉義:南華教
研所。
劉明松(1998)。家庭結構、父母教養方式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248,123-140。劉俊良(2001)。父母管教方式依附關係對國中學生偏差行為之相關研
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祉(1988)。台北市完整家庭與破碎家庭子女失調行為之比較研究。
文化大學福利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清景、施茂林(1998),最佳實用六法全書。台南市,大偉。
蔡文輝(1986),社會學。台北:三民
蔡德輝、楊士隆(1994)。少年犯罪-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蔡德輝、楊士隆(2000)。幫派入侵校園之問題與對策。學生輔導,65(11),9-17。
賴保禎(1972)。父母管教態度測驗。台北市:中國行為科學社。
戴薏珊(2004)。大學生父親依附、母親依附、同儕依附與自我認同之
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文彥(1996)。家庭因素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警政學報,28,139-155。
謝高橋(1983),社會學。台北:巨流。
羅基聰(1986)。台北市國民中學學生的生活適應、父母管教態度與偏
差行為之相關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豐良(2001)。社會控制對兒童偏差行為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尹翎(2000)。社會連結與雲嘉地區少年偏差行為。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建文等(1991)。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蘇素美(1988)。國中學生刺激尋求動機、學校環境知覺與偏差行為關
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貳、英文部分
Abrahamsen,David (1944). Crime and the Human Mind. New York:Columlia University Press
Aichorn, August(1935). Wayward Youth. New York:Viking Press Ainsworth, M. D. S.,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 S.(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Hillsdale, NJ: Erlbaum
Ainsworth, M. D. S. (1989). Attachments beyond infa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44, 709-716.
Akers, R. L. (1997). Criminological Theories:Introduction and Evaluation(2nd ed.) CA.:Roxbury Press.
Armsden, G. C., & Greenberg, M. T. (1987). The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sychology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6, 427-452.
Barber, B. K. (1996).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Revisiting a neglected construct.Child Development,67, 3296-3319. EJ545015.
Baumrind,D. (1968). Authoritarian vs. authoritative arental control. Adolescence, 3, 255-272
Baumrind,D. (1991). the influence of parenting style on adolescent competence and substance use. Joural of Early Adolescence,11, 56-95.
Becker, H. S.(1963).Outsiders: Studies in the Sociology of Deviance. New York: Free Press.
Black, D. A., Heyman, R. E.& Slep, A. M.(2001). Risk factors for child physical abuse. A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 6, 121-188.
Block, J. H.(1979). Parental Agreement-Disagreement on Child Rearing Orientations and Gender-Related Personality Correlates in Childre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182039).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 (1973). Attachment and loss: Vol.2 Separ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1979). The making and breaking of affectional bonds. London:Tavistock Publications.
Cavan, R. S., Ferdinand, T. N. (1981). Juvenile Delinquency(4th ed.).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Cicchetti, D., & Barnett, D. (1991). Attachment rganization in maltreated preschoolers. Development and sychopathology, 4, 397–411.
Cohen, L. E., & Kleugel, J. R. (1978). Determinants of juvenile court disposition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3, 162-177.
Darling, N. (1999). Parenting style and its orrelate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27896)
Elder,G.H. (1962). Structural variations in the child-rearing relationship. Sociometry, 25, 241-262.
Evans,K.S.(1998). Attachment and self-esteem Issues in the Lives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28304)
Glueck,S.&Glueck,E.(1962)。Family Environment and Delinquency. Bosten:Houghton Mifflin Co. Goldberg, S. (2000). Attachment and development.Madison Avenue,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ottfredson, M. & T. Hirschi (1990), 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reenberg, B. M. (1995). Adolescent separation- individuation and borderline psychopathology. Doctoral dissertation, Yeshiva University.
Grogan,H.&Grogan,G.(1971).The Criminogenic Family:Does Chronic Tension Trigger Delinquency?Crime and Delinquency,14,220-225.
Hindelang,M. J.(1973)Causes of Delinquency:A partial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Social Problems, 20,471-487.
Hirschi, T.(1969).Causes of Delinquency. Berkl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offman, L. W. (1977). Changes in family roles, socialization, and sex differenc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32, 644-657.
Holmes, J.(1993. John Bowlby and Attachment theory. New York: Routledge Jensen, L. C.,& Kingston, M.,(1986).Parenting.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Klassen,K.J.M.(2000).Attachment and foster children: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48867 )
Laible, D.J., Carlo, G., & Raffaelli, M. (2000).The differential relations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to adolescent adjustment.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ece, 29, 45-59.
Lamb,M. E.(1986).The father’s role :Applied perspectives. New York: Wiley.
Lemert, E.(1955).Social Pathology, New York: McGraw Hill.
Lemert, E. (1972).Human deviance, social problems and social control. 2nd Ed. N.J.: Prentice-Hall.
Liberman, M.(1995). Attachment to mother/ attachment to father: Links to peer relations in late childhood and early adolescence.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Concordia University, Montreal, Quebec, Canada.
Maccoby,E. E.,& Martin,J.A.(1983).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nt of the family: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P.H. Mussen( Ed.),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 Vol.4 (pp.1-101).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Marcus, R.F.(1999).A gender-linked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of antisocial behavior in young adolescents. Adolescence, 34, 33-46
Melby, J. N.(1993).Family context of adolescent academic
competenc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68496)
Michels,V.G.J.(1996). Self-reported parental history, adult attachment style, and child abuse potential.
Patterson,G.R.(1986). Performance models for antisocial boy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1, 432-444.
Pfefferbaum, B. & Wood, P. B. (1994). Self-report study of implusive and delinquent behavior in college students. Jouranl of Adolescence, 5,295-302.
Quay,H.C.(1987).Patterns of Delinquent Behavior.Handbook of Juveniale Delinquence .
Robinson, P. (1978). Parents of beyond control adolescents. Adolecence,13, 116-119.
Ryan, R. M.&Lynch,J.H.(1989).Emotional autonomy versus detachment:Revisiting the vicissitudes of adolescence and young adulthood. Child Development, 60, 340-356.
Sears, R. R.,Maccoby,E.E.,&Levin,H.(1957).Patter of Child Rearing. New York:Happer&Row.
Suess, G. J.,Grossman. K.E.,&Sroufe, L.A.,(1992). Effects of infant attachment to mother and father on quality of adaptation in preschool:From dyadic to individual organization of sel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15, 43-65.
Sutherland, E. H. & Cressey, D. R. (1974). Criminology(10th).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Tittle, C. R.& R.F.Meier.(1990) Specifying the SES/Delinquency Relationship. Criminolog, 28, 2271-299.
Weiss, R. S. (1982). Attachment in adult life. In Parkes, C.M, & Stevenson-Hinde, J. (Eds.), The place of attachment i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Basic Books.
Weiss, R. S. (1993).The attachment bond in childhood and adulthood. In C. M. Parkes, J. Stevenson-Hinde & P. Marris (Eds.), Attachment Across the life cycle.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Williams, W. C.(1958). The PALS Stests: A technique for children to evaluate both parents.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22,497- 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