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79.1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10 01:4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秀毓
論文名稱:我和左腳躲貓貓~一個老師自我成長的探究
指導教授:成虹飛成虹飛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進修部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教育科技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2
中文關鍵詞:自我敘說生命經驗躲貓貓
外文關鍵詞:self-explorativelife experiencehide-and-seek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1
  • 點閱點閱:78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6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摘 要

這是一篇探究自我的研究內容。研究內容的主題是關於「我」,在訴說的是我親身經歷過的生命經驗和想法。我的生命經驗和許多人不盡相同。或許也無法對照於大多數人的生命經驗,但我深深地相信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是可以相互交流的。
曾經,這些生命經歷多被我視為不可告人的秘密。但是,透過敘說的方式,讓我和學生及至親好友們彼此間的情感交流更加順暢、無阻礙。現在的我也非常願意和大家共同分享這些過往的秘密。
研究內容裡的重點不只是公開我個人的秘密而已,更重要的是希望能藉此帶給別人有些許的感動及經驗連結。因為再也無偽裝的新面孔,讓我對於教學工作將更有自信能和學生真誠地相處。現在的我,對於和別人分享內心的想法,並不畏懼了。我也期盼在不久的將來,能夠敞開心胸和我的家人共同面對我們之間的秘密。
Abstract

This is a self-explorative research. The content of this research is mainly about "me", it describes my personal experiences in life and some of my thoughts. My life experience is different from it of the other people in many ways. Although I couldn’t compare the experiences I had with other people, I believe with all my heart that we human beings can definitely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mutually through emotions.

For a period of time, I kept some of these experiences only to myself. But now, with this self-narrative thesis, it is so much easier and without any hindrance for me to exchange my feelings and emotions with my students, my family, and my dear friends. Now, I am willing, and also more than happy to share my long-kept secrets with all of you.

The focus of this research paper is not just revealing my personal secrets. The most important is to move people in some ways and to bring up their heartfelt experience. My brand new face with no disguise boosts up my confidence in teaching, allowing me to get along with students with genuine honesty. I no longer fear to share my inner thoughts with others. And I truly hope that some time in the future, I will be able to totally open up to my family, confronting the secrets we have together.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探究開始 …………………………………………………4
第一節 生命探究的開始 ……………………………………………4
*研究所的定義
*家庭關係的受挫
*教育哲理存在的價值
*一切都從「鬆」了開始
*我想做一位好老師
*我不是一位好老師

第三章 追逐我的夢 …………………………………………………10
第一節 我 ………………………………………………… 10
*「我」的存在
*我喜歡什麼
第二節 開始追逐 ………………………………………………12
*教學迷思
*開啟我的分享能力
*進入分享的團體
*夢想沒有終點

第四章 我的教學 …………………………………………………15
第一節 我是老師 …………………………………………………15
*成為國小教師的歷程
*初次教學
*第二次任教
*實習生
*開始正職的生活
*出發去進修
*流逝的熱忱
*身為教育工作者

第五章 執著 …………………………………………………29
第一節 我的執著 ………………………………………………29
*對特殊家庭的執著
*某些正常的家庭也有問題
*沒有楷模,只有複製
*對成績的執著
*面臨掙扎

第六章 找尋回家之路 ……………………………………………37
第一節 我想回家 ……………………………………………37
*選擇迴避
*焦點模糊
*面對
*跨越
*回家的路出現了

第七章 生命中的缺席 …………………………………………43
第一節 父親的缺席 …………………………………………43
*鄉下的土包子
*爸爸離開後
*想像中的父親V.S.真實面的父親
*真實存在過的爸爸
*複製離家
*父親的模糊記憶

第八章 揭開面紗下的我 ………………………………………52
第一節 真實的我出場了 ………………………………………52
*單向的聽覺
*鐵鍊餋養的精靈
*鐵鍊綑綁的左腳
*左腳是詛咒
*煙薰左腳
*會報明牌的濟公活佛
第二節 我是膽小鬼 …………………………………………60
*瓦解的信心
*穿梭白色巨塔
*左腳的影響
*逃避,所以孤獨
*我是乖小孩
*疏離的人際關係
*擺脫依賴

第九章 生命課題 …………………………………………………76
第一章 我的生命 …………………………………………………76
*害怕的堅強
*被動的人生
*閃躲的人生
*我要上大學

第十章 團體的力量 ……………………………………………81
第一節 有團體真好 ………………………………………………81
*開始的主題
*重新看待我自己
*團體分享
*我的停頓

第十一章 不是終點,而是開始面對 ……………………………87
第一節 當下的我
*我的論文
*小女孩長大了
*學會勇敢
*做一個自己快樂也想給學生帶來快樂的老師
*面對的理解
*口試後

第十二章 我在敘說探究裡 ………………………………………104
第一節 我如何做敘說研究 ………………………………………104
*當我開始說
*說了以後
*走到岔路,離開
*過門又是客
*終於
*遊戲online
第二節 敘說在團體裡的關係 ……………………………………119
*在敘說裡,我和指導教授、夥伴的關係

參考文獻 ………………………………………120
參考文獻
Aaron T.Beck,Arthur Freeman,Denise D.Davis and Associates(2007)。人格障礙的認知行為治療。(唐子俊、謝碧玲、唐慧芳、戴谷霖、黃詩殷譯)。台北市:心理。
D.Jean Clandinin & F.Michael Connelly(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蔡敏玲、余曉雯譯)。台北市:心理。
L.Tobin(2002)。再累也要把孩子教好。(史錫蓉譯)。台北市:新苗文化。
史考特.派克(2003)。心靈地圖。台北市:天下遠見。
成虹飛(1995)。以行動研究作為師資培育模式的策略與反省。第53-60頁。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85-2745-H-134-001),未出版。
成虹飛(2001)。行動研究中閱讀/看的問題:一篇重寫的稿子。未出版。
吳佳樵(2005)。破繭-一位女性教師生命敘說之探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教師在職進修國民教育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余秀芷(2007)。逆風,更要勇敢飛翔。台北市:春光出版。
李寶淵(2007)。不擅表達愛的媽媽&渴望愛的孩子。(卡伊譯)。台北市:核心文化。
周弘(2002)。賞識你的孩子。台北縣:上游。
周瑞宏(2007)。讓生命塗滿七彩的絢爛。台北市:和氣大愛。
倪美貞(2002)。移民:一個國小女老師主體探究的故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教師在職進修國民教育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紀.柯諾(2004)。你有沒有看見我的馬-心靈療癒的意義。(張穎綺譯)。台北市:張老師。
約翰.霍特(2005)。孩子為何失敗。(張美惠譯)。台北市:張老師。
帥文慧(1997)。母女關係的移動-以情節的書寫朝向改變。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夏林清(1993)。由實務取向到社會實踐-有關台灣勞工的生活的調查報告(1987-1992)。台北市:張老師。
娜妲莉.高柏(2002)。心靈寫作-創造你的異想世界。(韓良憶譯)。台北市:心靈工坊。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癒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載於翁開誠主編,主題性的探究與實踐(P23-P69)。台北市:五南圖書。
理查.史東(2000)。沙發上的說話課。(張敏如譯)。台北市:經典傳訊。
郭淑惠(2002)。左手與我的故事~一個生命教育的自我探索~。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玲君(2007)。從說再見開始:覺解我和大哥共譜的一首「協奏曲」。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曾慶台(2002)。面面俱到?處處保留?~一個國小男性教師的自我敘說。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教師在職進修國民教育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彭真儀(2002)。在私密與分享之間-我在尤老師的閱讀課,遊走。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愛麗絲.米勒(2004)。幸福童年的秘密。(袁海嬰譯)。台北市:天下雜誌。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
劉美琪(2005)。當芒花搖曳-一位國小教師哀傷與憤怒生命探究的歷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教育處教師在職進修教育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魏娜(2005)。我只看我擁有的,不看我沒有的:海倫凱勒。台北縣:采竹文化。
蘇絢慧(2004)。請容許我悲傷。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顧淑華(2007)。Why Me ? - 一位女性幼稚園教師生命敘說的過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教育處教師在職進修教育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