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C. K. Riessman著。敘說分析
(Narrative Analysis)。台北市:五南圖書。
孔祥明(1999)。媳婦過招為哪樁?:婆婆、媳婦與兒子(丈夫)三角關係的
探討。應用心理研究,4,57-96。
王雅各(譯)(2002)。C. Gilligan著。不同的語音:心理學理論與女
性的發展(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台北市:心理。
王慧琦(1991)。離婚者生活適應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何粵東(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利翠珊(1995)。夫妻互動歷程之探討-以台北地區年輕新婚夫妻為例的一項初探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4,260-321。利翠珊(1997)。婚姻中親密關係的形成與發展。中華衛生心理學刊,4,101-128。
利翠珊、陳富美(2004)。配偶親職角色的支持與分工對夫妻恩情的影響。本土心理學研究,21,49-83。吳心芝(2003)。維繫婚姻穩定的歷程與影響因素之研究-以結婚20年以上的女性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吳婉慧(1999)。三代情-以父母支持離婚女兒為例探究代間協助。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吳嘉瑜(2004)。子代夫妻對偶代間關係經驗:「他」的矛盾?「她」的矛盾?。中華輔導學報,15,123-149。吳嘉瑜、趙淑珠(2004)。以多重觀點建構代間矛盾經驗之新嘗試。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7(1),75-111。吳寶嘉(2003)。萬紅叢中幾許綠-男性諮商員專業發展之性別經驗分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呂寶靜(1980)。台灣市離婚婦女社會調適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李奕萱(2003)。在泥沼中成長--離婚婦女的適應與學習。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李美枝(1993)。女性心理學。台北市:大洋。
李美枝(1996)。性別與性別角色論。本土心理學研究,6,260-299。
李敏龍、楊國樞(1998)。中國人的忍:概念分析與實徵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10,3-68。李雅惠(1999)。單親婦女離婚歷程之探討。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李嘉莉(2000)。高雄縣市離婚婦女生活適應及其復原現況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林彥妤、郭利百加(譯)(1993)。V. J. Drelega & L. H. Janda著。心理衛生:現代生活的心理適應(Personal adjustment : the psychology of everyday life)。台北市:桂冠。
林美珠(2000)。敘事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36(4),27-34。林萬億(1992)。台北市單親家庭問題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台北市:台北市政府。
邱文彬(1993)。三代同住家庭中代間婦女關係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邱弈絜(2005)。生命的困與破-單親媽媽離婚後復原力之敘說分析。私立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洪毓璟(2002)。離婚對家庭的挑戰、改變與新契機。教育社會學通訊,15-23。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圖書。
徐蓮蔭(譯)(1997)。S. J. Price, & P. C. McKenry著。離婚(Divorce)。台北市:揚智。
翁開誠(1997)。同理心開展的再出發:成人之美的藝術。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26,261-274。
翁樹澍、王大維(譯)(1999)。I. Goldenberg & H. Goldenberg 著。家族治療理論與技術(Family Therapy)。台北市:揚智。
高旭繁、陸洛(2006)。夫妻傳統性/現代性的契合與婚姻適應之關聯。本土心理學研究,25,47-97。高琇鈴(1999)。一個離婚女性在諮商中自我改變歷程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莊慧秋(1995)。「戰爭、和平任你選」,中國人的新孝觀:親恩與回報。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張青惠(1995)。八位離婚女性離婚歷程之分析研究-由依賴婚姻走向獨立生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張思嘉(2001)。婚姻早期的適應過程:新婚夫妻之質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16,91-133。張思嘉、周玉慧(2004)。緣與婚前關係的發展。本土心理學研究,21,85-123。張倫琪(2005)。離婚女性個體化歷程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諮商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許育光(2000)。敘說研究的初步探討-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體的觀點出發。輔導季刊,36(4),17-26。許詩淇、黃囇莉(2006)。「情同母女」之外:婆媳關係的多元和諧。本土心理學研究,26,35-72。許蓓苓(2000)。台灣諺語中婚姻的終止與再婚。台灣文學學報,1,168-214。
郭美吟(2005)。母女關係中自我的探索歷程-以二個生涯未定向女學生為例。私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郭淑美(2004)。離婚婦女爭取子女監護權歷程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陳佩鈺、林杏足(2006)。自我建構的多元開展-從個體關係到脈絡。輔導季刊,42(1),35-46。陳昭如(1997)。離婚的權利史 : 臺灣女性離婚權的建立及其意義。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高凌(2001)。義與面子在華人家庭暴力裡的運作及其對治療之啟示。本土心理學研究,15,63-111。陳富萍(2006)。牽手一生-女性的婚姻承諾在婚姻中的變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瑛治(1999)。離婚前諮商之當事人的改變歷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陳慕柔(2006)。一位參與婚姻輔導義工之離婚婦女之歷程探源。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彭淑華(2005)。婆家?娘家?何處是我家?女性單親家長的家庭支持系統分析。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9(2),197-262。黃建忠、I. Garfinkel、韓文星(2000)。臺灣離婚與分居母親增加的因素:經濟獨立假設的檢定。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4(1),45-76。
黃囇莉(2001)。身心違常:女性自我在父權結構網中的「迷」途。本土心理學研究,14,3-62。楊中芳(2001a)。代序:我的「自我」探索。載於如何理解中國人。台北市:遠流。
楊中芳(2001b)。中國人真是「集體主義」的嗎?。載於如何理解中國人(頁108-150)。台北市:遠流。
楊宇彥(2000)。離婚女性生涯轉換之分析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楊國樞(1993)。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載於楊國樞、余安邦(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頁87-142)。台北市:桂冠圖書。
楊國樞(1997)。父子軸家庭與夫妻軸家庭的運作特徵與歷程:夫妻關係。行政院國家教育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5-2417-H002-028-G6)。台北市:臺灣大學心理學系。
廖妙蓉(2007)誰家有女。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熊賢關(1998)。儒家傳統中的婦女觀。哲學雜誌,24,100-117。臺美光(2003)。女性自我與中年的對話:兩位女性的生命故事。國立政治大學
劉秀娟(1997)。兩性關係與教育。台北市:揚智文化。
劉修全(1999)。心理的誕生-Mahler客體關係理論簡介。諮商與輔導,157,14-16。劉珠利(2001)。依賴-一個該被貶低的特質?。社會工作學刊,7,75-100。劉珠利(2003)。臺灣年輕女性的兩性關係-從「關係中的自我」理論的觀點來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1,56-69。劉淑芬(2006)。「讓我們一起老去」:中年離婚女性的返家之旅。私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劉惠琴(1999)。女性主義與心理學。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136-175頁)
劉惠琴、翁開誠(2003)。自我的生成與轉化-敘說、辯證、與實踐之初探。行政院國家教育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1-2413-H-031-004)。台北市:東吳大學心理學系。
劉麗娟(2001)。未婚女性關係中的自我移動。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秀美(1996)。兩性角色變遷與相關社會福利議題。載於謝臥龍(主編),兩性、文化與社會(頁115-130)。台北市:心理。
蔡群瑞(2001)。復原力對離婚後個人適應之影響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鄭麗芬(2004)。回首來時路~一個結與解的生命歷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賴美言(2001)。唱不停的離合?!-一個女性單親家庭的敘說分析。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謝秀芬、馬宗潔、黃淑純(1989)。台北市離婚喪偶婦女福利需求之研究。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專案內政部贊助。
謝明美(2005)。蛻變的彩蝶-離婚女性婚姻解離與再出發之心路歷程。私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謝敏(1999)。母性的複製。載於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頁111-119)。台北市:女書文化。
韓貴香(1999)。離婚婦女之生活資源與適應。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羅培毓(2003)。從法律的觀點論台灣女性離婚決定之困境。國立臺灣大學法教分處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英文部分
Brown, L. S., & Brodsky, A. M. (1992). The future of feminist therapy.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9, 51-57.
Clapp, G. (2000). Divorce & new beginnings : a complete guide to recovery, solo parenting, co-parenting, and stepfamilies(2nd ed). NY : Wiley.
Collins, B. G. (1993). Reconstructing codependency using self-in-relation theory: a feminist perspective. Social Work, 38(4), 253-268.
Crane, D. R., Soderquist, J. N., Gardner, M. D. (1995)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Steps Toward Divorc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3(2), 99-105.
Culp, L. N., &Beach, S. R. (1998) Marriage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The role and bases of self-esteem differ by gender.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22, 647-663.
Gilligan, C. (1982). 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uttman, J. (1993). Divorce in psychosocial perspective : theory and research. Hillsdale, NJ : L. Erlbaum Associates.
Jordan, J. V. (1991a) Empathy and self boundaries. In J. V. Jordan & A. G. Kaplan(Eds.), Women’s growth in connection(pp. 67-80). Stone Center, NY: The Guilford Press.
Jordan, J. V. (1991b) The meaning of mutuality. In J. V. Jordan & A. G. Kaplan (Eds.), Women’s growth in connection (pp. 81-96). Stone Center, NY: The Guilford Press.
Jordan, J. V., Kaplan, A. G., Miller, J. B., Stiver, I. P., Surrey, J. L.(1991). Women’s growth in connection. Stone Center, NY: The Guilford Press.
Kaslow, F. W. & Schwartz, L. L. (1987). The dynamics of divorce. NY : Burnner/Mazel, Inc.
Kitson, G. C., & Raschke, H. J.(1981). Divorce research : What we know, What we need to know. Journal of Divorce,4(3),1-31
Liang, B., Tracy, A., Taylor, C. A., William, L. M., Jordan, J. V., Miller, J. B. (2002) The relational health indices: A study of women's relationships.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26(1), 25-35.
Lincoln, Y.S., & Guba, E. G.(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Sage.
Lyon, E., Silverman, M.L., Howe, G. W., Bishop, Gerri, & Armstrong, B. (1985). Stage of divorce: Implication for service delivery. Social Casework, 66, 259-267.
Markus, H. R.& Kitayama, S. (1991).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8(2), 224-253.
Miller, J. B. (1991)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s sense of self. In J. V. Jordan & A. G. Kaplan (Eds.), Women’s growth in connection (pp. 11-26). Stone Center, NY: The Guilford Press.
Nelson, M. L. (1996). Separation versus connection, the gender controversy: Implications for counseling women.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4,339-344.
Oz, S. (1994). Decision making in divorce therapy: cost-cost comparisons.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20(1),77-81.
Robin , R. W. Norem ,J. K. & Cheek,J.M.(1999)Naturalizing the self In L.A Pervin & O.P.John(Ed), Handbook of personality(2nd ed,pp.443-477).The Guilford Press.
Salts, C. (1985). Divorce stage theory and therapy: therapeutic implication throughout the divorcing process.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and the Family, 1(3), 13-23.
Sclater, S. D. (1999). Divorce: a psychosocial study. USA : Ashgate.
Spanier, G. & Thompson, L. (1983) Relief and distress after marital separation. Journal of Divorce , 7, 31-49.
Stewart, A. C. & Brentano, C. (2006). The social context of divorce. In Divorc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pp20-28).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Surrey, J. L. (1991) The ”self-in-relation”: A theory of women’s development. In J. V. Jordan & A. G. Kaplan (Eds.), Women’s growth in connection (pp. 51-66). Stone Center, NY: The Guilford Press.
Taylor, K. (1999). Development as separation and connection: Finding a balance. New directions for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84(4), 59-66.
Walzer, S. & Oles, T. P. Accounting for divorce: gender and uncoupling narratives. Qualitative Sociology, 26(3), 33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