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台中精機,“工具機電磁相容介紹”,精機通訊-技術專欄。
[2] 歐盟安規 EN50082-2,電磁相容-一般耐受標準,1995。
[3] 王建彬,“機械月刊-台灣機械工業的回顧與展望”,機械月刊雜誌社,2005。[4] 經濟部,2002-2005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出口統計,2006。
[5] Tramec GmbH, Built-In Spindle,瑞士2006。
[6] 歐盟安規 EN 12840 Machine Tools – Safety – Manually Control Turning Mashie,2000.
[7] Directive 2004/108/EC of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2004.
[8] 令源科技有限公司,“令源科技有限公司網站公告資料—IECnet電料網”,http://www.iecnet.com.tw,2007。
[9] 世電電測有限公司,“世電電測有限公司網站公告資料—標準概述”,http://www.integrity-lab.com,2007。
[10] 立銘科技有限公司,“立銘科技有限公司網站公告資料—安規介紹”,http://www.liming-teck.com.tw,2007。
[11] 德國萊茵台灣分公司,“德國萊茵台灣分公司網站公告資料—CE標示”,http://www.twntuv.com,2007。
[12] S. I. 424. CE, Marking, 1992.
[13] S. I. 447/1994, European Community Regulation, 1994.
[14] 林漢年,“數位與通信的電磁環境效應-EMC與SAR分析”,大葉大學電機研究所,2005。
[15] 陳柏宏,電磁干擾與防止對策,文笙書局,1996。
[16] 吳英豪,電源供應系統傳導性電磁干擾之研究,南台科技大學電機所碩士論文,2006。[17] 林國榮,電磁干擾及控制,全華科技圖書(股)公司,1987。
[18] 環球認證有限公司,“環球認證有限公司網站公告資料—三峽測試場”,http://www.gcc.tw,2007。
[19] 李煥松,“電磁相容性(EMC)測試”,電子月刊,2000。[20] 財團法人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網站公告資料—電磁相容實驗室介紹”,http://www.pmc.org.tw,2007。
[21] EN60204: Part1, Electrical Equipment of Industrial Machines, 1985.
[22] H. Hildreth Skilling,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ircuits”, Feb. 1972.
[23] D. G. Fink and J. M. Carroll, “Standard Handbook for Electrical Engineers”, 淡江書局,1971.
[24] 王昌銳譯,電路學,五洲出版社,1973。
[25] G. F. Corcoran and H. R. Reed,“Introductory Electrical Engineering”,美亞出版公司,1964。
[26] 馮倍賓、林金生,“金屬裝甲配電箱標準ANSI/IEEE和IEC比較”,電機月刊,第十五卷第九期,2005。[27] 劉嘯群,“配電盤鈑金設計的新方法”,電機月刊,第十三卷第十一期,2003。[28] 劉生建,“工業微機系統中電磁干擾的分析和抑制措施”,Journal of Longyan Teachers Collage, Vol. 22, No.6, 2004。
[29] 白中和編譯,電磁雜訊問題與對策技術,全華科技圖書公司,1999。
[30] 達佛羅企業有限公司,“EMC測試報告”,2007。
[31] 蔡懷進,EMI濾波器與功因修正電路整合設計,國立中山大學電機所碩士論文,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