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丁世芳(2006)。以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國小四年級學童「月亮」單元的概念學習。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王保進(2006)。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心理。
王美芬、熊召弟(1995)。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台北:心理。
王裕宏、張美珍、朱耀明(2007)。博物館科技創作活動影響學生科技概念學習之成效分析。科技博物,13(3),61-76。王震武、林文瑛、林烘煜、張郁雯、陳學志(2001)。心理學。台北:學富。
王應文譯(1996)。科技素養的評鑑。中學工藝教育,29(6),6-11。
王燦東(2006)。全民監督公共工程營建科技概念知識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朱兆霖(2005)。以小組合作的歷程檔案學習模式探討國小五年級學童對「奇妙的水」單元的概念學習。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朱耀明(2004)。科技教育與教育科技之關係。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6),2-8。
朱耀明(2007)。國中科技概念評量工具發展之研究成果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報告編號:94-2511-S-017-010),未出版。
余民寧(2003)。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2版)。台北:心理。
吳明隆、淦金堂(2006)。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2版)。台北:五南。
李大偉(1992)。重視科技概念的傳遞。中學工藝教育月刊,25(12),1。
李堅萍(1998)。科技概念的傳達—談小學科技教育。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1(1),15-17。
李淑華(2002)。當代師範學院學生對生物科技概念統整與教學實驗設計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李隆盛(1993)。橫看成嶺側成峰--「技學」面面觀。技術與職業教育雙月刊,13,18-20。
李隆盛(1995)。國中工藝/生活科技教學策略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 84-2413-H-003-010),未出版。
李隆盛(1998)。科技概念的形式。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1(12),1。李隆盛(1999)。科技與技職教育的展望。台北:師大書苑。
李隆盛(2000)。科技與人力教育的提升。台北:師大書苑。
李隆盛(2004)。科技教育的課題與展望。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7),26-29。
李隆盛、王詩婷、王保堤、柯景耀、王景祥、何啟君、吳曉亮、呂慶 元、沈月清、林人龍、林湧順、張銘傑、陳得人、馮雪容、黃炯(2004)。中小學科技教育簡介。民國九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擷取自:http://140.122.91.34/pdf/tech.pdf
李隆盛、蔡錫濤、葉俊偉、吳天方、游光昭、宗靜萍、林祺賢、王光復、陳長振、周如文(2005)。生活科技概論。台北:心理。
周嘉明(2001)。合作學習在國中生活科技教學上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4(1),20-26。林人龍、游光昭(2005)。水平整合的思考:以MST 為導向的九年一貫生活科技課程設計。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8(8),24-41。
林小真(2007)。國小六年級生傳播科技概念評量工具之發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世華(2000)。由多元評量的觀念看傳統評量的角色與功能。科學教育,231,67-71。林生傳(1997)。我國學生概念發展的水準與特徵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14,47-82。林生傳(2004)。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台北:心理。
林秀玉(2006)。小組合作學習達到真正成功必備的要點。科學教育月刊,295,23-32。林坤誼(2006)。從TAA 到TLA:學習科技的哲理與結構之修訂對我國科技教育發展的啟示。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9(7),50-55。
林坤誼、游光昭(2004)。透過中小學科技素養課程以培育學生創造力之探討。南大學報數理與科學類,38(2),15-30。
林建隆(2001)。合作學習的類比學習環對國中學生壓力概念學習成效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法(一)研究設計與資料處理。台北:雙葉書廊。
促進理解之科學評量—人本建構取向觀點(洪振方等譯)(2004)。台北:心理。(原著出版年:1999年)
洪佩雲(2005)。概念圖教學在國中生數學合作學習成效之研究—以「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圖形」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洪莞媜(2006)。國中生製造科技概念知識評量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唐寰澄(1994)。橋樑美的哲學。台北:明文書局。
徐美莉(2006)。以小組合作之學習歷程檔案的評量策略探究國小六年級學童「生物繁殖」概念的學習歷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徐筱菁(2006)。合作學習應用於生物實驗課程對國一學生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及學習成就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徐耀賜(1997)。橋樑結構之基本功能。台北:全威圖書。
耿筱曾(1999)。從建構主義的觀點談診斷性評量的意義。國民教育,39(4),23-25。張文智(2003)。國民小學中高年級學童河流地貌概念及迷思概念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張玉山(1996)。未來科技社會之教學。中學工藝教育,29(9),2-12。
張其高、陳麗蓉(1998)。生活科技運用合作學習教學之探討。中學工藝教育月刊,31(2),7-13。張春興(1996)。教育心裡學-三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書局。
張庭翊(2002)。運用合作式概念構圖於國一學生生物概念學習之個案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教材設計原理與實務(張霄亭譯)(2004)。台北:雙葉書廊。(原著出版年:2003年)
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林清山譯)(1997)。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87年)
教育部(2003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科技領域。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台北:教育部。
莊如芬(2006)。生物科技概念指標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郭玉梅(2006)。傳播科技概念指標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郭重吉(1992)。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科學發展月刊,20(5),548-570。陳玉玲(2000)。概念改變教學策略對地球運動概念之教學效果--以國小六年級學生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陳和寬(2004)。中學生傳播科技概念量表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陳英豪、吳裕益(1998)。測驗與評量(4版)。高雄:復文。
陳淑思(2005)。國民小學教師奈米科技概念之現況研究。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陳煜清(2002)。從「國小教師」的觀點談「多元化評量」的意涵及其啟示。學校行政,22,39-43。陳耀輝(2006)。高職汽車科燃料電池電動車科技概念指標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陳龔聲(2003)。高中生活科技教師使用之教學策略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黃台珠(1984)。概念的研究及其意義。科教月刊,66,45-56。
黃永哲(2002)。合作學習建構概念圖之成效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黃政傑、吳俊憲(2006)。合作學習—發展與實踐。台北:五南。
黃政傑、林珮璇(1996)。合作學習。台北:五南。
黃美慧(2004)。融入專題本位的教學與學習策略探究國小四年級學童「月亮」單元的概念學習。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黃郁雯(2005)。情境式問題導向融入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科學概念及科學態度之影響。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黃能堂(1995)。生活科技教材教法。教育實習輔導季刊,1(5),35-42。楊兆琪(2007)。以問題導向的合作學習模式探究國小六年級學童對「颱風」主題之概念學習。國立台北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楊宗翰(2006)。國中學生傳播科技概念診斷工具之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歐陽鍾仁(1988)。科學教育概論。台北:五南。
蔡俊鐿(2003)。橋樑—築橋亦築夢。台北:科技圖書。
鄭昭明(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台北:桂冠。
鄭麗玉(2005)。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2版)。台北:五南。
薛雅庭(2006)。運輸科技概念指標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鍾聖校(1999)。自然與科技課程教材教法。台北:五南。
蘇雅芳(2003)。國小五年級學童「開花植物生長發育與繁殖」概念改變教學策略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二、英文文獻
Ausubel, D. P. (1978).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2nd Ed.). NY: Holt, Rinehart & Winston.
Bybee, R. (2003). Fulfilling a promise: Standards for technological literacy. The Technology Teacher, 62(6), 23-26.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 Association. (ITEA). (1996). Technology for All Americans: A rationale and structure for the study of technology . Reston, VA: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 Association. (ITEA). (2000). Standards for technologicalliteracy: Content for the study of technology. Reston, VA: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 Association. (ITEA). (2006). Technological Literacy for All: A rationale and structure for the study of technology . Reston, VA: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 Association.
Johnson, R. T., & Johnson, D. W. (1974). Instruction goal structure:cooperative, competitive, or individualistic.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44. 213-240.
Johnson, R. T., & Johnson, D. W. (1990).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In S. Sharan (Ed.)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and research. (pp. 23-37). NY: Praeger.
Kemp, W. H., & Schwaller, A. E.(1988). Introduction to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In W. H. Kemp & A. E. Schwaller (Eds.),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for technology, 16-30. The 37th yearbook of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Mission Hill, CA: Glencoe.
Klausmeier, H. J., & Allen, P. S. (1978). Cognitiv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nd youth: A longitudinal study. NY: Academic Press, Inc.
Klausmeier, H. J. (1985). Educational psychology (5th edition). NY: Harper & Row.
Knight G. P., & Bohlmeyer E. M. (1990).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Methods for Assessing Causal Mechanisms. In S. Sharan (Ed.)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and research. (pp. 1-22). NY: Praeger.
Lawson, A., Abraham M. R., & Renner, J. W. (1989). A theory of instruction (NARST Monograph NO. 1).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Liu, X. (2001). Synthesizing research on student conceptions in sc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3(1), 55-81.
Markman, A. B. & Ross, B. H. (2003). Category use and category learn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9, 592-613.
Merrill, M. D., Tennyson, R. D., & Posey, L. O. (1992). Teaching Concepts: An Instructional Design Guide. 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Mintzes, J. J., Wandersee, J. H., & Novak, J. D. (2000). Assessing Science Understanding: A Human Constructivist View. SD: Academic Press,Inc.
Murname, R.J., & Raizen, S.A. (1988). Improving indicators for the quality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Grades K-12.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Novak, J. D., & Gowin, D.B (1984). Learning how to learn.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ovak, J. D. (1977). A theory of education.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iaget, J. (1952). The origins of intelligence in children. NY: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Rosch, E. (1973). O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perceptual and semantic categories. In T. E. Moore(Ed.),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the acquisition of language (pp. 111-144). NY: Academic Press.
Slavin, R. E. (1995).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Smagorinsky, P., Cook, L. S., & Johnson, T. S. (2003). The Twisting Path of Concept Development in Learning to Teach.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05(8), 1399-1436.
Treagust, D. F.(1988). Development and use of diagnostic tests to evaluate students’ misconceptions in sc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0(2), 159-169.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Vygotsky, L. S. (1987). Thinking and speech. In R. Rieber & A. Carton (Eds.) and N. Minick (Trans.), Collected works (vol. 1, pp. 39–285). NY: Plenum.
Weber, K., & Custer, R. (2005). Gender-based preferences toward technology educationcontent, activities, and instructional methods. 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16(2),55-71.
Weinberger, A., Stegmann, K., & Fischer, F. (2007). Knowledge convergence in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oncepts and assessment.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17(4), 41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