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82.1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03 23:1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侯百姬
研究生(外文):Hou pai chi
論文名稱:竹崎鄉獅埜村主要水果產業經營與未來的發展
論文名稱(外文):The management and future developmentof the major fruit plantation in Shihye Village,Jhuci
指導教授:池永歆池永歆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eong-Shin Chyr Ph.D.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嘉義大學
系所名稱:史地學系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歷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7
中文關鍵詞:鄧肯POET生態複合體農業經營農業產銷班學習型組織
外文關鍵詞:POET ecological compound of Duncanagricultural managementmanagement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learning organiz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55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2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以鄧肯POET生態複合體及時間地理學為基本概念,以竹崎鄉獅埜村為研究樣區,採資料蒐集及田野實察等方法探討其主要水果產業在人、自然和社會的互動關係及其未來發展。

研究結果包括:
1.自然環境與農業技術:獅埜村在丘陵地形、副熱帶溼潤氣候的自然環境基礎上,主要以農業為生,唯雨量集中在夏季的降雨特色不利作物生長。
在農業技術方面,1970年代因引進電動馬達地下水井提供灌溉水源,耕作比較不受雨量限制,柑橘及橫山梨果樹栽培因而興盛,而農具機械化、寄接梨嫁接等技術,使其更適應市場需求。
2.水果農家特色:平常勞力來自於家庭,必要時才雇工,在工業化、都市化的過程中,青壯年人口因為更多的就業機會而逐漸外移,使得農村勞力老化、勞力短缺。1990年代以後由於土壤逐漸硬化與酸化,加上消費者健康意識的驅使下,果農在用藥與用肥觀念上有所更進。
3.組織:農業產銷班是果農組織學習的最小單位,果農藉此提升栽培技術、獲得市場資訊;農會與農改場扮演著從旁輔導的角色,並為產銷班提供所需要的資源。

獅埜村目前面臨生產者的高齡化、繼承者不足、生產成本提高、市場價格低迷、病蟲害及氣候災害等諸多待解決的問題,必須從事多元化複合經營、積極規劃生產及銷售策略。
獅埜村水果產業景觀是長期果農和環境互動所形塑的農業景觀,深刻反映出自然和人文環境在時空變遷下所發展出的文化意義,是最獨特的地方資產,未來發展有賴產業文化與休閒旅遊結合,產業與生態永續經營,落實「果農生活、產業生產、果園生態」三生一體的產業永續發展目標。

The study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POET ecological compound of Duncan and on the time- geography,with Shihye Village,Jhuci Township as the study region.based on the ways of data collection and field-work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interrelationship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mong humans, nature, and the society.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Natural environment an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On the basis of their natural environment─hills and vice-tropical moist climate, Shihye Village mainly live on agriculture despite the characteristic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rainfall in summer is unfavorable to the growth of crops.
In the aspect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he irrigation water resources provid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electrical pumps of groundwater wells since1970s , cultivation is less affected by rainfall,the fruit cultivation of citrus and Heng Shan pear spring up.Moreover, due to the mechanization of farming tools and the technology of Gao-Jie pear,as a result-to meet the market demand.
2.The features of fruit-farming households:The common labor from family , hire labors to help operating their farmer in necessary.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young and middle-aged people gradually migrated outward for the convenience of earning more job opportunities,which resulted in the serious aging and shortage of farm labors. In 1990s, farmers was aware of the condition of soil acidification and hardening, so they reduced the volumn of chemical fertilizer.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ion between farmers and land in this region tend to be some harmonious.
3.The operation:The minimum learning organization is management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ruit planters promote their technology and get market information by joining the fruit organizations.The farmers’ association and agricultural improvement station are engaged in counselling from side , provides resources which needs.
Now facing the many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in Shihye Village, such as aging of farmers, shortage of successors, increasing production cost, low market prices, and the damage by blight, disease and climate,households need to consider diversified farming, to actively plan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strategies, and to obtain non farm income.
The fruit industry in Shihye Village , the most distinguished local asset, is an outcome of the long-term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farmers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truthfully reflects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developed from the natur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along time. The future could be solved by tourism and industrial culture activities,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industry and ecology , integration of ‘farmer,s living,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orchard ecology, for sustainable busines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第二節 區域介紹…………………………………………………………….4
第三節 相關文獻回顧……………………………………………………….6
第四節 研究概念、資料蒐集方法與研究流程、時程…………………….11
第二章 影響獅埜村農業發展的因素…………………………………………...19
第一節 區域環境特徵……………………………………………………….19
第二節 產業作物的改變…………………………………………………….26
第三節 促使獅埜村農作改變的背景……………………………………….32
第四節 小結………………………………………………………………….36
第三章 獅埜村的柑橘產業……………………………………………………...38
第一節 獅埜村柑橘栽培業的起源與發展………………………………….38
第二節 獅埜村柑橘栽培的生態條件……………………………………….42
第三節 獅埜村柑橘的年中經營特性-年中栽培時序與一日採收時空路徑
…………………………………………………………………………………..47
第四節 獅埜村柑橘果農經營特性之分析…………………………………..57
第五節 獅&;#22724;村柑橘果農的人際網絡關係…………………………………..70
第六節 小結…………………………………………………………………..74
第四章 獅埜村的寄接梨產業……………………………………………………76
第一節 獅埜村寄接梨栽培的興起…………………………………………..76
第二節 獅埜村寄接梨栽培的生態條件……………………………………. 80
第三節 獅埜村的寄接梨栽培管理與一日採收時空路徑…………………..83
第四節 獅埜村寄接梨果農栽培特性之分析………………………………..95
第五節 獅埜村寄接梨的產銷經營方式……………………………………..97
第六節 寄接梨經營管理中的人際互動……………………………………..102
第七節 小結…………………………………………………………………..110

第五章 獅埜村主要水果產業未來發展之探討與建議…………………………112
第一節 現今的農業環境……………………………………………………..112
第二節 獅埜村農業經營型態的轉變與經營困境…………………………..115
第三節 本地的產業文化活動………………………………………………..124
第四節 他山之石……………………………………………………………..135
第五節 建議…………………………………………………………………..138
第六節 小結…………………………………………………………………..142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144
參考文獻…………………………………………………………………………..148
中文部份………………………………………………………………………..148
英文部份………………………………………………………………………..150
附錄………………………………………………………………………………..151

一、 中文部分
(一)專書部分
行政院主計處
《台灣地區農產品批發市場年報》、《農業普查資料》
行政院農委會
《台灣農產品生產成本調查報告》、 《台灣農業年報》、《竹崎鄉農地利用綜合規劃報告》、《農業統計年報》
嘉義縣政府《嘉義縣統計要覽》民國45~95版
徐信次、&;#63872;明雄、黃振文、陳本源、&;#63759;幹成(2001)柑桔栽培管&;#63972;手冊,東勢鎮公所印製。
徐信次、&;#63872;明雄、黃振文、&;#63988;嘉興(2001)寄接&;#63970;栽培管&;#63972;手冊,東勢鎮公所印製。
陳國章(1970)農業地理學,師大地理系出版。
黃振文、黃鴻章(2005)植物病害之診斷與防治策&;#63862;,&;#64008;政院農委會防檢局。
劉熙(1985)梨樹栽培法,五洲出版社。

(二)博碩士論文
古關喜之(2007)以農糧體系探討台灣果樹農家永續發展的可能性---以香蕉、芒果、高
接梨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
朴惠京(2002)中國棲霞蘋果栽培與產業化的發展,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論。
呂碧卿(2007)台東平原釋迦產業的產銷社會空間,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論。
吳秋瑾(1998)嘉義縣竹崎鄉農業經營的區域類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論。
胡金印(2000)恆春地區農業活動對落山風的調適,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
林福瑩(2001)台灣蓮業生產空間與經營特性變遷研究— 延續水田生態永續經營之途
逕,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論。
林佳慧(2001)臺南縣南化鄉菜寮溪流域人文生態系統的變遷,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碩論。
施崇武(2004)桃園縣觀音與新屋地區的農業經營特色,台灣師範大學地理所碩論。
施玫芳(2006)戰後埔鹽鄉農業土地經營方式的變遷,台灣師範大學地理所碩論。
范守筠(2005)臺北縣雙溪地區基隆山藥產銷的時空特性,台灣師範大學地理所碩論。
張峻嘉(1987)山村生計活動之變遷,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論。
張珀菁(2000)台南平原農業經營之區域類型—以官田、麻豆、將軍為例,高雄師範大
學地理學系碩論。
張淑媚(2007)有機蔬菜產業發展限制與社會資本的關係—以彰化縣為例,台灣師範
大學地理學系碩論 。
陳憲明(1984)梨山霧社地區落葉果樹與高冷地蔬菜栽培的發展,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
系碩論。
陳柳均(1995)屏東平原農業經營的區域類型—以屏東市近郊鄉鎮為例,台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碩論。
陳淑娟(1996)嘉義平原的農地利用,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論。
陳瑞彬(2003)彰化地區火龍果產銷及栽培擴散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地理所碩論。
郭文鐸(1982)臺灣柑橘栽培業之地理研究,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莊惠如(2002)臺南東山和雲林崙背洋香瓜產銷活動的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地理所碩論。
曾繡吟(1998)玉井鄉芒果產業之地理研究---專業生產區的形成與運作機制,台灣師範
大學地理學系碩論。
曾鈺真(2004)埔里花卉產業的人地關係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論 。
黃瓊慧(2000)屏東平原農業土地利用的轉變:1950~1990以蓮霧與檳榔為例,台灣師
範大學地理學系碩論。
詹麗娟(2002)大樹鄉荔枝產業發展歷程與經營特性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
系碩論
楊蕙禎(2004)南投縣名間鄉茶葉產銷活動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論。
劉秋娟(2002)台南縣關廟鄉竹筍產銷的區域結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論。
鄭琇分(1995)台南縣鹽分地帶農業經營的區域類型—以將軍溪至急水溪之間為例,台
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論。
顏碧吟(2003)由農業資材行的運作看栽培技術的發展與擴散---以屏東平原蓮霧產業
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所碩士論文。

(三)期刊
徐信次、黃和炎(2000)寄接梨之栽培管理,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技術專刊 89-8 (No.106)
吳輝虎、吳登楨(2000)高接梨與網室瓜類蜜蜂授粉之研究,苗栗農改場月刊89-9
黃欽榮 林俊義等(2002)作物合理化施肥研討會專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 編印。
陳憲明(1985)台灣青果運銷的區域結構:東勢卓蘭兩產地市場的例子,師大地理研
究報告,11:101~129。
陳憲明(1986)台灣北部高冷地區農業土地利用的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12:103-142。

二、英文部分
Duncan,O.D(1959)Human Ecology and Population Studies,The Study of Population -an Inventery and Appraisal,678-716,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agerstrand , T.(1970)What about people in regional science? 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 24,pp.7-21
Christian Brannstrom(2000)Coffee Labor Regimes and Deforestation on a Brazilian Frontier, 1915-1965 Economic Geography, Vol. 76, No. 4. (Oct., 2000),
pp. 326-346

三、網站
大紀元http://news.epochtimes.com/
中國臺灣網http://www.chinataiwan.org/
台灣柑橘產業資訊網http://www.watchit.com.tw/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http://www.afa.gov.tw/
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http://www.afa.gov.tw/index.asp
農委會梨主題館網站http://kminter.coa.gov.tw/subject
竹崎鄉公所全球資訊網
農產情報http://www.greencom.com.tw/mpn/categories.php
NOWnews(今日新聞)http://www.nownews.com/travel/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