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94.15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6 00:2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毓棻
研究生(外文):Yu-Fen Chang
論文名稱:日本時期台灣西南部泥岩地區經濟活動的重建-以高雄縣燕巢地區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construction of Economical Activities of Mudstone Area in South-western Taiwan during Japanese Period—A Case Study of Yenchao in Kaohsiung County
指導教授:施雅軒施雅軒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a-Hsuan Shih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地理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地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7
中文關鍵詞:泥岩人地關係燕巢地區戶口調查簿
外文關鍵詞:MudstoneMan-Land RelationshipYenchaoTaiwanese Koseki book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73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0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人們為了生產所需的物資,必須對土地進行經營,然而在台灣西南部泥岩這樣貧瘠的地區,缺乏足夠的耕地,面對其他廣大、貧瘠、生產力低的土地,人們如何去運用以滿足其日常生活所需是一個相當有趣的問題。由於此地的自然環境惡劣,人們究竟是在怎麼樣的情況、背景下進入泥岩地區?居住在這樣土地贍養力極低的地區的人們,又是如何調適自己,經營他們的生活,並塑造出獨特的人地互動模式,以及這樣的互動模式所代表的內涵為何?
本文以上述發問作為出發點,挑選燕巢地區為研究區,以釐清作為一個自然環境限制極大的地區,人們是如何利用與適應。並藉由重建當地經濟活動來說明人地互動的內涵。
本文透過日本時期(Japanese period)戶口調查簿(Taiwanese Koseki books)所提供第一手資料,經整理分析後,來瞭解燕巢地區在日本時期的人口結構與經濟活動面貌。
整體而言燕巢地區在日本時期仍是屬於靜態的農業社會型態,高達75%的農業人口代表著經濟型態、社會關係互動的高度穩定。然而看似高穩定的地區,其社會底層的交流並非一成不變,作為燕巢地區最高級中地的援巢中庄(yuan-chao-zhong),自三百年前即因軍事屯墾而開發,輔以交通條件的優勢,使該聚落的第二、三級產業發展一直比其他各大字聚落來得活躍,也因此自燕巢地區開始發展以來援巢中庄,一直是行政、商業、交通及人口分布的中樞,且一直延續至今,因此透過戶口調查簿中「戶長職業欄」的整理也建構出燕巢地區的區域意象。
People have to conduct lands for the sake of goods and materials necessary for production. Nevertheless, the mudstone, located in south-western Taiwan, lacks adequate cultivated lands. How to make use of such vast, infertile lands with low productivity to meet the daily needs is a quite interesting issue. How do people enter this mudstone area under such a foul natural environment? Also, how do they adjust themselves to manage their lives as well as mold particular man-land relationship under such a low maintenance? Moreover, what does the relationship represent?
These are the study questions and the research chooses Yenchao as the study area to investigate the way how people utilize and adapt themselves to an area with numerous naturally environmental limitations. The connotation of man-land relationship is further illustrated by reconstructing local economical activities.
The firsthand data provided by Taiwanese Koseki books in Japanese period are analyzed to interpret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economical activities of Yenchao in Japanese period.
As a whole, Yenchao belongs to a statically agricultural community pattern in Japanese period. The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is up to 75% which represents the high stability of economical patterns and social interactions. However, in the high stability area,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lower social levels aren’t unalterable. Since three hundreds ago, Yuan-chao-zhong, the center of Yenchao, has gathered and enlivened the second and third levels of industries more than other areas because the troops opened up uncultivated lands with the assistance of transportation superiority. That’s why Yuan-Chao-Zhong has become the center of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transportation and population 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Yenchao. Consequently, the district imagery of Yenchao can also be construct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occupations of each head of family through Taiwanese Koseki book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概念 3
一、人地關係的思想背景: 3
二、區域人地關係研究: 7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1
一、資料來源的選定: 11
二、研究方法: 18
第四節 研究對象 19
一、研究區的空間範圍: 19
二、研究區選定的理由: 21
第五節 燕巢地區日本時期人口資料建置過程 26
一、分析戶口調查簿的內容: 26
二、選取戶口調查簿所登錄的部分內容: 30
三、至戶政事務所進行抄錄工作: 31
四、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31
第二章 燕巢地區的自然環境與傳統社會建立的過程 32
第一節 泥岩惡地生態環境的與限制 32
一、泥岩裸露、地表缺乏植被: 32
二、泥岩區缺乏水源: 33
第二節 燕巢地區傳統社會建立的過程 35
一、明鄭以前的原始經濟面貌: 35
二、明鄭屯墾的農業經濟面貌: 35
三、清代工商貿易初興的傳統經濟面貌: 38
第三章 1920年以前的區域特徵 41
第一節 燕巢地區1920年以前行政區演變 42
一、變動快速的行政區劃時期(1895~1901): 42
二、二十廳時期(1901~1908): 46
三、十二廳時期(1908~1919): 47
第二節 燕巢地區1920年以前呈現的區域面貌特點 48
一、各年代總戶數的分析:呈現歷年增加的趨勢 49
二、各年代總人口的分析:呈現歷年增加的趨勢 50
三、從戶長職業結構分析所呈現的區域面貌:高度穩定的農業社會 50
第三節 燕巢地區1920年以前各庄呈現的區域面貌特色 66
一、區內各庄歷年家戶數目變化的情形: 66
二、區內各庄三級產業活動分布的情形: 75
第四章 1920年以後的區域特徵 91
第一節 燕巢地區1920年以後行政區演變 92
一、五州二廳時期(1919〜1924): 92
二、微幅調整時期(1924〜1945): 93
第二節 燕巢地區1920年以後呈現的區域面貌特點 94
一、各年代總戶數的分析:與前期同樣呈現歷年增加的趨勢 94
二、各年代總人口的分析:與前期同樣呈現歷年增加的趨勢,但成長速度較全國慢 95
三、從戶長職業結構分析所呈現的區域面貌:高度穩定的農業社會 97
第三節 燕巢地區1920年以後各庄呈現的區域面貌特色 113
一、區內各庄歷年家戶數目變化的情形: 113
二、區內各庄三級產業活動分布的情形: 124
第五章 結論 141
參考文獻 144
附 錄 144
(中文專書、論文及期刊)
丁登山(1996),〈西非薩赫爾地帶荒漠化和人地關係地域系統分析〉,《人文地理》,11(3),33〜39。
大湖鄉誌編纂委員會(1999),《大湖鄉誌》,苗栗縣:大湖鄉公所,35頁、43頁。
王詩琅(1954),〈新港社、卓猴及大傑巔社的播遷〉,《南瀛文獻》,2(1):107。
王瑛曾(1962),《重修鳳山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46種,第1輯。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王洪文(1998),〈人地關係論〉,《地理思想》,台北:明文書局,314〜333。
王錚(1996),〈1979年以來中國的人地關係研究〉,《人文地理》,11:104〜111。
王雅倫(1997),《1850-1920 法國珍藏早期台灣影像:歷史與攝影的對話》,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51、152頁。
王愛民、劉加林(2001),〈我國人地關係研究進展評述〉,《熱帶地理》,21(4):364〜368。
王愛民、劉加林、繆磊磊(2002),〈土地利用的人地關係透視〉,《地域研究與開發》,21(1):9〜12。
方修琦、張蘭生(1996),〈論人地關係的的異化與人地系統研究〉,《人文地理》,11(4):4〜9。
內政部(1984),《中華民國台閩地區人口統計》,台北:內政部,頁1064。
台灣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編(1969),《台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1894-1945)》,台北:進學書局,頁844~847、頁856〜859。
台灣總督官房臨時戶口調查部(1915),《臨時台灣戶口調查職業名字彙》,台北:台灣總督官房臨時戶口調查部。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一大事志》,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85頁。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一大事志》,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315頁。
石萬壽,〈鄭氏之兵鎮〉,《台灣文獻》,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54(3):131、132、149頁。
宇驥(1970),〈從生產型態與聚落景觀看台灣史上的平埔族〉,《台灣文獻》,21(1):9。
阿•德芒戎著,葛以德譯(1999),〈人文地理學問題〉,北京:商務印書館,頁225〜248。
林世珍、陳光華、鄭榮松(1988),《臺中縣志卷首第二冊-大事記》,臺中縣:臺中縣政府,264頁。
林聖欽(1995),〈日治時期戶籍資料的內容及其史料價值:以玉里、池上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報告》,23:27〜53。
林再復(1993),《台灣開發史》。台北:三民書局。
林炳耀(1998),〈知識經濟與人地關係地域系統〉,《雲南地理環境研究》,10(2):1〜12。
李廣全、劉繼生(2001),〈思維方式與人地關係理論〉,《人文地理》,16(6):77〜80。
岳大鵬(2002),〈論人地關係的演化與可持續發展〉,《陜西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報》,19(3):121〜124。
松本曉美等(1990),《台灣懷舊:1895-1945》,台北:創意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329、425頁。
吳宏岐(1999),〈中國歷史地理學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2(4):62〜67。
吳進喜(2000),《高雄縣二仁溪流域的開發與區域特色--1895年以前》,台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士論文。
吳聰敏(2002),〈日治時期台灣實質工資率之變動〉,《日本時代台灣經濟統計文獻目錄》,台北市: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高淑媛(2003),《台灣近代產業的建立—日治時期台灣工業與政策分析》,成功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
阿部由理香(2000),《日治時期台灣戶口制度之研究》,淡江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
連橫(1961),《台灣通史》,台灣文獻叢刊,第128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苗允豐(1962),《花蓮縣志稿卷九》,花蓮:花蓮縣文獻委員會。
洪敏麟(1993),《大肚鄉志》,臺中縣:臺中縣大肚鄉志編纂委員會,836頁。
洪汝茂(2001),《日治時期戶籍登記法及用語編譯》,台中:台中縣政府。
柳克述等(1976),《中國石油志 下》,台北:中國石油公司股份有限公司,909〜920。
胡兆量、李燕茹、阮學金(1999),〈澳門人地關係研究〉,《地理學報》,54(6):481〜486。
姚鶴年(2006),《台灣的林業》,台北: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95頁。
姜道章(1996),〈歷史地理學研究主題的回顧與展望〉,《浙江學刊》,98:72〜75。
姜道章(1999),〈人口成長與國土資源〉,《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雙月刊》,10(2):98〜123。
馬若孟著,陳其南、陳秋坤編譯(1978),《台灣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台北:牧童出版社。
施添福(1980),〈地理學中的人地傳統及其主要的研究主題〉,《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報告》,6:203〜242。
施添福(1993),〈台灣聚落研究及其史料分析-以日治時期的地形圖為例〉,《台灣史與台灣史料》,131~184,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施雅軒(2001),《竹苗原住民區域的變遷歷程-新區域地理的歷史分析》,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博士論文。
施雅軒(2003),《台灣的行政區變遷》,台北: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90〜127。
施雅軒、張毓棻(2003),〈日本時期泥岩地區經濟活動的重建-以田寮地區為例〉,《2003年中華民國區域科學年會暨論文研討會 全球化的地方挑戰與回應論文摘要集》,新竹:中華大學。
施雅軒(2004),〈客家經濟區域的歷史建構-以南庄地區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施雅軒(2005),〈客家歷史經濟區域的新建構途徑〉,《環境與世界》,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2:123〜134。
施雅軒(2007),《區域 空間 社會脈絡—一個台灣歷史地理學的展演》,高雄:麗文文化業有限公司,15〜18。
凌鴻勛等(1971),《台灣石油探勘紀要》,台北:中國石油公司台灣油礦探勘處,14〜36。
陳文達(1961),《鳳山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24種,第2輯。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紹馨(1979),〈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93-178頁。
陳秋坤著,曹永和、黃富三編,(1980),《台灣土地的開發(1700-1756)》,台灣史論叢第一輯。台北:眾文出版社。
陳子波等(1983),《高雄縣志稿沿革志》,台北:成文出版社。
陳勇、陳國階、王益謙(2001),〈山區人口與環境互動關係的初步探討〉,《地理科學》,22(3),282~287。
陳紅、劉俊(2002),〈生態倫理與人地系統優化〉,《玉溪師範學院學報》,18(3):13~16。
陳亮岑(2003),《高雄縣竹子寮窯業生活空間變遷研究》,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三光主修(1988),《鳳山市志上》,高雄縣:高雄縣鳳山市公所,38頁。
曾光正,(2005),〈明鄭時期高雄地區的拓墾〉,《高市文獻》,高雄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19(1):122〜128。
楊英,《從征實錄》,台灣省文獻會,台灣歷史文獻叢刊,190頁。
楊克隆(1997),《台語流行歌曲與文化環境變遷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志展(1995),〈鄉土教材與鄉土教學經營理念之商榷〉,《教育資料與研究》,5:17〜26。
盧德嘉(1960),《鳳山縣采訪冊》,台灣文獻叢刊,第73種第2輯。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龔勝生(2000),〈論中國可持續發展的人地關係協調〉,《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6(1):7〜13。
顏裕庭編著(1998)《臺灣醫學教育的軌跡與走向》,台北:藝軒圖書出版社。
潘玉君(2000),〈人地關係地域系統協調供生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理論研究〉,《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16〜20。
蔡慧玉(1994),〈日治時代台灣的保甲戶籍行政—研討會記錄〉,《台灣風物》,44(3):107〜136。
蔡運龍(1995),〈科學技術在人地關係中的作用〉,《自然辯證法研究》,11(2):17〜21。
蔡運龍(1996),〈人地關係研究範型:哲學與倫理思辯〉,《人文地理》,11(1):1〜6。
蔡承維(2002),《清代田寮地區新港社人的地權演變(1736~1895)》,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宜珍(2002),《日治時期烏來地區經濟社會的變遷》,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逸麟(1996),〈中國歷史地理學的發展與成就〉,《人文地理》,11:44〜48。
韓光輝(1994),〈可持續性發展的地理學思考〉,《北京大學學報》,3:43〜49。
葛劍雄(2002),〈中國歷史地理學的發展基礎和前景〉,《東南學術》,4:31〜39。
鄭度、傅小鋒(1999),〈關於綜合地理區劃若干問題的探討〉,《地理科學》,19(3):193〜197。
簡炯仁(2000),〈大傑顛社移居羅漢內門、外門山遷移路線之初探〉,《高雄縣平埔誌》:28〜76。
鐘寶珍(1992),《惡地上的人與地—田寮鄉民生活方式的形成與內涵》,台灣師範大學地理所碩士論文。
鄭秀美(2006),《日治時期臺灣婦女的勞動群相(1895-1937)》,成功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劉輝等著(2005),《從自然景觀到文化景觀-燕山以北農牧交錯地帶人地關係演變的歷史地理學透視》,北京:商務印書館,頁1〜33。
趙璞主修(1977),《嘉義縣志》,嘉義縣:嘉義縣政府,189頁。
戴寶村(2003),〈台灣開發史講義〉,台北市:中華函授學校,2〜26。
編輯不詳(1929),《臺灣日日新報》,10657號, 1929年8月2日,第五版,臺北市:五南出版社複刊版。
(日文資料)
吉田要(1932),《高雄州旗山南部西部油田調查報告》,台北:台灣總督府殖產局,610號,37頁。
鳥居敬造(1932),《台南州新化油田調查報告》,台北:台灣總督府殖產局,609號,29頁。
編輯不詳(1926),〈婦女内職勃興〉,《台灣日日新報》,9366號,1926年6月1日,第十版,臺北市:五南出版社複刊版。
編輯不詳(1921),〈現下的本島勞動界〉,《台灣日日新報》7564號,1921年6月25日,第二版,臺北市:五南出版社複刊版。


(西文期刊)
Bogaert T., Willamson, I. P. and Fendel, E. M.,(2002)〈The Role of Land Administration in the Accession of Central European Countries to the European Union〉,《Land Use Policy》,19:29-46。
Baker, W.L.,(1989) 〈A review oof models of landscape change〉,《Landscape Ecology》2(2):111-133。
Carter, G. F.,(1964), 《Man and the land: a cultural geograph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New York。
Price, M.(1994)〈Hands for the coffee:migrants and western Venezuelans coffee production〉, 《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20(1):62-80。
Johnston,R.J.(1994)《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5-11,Oxford。
Sauer, C. O. (1925), 《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ublictions in Geography。

(地圖、網站、手稿資料)
國家文化資料庫 http://nrch.cca.gov.tw/ccahome/index.jsp
台灣大事記資料庫 http://140.127.53.3:9483/ttsweb/tcentury/taiwan.htm
台灣歷史文化地圖 http://thcts.ascc.net/htwn_ch.htm
台灣記憶—日治時期台灣圖像寫真 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index.hpg
台灣文獻叢刊資料庫 http://140.127.53.3:9483/ttsweb/twn/main.htm
燕巢鄉公所網站 http://www.yenchao.gov.tw
台灣製糖產業的發展 http://mail.dali.tcc.edu.tw/~geo/field%20data/field%20video/sugar.doc
日治時期台灣實質工資率之變動 http://homepage.ntu.edu.tw/~ntut019/ltes/realwage.pdf
台糖老照片 http://www.sugarnet.com.tw/
明治40年の職業づくし http://homepage3.nifty.com/~sirakawa/Coin/J058.htm
燕巢鄉戶政事務所(1906-1945)《戶口調查簿》,燕巢鄉戶政事務所提供。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