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11.84.185) 您好!臺灣時間:2023/05/30 06:1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湄雅
研究生(外文):Huang Mei-Yea
論文名稱:五位國小三年級學生在合作式敘事課程學習表現之個案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case study of five student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on the collaborative narrative curriculum learning performance.
指導教授:黃琡惠黃琡惠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嘉義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4
中文關鍵詞:敘事課程合作敘事個案研究
外文關鍵詞:narrative curriculumcollaborative narrativescase stud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
  • 點閱點閱:28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探討五位國小三年級學生在合作式敘事課程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表現,採用質性研究的方法,主要目的是透過觀察記錄、訪談、教學省思及學生學習單等多方面的資料蒐集與分析,瞭解五名個案學生在合作式敘事課程之學習表現情形。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
一、本研究結果發現個案學生藉由故事豐富情境脈絡,引發個人生活經驗聯想,開啟學習興趣。
二、在合作式敘事課程學習過程中,五位個案學生在資料搜集方面,學會利用「關鍵字」查詢故事相關背景資料,對於學生資料搜尋能力有正面的幫助。
三、在合作式敘事課程學習過程中,五位個案學生在小組故事討論方面,經由與老師、同儕對話、學會與人互相合作的社會技巧,同時在戲劇表演方面,隨著故事情節發展,個案學生與同學共同演出劇中人物所面臨的困境,透過表演揣摩故事主角如何解決社區問題,學生表示正向的肯定。
最後,研究者歸納以上之研究發現,提出結論與建議,作為未來教師教學以及研究者之參考。

The study is a qualitative study to explore five student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on the collaborative narrative curriculum learning performance. The study purpose is to explore the case students on the collaborative narrative curriculum learning performance.
The way of study is observation, interview, and data analysis of students’ work
sheets in the collaborative narrative curriculum learning process. The conclusion is following :
1. The case effect find the case students’ the learning interest and individual experience
are relational and interactive experience among story affects the learning interest
of five different students.
2. The study finds that students on the collaborative narrative curriculum learning knowing how to search information. Five students use key word to search story background all of them become mature.
3. On the collaborative narrative curriculum process of learning cooperative group, all students learn social skill through conversation with their teachers and classmates. In drama playing , they try to figure out their dilemma to upgrade ability in resolving confronted difficulties. Their performance is positive. Five students make progress in solving community problem and issuing personal idea.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次…………………………………………………………… iii
表次…………………………………………………………… vi
圖次…………………………………………………………… vii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7
第四節 研究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敘事課程之意義與特質……………………………… 9
第二節 合作式敘事課程之理論基礎…………………………… 17
第三節 合作式敘事課程之規劃模式…………………………… 22
第四節 合作式敘事課程之相關研究……………………………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 39
第二節 研究情境……………………………………………… 41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 44
第四節 合作式敘事課程之課程設計………………………… 46
第五節 資料的蒐集………………………………………… 53
第六節 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57
第七節 研究者的角色與倫理………………………………… 6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阿臺在合作式敘事課程歷程的表現情形……………… 71
第二節 燕姿在合作式敘事課程歷程的表現情形……………… 79
第三節 小豪在合作式敘事課程歷程的表現情形……………… 87
第四節 怡君在合作式敘事課程歷程的表現情形……………… 94
第五節 小潔在合作式敘事課程歷程的表現情形……………… 101
第六節 跨個案分析與討論…………………………………… 10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14
第二節 建議………………………………………………… 115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118
外文部分……………………………………………………… 121

中文部分
李培鈴 (2002)。兒童圖畫書應用在幼稚園鄉土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
吳湘靈 (2004)。圖畫故事書在國小一年級國語文領域的應用--情緒教育融入故事教學之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語文教學碩士班,新竹。
吳仲謀 (2003)。科學本質教學模組對學童自然科學習影響之研究─以氣象故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
林佳燕 (2003)。運用「故事」統整國小三年級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學系碩士班,新竹。
林素蓮 (2002)。社區課後托育英語故事教學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南華大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嘉義。
林佩璇 (2003)。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39-264)。高雄:麗文文化。
保心怡 (2002)。幼兒對於心智理解作業的理解情形及運用故事活動介入的效果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台北。
施良方 (2002)。課程理論。高雄:麗文文化。
姚淑華 (2003)。故事教學在國小英語課程之實施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高雄。
洪曉菁(2000)。說故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台東。
洪銀杏 (2001)。「教師即研究者」之行動研究:故事教學在低年級教室之實施。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
洪詠善 (2005)。國小藝術與人文領域「環境藝術」 敘事課程行動探究。新竹師院學報,20,131-170。
徐靜嫻 (2005)。多元識讀與動畫敘事課程在國語文領域統整中的應用—一個國語文領域統整課程發展之經驗分享。師大學報,51(1,2),55-77。
徐靜嫻 (2005)。「國語文領域統整問題疑、議」再議。新竹師院學報,20,109-130。
張春興 (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曉玲 (2004)。運用繪本教學於國小中年級學童同理心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
莊明貞 (2002)。敘事探究及其在課程研究領域之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30,14-29。
許雅婷 (2002)。敘事式課程之理論與實踐-以「情緒教育主題」故事繪本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嘉義。
許瑞縈 (2004)。運用繪本教學於國小中年級學童自我概念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
陳芝沂 (2004)。國小教師運用繪本教學信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
陳雅萍 (2006)。利用情緒繪本教學進行兒童情緒教育之研究-以國小一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
曾肇文(2005)。敘事探究對敘事教學的啟示—理念與實例。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1,75-109。
黃月美(2005)。敘事研究—一種理解課程與教學的新途徑。教育研究月刊,130,30-43。
黃光雄 (1999)。教學原理。台北:師大書苑。
黃琡惠、盧亭如 (2003)。敘事課程理論與實踐之研究——以《失落的一角》為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6(3),48-65。
黃文三(2000)。認知心理學的立場談知識的角色與後設認知。教育研究月刊,74,19-24。
鄔時雯 (2002)。以故事教學增進兒童同儕友誼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
蔡鵑竹 (2004)。合作學習對國小學童之社會科學學習表現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
劉雪芳 (1999)。全語文教師運用故事教學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
劉淑雯 (2003)。繪本運用於國小社會學習領域之教學探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
劉美玲(2001)。以繪本為媒介進行環境議題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台北。
簡素秋 (2004)。故事教材進行環境議題教學之研究-以「自然生態保育」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台北。
鍾敏華 (2002)。兒童繪本與兒童語文創造力之教學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台東。
潘淑滿 (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楊智穎 (2000)。敘事式課程之探究及其對當前課程實踐的啟示。載於新世紀教育工程 — 九年一貫課程再造(頁303-319)。台北︰揚智。
外文部分
Bogdan, R. C. & Biklen, S. R. (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李奉儒等譯)。台北︰濤石文化。(原著出版於1998)
Clandinin , D. J. & Connelly , F. M. (2000). Narrative inquiry :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Publishers.
Clandinin , D. J. & Connelly , F. M. (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蔡敏玲、余曉雯譯)。台北:心理。(原著出版於2000)
Collis , R. & Cooper , P. J. (1997). The power of story. Scottsdale : Gorsuch scarisbrick, publishers.
Creswell, J. W.(2002). Educational Research : planning, conducting, and evaluat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NJ : Pearsson Eudcation, Inc.
Dewey , J., (1995)。民主主義與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 (林寶山譯,1995)。台北︰五南。(原著出版於1966)
Drake M. Susan (1998) . Creating integrated curriculum proven ways to increase student learning. Thousand Oaks, Calif.: Corwin Press
Egan , K. (1995). Narrative and learning : A voyage of implications. In McEwan , H. & Egan , K. (eds.). Narrative in teaching , learning , and research.(pp.116-123). NT : Teachers college press.
Lauritzen , C. & Jaeger , M. (1997). Integrating learning through story : The narrative curriculum. NY : Delmar Publishers.
Lincoln, Y. & Guba, E. (1999). Establishing trustworthiness. In Bryman, A. & Burgess, R.(Eds). Qualitative research (III) (pp.397-444). London :SAGE.
Paley , V. G. (1995). Looking for Magpie : Another Voice in the Classroom. In McEwan , H. & Egan , K. (eds.). Narrative in teaching , learning , and research.(pp.91-99)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 Newbury Park : Sage Publications.
Patton, M. Q. (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台北:桂冠(原著出版於1980)。
Polkinghorne , D. E. (1988). Narrative knowing and the human sciences.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