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184.63)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8 21:2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昭如
研究生(外文):Chao-ju Chen
論文名稱:特教專業工作者對「智能障礙類」圖畫書之評價
論文名稱(外文):Special Education Practitioners’ Evaluation of Picture Books about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指導教授:游淑燕游淑燕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hy-yen Y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嘉義大學
系所名稱: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學前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0
中文關鍵詞:智能障礙類圖畫書特教專業工作者評價兒童文學
外文關鍵詞:Picture books about intellectual disabilityspecial education practitionersevaluationchildren’s literatur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40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研究旨在瞭解特教專業工作者對「智能障礙類」圖畫書(『好好愛阿迪』、『我的姐姐不一樣』、『誰是蘿蕾特』、『超級哥哥』)之評價,以半結構式訪談法,針對三位特教專業工作者對前述四冊圖畫書的主題、題材、情節、背景、人物(角色)、語言文字、圖畫進行訪談。研究者綜合本研究訪談之結果,提出結論如下:
一、本研究所採用四冊的圖畫書之主題都很明確、訴求也都很清楚,能呈現智能障礙孩子好的一面,進而使讀者接納他們。
二、大多數的圖畫書之題材能配合主題,且能結合孩子生活經驗,縮短讀者與主角間的距離,讓讀者進入智能障礙孩子的世界。對於『超級哥哥』有題材選取不適當之評價,題材選取要避免有負面的思想,以免誤導小讀者。
三、本研究所採用四冊圖畫書的情節都很精彩,且吸引讀者進入圖畫書世界,達到認識智能障礙孩子的目的。但對於『超級哥哥』中的火災高潮之情節,有受訪者認為這樣的情節安排比較突兀、不順暢。
四、本研究所採用之四冊圖畫書中人物(角色)的描述都有他的任務,均能製造故事氣氛。從人物(角色)的描述發現:在智能障礙孩子身旁的大人認同的話,孩子也會去認同這樣的孩子。
五、本研究所採用四冊的圖畫書之背景佈局皆能凸顯智能障礙孩子的優勢,化解讀者對智能障礙孩子的設防。
六、本研究所採用四冊的圖畫書之語言文字皆能達到圖畫書的基本訴求:淺顯易懂、流利順口、活潑有變化,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愉悅,對此類圖畫書產生好感;除了『好好愛阿迪』的翻譯比較不順暢外,其他三冊都有運用到這些要件,所以都以達到讓讀者了解智能障礙孩子的目的。又『好好愛阿迪』在語言文字中使用了負面的文字,必須要在閱讀過後經大人引導。
七、大多數的圖畫書中圖與文搭配很圓滿,素材之選取與圖畫風格搭配也很合宜,能彰顯此類故事的特色。因每個人對圖畫藝術的喜好不同,有受訪者對『超級哥哥』提出「人物與背景沒有區隔開」之評價。
本研究最後針對家長與特教專業工作者提出了三項建議,以及對從事圖畫書創作者提出了五個建議。

This research set out to gain insight into the perspectives of special education practitioners on four books about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 “Be Good to Eddie Lee,” “My Sister is Different,” “Who is Laurette?”, and “Super Brother.”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three special education practitioners in relation to these four books, focusing on themes, subject matter, plot, setting, characters (roles), language, and illustration. Based on the combined results of these interviews, the researcher offer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The themes of the four books used in this study are all transparent, with clear demands. They display the positive side of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 and thus encourage readers to accept and embrace them.
2. Most of the subject matter in the books matches the themes and integrates children’s experiences, reduc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reader and the characters, and enabling readers to enter into the world of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 There was some criticism of the selection of subject matter in “Super Brother” as being inappropriate. Subject matter should be chosen so as to avoid negative ideas which may mislead young readers.
3. The plots of the four books are all wonderful. They attract readers to enter into the world of the picture books, and thus achieve the objective of helping them get to know about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 However, some of the interviewees felt that the fire which occurs at the climax of “Super Brother” was too abrupt, and did not fit the story.
4. The descriptions of the characters (roles) in the four books studied in this research all have their own purposes, and this helps create atmosphere. From the the descriptions of the characters we can discover: the affirmation expressed by the adults accompanying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will lead “normal” children to identify with them as well.
5. The settings of the four stories in this study allow the advantages of the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to be highlighted, and break down the resistance of “normal” children to mentally retarded children.
6. The language of these four books is abl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llustrations: simple and easy to understand, smooth and flowing, lively and varied. It makes reading a joyful experience, and evokes a positive response to this kind of picture books. Apart from the fact that the translation of “Be Good to Eddie Lee” is not very fluent, the other three books display these elements, and so achieve the objective of getting readers to understand intellectually impaired children. In addition, there is some negative language used in “Be Good to Eddie Lee” which needs to be explained by adults after children have read the book.
7. For then most part, there is an excellent blend between illustration and language, and the selection of materials combines harmoniously with the style of the language, highlighting the features of this kind of story. Because individuals have different preferences when it comes to the art of picture books, some of the interviewees felt that the characters did not fit in with the background in “Super Brother”.
This research concludes with three suggestions for parents and special education practitioners, and five suggestions for producers of picture books.

目 次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iii
目次.......................................................v
表次.....................................................vii
圖次....................................................vi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三節 研究問題...........................................5
第四節 名詞釋義...........................................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圖畫書之基本概念 .................................11
第二節 圖畫書評價的基本架構..............................31
第三節 「智能障礙類」圖畫書. ............................56
第四節 圖畫書評價的相關研究 .............................71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一節 研究方法.........................................81
第二節 研究流程.........................................82
第三節 研究工具.........................................86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場域...............................88
第五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90
第六節 研究資料檢證.....................................9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圖畫書「主題」的呈現.............................97
第二節 圖畫書「題材」的選取...........................107 
第三節 圖畫書「情節」的脈絡 ..........................115
第四節 圖畫書「人物(角色)」的描述....................125
第五節 圖畫書「背景」的彰顯............................136
第六節 圖畫書「語言文字」的運用........................144
第七節 圖畫書「圖畫」的鋪陳............................15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67
第二節 建議............................................177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185
外文部分.................................................193
附錄
附錄一 訪談大綱(第一次草擬)...........................195
附錄二 訪談問題參考項目(配合附錄一、研究者自己留存
參考.............................................196
附錄三 訪談大綱(修訂後)...............................198
附錄四 參與研究同意書...................................199
附錄五 受訪者基本資料...................................200

中文部分
丁雁琪(1999)。小小人兒的聲音文學。載於林真美主編,在繪本花園裡—和孩子共
享繪本的樂趣(頁72-75)。台北:遠流。
王文科主編(2003)。特殊教育導論。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利恩(2004)。『中華幼兒叢書』與『中華幼兒圖畫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台東。
司佳珠(2004)。圖畫故事書中主角所面臨的困擾及解決策略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
朱伶莉(2004)。幼兒對圖畫書回應行為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方淑貞(2003)。FUN 的教學-圖畫書與語文教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何政廣(1987)。插畫的藝術定位。兒童文學研究叢刊,3,12-15。
何三本(1995)。幼兒故事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何三本(2003)。幼兒文學。台北市:五南。
李漢偉(1990)。兒童文學講話。高雄:復文。
李連珠(1991)。將圖畫書帶進教室---課室內的圖畫書。國教之友,43(2), 29-36。
李冠瑢(1998)。兒童插畫於平面設計之創作研究-以圖畫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台北。
李明傑(1998)。從台中市立文化中心兒童室-談大姐姐說故事對兒童的影響。台北市立圖書館管訊,16,(1),96-100。
李慕如、羅雪瑤(1999)。幼兒語文教學研究— 幼兒文學。高雄:復文。
李治國(2002)。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圖畫故事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東教育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台東。
李奉儒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之基礎。載於黃光雄主譯,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頁5-68)。嘉義市:濤石文化。
李雅惠(2004)。國小低年級學童問題解決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台南。
杜淑貞(1994)。兒童文學析論(上冊)。台北:五南。
沈宛虹(2003)。台灣兒童圖畫書競賽作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雲林。
林真美(1996)。圖畫書──幼兒的閱讀之窗,載於認識兒童讀物插畫。台北:天衛。
林真美譯(2005)。繪本之力。台北:遠流。
林良(1998)讓兒童欣賞好畫:序「認識兒童讀物插畫」。兒童文學研究叢刊,3,1。
林良(2000)。淺語的藝術。台北:國語日報社。
林守為(1988)。兒童文學。台北:五南。
林煥彰(1998)找夢想、歡樂和美麗--圖畫書的閱讀隨想。美育月刊,91,49-56。
林文寶、徐守濤、陳正治、蔡尚志(1998)。兒童文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林孟奇(1999)。阿諾.羅北兒圖畫書中動物意象之呈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東教育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台東。
林敏宜(2000)。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林禎川(2001)。國小四年級學童對Leo Lionni 故事繪本主題詮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
林麗菊譯(2001)。質性資料。載於黃光雄主譯,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頁156-217)。嘉義市:濤石文化。
林宛霖(2002)。台北市幼兒對圖畫書及電子童書之調查與反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台北。
吳英長(1986)。兒童故事基架的分析。台東師專學報,14,195-213
吳幸玲、吳心蘭、陳玟如、楊錦鑾(1994)。親子共擁書香。台北:牛頓。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淑玲(2001a)。談圖畫畫書在讀書治療上的運用。美育雙月刊,122,17。
吳淑玲(2001b)。特殊關懷與繪本主題閱讀。國教新知,48,(2),50-57。
吳春田(2001)。低年級學童在故事教學中之讀者回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所,嘉義。
吳惠娟(2002)。以圖畫書引導兒童審美與表現的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屏東。
吳淑箐(2005)。大班幼兒摘取圖畫故事書大意之內容分析--以童話類主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嘉義。
邱兆偉(1995)。『質的研究』的訴求與設計。教育研究,4,1-33。
邱琡雅(1996)。幼兒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蒙特梭利雙月刊,7,29-31。
邱瓊蓁(2003)。親子共讀繪本歷程之互動與反應-以岩村和朗之「十四隻老鼠」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嘉義。
松居直(1995)。幸福的種子(劉滌昭譯)。台北:台英。
松居直(2000)。幸福的種子-親子共讀圖畫書(劉滌昭譯)(初版九刷)。台北:台英。
幸曼玲(1999)。圖畫書與兒童成長。精湛兒童之友月刊,18。
洪文珍(1980)。兒童讀物插畫之探究。書評書目,84,43-50。
洪文珍(1988)。從人物對比看「小鬥牛士」的主題呈現。東師語文學刊,1,41-108。
洪慧如(2003)。國小低年級教師圖畫書詮釋與教學設計~ 以Shel Silverstei n『失落的一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嘉義。
洪昭岑(2005)。多元智能融入國小低年級生命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以應用繪本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
紀惠(2001)。一個情緒困擾兒童在讀書治療中的改變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南。
范曉慧(2005)。兒童色彩知覺之應用研究與圖畫書創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設計創作研究所,桃園。
柳雅梅(2002)。善用親子共讀活動,協助兒童抒發情緒。崑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學術研討會,崑山科技大學。
施政廷主編(1996)。認識兒童讀物插畫。台北市:天衛文化。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徐永康(1998)。探索團體的經驗。毛毛蟲通訊,106,1。
徐素霞(2001)。接近藝術從圖畫書開始。學前教育,23(10), 70-71。
徐素霞(2002)。台灣兒童圖畫書導賞。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高秀君(2001)。大班幼兒對繪本中友誼概念的詮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新竹。
郝廣才(1998)。油炸冰淇淋---繪本在台灣的觀察。美育,91,11-18。
郝廣才(2006)。好繪本如何好。格林文化。台北。
張湘君(1993)。讀者反應理論及其對兒童文學教育的啟示。東師語文學刊,6,285- 307。
張湘君、葛琦霞(2000)。以童書在國小推行「生命教育」之可行性探討,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寰宇出版公司。
張清榮(1995)。兒童文學創造論。台北市:富春文化。
張碧如(2002)。說故事、看故事、討論故事—故事繪本的特色與應用。兒童福利期刊,4,169-180。
張淑玲(2005)。不同讀者對國內兒童創作家圖畫書之反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嘉義。
陳正治(1994)。童話寫作研究。台北︰五南。
陳正治(1996)。童話。載於林文寶、徐守濤、陳正治、蔡尚志主編,兒童文學(頁309-335)。台北:五南。
陳海泓(1997)。圖畫書的解讀。南師初教,9,2-19。
陳珮琦(1999)。1989-1999年台灣地區兒童圖畫書中兩性角色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
陳質采(2001)。適時適材悠遊書海。載於連翠茉主編:歡喜閱讀(頁17-22)。台北:遠流。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洪葉。
陳昭如(2005)。台灣與日本繪本對特殊兒童的教育與創作之啟示。生命關懷與幼兒保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年5月26日)。中臺醫護技術學院,台中。
梁秋月(2001)。教師、家長與兒童對Shel Silverstein『愛心樹』之詮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
梁菁雯(2004)。不同讀者對林明子圖畫書插畫反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嘉義。
許雅惠(2003)。傳統童話圖畫書與顛覆性童話圖畫書表現手法之比較研究-以「三隻小豬」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班,台中。
許海嬋(2004)。親子對於幻想類圖畫書反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與家庭研究所,台北。
郭麗玲(1991)。在話中說故事的「圖畫書」。社教雙月刊,4(6), 20-23。
郭恩惠(1998)。兒童與成人對兒童圖畫故事書的反應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台北。
郭家華(2007)。國小低年級師生對圖畫故事書不同結局類型之反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嘉義。
曹俊彥(1998)。圖畫.故事.書。美育,91,19-30。
曹俊彥(1989)。圖畫:兒童讀物的先頭部隊。輯於林文寶主編,兒童文學論述選集(頁69-73)。台北:幼獅。
國語日報出版中心主編(2000)。新編國語日報辭典。台北:國語日報社。
莊麗卿(2003)。生命教育之實踐--以國小二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輔導教學碩士班,新竹。
傅林統(1990)。兒童文學的思想與技巧。台北︰富春。
黃迺毓(1994)。童書非童書。台北市:宇宙光。
黃迺毓(1995)。談親職教育。縱談幼教十年專輯,105-120。台北:信誼。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美雯(1998)。不同年齡層學生對童話繪本中友誼概念之詮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
黃雲生(1999)。兒童文學概論。台北:文津。
黃淑娟(1999)。國小學童圖畫書導賞教學及其插畫反應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南。
黃郇&;#23190;(2000)。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台北:和英
黃郇&;#23190;(2002)。幼兒文學概論。台北:光佑出版社。
黃永宏(2001)。信誼基金會出版之兒童圖畫書插畫風格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台北。
黃瑞琴(200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慧珊(2003)。兒童對幻想性圖畫書的閱讀反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嘉義市。
黃本蕊(2005)。插畫散步-從台北到紐約。台北市:和英。
黃慧玲(2005)。繪本中的生命教育─以和英關懷系列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
黃麗華(2005)。一位國小科任教師以繪本實施生命教育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新竹。
曾照成(2001)。國小學童閱讀討論教學及其主題詮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南。
雷飛鴻主編(2006)。新編辭海。台南:南一。
楊美雪(2000)繪本童書的性別角色訊息設計。教學科技與媒體,51,30-36。
楊愷勛(2001)。繪本之圖文轉碼形構要素研究─以青少年對西遊記之主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雲林。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葉慧君(2002)。敘述性設計方法應用在繪本創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系,雲林。
葛琳(1986)。兒童文學-創作與欣賞。台北:康橋。
董大山(1987)。從兒歌的插畫談起。兒童文學研究叢刊,3,52-57。
維基百科(2002)。質性研究。社會科學類。
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月19日。網址: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B3%AA%E6%80%A7%E7%A0%94%E7%A9%B6&;variant=zh-tw
劉苓莉(1998)。兒童對童話中「友誼概念」之詮釋--以『青蛙和蟾蜍』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
劉鳳芯(2000)。擺盪在感性與理性之間—兒童文學論述選集1988~1998。台北市:幼獅。
劉惕君(2001)。國小單親學童對父母離異經驗之敘說-現實與繪本之間。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
鄭明進(1987)。圖畫書的認識。兒童文學研究叢刊,3,64-69。
鄭明進(1989)。談圖畫書的教育價值。輯於林文寶主編,兒童文學論述選集(頁61-68)。台北:幼獅。
鄭瑞菁(1999)。幼兒文學。台北:心理。
鄭瑞隆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之基礎。載於黃光雄主譯,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頁105-156)。嘉義市:濤石文化。
蔡阿鶴(1989)。道恩氏症候研究。嘉義師院學報,2,1~40。
蔡尚志(1989)。兒童故事原理。台北:五南。
蔡尚志(1991)。充實國小語文科「閱讀指導」教學芻議。輯於省立嘉義師範學院語文研究發展中心,民俗與兒童文學研究,345-356。
蔡尚志(1992)。兒童故事寫作研究。台北:五南。
蔡尚志(1996)。童話創作的原理與技巧。台北:五南。
蔡勝德(1991)。格林童話的動物類型及其意義。輯於省立嘉義師範學院語文研究發展中心,民俗與兒童文學研究,317-333。
蔡蔚貞、黃靜慧(2001)。黑白紀錄。載於柯華葳主編,我會愛(頁75-81)。台北:遠流。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墨高君譯(1996)。幼兒文學︰在文學中成長。台北︰揚智。
賴玉敏(2003)。圖畫書中的兒童友誼關係與讀書會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台東。
賴美雅(2004)。兒童文學與兒童發展。宜蘭縣古亭國小老師作品。
□□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月7日。網址:http://www.gtes.ilc.edu.tw/e-Bou/2004sportweb/theme_2.html
盧依欣(2005)。有智障手足之國小學童生活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台北。
鍾家瑄(1992)。說故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台北。
謝攸青(1995)。藝術鑑賞教學內容應有的範疇與方向之研究。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謝正瑜(2004)。兒童圖畫書的圖像語言表現賞析教學對兒童繪畫表現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學系,新竹。
謝采純(2004)。孩子的夢魘與成長─以身心障礙和心靈創傷圖畫書為研究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彰化。
簡政珍(1987)。閱讀與詮釋。文訊月刊,28,178-180。
羅盤(1980)。小說創作論。台北︰東大。
蘇振明(1987)。看圖、欣賞與學習:認識兒童讀物插畫及其教育性。兒童文學研究叢刊,3,16-27。
蘇振明(1998)。認識兒童讀物插畫及教育性,美育,91,1~10。
蘇振明(2002)。圖畫書與兒童教育。載於徐素霞主編,台灣兒童兒童圖畫書導賞(頁28-32),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顧淑芬(2005)。運用繪本實施情意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我會愛精選繪本』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語文教學碩士班,新竹。
外文部分
Berg, B. L. (1995).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2nd. Allyn and Bacon.
Berg, B.L.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 Boston, Allyn &; Bacon.
Canizares, S., &; Church, E. B. (2001). Reading the Pictures the value of wordless books. Scholastic Parent &; Child, 9 (1) , 64.
Dancy, R. B. (1989). You are your child’s first teacher. Celestial Arts. California.
Glazer, J. I. (1997). Introduction to Children’s Literature, 2n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Hayden. T. L. (1998)。籠中孩子(陳咨羽譯)。台北:新苗文化。
Jalongo M. R. (2001)。幼兒文學(李侑蒔、吳凱琳譯)。台北:華騰(原著出版於1998)。
Kiefer, B. Z. (1995). The potential of picturebooks:From visual literacy to asthetic understanding. Upper Saddle River, NJ:Merill/Prentice Hall.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Sage.
Mason,J. (1996).Qualitative researching. London : Sage Pubilcations Ltd.
Measor, L. (1985). Interviewing:a strategie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 In R. G., Burgess(ED.), Strategie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 qualitative methods.
Miles, M. B. & Huberman, A. M.(1994). Qualitative date analysis: an expanded sourcebook, (2ed ed.)California: Sage Pubilcations Inc.
Rosenblatt, L. (1985). The transactional theory of the literary work: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In C. Cooper (Ed.), Researching response to literature and the teaching of literature: Points of departure (pp. 33-35). Norwood, NJ: Ablex.
Rubin, H. J. &; Rubin I.S. (1995). Qualitative Interviewing: The Art of Hearing Data. Thousand Oaks, CA: Sage.
Saywer, W., & Comer. E. (1991). Growing up with literature. Albany, New York : Delmar.
松居直(2003)。&;#32117;本&;#12392;&;#12399;何&;#12363;。日本東京:&;#12456;&;#12487;&;#12451;&;#12479;-&;#12473;&;#12463;-&;#12523;出版部。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蘇振明(1987)。看圖、欣賞與學習:認識兒童讀物插畫及其教育性。兒童文學研究叢刊,3,16-27。
2. 羅盤(1980)。小說創作論。台北︰東大。
3. 蔡阿鶴(1989)。道恩氏症候研究。嘉義師院學報,2,1~40。
4. 鄭明進(1987)。圖畫書的認識。兒童文學研究叢刊,3,64-69。
5. 楊美雪(2000)繪本童書的性別角色訊息設計。教學科技與媒體,51,30-36。
6. 莊麗卿(2003)。生命教育之實踐--以國小二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輔導教學碩士班,新竹。
7. 曹俊彥(1998)。圖畫.故事.書。美育,91,19-30。
8. 郭麗玲(1991)。在話中說故事的「圖畫書」。社教雙月刊,4(6), 20-23。
9. 張碧如(2002)。說故事、看故事、討論故事—故事繪本的特色與應用。兒童福利期刊,4,169-180。
10. 張湘君(1993)。讀者反應理論及其對兒童文學教育的啟示。東師語文學刊,6,285- 307。
11. 郝廣才(1998)。油炸冰淇淋---繪本在台灣的觀察。美育,91,11-18。
12. 徐素霞(2001)。接近藝術從圖畫書開始。學前教育,23(10), 70-71。
13. 洪文珍(1980)。兒童讀物插畫之探究。書評書目,84,43-50。
14. 邱琡雅(1996)。幼兒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蒙特梭利雙月刊,7,29-31。
15. 邱兆偉(1995)。『質的研究』的訴求與設計。教育研究,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