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日治時期以來,「鹽分地帶」便是文風鼎盛之區。縣籍優秀的文學家,如早期的吳新榮、郭水潭、林芳年、徐清吉、王登山、林清文、莊培初等北門七子,近代楊青矗、黃武忠、林佛兒、羊子喬、黃勁連等名家,都出生自鹽分地帶。然可惜的是鹽分地帶有如此豐富的文學資源,在地的家鄉學子卻鮮少知悉,更遑論能善加運用。本論文廣泛蒐羅鹽分地帶有助於國中學生身心發展的在地文學作品,試圖引發國中學生探究家鄉文學寶藏的興致,播下文學的種子,讓莘莘學子有機會接觸這塊園地,以期待鹽分地帶文學能更加蓬勃發展。除第一章緒論及第七章結論與建議之外,第二章「鹽分地帶歷史與地理概述」,主要概括性地論述鹽分地帶六鄉鎮的歷史發展沿革、自然地理環境及人文條件背景。藉此提供教師教學時相關的參考資料。第三章「鹽分地帶文學作家述略」,按詩、散文、小說、戲劇分門別類介紹鹽分地帶作家,每一類再按作家出生年代先後為序,簡述其生平背景及創作風格。第四章「鹽分地帶台灣文學教材探討(上)」,依詩、散文及小說三類介紹適合國中學生閱讀的台灣文學教材,詩分古典詩及現代詩;散文分古典散文及現代散文;小說選錄短篇及極短篇,按內容分成知恩惜福、為學勵志、處事機智和生活哲理四類。第五章「鹽分地帶台灣文學教材探討(下)」,依民間傳說故事、諺語歌謠及廟聯三類介紹適合國中學生閱讀的台灣文學教材,各類按內容歸類。民間傳說故事選錄人物傳奇、歷史戰役、生物奇聞、廟宇勝蹟與神威顯靈五類;諺語選錄人事及漁村兩類;歌謠選錄生活歌、勞動歌與兒歌三類;廟聯依據崇祀的對象,列出同祀者的各寺廟聯,並依廟聯的旨意歸類介紹。第六章「鹽分地帶台灣文學教學探討」,從啟發興趣、創設情境、欣賞體悟及實地參觀探討台灣文學教學要領;次從民間傳說故事、廟聯、新詩、散文及小說五類擇一教材設計教學活動,呈現鹽分地帶台灣文學課堂教學實例。關鍵詞:鹽分地帶、國民中學、台灣文學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