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一、中文部份王治心編《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台灣中華書局印行,台北市,1986。王溢嘉《前世今生的迷與惑》,野鵝出版社,台北縣,1995。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伊斯蘭教文化面面觀》,濟南,齊魯書社出版,1992。百齡童《輪迴檔案》,書泉出版,台北市,1994。伊凡《西藏度亡經 生死輪迴大揭祕》,曼尼文化,台北縣,2002。 成和平《死後真相的探索》,眾慧文化出版,台北市,1996。 何啟元《生死的奧秘》,開金文化出版,台北市,1994。 何光滬《多元化的上帝觀》,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 。 李養正《道教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80。 李剛《勸善成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李小光《生死超越與人間關懷》,成都,巴蜀書社,2002。 李開濟《蘇格拉底靈魂論與佛教輪迴說之比較研究 》,文史哲出版社,台北市,2001, 林傳芳《佛學概論》,佛光出版社,高雄縣,1990。 林明華《西藏度亡經與佛陀法句經》,點石出版,板橋市,1994。 周聯華《神學綱要》,台北,台灣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80。 周逸衡等著《靈魂call out》,商周文化發行,台北縣新店,1996。 洪啟嵩《未來時空大企畫》,時報出版,台北市,1996。 胡孚琛,呂錫琛《道學通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1。 桑原啟善《探索靈界》,慧眾文化出版,台北市,1994。 袁定安《猶太教概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 馬鄰翼《伊斯蘭教概論》,台北,台灣商務出版,1996。 淨行編著《佛法 解脫的原理與行法》,善律出版,香港,1987。 陳兵《生與死的超越》,緣明出版社,新店市,1995。 陳郁夫《人類的終極關懷》,台灣師大人文教育研究中心主編,台北,幼獅文化,1994 。 張開基編著發行《輪迴過境室之一 靈界印象》,台北市,1995。 張開基編著發行《輪迴過境室之二 靈界印象》,台北市,1995。 張開基編著發行《輪迴過境室之三 靈界印象》,台北市,1995。 馮智《藏傳文化 死亡的藝術》,大千出版社,台北縣,2002。 黃陵渝《多難之路--猶太教》,台北,東大出版,2002。 黃大一《量身訂制你的前世今生》,水瓶世紀文化,台北市,1998。 楊大省居士編《科學時代的輪迴錄》。 道緣《民間道教助人篇》,熊傑田出版,日光佛堂出版,新竹市,2001。 蒲慕州《古代的宗教信仰》,台灣大學出版,台北市,2002。 趙有聲、劉明華、張立偉《生死 享樂 自由》,國際文化出版,中和市,1988。 遠志明《老子vs.聖經》,台北,宇宙光傳播中心,1997。 劉仲宇《中國民間信仰與道教》,台北,東大出版,2003。 潘添盛編著《智慧法門》,中華日報出版部,紅螞蟻總經銷,台北市,1995。 談錫永《生與死的禪法》,全佛文化出版,台北市,2005。 鄭志明主編《道教文化的精華》,嘉義,南華大學,1990。 謝松濤《回教概論》,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2。 羅偉國《道教的奧秘》,台北市,新潮社文化事業,1999。 聶秀藻《原始佛教四諦思想》,佛光出版,高雄縣,1987。 二、外文部分 丁乃竺譯《達賴生死書》達賴喇嘛著,天下雜誌出版,台北市,2003。 尤淑雅譯《二十一世紀宗教》瑪莉 派特 費雪著,台北市,貓頭鷹出版,1999。 石敏敏譯《論首要原理》奧利金著,道風書社出版,2002。 朱玉琪,張小鷗譯《白寶書》JZK Publishing編,新雨文化,台北市,2006。 李傳龍,李雅寧譯《穿透生死迷思》Kenneth Ring著,遠流出版,台北市,2001。 李福海譯《跨過生死之門》麥爾文摩斯/保羅珮瑞著,希代出版,台北市,1994。 余萬居譯《業的研究》舟橋一哉著,法爾出版社,台北市,1988。 余培林注譯《老子讀本》,台北,三民出版,2004十八版。 林曉梅譯《我有死亡經驗》貝蒂伊娣著,希代文化,台北市,1994。 區詠熙譯《話通生與死》瑪莉T布朗著,商鼎文化出版,台北市,1995。 屈貝琴譯《認識死後的世界》艾莉森摩根著,校園書房出版社,台北市,1999。 周柔含譯《業的思想》佐佐木現順著,東大圖書公司,台北市,2003。 吳淑麗譯《死是如此安樂而又無牽掛的嗎?》丹波哲郎著,台北市,青春出版社,1997。 吳靜宜,陳錦書譯《世界宗教理念史 –卷一》默西亞 埃里亞德著,商周出版,台北市,2001 。 孟玟靜譯《透視死亡》大衛 韓汀著,台北市,東大出版,1997。 胡慧文譯《你的前世是誰》平池來耶著,曼尼文化,中和市,2004。 胡英音譯《神秘的死亡經驗》雷蒙慕迪著,法爾出版,台北市,1993。 柯清心譯《與死亡對談》康閣 史東著,遠流出版,台北市,1997。 徐進夫譯《西藏度亡經》蓮花生大士原著,天華出版社,台北市,1987。 高昭龍譯《基督教教義綱要》華德.麻庫士原著,台南神學院發行,1993。 納阿曼爾,陳克禮譯《聖訓之冠》,台北,中國回教協會發行,1988。 孫周興譯《死、永生、上帝》謝勒著,台北,商周出版,2005。 陳志明譯《生命地圖》Bernard Jakoby著,晶冠文化,台北中和市,2006。 陳旻萃譯《人生的最後一堂課》蘇琪米勒著,平安文化,台北市,1997。 康文雄譯《反璞歸真》布萊恩魏斯著,林鬱文化,台北市,1996。 陳鼓應註譯《莊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出版,1984。 黃漢耀譯《生命輪迴》布萊恩魏斯著,張老師文化,台北市,1994。 傅湘雯譯《猶太教的世界》丹.康.沙賽保著,台北,貓頭鷹出版,1999。 黃福武,張立改譯《猶太教:一種文明》摩迪凱.開普蘭著,濟南山東大學出版,2002 。 董強譯《世界宗教理念史 –卷三》默西亞 埃里亞德著,商周出版,台北市,2002。 裘雯譯《賽絲密件—靈媒超感應力的真相》,蘿伯茨原著,桂冠出版,台北市,1998。 鄭振煌譯《西藏生死書》,索甲仁波切著,張老師文化出版,台北市,1996。 劉燦松譯《靈魂的殿堂 前世今生與來世》HSpencer Lewis著,擎松文化,台北市,2006。 劉增全主譯《死亡之後的生命》,卓越文化,台北縣新店,1995。 劉安雲譯《人的宗教》休斯頓 史密士著,台北縣新店市,立緒出版,1998。 廖素霞,陳淑娟譯《世界宗教理念史 –卷二》默西亞 埃里亞德著,商周出版,台北市,2001 。 蔡張敬玲譯《認識基督教教義》布魯斯.米爾恩著,台北,校園書房出版,1992。 趙中輝譯《基督教教義史》伯克富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蔡昌雄譯《神的歷史》Karen Armstrong著,台北,立緒文化,1996。 譚智華譯《前世今生》布萊恩魏斯著,張老師文化,台北市,1992。 三、學位論文 張玉美<催眠療法對女性喪親者悲傷反應改變效果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所,2002。 張玉燕 <一位中學護理教師自我生死觀轉變之探討---以前世今生回溯經驗之敘說研究為取向> 南華大學生死所,2003。 黃瑞凱 <初期佛教生死觀之哲理試探---以緣起理論為核心之探索>,南華大學生死所,2004。 李函真<中陰解脫之研究---藏傳佛教「中陰超渡法」的生死意識轉化內涵>,南華大學生死所,2004。 吳琪芬<佛教信徒瀕死經驗之研究---以嘉義四位信徒為例>,南華大學生死所,2004。 曾美珠<護理人員面對病患死亡及遺體護理之心理歷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所,2004。 四、相關期刊 徐向群<上帝和人—對猶太教教義之探索>,《同濟大學學報》,1994年。 孫魏國<談印度”四要、四期、業力、輪迴”思想及其影響>,《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1994年第二期。 鄭曉江<死亡—永恆與熱門話題>,《中國醫學倫理學》,1995年第六期。 黃心川<印度教在中國的傳播和影響>,《宗教學研究》,1996年第三期。 馬建準<羅含的《更生論》與佛教的輪迴說—《弘明集》研究之二>,《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1996年第一期。 鄭曉江<死亡:無窮闡釋的可能>,《中國醫學倫理學》,1996年第二期。 趙林<論基督教與猶太教的文化差異>,《其他宗教研究》,1997年 魏義霞<死亡哲學:靈魂不死的歷史追溯與深層思考>,《北方論叢》,1998年第三期。 柏登基<台灣論道教科儀與煉養>,《研究生論壇》,1998年。 鄭曉江<論生死哲學的學科建構>,《南昌大學學報》,1999年第二期。 東˙華爾丹<藏傳佛教”六道輪迴”思想論析>,《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2000年第一期。 張立文<生死學和終極關懷>,《東方論壇》,2000年第二期。 鄭曉江<尋求生死的真諦—我與生死哲學的研究>,《東方學術》,2000年第二期。 高秀昌<道家與道教生死觀的異同>,《研究生論壇》,2002年。 姚衛群<佛教的”輪迴”觀念>,《佛教研究》,2002年。 姚衛群<佛教的因果觀念>,《南亞研究》,2002年第二期。 鮑政棟、姒剛彥<催眠與運動員心理訓練—一種不同於心理治療的觀點與實踐>,《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2年第五期。 高秀昌<論道家與道教的生死觀>,《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 陳靜<催眠:打開心靈的那把鑰匙>,《新聞週刊》,2003年。 何則陽<”有死”的人尋求宗教的”永生”—以基督教和佛教為例作一初步考察>,《研究生論壇》,2003年。 比亞達西長老<佛教的輪迴原理與事實>,《法音論壇》,2004年。 魏長領<因果報應與道德信仰—兼評宗教作為道德的保證>,《鄭州大學學報》,2004年第二期。 宇汝松<道教人生觀中的生死智慧>,2004年第十期。 陳林<從”無我輪迴”說到”神不滅”論—印度佛教業報輪迴說與中國六朝時期佛教因果報應論的問題意識>,2004年5月。 樂愛國<試析道教勸善書中的生態倫理思想>,《中西倫理思想史研究》,2004年第一期。 趙芃<基督教、伊斯蘭教與道教自然觀的對話—“三教”自然觀的趨同與融合>,《貴州社會科學》,2005年第二期。 毛麗婭<論道教與基督教的生態整體觀>,《四川大學學報》,2005年第二期。 佛日<佛學與死亡學>,《法音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