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方世榮譯(2002)。行銷學原理(五版)。台北:東華書局。
方世榮譯(2003)。行銷管理學(五版)。台北:東華書局。
尤秀貞(2005)台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對學校行銷策略認同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司徒達賢(2000)。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臺北:天下遠見。
何慶雍、蘇雲華(1995)。服務行銷領域顧客滿意模式及服務品質模式之比較研究,輔仁管理評論,37-64。
何玉亭(2000)。公共電視台的整合行銷傳播應用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台北。
何士隆(2003)。以合作社模式提供托育服務滿意度之研究─以台灣消費合作社附設托兒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合作經濟學系,台北。何福田(2005)。學校行銷的意義與重要性。研習資訊,22(1),1-5。余朝權(1999)。現代行銷管理(一版七刷)。台北:五南。
吳國泰(1997)。行銷組合在非營利成人教育機構推展教育活動上的策略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吳清基(1999)。教育與行政。台北:師大書苑。
吳清山(2003)。學校行銷管理的理念與策略。北縣教育,47,23-34。吳明隆(2005)。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二版)。台北:知城。
吳曙吟(2004)。家長選擇幼兒園決策取向與其對幼兒園服務品質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花蓮。呂惠美(2001)。私立中等藝術學校行銷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碩士學程專班,高雄。巫喜瑞、周逸衡(2001)。內部行銷導向在醫院護理人員管理上之應用。醫院,34,42-56。
李小芬(2001)。學校行銷。社教雙月刊,101,55-56。李茂能(2002)。量化研究的品質:統計考驗力與效果值分析。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學報,8,1-24。周華泰、楊東震(2000)。高雄市美術館服務品質與行銷策略之個案研究。中山管理評論,7(3),795-820。
林建煌(2000)。行銷管理。台北:智勝文化事業。
林慶川(2002)。國民小學教育人員與家長對教育行銷實施現況之知覺與態度。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中。
林建志(2002)。高雄市國民中小學教育人員對學校行銷策略認知及其運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高雄。林瓊惠(2004)。台東縣國民小學家長對學校行銷策略與學校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台東。林文慧(2006)。高雄市國民小學行銷策略與品牌形象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林孟儀、林妙玲(2006年9月)。我的學校不見了-上學好難。遠見,243,150。
金寶玲(2001)。服務品質與滿意度評量模式之比較研究。致理學報,14,75-110。邱湘棻(2004)。台北市公私立小學學校行銷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台北。施振典(2005)。學校行銷策略之探討。學校行政,36,109-117。孫立葳(2000)。幼兒園經營:品質指標之理論與實際。台北市:五南。
曹耀鈞、黃俊英(2004)。台灣技職校應積極採取的行銷作為—以正修科技大學為例。正修學報,17,209-218。張潤書(2001)。行政學(二版)。臺北:三民。
張忠山(2002)。小學生家長對學校的滿意度研究。上海:松江區教師進修學院。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3月17日。網址:http://202.121.15.143:82/document/2003/3/jk030303.htm
張煒嵩(2005)。顧客滿意度分析決策支援系統建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工業工程與科技管理學系,彰化。教育部(2005)。國民中小學校概況統計。台北:教育部。線上檢索日期:2005年05月20日。網址:
http://www.edu.tw/EDU_WEB/Web/STATISTICS/index.php
教育部(2006)。小型學校發展評估指標。台北:教育部。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05月20日。網址:
http://epaper.edu.tw/news/950214/950214a.htm
許詩旺(2002)。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行銷策略認知及其運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屏東。郭雄軍(2004年2月2日)。愛作秀的校長-教育經營與行銷。國語日報,第十三版。
郭喜謀(2005)。國民小學學校行銷策略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陳瑞萍(1999)。師範校院招生策略規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陳秀江(2004)。家長期望學校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調查研究-以桃園縣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桃園。陳瑞相(2005)。桃園縣公立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學校行銷策略認知及運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台北。彭曉瑩(2000)。師範校院教育行銷現況困境及發展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南。彭建彰(1996)。行銷戰略模擬法。台北:遠流。
湯堯(2001)。學校經營管理策略:大學經費、募款與行銷。台北:五南。
黃俊英(1997)。行銷學。台北:華泰書局。
黃深勳、黃營杉、洪順慶、吳青松、陳松柏(1998)。行銷概論。台北:國立
空中大學。
黃俊英(2000)。行銷管理-策略性觀點。台北:華泰書局。
黃俊英(2001)。行銷學的世界。台北:天下文化。
黃俊英(2002)。行銷學(五版)。台北:華泰書局。
黃義良(2003)。國民中小學學校行銷指標與行銷運作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黃曉芬(2003)。學校行銷策略之研究-以三所私立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台東。黃金地(2004)。雲林縣國民小學學校行銷策略認知與現狀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黃木蘭(2005)。從行銷角度看2005年全國教育博覽會。師友月刊,453,52-55。楊惟曾(1995)。台灣地區成人教育活動行銷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嘉義。楊必立、陳定國、黃俊英、劉水深、何雍慶等(1999)。行銷學。台北:華泰書局。
葉日武(1997)。行銷學:理論與實務。臺北:前程企管。
葉凱莉、喬友慶(2001)。顧客滿意評量之再探討。管理評論,20(2),87-111。
榮泰生(2001)。行國際行銷學。台北:華泰書局。
劉懿萱(2005)。國民小學永續校園學校行銷現況及其策略運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潘春龍(2000)。學校經營另一章-學校形象管理。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研究所報告。屏東縣。
蔡子安(1996)。私立職校行銷之探討。技術及職業教育,35,44-50。鄭勵君(1998)。學校形象之行銷管理策略淺析。高市文教,63,55-59。鄭禎佩(2002)。師範學院教育行銷研究-以屏東師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鄭秀霞(2004)。國中推展學校行銷策略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嘉義。鄭佳宜(2005)。國民小學學校形象與行銷策略之研究—以中部四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嘉義。蕭富峰(1997)。內部行銷。臺北:天下遠見。戴國良(2002)。行銷策略。台北:五南。
戴振浩(2001)。國民小學男女校長領導特質與學校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謝水乾(2003)。台南縣市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學校行銷策略認知及其運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南。蘇晏健(1996)。社會教育活動方案行銷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台北。
外文部分
Albrecht, K. & Zemke, R. (2002). 服務經濟大時代:強化全球競爭優勢的顧客服務管理(袁世珮、游琇雯譯)。臺北:麥格羅希爾。(原著出版於2002)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2004). Definition of Marketing. The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Board of Directors. Retrieved May 20, 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marketingpower.com/content4620.php
Anderson, E.W., Fomell, C. and Lehmann, D.R. (1994), Customer Satisfaction, Market Share, and Profitability: Findings from Sweden. Journal of Marketing, 58, 53-66.
Arnett, J. D. (1986), Caregivers in Day Care Centers: Does Training Matter?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8(6-A), 1391.
Booms, B. H., & Bitner, M. J. (1981). Marketing strategies and organization structures for service firms. Chicago, IL: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Baker, J.A. (1999).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n urban at-risk classrooms: Differential behavior,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student satisfaction with school.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100, 57-70.
Connell, J.P. & Wellborn, J.G. (1991). Competence, autonomy, and relatedness: A
motivational analysis of self-system process. In M.R. Gunnar and L.A. Sroufe (eds.). Self Professes and Development, 25, 131-136. NJ: Lawrence Erlbaum, Hillsdale.
Cock, D. & Halvari, H. (1999). Relations among achievement motives, autonomy,
performance in mathematics, and satisfaction of pupils in elementary school.
Psychological Reports, 84, 983-997.
Clarke S. A. & C. Gruber (1984), Daycare forms and features. In Ainslie, R. C. (Ed.), Quality Variations in Day Care,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Connor, C. M. (1999). Marketing strategic in one school's success story. Independent school,58(3), 38-43.(EBSCO: AN2522726)
Comrey, A. L.(1973). A first course in factor analysi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Drucker, P. F. (1994). 非營利機構的經營之道(余佩珊譯)。臺北:遠流。(原著出版於於1990)
Gray, L.* (1991). Marketing education.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Gorsuch, R. L. (1983). Factor analysi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Hekmat, F., & Heischmidt, K. A. (1993). Application of program life cycle concept for fund raising strategies in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for Higher Education, 4(2), 121-126.
Huebner, E.S., Ash, C. & McCullough, G.(2000). Correlates of school satisfaction among adolescent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93, 331-335.
Kotler, P. (1991).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7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Kotler, P., & Fox, K. F. (1994). Strategic marketing of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Kotler, P., & Armstrong, G., (2005). Principles of marketing (11th ed.). New Jersey: Pearson Prentice Hall.
Liang, P. M. (2002). Parents’ perceived quality of and satisfaction with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A study of Taiwanese parents who have a child enrolled in kindergarten
(China)(Doctoral dissertation, Pennsylvania University, 2001).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62, 154.
Litten, L. H. (1990). Marketing for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al, 51(1), 40-58.
McCarthy, J. E. (1981). Basic Marketing: A managerial approach Homewood (7th ed.). Illinois: Richard D. Irwin Inc.
Okun, M.A., Braver, M.W. & Weir, R.M. (1990). Grade level differences in school
satisfaction.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2, 419-427.
Oliver, R. L., & Desarbo, W. S. (1988). Response determinants in satisfaction judgement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4(4), 495-507.
Smith, P. A. (2000). 行銷基本教練:為何行銷?如何行銷?(陳琇玲譯)。臺北:臉譜。(原著出版於1999)
Verkuyen, M. & Thijs, J. (2002). School satisfac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The role of performance, peer relations, ethnicity and gender.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59(2), 203-228.
Youngman, M. (1996). Recruitment combined with retention strategies results in institutional effectiveness and student satisfac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94587)
Zivic, L. J. (1989). Evaluation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marketing strategies in new
England colleges: a descriptive stud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peabody
college for teachers of Vanderbilt University.
*NOTE:引用時注意勿引用為Gary, L.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