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22.21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6 02:4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謝淑芬
研究生(外文):Shufeng Hsieh
論文名稱:男性精神分裂症病患的妻子之生活經驗
論文名稱(外文):Researching the lived experience for the male schizophrenia patients’ wives
指導教授:高淑清高淑清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嘉義大學
系所名稱: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心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生活經驗精神分裂症主題分析詮釋現象學
外文關鍵詞: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lived experienceschizophreniathematic analysi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41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男性精神分裂症病患的妻子之婚姻生活經驗,運用質性研究中的詮釋現象學作為本研究的研究方法論,研究對象為男性精神分裂病患的妻子,使用半結構式深度訪談的研究方式,並以立意取樣與滾雪球取樣做為研究對象取樣的方式,以主題分析法理出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妻子之婚姻生活經驗主題。
  本研究共訪談五位受訪者,獲得十份文本資料,經過「整體-部分-整體」的詮釋循環,以及與受訪者達到互為主體的同意之後,一同探究出男性精神分裂症病患的妻子之生活經驗為:(一)揭開精神分裂的病紗,(二)照顧之途驚惶漫長,(三)負荷之情孤苦悔恨,(四)欲去還留求「家」全,以及(五)老來誰為伴?自我釋寬懷!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對家庭教育及相關工作領域,與未來研究提出若干建議。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listen to the lived experience of the male schizophrenia patients’ wives. The research was logically conducted by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ical methodology. The selected subjects of this research were five male schizophrenia patients’ wives.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to develop texts and thematic analysis was adopted for analyzing the texts. There are five essential themes of the lived experiences: (1) Revealing the mask of schizophrenia is ambiguous; (2) The caring journey from home to hospital is long and dreadful; (3) The burden is heavy and painful; (4) Leave or not--all for the wholeness of the family. (5) Content with myself, I am the company of my spouse. At the end of this study,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or family education and related fields, and future research as well.

目次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目次 ………………………………………………………… iii
表次 ………………………………………………………… v
圖次 ……………………………………………………… v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 2
第三節 研究的重要性 ………………………………………… 3
第四節 名詞釋義 …………………………………………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精神分裂症的特徵 ………………………………   6
第二節 主要照顧者的經驗與感受 ………………………  10
第三節 精神病患之配偶的經驗與感受 …………………… 1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 …………………………………… 14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 ……………………………………  16
第三節 研究者的角色 ………………………………………  19
第四節 研究資料的分析 ……………………………………  20
第五節 研究的可信性問題 …………………………………  35
第六節 研究的倫理議題 ……………………………………  36
第四章 經驗詮釋與討論
第一節 揭開精神分裂的病紗 ………………………………… 37
第二節 照顧之途驚惶漫長 …………………………………… 45
第三節 負荷之情孤苦悔恨 …………………………………… 57
第四節 欲去還留求「家」全 ………………………………… 69
第五節 老來誰為伴?自我釋寬懷! ………………………… 76
第六節 綜合討論 ………………………………………………  86
第五章 結論、建議與研究歷程反思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90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91
第三節 研究歷程的反思 …………………………………  93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 97
外文部分 …………………………………………………………  100
附錄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 102
附錄二 主題命名改版說明 …………………………………… 104
附錄三 訪談回饋與建議 …………………………………… 130

表次
表3-1 受訪者資料 …………………………………………… 17
表3-2 訪談逐字稿文本 ……………………………………… 22
表3-3 文本的劃記與編碼 …………………………………… 25
表3-4  發現脈絡視框與意義單元 …………………………  26
表3-5  再次編碼變更對照 …………………………………… 28
表3-6  意義單元的變更 ……………………………………… 29
表3-7  形成初步次主題 …………………………………………30
表3-8  主題命名與改版 …………………………………………31
表3-9  主題命名與譯碼群聚 ……………………………………32

圖次
圖3-1 主題分析螺旋圖 ………………………………………… 21
圖3-2 主題分析流程圖 ………………………………………… 34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李明濱主編(1999)。實用精神醫學。台北:台大醫學院。
余靜雲、鍾信心(2006)。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狀與生活壓力事件之探討。精神衛生護理雜誌,1(2),33-40。
吳就君(1995)。精神病患家庭照護者的負荷研究:跨國文化比較。中華心理衛生學刊,8(1),37-53。
吳就君、黃梅羹、胡海國、陳珍信(1999)。精神分裂症家屬表露情緒之變化:兩年追蹤研究。台灣精神醫學,13(1),54-64。
吳就君(2000)。回應〈家庭系統作為慢性精神病患照顧主體的省思—論「過度使用家庭能力」與建構「替代性家庭功能」〉。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3),115-122。
吳就君、胡海國、黃梅羹、蔡春美、胡小萍(2001)。精神分裂症病患與照顧者表露情緒之關係——兩年追蹤研究。台灣精神醫學,15(1),26-35。
林信男(1999)。精神醫學史。載於李明濱主編,實用精神醫學(頁13-17)。台北:台大醫學院。
林美伶、熊秉荃、林淑蓉、胡海國(2002)。精神分裂症患者之烙印處境,慈濟醫學,14(6),381-388。
周立修(2003)。精神分裂症患者長期住院預測因子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醫學大學健康科學院公共衛生學研究所,高雄。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蒐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台北:巨流。
柯素(2003)。精神分裂病患父親母親壓力因應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台中。
胡海國(1996)。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屬之病因概念及對預後之態度。當代醫學,23(6),90-94。
胡海國(2002)。精神分裂症之社區流行病學。當代醫學,29(9),717-727。徐畢卿、張美娟、龍佛衛(2001)。精神分裂症病人所經驗的雙親教養態度。台灣精神醫學,15(3),194-205。
高淑清(2000a)。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93-134)。高雄:麗文。
高淑清(2000b)。來自異鄉華人的心聲:海外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第五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
高淑清(2001)。在美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詮釋與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16,225-285。
高淑清(2002)。教育研究(二)質性教育研究。載於楊國賜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科技整合的導向(頁517-576)。台北:學富。
高淑清(2004)。家庭溝通課程意涵建構與教學實踐之研究。嘉義:濤石。
高淑清(2008a)。質性研究的十八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5-49)。高雄:麗文。
陳佳君(2003)。躁鬱症患者配偶的照顧經驗及因應歷程—以優勢觀點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梁福鎮(2000)。詮釋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21-237)。高雄:麗文。
崔秀倩、楊延光、謝秀華、吳就君、陳純誠(1998)。精神分裂症與雙極型情感疾患之居家照顧需求與家屬之負荷。台灣精神醫學,12(3),188-193。
游家政(1993)。詮釋學與教育研究。載於賈馥茗、楊深坑主編,教育方法論(頁65-81)。台北:五南。
楊延光(2001)。杜鵑窩的春天—精神疾病照顧手冊。台北:張老師。楊長苓(2000)。
質性研究工作坊系列一:訪談法。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56,2-7。
劉智民(1999)。精神分裂症。載於李明濱主編,實用精神醫學(頁123-132)。台北:台大醫學院。
穆佩芬(1996)。現象學研究法。護理研究,4(2),195-202。
劉世閔(2004)。質性研究的立場問題。教育研究月刊,119,137-138。謝佳容、蔡欣玲、蕭淑貞、陳展航(2001)。社區精神分裂病患主要照顧者人格堅毅性與其健康狀況相關性探討。新台北護理期刊,3(2),89-100。
謝馨儀、周照芳(1999)。探討精神分裂病患照顧者之知識和態度。新台北護理期刊,1(1),49-57。
羅家駒、褚得利、張永龍、施至、莊曄媺、張雯懿、尚和華、程儒仙(2000)。影響長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屬探視與外宿頻率之因素。台灣精神醫學,14(2),119-124。
羅浚暄、郭千哲、王盈彬、蔡尚穎、陳喬琪(2004)。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殺死亡者的危險因子。台灣精神醫學,18(3),190-199。



外文部分
American Psychiatry Association(2001)。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孔繁鐘、孔繁錦譯)。台北:合記圖書。(原著出版於1999)。
Beam, A.(2003)。雅緻的精神病院(陳芙揚譯)。台北:麥田。(原著出版於2001)。
Bernheim, K. F., &; Lehman, A. F.(2001)。家屬與精神病患(郭葉珍譯)。台北:合記。(原著出版於1997)。
Bogdan, C. R., &; Biklen, S. K.(2001)。質性教育研究之基礎。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李奉儒譯,頁5-68)。嘉義:濤石。(原著出版於1998)。
Breakey, R. W. (Ed.)(2001)。社區精神醫療:整合式心理衛生服務體系(郭峰志主譯)。台北:心理。(原著出版於1996)。
Dekel, R., Goldblatt, H., Keidar, M., Solomon, Z., &; Polliack, M. (2005). Being a wife of a veteran with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Family Relations, 54(1), 4-36.
Eichenberger, A., Luginb&;uuml;hl, P., Keller, C., &; R&;ouml;ssler, W. (2003). Determinants of burden in caregivers of patients with exacerbating schizophrenia. European Psychiatry, 18(6), 285-290.
Hatfield, B. A. (1978). Psychological cost of schizophrenia to the family. Social Work, 23(5), 355-399. Hooley, J. M., &; Licht, D. M. (1997). Expressed emotion and attributions in the spouses of depressed patients.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06(2), 298-306.
Jungbauer, J., Stelling, K., Dietrich, S., &; Angemeyer, M. (2004). Schizophrenia: Problems of separation in families.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47(6), 605-614.
Moran, D.(2005)。現象學導論(蔡錚雲譯)。台北:桂冠。(原著出版於1999)。
Nasar, S.(2002)。美麗境界(謝良瑜、傅士哲、全映玉譯)。台北:時報。(原著出版於1998)。
Nichols, P. M. &; R. C. Schwartz. (2002)。家族治療概論(王慧玲、連雅慧譯)。台北:洪葉。(原著出版於1998)。
Patton, M. Q.(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台北:桂冠。(原著出版於1990)。
Reinhard, C. S. (1994). Living with mental illness: Effects of professional support and personal control on caregiver burden. Research in Nursing &; Health, 17, 79-88.
Salokangas, R. K. R., Honkonen, T., Steng&;aring;rd, E., &; Koivisto, A. -M. (2001). To be or not to be married: that is the question of quality of life in men with schizophrenia. Social Psychiatry &;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36(8), 381-390.
Sokolowski, R.(2004)。現象學十四講(李維倫譯)。台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於2000)。
Tan, H., Choo, W., Doshi, S., Lim, C., &; Kua, E. (2004). A community study of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f schizophrenia and general practice outpatients in Singapore. Social Psychiatry &;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39(2), 106-113.
Thornicroft, G., Tansella, M., Becker, T., Kanpp, M., Schene, A., &; Vazquez-Barquero, J. (2004). The personal impact of schizophrenia in Europe. Schizophrenia Research, 69(2/3), 125-133.
Weinberg, A., &; Huxley, P. (2000). An evaluation of the impact of voluntary sector family support workers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carers of schizophrenia sufferers.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9(5), 495-503.
Wittmund, B., Wilms, H.-U., Mory, C., &; Angermeyer, M. C. (2002). Depressive disorders in spouses of mentally ill patients. Soc 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l, 37, 177-182.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余靜雲、鍾信心(2006)。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狀與生活壓力事件之探討。精神衛生護理雜誌,1(2),33-40。
2. 吳就君(1995)。精神病患家庭照護者的負荷研究:跨國文化比較。中華心理衛生學刊,8(1),37-53。
3. 吳就君、黃梅羹、胡海國、陳珍信(1999)。精神分裂症家屬表露情緒之變化:兩年追蹤研究。台灣精神醫學,13(1),54-64。
4. 林美伶、熊秉荃、林淑蓉、胡海國(2002)。精神分裂症患者之烙印處境,慈濟醫學,14(6),381-388。
5. 胡海國(1996)。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屬之病因概念及對預後之態度。當代醫學,23(6),90-94。
6. 胡海國(2002)。精神分裂症之社區流行病學。當代醫學,29(9),717-727。徐畢卿、張美娟、龍佛衛(2001)。精神分裂症病人所經驗的雙親教養態度。台灣精神醫學,15(3),194-205。
7. 高淑清(2001)。在美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詮釋與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16,225-285。
8. 崔秀倩、楊延光、謝秀華、吳就君、陳純誠(1998)。精神分裂症與雙極型情感疾患之居家照顧需求與家屬之負荷。台灣精神醫學,12(3),188-193。
9. 穆佩芬(1996)。現象學研究法。護理研究,4(2),195-202。
10. 劉世閔(2004)。質性研究的立場問題。教育研究月刊,119,137-138。謝佳容、蔡欣玲、蕭淑貞、陳展航(2001)。社區精神分裂病患主要照顧者人格堅毅性與其健康狀況相關性探討。新台北護理期刊,3(2),89-100。
11. 謝馨儀、周照芳(1999)。探討精神分裂病患照顧者之知識和態度。新台北護理期刊,1(1),49-57。
12. 羅家駒、褚得利、張永龍、施至、莊曄媺、張雯懿、尚和華、程儒仙(2000)。影響長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屬探視與外宿頻率之因素。台灣精神醫學,14(2),1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