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0.143.3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7 20:0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郭銘洲
研究生(外文):Kuo Ming Chou
論文名稱:中部五縣市國民小學教師推行健康促進學校之自我效能感研究
指導教授:李安明李安明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人資處教育行政碩士專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7
中文關鍵詞:學校衛生健康促進學校自我效能感
外文關鍵詞:School SanitationHealth Promoting SchoolSelf-efficac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6
  • 點閱點閱:66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0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本研究旨在瞭解中部五縣市國民小學教師推行健康促進學校工作之自我效能感。並探討不同個人背景變項與環境變項與其推動健康促進學校自我效能感的差異情形。本研究係採問卷調查法並輔以專家效度進行研究,調查問卷乃是研究者依據文獻探討與專家效度自編之「中部五縣市國民小學教師推行健康促進學校之自我效能感研究調查問卷」,採普查方式以九十五學年度中部五縣市參與推行健康促進學校的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研究對象,得有效樣本494名。本研究問卷資料蒐集之後,透過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就所得資料加以探討。根據本研究資料分析之結果,歸納出結論如下:
一、中部五縣市國民小學教師推行健康促進學校之自我效能感高低順序為:學校物質環境、健康服務、學校精神環境、健康教育課程及活動、學校衛生政策、社區關係。
二、整體而言,教師對於一般例行性的事務(如物質環境、健康服務、精神環境、健康教育課程及活動等)的自我效能感較好;而一般正常教學以外的工作(學校衛生政策及社區關係)則自我效能感的信念把握程度較差。
三、教師推行健康促進學校之自我效能感在年齡、教師年資、參與相關研習時數及自覺推行健康促進學校困境上呈現顯著差異。
四、教師推行健康促進學校之自我效能感在學校規模及校長支持程度上呈現顯著差異。
五、自覺推行健康促進學校有困難者對於工作的負荷量過大而感到壓力,且人力不足及經費短絀為次要困境。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self-efficacy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ho carried out the program of Health Promoting School (HPS) in five counties and cities of central Taiwan. Also, it probed into the different self-efficacy of HPS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personal background variables and environment variable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by questionnaire and expert validity as well. The researcher did the self-efficacy questionnaire according to literal reviews and expert validity . With 494 valid sample data , the research subjects were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ho took part in HPS program in the school year of 2006 by way of poll. After collecting questionnaire data, the researcher inquired through the statistic methods such a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 , and one-way ANOVA.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this study acquir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1. The rankings in self-efficacy of HPS teachers were school material environment, health service, school spirit environment,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activities, school sanitation policy, and community relationship.
2. On the whole, teachers had better self-efficacy to the routines such as material environment, health service, spirit environment,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activities. However, teachers had worse self-efficacy to school sanitation policy and community relationship.
3. The self-efficacy of HPS teachers showed obvious difference on ages, teaching years, participation hours of relative workshop, and consciousness of having difficulty in carrying out HPS program.
4. The self-efficacy of HPS teachers showed obvious difference on school scale and principal’s support.
5. Those who were conscious of having difficulty in carrying out HPS program felt stressed about the overload of work. Moreover, the shortage of manpower and budget were the secondary difficulty.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待答問題與研究方法………………………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8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健康促進學校的意涵……………………… 11
第二節 教師自我效能感的意涵…………………… 19
第三節 教師推行健康促進學校之自我效能感
的意涵………………………………………
29
第四節 教師與健康促進學校之相關研究………… 4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5
第四節 實施程序…………………………………… 71
第五節 資料處理…………………………………… 71
第四章 研究方法…………………………………… 73
第一節 教師個人基本資料………………………… 73
第二節 學校環境因素資料………………………… 79
第三節 教師推行健康促進學校之自我效能感
現況分析……………………………… 81
第四節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對教師推行健康促進
學校之自我效能感的差異分析……… 89
第五節 不同環境變項對教師推行健康促進學校之自我效能感的差異分析………………104
第六節 綜合討論與分析…………………………… 11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3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123
第二節 結論………………………………………… 125
第三節 建議………………………………………… 125
一、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統計月報(2003)。教育概況http//www.dgbasey.gov.tw/
中華民國學校護理人員協進會(2004)。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衛生人力調查報告(未出版)。
王受榮(1992)。我國國民中小學教師效能感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王湘栗(1997)。國民小學教師關注與教師效能感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王貞雅(2001)。國小教師增進學童心理健康之觀點。國立臺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慧琦(1995)。實施學校午餐指導活動對國小中年級學童飲食行改變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王薇惠(1998)。職業衛生護理人員工作執行情形與工作障礙因素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王鴻彰(2002)。國小教師任教專長認同與學科教學態度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瓊珠(2001)。普通班教師如何協助學習障礙學生。國小特殊教育,31,55-60。
井敏珠(1995)。國小兒童人際關係與學校輔導策略。學生輔導,36,52-55。
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1977)。國民小學教師基本能力研究報告。板橋: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江秋玫(1997)。國小教師專業承諾、自我效能感、與專業踐行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江展塏(1995)。國民小學校長領導型式與教師教學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5)。第一期諮議報告書。台北:編著。
行政院衛生署(2003)。健康促進學校工作指引。台北:行政院衛署。
行政院衛生署(2003)。台灣地區主要死亡原因
http://www.doh.gov.tw/statistic/data/死因摘要/92年/
行政院衛生署(2003)。國民醫療保健支出統計
http://www.doh.gov.tw/statistic/data/國民醫療保健支出/
吳清山(1998)。建立教師專業權威之探索-談專業知能、專業自主與專業倫理。初等教育學刊,6,41-58。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台北:五南。
吳政達(1999)。國民小學教師評鑑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模糊德菲術、模糊層級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估法之應用。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何英忠(2004)。苗栗縣國小高年級學生營養知識、態度、飲食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宋美貞(2004)。現代教師的角色與班級經營策略。e世代校園,2004,(43)1,54-60。
李永霑(2005)。學校運用社區學習資源態度與現況之研究-以淡水地區學校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茂興、余伯泉(1995)。社會心理學/譯自ELLIOT ARONSON、TIMOTHY D.WILSON&ROBIN M.AKERT著Social Psychology。台北:揚智文化。
李書文(2003)。國民中學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師對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復惠(2002)。台中市國小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領域」健康教學範疇之認知與關注程度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李蘭(2001)。目前國小學生的生活方式健康嗎?Taiwan Education Review,13-19。
李蘭(1999)。青少年危害健康行為研究:八十六學年度台北市國中生之現況。公共衛生,26(2),75-89。
李幸(2001)。國民中學學習型組織、教師自我效能感與學校效能之關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高雄市。
邢泰釗(2004)。教師法律手冊。台北,教育部。
林清江等(1972)。教育學的發展趨勢。台北:幼獅文化。
林明地(1999)。校長領導的影響:近三十年來研究結果的分析。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0,(2),232-254。
林進材(1999)。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8-2413-H-024-010)。
林旭龍(1988)。臺北市國民中小學學校護士工作現況調查研究。國立臺北護專學報,5,43-72。
林雷倫(2003)。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法與普通教室環境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嘉琦(2002)。國民小學教師知覺九年一貫課程政策執行影響因素及執行現況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佳椿、魏永興、詹勳從、陳政偉、歐鎮寛(2003)。以認知學派之學習理論為基礎的教育理念。大安高工學報,14,158-169。
邱耀章(2003)。推動校園口腔保健計劃對學童口腔狀況成效的探討。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馨儀(2002)。國民中學語文學習領域教師對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邱柏翔(2001)。國民小學教師效能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邱皓政(2001)。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
周新富(1991)。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承諾、教師效能信念與學生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縣。
周文欽(1996)。研究方法概論。臺北: 國立空中大學。
呂槃、黃奕清(1992)。衛生教育概論。台北:大洋。
呂錘卿(2000)。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的指標及其規劃模式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高雄市。
呂昌明(2001)。跨理論模式在健康行為改變上的應用。翰林文教雜誌網路版,17期。
孟瑛如、陳麗如(2002)。臺灣地區國民中小學學習障礙學生學習行為特徵之差異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刋,23,75-93。
吳秋珍(2003)。桃園縣國民小學班級親師協會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教師在職進修國民教育研究所輔導教學碩士論文。
洪儷瑜(1997)。如何發現與幫助校園內不明顯的障礙者。師友,4-9。
洪瑞峰(2000)。台北縣市國小教師效能感與家長參與班級教育活動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高雄市。
姜逸群、黃雅文(1991)。衛生教育與健康促進。台北:文景。
胡銘傳(譯)(2001)。人類壽命延長意謂更多人活在慢性病的控制中。航空醫學暨科學期刊,15(1),89-95。
陳木琳(2004)。臺北縣國小教師SARS信念、預防行為意向與教學意向相關因素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彥宇(1999)。台北市國中教師與校護照護氣喘學生相關知識態度與自我效能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振綱(2003)。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實施現況與問題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靜音(2002)。班親會在一所國小實施之個案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麗麗、李卓倫、楊文惠、賴俊雄(1999)。臺灣省公私立國民中小學學校衛生護理工作之評估。中國醫藥學院雜誌,8(2),77-87。
陳伯璋(1994)。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內涵與進修體系規劃研究。教育部委託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研究。
陳美言(1998)。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陳慶鶴(1996)。國民小學優良教師特質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陳馨蘭(1998)。教師人格特質、自我效能、學生行為信念與班級經營風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彰化市。
孫志麟(1991)。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晏涵文(1991)。健康教育-健康教學與研究。台北市:心理。
教育部(2002)。學校衛生法。台北:行政院教育部。
教育部(1997)。學校衛生工作指引。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9)。學校輔導學生體重控制實施方案。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7)。國民小學學生健康檢查實施辦法。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中華民國教育統計。台北:教育部。
郭明德(1999)。國小教師自我效能、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機營成效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高雄市。
郭明諭(2003)。國小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領域政策之執行現況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蕙菊(2003)。國民小學實習教師與初任教師教育專業認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鐘隆(1994)。臺灣地區國民小學學生健康檢查實施現況及其相關問題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世霖、陳隆景(2004)。飲食與冠心症及第二型糖尿病之關連。臨床醫學,52(1),13-18。
張怡民(2003)。2001-2002台灣地區國小學童口腔狀況與甜食攝取之相關性探討。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明惠(2004)。青少年戒菸教育課程介入成效之探討-以台北市某公立高職學生為對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育賓(2003)。公立學校衛生工作人員法律責任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張淑芬(2003)。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能力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
張玉成等(1994)。迎向二十一世紀國民小學教師應具備之基本能力與素養。教育部人文及社會科學教育指導委員會委託研究。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 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際。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5)。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俊紳(1997)。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不同教學效能信念類型教師的教學表現及其教學生產力。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高雄市。
曾文龍(2003)。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對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曾兆興(2004)。中部地區國民小學教師運用社區教學資源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黃松元、陳麗美(1998)學校衛生。載於陳拱北預防醫學基金會主編:公共衛生學下冊。台北市:巨流。
黃松元(2003)。我國學校衛生之發展。學校衛生,42,59-80。
黃奕清(1985)。台北市國民中學衛生組長工作滿意程度與工作執行情形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黃秀媚(1995)。臺灣北區公立國民中學學校護士理想與實際角色功能之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黃淑貞、姜逸群、賴香如、洪文綺、陳曉玟、邱雅莉、袁寶珠(2003)。台灣地區國小學童健康行為現況及其與社會人口學變項之相關研究。衛生教育學報,19,155-177。
黃淑貞、徐美玲、莊萃、姜逸群、陳曉玟、邱雅莉(2005)。台灣地區國小實施健康促進學校現況之研究。學校衛生,46,1-21。
彭秀英(2002)。台灣地區國民小學校園緊急傷病處理現況與相關因素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彭秀英(1996)。我的學校衛生護理觀。學校衛生,28,84-87。
彭聃齡、張必隱(1999)。認知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莊秀鳳(2003)。國民中學社會學習領域教師對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温若男(2003)。台北市國民中學健康與體育領域任課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認知、態度與執行情形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鄭崇趁(1996)。營造健康安全校園環境之整體策略。學生輔導,44,12-21。
鄭雪霏、劉俊昌、黃雅文和黃奕清主編(1996)。健康生活。台北市:心理。
鄭雪霏(1998)。因應新課程教師應具備的素養-以健康教育為例。國民教育,38(3),10-13。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2000)。臺北縣政府所屬國民中小學教師制實施要點。台北:臺北縣政府教育局。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2004)。http://www.tpc.edu.tw/。
蔡媖媖(2004)。國小一年級學童口腔保健及甜食使用教育介入研究。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秋菊(2001)。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校園緊急傷病危機管理需求調查。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西文部分
Allensworth, DD. & Kolbe, LJ. (1987). The comprehensive school health program:Exploring on expanded concept.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57 (10), 409-412.
Allensworth, DD. (1997).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Youth Through a Coordinated School Health Programme.Promotion & Education. 1(4), 42-46.
Allensworth, DD. (1993). Health Education:state of the art.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63(1), 14-18.
Ashton, P. T.,& Webb, R. B. (1986). Making a difference: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New York:Longman.
Ashton, P. T., (1984). Teacher efficacy:A motivational paradigm for effective teacher education . Journal of TeacherEducation, 19(5),28-32.
Ashton, P. T.,& Webb, R. B.& Doda, N. (1983). A study of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ED231 834).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st ,84(2),191-215.
Bandura, A. (1982). 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 American Psychological, 37, 322-347.
Bloom, B. S. (ED.) (1956).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Handbook Ι: Cognitive domain. New York, David Mckay.
Catford, J. (2004). Health promotion’s record card: how principled are we 20 years on?. Health Promotion International. 19(1), 1-4.
Chen, W. W. (2002).Global Perspective on Health Promoting Schools-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and Challeng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 Symposium on Health Promotion schools, Taipei,NTNU.
Davis, C.、Jelsma, N. M.& Valey, T. L. V. (1985). Health Concerns and Teacher Training of Selected Elementary Teachers in Michigan.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55(4),151-153.
Deschesnes, M.、Martin, C.and Hill, A. J.(2003). Comprehensive approaches to school health promotion:how to achieve broader implementation? Health Promotion International. 18(4), 387-394.
Griffith B. B.& Whicker P. H. (1981). Teacher-Observer of Student Health Problems.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51(6), 428-432.
Hansen, J. C. (1977). Prevention Through Teacher Consultation.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47(5), 289-292.
Kolbe, L. J. (1992).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in promoting health throught the school: report from the division of adolescent and school health、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 62(4), 135-137.
Kolbe, L. J. (1993). Developing a Plan of Action to Institutionalize Comprehensive School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s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 63(1), 12-13.
Kolbe, L. J.、Kann, L.、Patterson, B.、Wechsler, H.、Osorio, J. and Collins, J. (2004). Enabling the nation’s school to help prevent heart disease,stroke,cancer, COPD,diabetes,and other serious health problems. Public Health Reports. 119(3), 286-302.
Krejcie, R. V. & Morgan, D. W. (1970). Determining Sample Size for Research Activities.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0, 607-610.
Leger, L. S. (1998). Australian teachers’understandings of the hralth promoting school concept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health. Health Promotion International. 13(3), 223-235.
Monteil, J. M. (1991). Social regulation and individual cognitive function:effects of individuation on cognitive performance.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1, 225-237.
McGinnis, J. M. (1992). The role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in promotion health through the school:report from the office of disease preven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62(4), 131-134.
Mckenzie, J. F.& Williams, I. C. (1982). Are Your Students Lrarning in a Safe Environment?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52(5), 284-285.
Myers-Clack, S. A.& Christopher, S. E. (2001). Effectiveness of a Health Course at influencing Preservice Teachers’Attitudes Toward Teaching Health.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71(9), 462-466.
Oberteuffer, D. (2001) .Philosophy and Principles of the School Health Program.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71(8), 373-375,Reprinted.
Pigg, R M.(1989).The contribution of school health programs to the broader goals of public health:the American experienc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59(1), 25-29.
Sindall, C. (2001). Health Promotion and Chronic Disease:Building on the Ottawa Charter,not Betraying it? Health Promotion International. 16(3), 215-217.
WHO (2004).About school health and youth health promotion.http//www.who.int/school_youth_health/en/.
WHO Regional Office for the Westen Pacific (1996). Regional Guidelines(for the)Development of Health-promotion Schools A Framework for Action.Manila:The Office.
WHO(1986).Ottawa charter for health promotion.http//www.monash.edu.au/health/course-manual/health.html.
Wilson, C. C. (2001).Reminiscing on School Health.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71(8), 376-377,Reprinted.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