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3)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6 12:3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禹婕
研究生(外文):Yu-Chieh Liu
論文名稱:離開抑或留下-女性離婚抉擇歷程之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To Stay or To Go-Women’s Decision Process in Divorce
指導教授:趙淑珠趙淑珠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huchu Cha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輔導與諮商學系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心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38
中文關鍵詞:女性離婚離婚抉擇女性自我關係中的自我文化與性別觀點
外文關鍵詞:women’s divorcedivorce decisionwomen’s selfself in relationaspects from cultur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7
  • 點閱點閱:319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5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女性面臨離婚抉擇之歷程、瞭解其在當中考量的因素及內涵與自我在當中之轉變。本研究採取敘說取向研究方法,並援引性別與文化的觀點作為研究者理解與分析之視框;深度訪談四位在三年內曾經認真考慮過離婚的女性,其中包含兩位尚未離婚及兩位目前已經離婚者。
研究結果發現,四位研究參與者各呈現不同的離婚抉擇歷程,大致來說,從離婚的「動心起念」到最後的「付出執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中間將經歷許多對於另一半的評估與檢視的歷程以及各種因素的考量;其中逐漸失望的心情到冷淡的關係是離婚女性的主要心情轉折;對於婚姻關係的期盼與堅持則使得女性未作出離婚的決定。
在引發想離婚的背景因素上面可以看見以父系文化為主的家庭系統深埋下的負面因子;「先生角色及態度」則對於女性的離婚抉擇有決定性的影響是引發想離婚的關鍵因素;情感喪失後現實與責任的浮現則是女性思索或猶豫的因素。在自我的轉變上呈現:前期-順從認命的自我、中期-失落隱抑的自我,在後期兩位停留在婚姻關係的研究參與者呈現「堅毅穩固的自我」,而離開婚姻關係的研究參與者則呈現「重拾失落的我」。
最後,研究者從華人文化之家庭結構、文化價值觀與西方家族治療、「關係中的自我」理論等概念討論上述的研究結果,並對諮商輔導專業工作者以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具體建議。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women’s decision process in divorce, try to understand the factors and meanings involved in decision making, and observe the self-transformation process.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narrative approach and uses theories of gender and culture as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for analysis. In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interviewed four women who have seriously considered getting divorce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Two of them got divorce and the other two still remained their marriag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four women have different process of decision making in divorce. In their marriage, women are continuously assessing and evaluating the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For nearly-divorced women in the process of marriage, the feeling of disappointment would later become a cold and detached relationship. For women who stayed in the marriage, the expectation and insistence of having a marriage relationship would keep them from getting divorce.
In analyzing the factors that lead women to consider divorce, we can see the patrilineal family structure rooted some negative cause in the process. The husband’s role and attitude is the crucial factor that influences whether women will choose to get divorce. The factor that makes woman consider or hesitate is the reality and responsibility after the loss of affections. The self-transformation in relation can be divided to three stages: the first stage: the self of submission and foreordination; the second stage: the self of loss and repression; the third stage: two of them still remained their marriage presented “the self of firmness and forcefulness” and the other two who got divorce presented “the self of recovery”.
Finally, the researcher discusses the above findings based on the family structure and social value of Chinese culture, along with theories of western family therapy and “self in relation” theory. After discussion, the researcher also provides concrete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and for people who work in the counseling field.
目 次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Ⅲ
謝辭......................................................Ⅴ
目次.....................................................Ⅶ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5
第三節 名詞釋義.............................................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女性自我.............................................7
第二節 離婚與離婚女性的理論與研究.............................21
第三節 華人社會文化對女性離婚抉擇歷程之影響....................4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與理解..................................50
第二節 研究參與人員.........................................53
第三節 研究歷程............................................57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60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阿信的故事與分析.....................................65
第二節 百合的故事與分析.....................................90
第三節 小艾的故事與分析....................................120
第四節 Michelle的故事與分析................................149
第五章 討論
第一節 綜合分析與討論......................................179
第二節 研究建議...........................................214
第三節 回首與盼望~我的反思.................................219
參考文獻.................................................222 表次
表2-1 關係中的自我(self-in-relation)理論概念與台灣女性的
比較.. ............................................12
表2-2 中國人之社會取向的主要互動或運作特徵...................43
表3-1 研究參與者相關資料表.................................54
表3-2 訪談場域表..........................................59 表3-3 研究參與者的命名與原因................................62
表3-4 研究者創造之故事名稱與命名原因.........................62
表3-5 研究參與者檢核回饋表整理..............................64
表5-1 四位研究參與者離婚抉擇歷程之考量因素與內涵摘要表........185
圖次
圖2-1 文化、價值與個體的示意圖..............................16
圖2-2 離婚階段歷程整理圖...................................24 圖2-3 女性於離婚抉擇歷程中所處的情境脈絡.....................42
圖5-1 女性離婚抉擇歷程發展圖...............................184
圖5-2 女性離婚抉擇歷程考量因素與內涵示意圖..................199
圖 5-3 研究參與者離婚抉擇歷程中自我之轉變過程................208
圖 5-4 女性在華人文化脈絡下婚姻中的自我.....................213
附錄
附錄一 研究訪談逐字稿繕打保密契約...........................231
附錄二 研究邀請函.........................................232
附錄三 訪談大綱(研究參與者)..............................233
附錄四 訪談大綱(研究者)..................................234
附錄五 參與研究同意書.....................................236
附錄六 研究日誌..........................................237
附錄七 研究參與者檢核回饋表................................238
中文部分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C. K. Riessman著。敘說分析
(Narrative Analysis)。台北市:五南圖書。
孔祥明(1999)。媳婦過招為哪樁?:婆婆、媳婦與兒子(丈夫)三角關係的
探討。應用心理研究,4,57-96。
王雅各(譯)(2002)。C. Gilligan著。不同的語音:心理學理論與女
性的發展(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台北市:心理。
王慧琦(1991)。離婚者生活適應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何粵東(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利翠珊(1995)。夫妻互動歷程之探討-以台北地區年輕新婚夫妻為例的一項初探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4,260-321。
利翠珊(1997)。婚姻中親密關係的形成與發展。中華衛生心理學刊,4,101-128。
利翠珊、陳富美(2004)。配偶親職角色的支持與分工對夫妻恩情的影響。本土心理學研究,21,49-83。
吳心芝(2003)。維繫婚姻穩定的歷程與影響因素之研究-以結婚20年以上的女性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婉慧(1999)。三代情-以父母支持離婚女兒為例探究代間協助。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嘉瑜(2004)。子代夫妻對偶代間關係經驗:「他」的矛盾?「她」的矛盾?。中華輔導學報,15,123-149。
吳嘉瑜、趙淑珠(2004)。以多重觀點建構代間矛盾經驗之新嘗試。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7(1),75-111。
吳寶嘉(2003)。萬紅叢中幾許綠-男性諮商員專業發展之性別經驗分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呂寶靜(1980)。台灣市離婚婦女社會調適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奕萱(2003)。在泥沼中成長--離婚婦女的適應與學習。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美枝(1993)。女性心理學。台北市:大洋。
李美枝(1996)。性別與性別角色論。本土心理學研究,6,260-299。
李敏龍、楊國樞(1998)。中國人的忍:概念分析與實徵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10,3-68。
李雅惠(1999)。單親婦女離婚歷程之探討。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嘉莉(2000)。高雄縣市離婚婦女生活適應及其復原現況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彥妤、郭利百加(譯)(1993)。V. J. Drelega & L. H. Janda著。心理衛生:現代生活的心理適應(Personal adjustment : the psychology of everyday life)。台北市:桂冠。
林美珠(2000)。敘事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36(4),27-34。
林萬億(1992)。台北市單親家庭問題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台北市:台北市政府。
邱文彬(1993)。三代同住家庭中代間婦女關係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弈絜(2005)。生命的困與破-單親媽媽離婚後復原力之敘說分析。私立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毓璟(2002)。離婚對家庭的挑戰、改變與新契機。教育社會學通訊,15-23。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圖書。
徐蓮蔭(譯)(1997)。S. J. Price, & P. C. McKenry著。離婚(Divorce)。台北市:揚智。
翁開誠(1997)。同理心開展的再出發:成人之美的藝術。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26,261-274。
翁樹澍、王大維(譯)(1999)。I. Goldenberg & H. Goldenberg 著。家族治療理論與技術(Family Therapy)。台北市:揚智。
高旭繁、陸洛(2006)。夫妻傳統性/現代性的契合與婚姻適應之關聯。本土心理學研究,25,47-97。
高琇鈴(1999)。一個離婚女性在諮商中自我改變歷程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莊慧秋(1995)。「戰爭、和平任你選」,中國人的新孝觀:親恩與回報。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張青惠(1995)。八位離婚女性離婚歷程之分析研究-由依賴婚姻走向獨立生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思嘉(2001)。婚姻早期的適應過程:新婚夫妻之質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16,91-133。
張思嘉、周玉慧(2004)。緣與婚前關係的發展。本土心理學研究,21,85-123。
張倫琪(2005)。離婚女性個體化歷程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諮商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許育光(2000)。敘說研究的初步探討-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體的觀點出發。輔導季刊,36(4),17-26。
許詩淇、黃囇莉(2006)。「情同母女」之外:婆媳關係的多元和諧。本土心理學研究,26,35-72。
許蓓苓(2000)。台灣諺語中婚姻的終止與再婚。台灣文學學報,1,168-214。
郭美吟(2005)。母女關係中自我的探索歷程-以二個生涯未定向女學生為例。私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淑美(2004)。離婚婦女爭取子女監護權歷程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佩鈺、林杏足(2006)。自我建構的多元開展-從個體關係到脈絡。輔導季刊,42(1),35-46。
陳昭如(1997)。離婚的權利史 : 臺灣女性離婚權的建立及其意義。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高凌(2001)。義與面子在華人家庭暴力裡的運作及其對治療之啟示。本土心理學研究,15,63-111。
陳富萍(2006)。牽手一生-女性的婚姻承諾在婚姻中的變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瑛治(1999)。離婚前諮商之當事人的改變歷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慕柔(2006)。一位參與婚姻輔導義工之離婚婦女之歷程探源。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彭淑華(2005)。婆家?娘家?何處是我家?女性單親家長的家庭支持系統分析。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9(2),197-262。
黃建忠、I. Garfinkel、韓文星(2000)。臺灣離婚與分居母親增加的因素:經濟獨立假設的檢定。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4(1),45-76。
黃囇莉(2001)。身心違常:女性自我在父權結構網中的「迷」途。本土心理學研究,14,3-62。
楊中芳(2001a)。代序:我的「自我」探索。載於如何理解中國人。台北市:遠流。
楊中芳(2001b)。中國人真是「集體主義」的嗎?。載於如何理解中國人(頁108-150)。台北市:遠流。
楊宇彥(2000)。離婚女性生涯轉換之分析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國樞(1993)。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載於楊國樞、余安邦(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頁87-142)。台北市:桂冠圖書。
楊國樞(1997)。父子軸家庭與夫妻軸家庭的運作特徵與歷程:夫妻關係。行政院國家教育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5-2417-H002-028-G6)。台北市:臺灣大學心理學系。
廖妙蓉(2007)誰家有女。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熊賢關(1998)。儒家傳統中的婦女觀。哲學雜誌,24,100-117。
臺美光(2003)。女性自我與中年的對話:兩位女性的生命故事。國立政治大學    
劉秀娟(1997)。兩性關係與教育。台北市:揚智文化。
劉修全(1999)。心理的誕生-Mahler客體關係理論簡介。諮商與輔導,157,14-16。
劉珠利(2001)。依賴-一個該被貶低的特質?。社會工作學刊,7,75-100。
劉珠利(2003)。臺灣年輕女性的兩性關係-從「關係中的自我」理論的觀點來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1,56-69。
劉淑芬(2006)。「讓我們一起老去」:中年離婚女性的返家之旅。私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劉惠琴(1999)。女性主義與心理學。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136-175頁)
劉惠琴、翁開誠(2003)。自我的生成與轉化-敘說、辯證、與實踐之初探。行政院國家教育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1-2413-H-031-004)。台北市:東吳大學心理學系。
劉麗娟(2001)。未婚女性關係中的自我移動。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秀美(1996)。兩性角色變遷與相關社會福利議題。載於謝臥龍(主編),兩性、文化與社會(頁115-130)。台北市:心理。
蔡群瑞(2001)。復原力對離婚後個人適應之影響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鄭麗芬(2004)。回首來時路~一個結與解的生命歷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賴美言(2001)。唱不停的離合?!-一個女性單親家庭的敘說分析。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秀芬、馬宗潔、黃淑純(1989)。台北市離婚喪偶婦女福利需求之研究。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專案內政部贊助。
謝明美(2005)。蛻變的彩蝶-離婚女性婚姻解離與再出發之心路歷程。私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謝敏(1999)。母性的複製。載於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頁111-119)。台北市:女書文化。
韓貴香(1999)。離婚婦女之生活資源與適應。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羅培毓(2003)。從法律的觀點論台灣女性離婚決定之困境。國立臺灣大學法教分處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英文部分
Brown, L. S., & Brodsky, A. M. (1992). The future of feminist therapy.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9, 51-57.
Clapp, G. (2000). Divorce & new beginnings : a complete guide to recovery, solo parenting, co-parenting, and stepfamilies(2nd ed). NY : Wiley.
Collins, B. G. (1993). Reconstructing codependency using self-in-relation theory: a feminist perspective. Social Work, 38(4), 253-268.
Crane, D. R., Soderquist, J. N., Gardner, M. D. (1995)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Steps Toward Divorc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3(2), 99-105.
Culp, L. N., &Beach, S. R. (1998) Marriage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The role and bases of self-esteem differ by gender.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22, 647-663.
Gilligan, C. (1982). 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uttman, J. (1993). Divorce in psychosocial perspective : theory and research. Hillsdale, NJ : L. Erlbaum Associates.
Jordan, J. V. (1991a) Empathy and self boundaries. In J. V. Jordan & A. G. Kaplan(Eds.), Women’s growth in connection(pp. 67-80). Stone Center, NY: The Guilford Press.
Jordan, J. V. (1991b) The meaning of mutuality. In J. V. Jordan & A. G. Kaplan (Eds.), Women’s growth in connection (pp. 81-96). Stone Center, NY: The Guilford Press.
Jordan, J. V., Kaplan, A. G., Miller, J. B., Stiver, I. P., Surrey, J. L.(1991). Women’s growth in connection. Stone Center, NY: The Guilford Press.
Kaslow, F. W. & Schwartz, L. L. (1987). The dynamics of divorce. NY : Burnner/Mazel, Inc.
Kitson, G. C., & Raschke, H. J.(1981). Divorce research : What we know, What we need to know. Journal of Divorce,4(3),1-31
Liang, B., Tracy, A., Taylor, C. A., William, L. M., Jordan, J. V., Miller, J. B. (2002) The relational health indices: A study of women's relationships.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26(1), 25-35.
Lincoln, Y.S., & Guba, E. G.(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Sage.
Lyon, E., Silverman, M.L., Howe, G. W., Bishop, Gerri, & Armstrong, B. (1985). Stage of divorce: Implication for service delivery. Social Casework, 66, 259-267.
Markus, H. R.& Kitayama, S. (1991).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8(2), 224-253.
Miller, J. B. (1991)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s sense of self. In J. V. Jordan & A. G. Kaplan (Eds.), Women’s growth in connection (pp. 11-26). Stone Center, NY: The Guilford Press.
Nelson, M. L. (1996). Separation versus connection, the gender controversy: Implications for counseling women.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4,339-344.
Oz, S. (1994). Decision making in divorce therapy: cost-cost comparisons.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20(1),77-81.
Robin , R. W. Norem ,J. K. & Cheek,J.M.(1999)Naturalizing the self In L.A Pervin & O.P.John(Ed), Handbook of personality(2nd ed,pp.443-477).The Guilford Press.
Salts, C. (1985). Divorce stage theory and therapy: therapeutic implication throughout the divorcing process.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and the Family, 1(3), 13-23.
Sclater, S. D. (1999). Divorce: a psychosocial study. USA : Ashgate.
Spanier, G. & Thompson, L. (1983) Relief and distress after marital separation. Journal of Divorce , 7, 31-49.
Stewart, A. C. & Brentano, C. (2006). The social context of divorce. In Divorc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pp20-28).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Surrey, J. L. (1991) The ”self-in-relation”: A theory of women’s development. In J. V. Jordan & A. G. Kaplan (Eds.), Women’s growth in connection (pp. 51-66). Stone Center, NY: The Guilford Press.
Taylor, K. (1999). Development as separation and connection: Finding a balance. New directions for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84(4), 59-66.
Walzer, S. & Oles, T. P. Accounting for divorce: gender and uncoupling narratives. Qualitative Sociology, 26(3), 331-34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何粵東(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2. 利翠珊(1995)。夫妻互動歷程之探討-以台北地區年輕新婚夫妻為例的一項初探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4,260-321。
3. 利翠珊、陳富美(2004)。配偶親職角色的支持與分工對夫妻恩情的影響。本土心理學研究,21,49-83。
4. 吳嘉瑜(2004)。子代夫妻對偶代間關係經驗:「他」的矛盾?「她」的矛盾?。中華輔導學報,15,123-149。
5. 吳嘉瑜、趙淑珠(2004)。以多重觀點建構代間矛盾經驗之新嘗試。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7(1),75-111。
6. 李敏龍、楊國樞(1998)。中國人的忍:概念分析與實徵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10,3-68。
7. 林美珠(2000)。敘事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36(4),27-34。
8. 洪毓璟(2002)。離婚對家庭的挑戰、改變與新契機。教育社會學通訊,15-23。
9. 高旭繁、陸洛(2006)。夫妻傳統性/現代性的契合與婚姻適應之關聯。本土心理學研究,25,47-97。
10. 張思嘉(2001)。婚姻早期的適應過程:新婚夫妻之質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16,91-133。
11. 張思嘉、周玉慧(2004)。緣與婚前關係的發展。本土心理學研究,21,85-123。
12. 許育光(2000)。敘說研究的初步探討-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體的觀點出發。輔導季刊,36(4),17-26。
13. 許詩淇、黃囇莉(2006)。「情同母女」之外:婆媳關係的多元和諧。本土心理學研究,26,35-72。
14. 陳佩鈺、林杏足(2006)。自我建構的多元開展-從個體關係到脈絡。輔導季刊,42(1),35-46。
15. 陳高凌(2001)。義與面子在華人家庭暴力裡的運作及其對治療之啟示。本土心理學研究,15,6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