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專書、論文及期刊)
丁登山(1996),〈西非薩赫爾地帶荒漠化和人地關係地域系統分析〉,《人文地理》,11(3),33〜39。
大湖鄉誌編纂委員會(1999),《大湖鄉誌》,苗栗縣:大湖鄉公所,35頁、43頁。
王詩琅(1954),〈新港社、卓猴及大傑巔社的播遷〉,《南瀛文獻》,2(1):107。王瑛曾(1962),《重修鳳山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46種,第1輯。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王洪文(1998),〈人地關係論〉,《地理思想》,台北:明文書局,314〜333。
王錚(1996),〈1979年以來中國的人地關係研究〉,《人文地理》,11:104〜111。
王雅倫(1997),《1850-1920 法國珍藏早期台灣影像:歷史與攝影的對話》,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51、152頁。
王愛民、劉加林(2001),〈我國人地關係研究進展評述〉,《熱帶地理》,21(4):364〜368。
王愛民、劉加林、繆磊磊(2002),〈土地利用的人地關係透視〉,《地域研究與開發》,21(1):9〜12。
方修琦、張蘭生(1996),〈論人地關係的的異化與人地系統研究〉,《人文地理》,11(4):4〜9。
內政部(1984),《中華民國台閩地區人口統計》,台北:內政部,頁1064。
台灣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編(1969),《台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1894-1945)》,台北:進學書局,頁844~847、頁856〜859。
台灣總督官房臨時戶口調查部(1915),《臨時台灣戶口調查職業名字彙》,台北:台灣總督官房臨時戶口調查部。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一大事志》,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85頁。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一大事志》,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315頁。
石萬壽,〈鄭氏之兵鎮〉,《台灣文獻》,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54(3):131、132、149頁。
宇驥(1970),〈從生產型態與聚落景觀看台灣史上的平埔族〉,《台灣文獻》,21(1):9。
阿•德芒戎著,葛以德譯(1999),〈人文地理學問題〉,北京:商務印書館,頁225〜248。
林世珍、陳光華、鄭榮松(1988),《臺中縣志卷首第二冊-大事記》,臺中縣:臺中縣政府,264頁。
林聖欽(1995),〈日治時期戶籍資料的內容及其史料價值:以玉里、池上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報告》,23:27〜53。
林再復(1993),《台灣開發史》。台北:三民書局。
林炳耀(1998),〈知識經濟與人地關係地域系統〉,《雲南地理環境研究》,10(2):1〜12。
李廣全、劉繼生(2001),〈思維方式與人地關係理論〉,《人文地理》,16(6):77〜80。
岳大鵬(2002),〈論人地關係的演化與可持續發展〉,《陜西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報》,19(3):121〜124。
松本曉美等(1990),《台灣懷舊:1895-1945》,台北:創意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329、425頁。
吳宏岐(1999),〈中國歷史地理學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2(4):62〜67。
吳進喜(2000),《高雄縣二仁溪流域的開發與區域特色--1895年以前》,台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士論文。吳聰敏(2002),〈日治時期台灣實質工資率之變動〉,《日本時代台灣經濟統計文獻目錄》,台北市: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高淑媛(2003),《台灣近代產業的建立—日治時期台灣工業與政策分析》,成功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阿部由理香(2000),《日治時期台灣戶口制度之研究》,淡江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連橫(1961),《台灣通史》,台灣文獻叢刊,第128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苗允豐(1962),《花蓮縣志稿卷九》,花蓮:花蓮縣文獻委員會。
洪敏麟(1993),《大肚鄉志》,臺中縣:臺中縣大肚鄉志編纂委員會,836頁。
洪汝茂(2001),《日治時期戶籍登記法及用語編譯》,台中:台中縣政府。
柳克述等(1976),《中國石油志 下》,台北:中國石油公司股份有限公司,909〜920。
胡兆量、李燕茹、阮學金(1999),〈澳門人地關係研究〉,《地理學報》,54(6):481〜486。
姚鶴年(2006),《台灣的林業》,台北: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95頁。
姜道章(1996),〈歷史地理學研究主題的回顧與展望〉,《浙江學刊》,98:72〜75。
姜道章(1999),〈人口成長與國土資源〉,《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雙月刊》,10(2):98〜123。馬若孟著,陳其南、陳秋坤編譯(1978),《台灣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台北:牧童出版社。
施添福(1980),〈地理學中的人地傳統及其主要的研究主題〉,《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報告》,6:203〜242。
施添福(1993),〈台灣聚落研究及其史料分析-以日治時期的地形圖為例〉,《台灣史與台灣史料》,131~184,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施雅軒(2001),《竹苗原住民區域的變遷歷程-新區域地理的歷史分析》,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博士論文。施雅軒(2003),《台灣的行政區變遷》,台北: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90〜127。
施雅軒、張毓棻(2003),〈日本時期泥岩地區經濟活動的重建-以田寮地區為例〉,《2003年中華民國區域科學年會暨論文研討會 全球化的地方挑戰與回應論文摘要集》,新竹:中華大學。
施雅軒(2004),〈客家經濟區域的歷史建構-以南庄地區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施雅軒(2005),〈客家歷史經濟區域的新建構途徑〉,《環境與世界》,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2:123〜134。施雅軒(2007),《區域 空間 社會脈絡—一個台灣歷史地理學的展演》,高雄:麗文文化業有限公司,15〜18。
凌鴻勛等(1971),《台灣石油探勘紀要》,台北:中國石油公司台灣油礦探勘處,14〜36。
陳文達(1961),《鳳山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24種,第2輯。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紹馨(1979),〈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93-178頁。
陳秋坤著,曹永和、黃富三編,(1980),《台灣土地的開發(1700-1756)》,台灣史論叢第一輯。台北:眾文出版社。
陳子波等(1983),《高雄縣志稿沿革志》,台北:成文出版社。
陳勇、陳國階、王益謙(2001),〈山區人口與環境互動關係的初步探討〉,《地理科學》,22(3),282~287。
陳紅、劉俊(2002),〈生態倫理與人地系統優化〉,《玉溪師範學院學報》,18(3):13~16。
陳亮岑(2003),《高雄縣竹子寮窯業生活空間變遷研究》,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彭三光主修(1988),《鳳山市志上》,高雄縣:高雄縣鳳山市公所,38頁。
曾光正,(2005),〈明鄭時期高雄地區的拓墾〉,《高市文獻》,高雄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19(1):122〜128。楊英,《從征實錄》,台灣省文獻會,台灣歷史文獻叢刊,190頁。
楊克隆(1997),《台語流行歌曲與文化環境變遷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蔡志展(1995),〈鄉土教材與鄉土教學經營理念之商榷〉,《教育資料與研究》,5:17〜26。盧德嘉(1960),《鳳山縣采訪冊》,台灣文獻叢刊,第73種第2輯。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龔勝生(2000),〈論中國可持續發展的人地關係協調〉,《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6(1):7〜13。
顏裕庭編著(1998)《臺灣醫學教育的軌跡與走向》,台北:藝軒圖書出版社。
潘玉君(2000),〈人地關係地域系統協調供生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理論研究〉,《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16〜20。
蔡慧玉(1994),〈日治時代台灣的保甲戶籍行政—研討會記錄〉,《台灣風物》,44(3):107〜136。
蔡運龍(1995),〈科學技術在人地關係中的作用〉,《自然辯證法研究》,11(2):17〜21。
蔡運龍(1996),〈人地關係研究範型:哲學與倫理思辯〉,《人文地理》,11(1):1〜6。
蔡承維(2002),《清代田寮地區新港社人的地權演變(1736~1895)》,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張宜珍(2002),《日治時期烏來地區經濟社會的變遷》,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鄧逸麟(1996),〈中國歷史地理學的發展與成就〉,《人文地理》,11:44〜48。
韓光輝(1994),〈可持續性發展的地理學思考〉,《北京大學學報》,3:43〜49。
葛劍雄(2002),〈中國歷史地理學的發展基礎和前景〉,《東南學術》,4:31〜39。
鄭度、傅小鋒(1999),〈關於綜合地理區劃若干問題的探討〉,《地理科學》,19(3):193〜197。
簡炯仁(2000),〈大傑顛社移居羅漢內門、外門山遷移路線之初探〉,《高雄縣平埔誌》:28〜76。
鐘寶珍(1992),《惡地上的人與地—田寮鄉民生活方式的形成與內涵》,台灣師範大學地理所碩士論文。鄭秀美(2006),《日治時期臺灣婦女的勞動群相(1895-1937)》,成功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劉輝等著(2005),《從自然景觀到文化景觀-燕山以北農牧交錯地帶人地關係演變的歷史地理學透視》,北京:商務印書館,頁1〜33。
趙璞主修(1977),《嘉義縣志》,嘉義縣:嘉義縣政府,189頁。
戴寶村(2003),〈台灣開發史講義〉,台北市:中華函授學校,2〜26。
編輯不詳(1929),《臺灣日日新報》,10657號, 1929年8月2日,第五版,臺北市:五南出版社複刊版。
(日文資料)
吉田要(1932),《高雄州旗山南部西部油田調查報告》,台北:台灣總督府殖產局,610號,37頁。
鳥居敬造(1932),《台南州新化油田調查報告》,台北:台灣總督府殖產局,609號,29頁。
編輯不詳(1926),〈婦女内職勃興〉,《台灣日日新報》,9366號,1926年6月1日,第十版,臺北市:五南出版社複刊版。
編輯不詳(1921),〈現下的本島勞動界〉,《台灣日日新報》7564號,1921年6月25日,第二版,臺北市:五南出版社複刊版。
(西文期刊)
Bogaert T., Willamson, I. P. and Fendel, E. M.,(2002)〈The Role of Land Administration in the Accession of Central European Countries to the European Union〉,《Land Use Policy》,19:29-46。
Baker, W.L.,(1989) 〈A review oof models of landscape change〉,《Landscape Ecology》2(2):111-133。
Carter, G. F.,(1964), 《Man and the land: a cultural geograph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New York。
Price, M.(1994)〈Hands for the coffee:migrants and western Venezuelans coffee production〉, 《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20(1):62-80。
Johnston,R.J.(1994)《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5-11,Oxford。
Sauer, C. O. (1925), 《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ublictions in Geography。
(地圖、網站、手稿資料)
國家文化資料庫 http://nrch.cca.gov.tw/ccahome/index.jsp
台灣大事記資料庫 http://140.127.53.3:9483/ttsweb/tcentury/taiwan.htm
台灣歷史文化地圖 http://thcts.ascc.net/htwn_ch.htm
台灣記憶—日治時期台灣圖像寫真 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index.hpg
台灣文獻叢刊資料庫 http://140.127.53.3:9483/ttsweb/twn/main.htm
燕巢鄉公所網站 http://www.yenchao.gov.tw
台灣製糖產業的發展 http://mail.dali.tcc.edu.tw/~geo/field%20data/field%20video/sugar.doc
日治時期台灣實質工資率之變動 http://homepage.ntu.edu.tw/~ntut019/ltes/realwage.pdf
台糖老照片 http://www.sugarnet.com.tw/
明治40年の職業づくし http://homepage3.nifty.com/~sirakawa/Coin/J058.htm
燕巢鄉戶政事務所(1906-1945)《戶口調查簿》,燕巢鄉戶政事務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