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資料】
ml°°(2007,3月28日)。乳房的童年回憶,女狼電子報(2008/5/31節取自http://enews.url.com.tw//archiveRead.asp?scheid=42359)
Baby Home(2008)。鼓勵母乳 是親善母嬰 還是累壞母親? 新聞延伸筆戰區之一(2008/5/31節取自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1740508&bid=19&r=32&page=1)
刁筱華(譯)(1998),Rosalind Miles著。女人的世界史(頁312)。台北市:麥田。
中華民國寶貝花園母乳推廣協會(2007)。好奇...母奶媽媽的職業會以哪一行業最多呢 ? 職業婦女討論專區,討論回應時間自2007/6/21~2008/3/10,(2008/5/31節取自http://www.babysgarden.org/bbsview.php?postid=128002#133260)
中華民國寶貝花園母乳推廣協會(2008)。鼓勵母乳 是親善母嬰 還是累壞母親? 新聞延伸筆戰區之二 (2008/5/31節取自http://www.babysgarden.org/bbsview.php?postid=150050)
王志弘、張淑玫、魏慶嘉(譯)(1997),Weisman,Leslie Kanes著。設計的性別歧視:「男造」環境的女性主義批判(頁7-36)。台北市:巨流。
王瑞香(2000)。基進女性主義:女性解放的根本契機。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121-158)。台北:女書。
方怡雯(譯)(2003),Robin Baker & Elizabeth Oram著。嬰兒戰爭(頁130)。台北市:麥田。
方德琳、陳竫詒(2006)。我的3歲教練,商業週刊,991,140-164。
主婦(2007,9月28日)。什麼?當貳媳婦真快樂,@主婦真爽快::Pixnet痞客邦::部落格。
台北市衛生局保健網(2008)。臺北市公共場所母乳哺育自治條例(2008/6/4節取自http://www.healthcity.net.tw/news/news_content.asp?itemid=20745)
台灣母乳協會「哺餵久久•健康久久」記者會(2005)。陳幸妤:第二胎我做得更好!(2008/6/2節取自http://www.enpo.org.tw/www/batw/LoveHealth.HTM)
台灣母乳協會(2006,9月20日)。台灣有愛.哺乳無礙!【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法案動員專刊(2008/5/31節取自http://www.breastfeeding.org.tw/newsletter/draft/draft.html)
台灣母乳協會「母嬰親善醫院總體檢調查」記者會(2007)。口足畫家餵小孩母奶楊恩典:有心就能做到(2008/6/2節取自http://news.yam.com/cna/healthy/200707/20070721508066.html)
台灣立報(2007,5月16日)。鼓勵生育率 法國砸重本補助家庭。
行政院主計處(2006)。15~64歲已婚女性之工作經歷狀況,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2008/6/2節取自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dgbas04/bc4/wtable6.xls)
行政院勞委會(2006)。事業單位「哺乳室或擠乳室」設置情形__按行業、員工規模組織型態、地區別分,女性雇用管理調查(2008/6/2節取自http://statdb.cla.gov.tw/html/svy95/9506006.xls)
行政院勞委會兩性工作平等法資訊網(無日期)。兩性工作平等法施行細則(2008/6/2節取自http://equal.cla.gov.tw/attached/attached01.html)
行政院勞委會兩性工作平等法資訊網(無日期)。答客問Q15(2008/6/2節取自http://equal.cla.gov.tw/qa/qa0115.html)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無日期)。《溫柔的奇蹟——台灣婦幼衛生成就特寫》頁15。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無日期)。母嬰早期肌膚接觸衛教摺頁。
何妙珠(2005)產後護理人員初返職場的生活經驗。國立陽明大學臨床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何定照(譯)(2007),Iris Marion Young著。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頁151)。台北市:商周。
何穎怡(譯)(2000a),Marilyn Yalom著。乳房的歷史(頁4-9)。台北市:先覺。
何穎怡(譯)(2000b),Joy Magezis著。女性研究自學讀本(頁135-228)。台北市:女書。
余曉嵐(譯)(2004),Londa Schiebinger著。「獸」何以稱為「哺乳」動物。載於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主編,科技渴望性別(頁21-75)。台北市:群學。
吳昭華(2005) 。輪值三班職業婦女哺餵母乳的口述歷史。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助產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吳昱曄(2008,4月14日)。母吃麻油雞哺乳!2月娃狂冒痘, TVBS報導(2008/6/4節取自http://www.babysgarden.org/bbsview.php?postid=147889 )
吳琬瑜、吳韻儀、盧智芳(2004)。Working Women,要成功也要幸福(頁75-79)。台北市:天下雜誌。
吳嘉苓、成令方(2004)。代序:翻轉世界的角度。載於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主編,科技渴望性別(頁7-13)。台北市:群學。
呂寶靜(l999)。性別與家庭照顧:一個女性主義的觀點。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頁101-134)。台北市:心理。
李令儀(譯)(1995),Betty Friedan著。女性迷思(頁283-303)。台北市:月旦。
李芳瑾(2007a)。什麼樣的「模範」?___探究「模範母親」在台灣社會的建構。2007/10/5高雄醫學大學第二屆性別研究碩博士生論文研討會發表,未出版。李芳瑾(2007b)。誰的媽媽不「模範」?台灣「理想母親」形象的論述建構。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佳燕(2001,3月19日)。在男人的醫院裡餵奶,網氏/罔市女性電子報,80(2008/6/2節取自http://forum.yam.org.tw/bongchhi/old/body/body3.htm)
李惠貞(2003)。持續哺餵母乳的母職空間經驗。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李鳳雪(2007)。初產婦母乳哺餵行為及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台北護理學院醫護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東森新聞報(2007,1月4日)。請育嬰假被資遣? 婦人提告 法院判直銷公司違法。
東森新聞網(2008,5月30日)。鼓勵生育 瑞典與美加均有帶薪育嬰假 日大企業也跟進(2008/6/5節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530/17/109f3.html )
東森新聞網(2008,5月31日)。育嬰假2兩年6成薪 基層勞工:誰敢請假?給錢較實際(2008/6/5節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531/17/10bg2.html)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台北:心理。
林秀珊(2006)。肢體障礙女人之母職實踐(頁43)。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林宜昭(2006)。職場媽咪愛哺乳(頁68-76)。台北市:新手父母。
林瑞霖、劉娟君(譯)(2002),Meema Spadola著。悄悄話乳房:胸部(頁163-230)。台北市:旗品文化。
林麗玉(2008,5月29日)。制止婦女公共場所哺乳 北市首創最高罰三萬,中廣新聞網(2008/6/5節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529/1/106f0.html )
施靜茹(2005)。公開哺餵 母乳媽媽爭取哺乳權。2005年11月7日聯合報。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__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台北市:巨流。
胡淑雯(2002)。女人胸部大和解。載於Meema Spadola著,悄悄話乳房:胸部(序)。台北市:旗品文化。
范麗娟(2004)。深度訪談。載於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頁84-126)。台北市:心理。
高美玲、郭素珍、吳祥鳳(2005)。營造職場友善的哺乳環境--從醫院做起。護理雜誌 ,52(3),15-20。高薰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Joseph A.Maxwell著 。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台北市:心理。
唐文慧、游美惠(2002)。社會母職__女性主義媽媽的願景。婦女與性別研究通訊,63,l3-l5。混血兒安東尼(2005,11月22日)。公開吃ㄋㄟ,中國時報編輯部落格嚴選好文(2008/6/5節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badqoo123/2687013)
徐韻翔(2008,5月8日)。母乳永遠不漲價 專家籲哺乳到1-2歲,中廣新聞網(2008/6/9節取自http://www.babysgarden.org/bbsview.php?postid=149823)
張介貞(1995)。職業婦女福利??。高雄市婦女福利研討會論文集,52-57。高雄市: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中心。
張君玫(譯)(1999),Nancy J. Chodorow著。母職的再生產: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頁28-266)。台北市:群學。
張娟芬(1991)。女性與母職__一個嚴肅的女性思考,當代,62,94-98。
張錦華、劉容玫(譯)(2001),Liesbet van Zoonen著。女性主義媒介研究(頁121)。台北市:遠流。
張簡崇欽(2006)。春風化雨背後的烏雲與陽光 : 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家庭教職與親職互動經驗之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親職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張瀞文(l997)。女性的母職:社會學觀點的批判分析。社教雙月刊,77,20-25。國立故宮博物院網站(無日期)。「母」的漢字演變(2008/6/2節取自http://www.npm.gov.tw/english/exhbition/ewen0630/b-a2.htm)
國民健康局母乳哺育網站(無日期)。歷年台灣地區母乳哺育率(2008/6/2節取自http://www.bhp.doh.gov.tw/BREASTFEEDING/index02.htm)
國民健康局母乳哺育網站(無日期)。各國的母乳哺餵率(2008/6/2節取自http://www.bhp.doh.gov.tw/BREASTFEEDING/index022-4.htm)
國民健康局母乳哺育網站(無日期)。母乳相關研究計劃 (2008/5/31節取自http://www.bhp.doh.gov.tw/breastfeeding/index10-3.htm)
國民健康局母乳哺育網站(無日期)。公私立機關團體、公司行號設置哺(集)乳室設置標準(2008/5/3節取自http://www.bhp.doh.gov.tw/breastfeeding/index06.htm)
國民健康局(2004)。「大心貼小心」創意海報設計獎學生獲獎作品(2008/5/31節取自http://www.bhp.doh.gov.tw/breastfeeding/www/index04.htm)
國民健康局(2004)。支持「母乳哺育」攝影比賽獲獎作品(2008/5/31節取自http://www.bhp.doh.gov.tw/breastfeeding/www/index03.htm)
國民健康局(2005)。母乳哺育工作推動要點(2008/6/5節取自http://www.bhp.doh.gov.tw/breastfeeding/index03-2.htm)
國民健康局(2005)。母嬰親善醫院生產經驗談,母乳哺育諮詢網絡充電報,2(1)。(2008/6/9節取自http://www.bhp.doh.gov.tw/breastfeeding/index12-5.htm)
莊永佳(1999)。台灣女性之母職實踐。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莊明貞、陳怡如(譯)(2005) ,Corrine Glesne著。質性研究導論(頁233)。台北市:高等教育。
莊雪芳(2004,4月15日)。台灣母親『母職角色』的兩難-現代與傳統的衝擊。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38。
莊淑旂(2003)。月子的美學(頁154-162)。臺北縣:種籽文化。
莊麗蘭、曾瑛容(2006)。職業婦女於公共場所的哺乳經驗。實證護理,2(2),119-126。郭立誠(1979)。中國生育禮俗考(頁155-156)。台北市:文史哲。
郭永芬(1986)。影響孕婦哺乳知識、態度、行為因素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畢恆達(1996)。質性研究—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40)。台北:巨流。
畢恆達(2001)。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祕密:研究倫理(頁47-83)。台北市:三民。
畢恆達(2004)。空間就是性別(頁186-187)。台北市:心靈工坊。
許芳菊(2002)。台北市vs.高雄市健康友善比一比。康健雜誌,46,146-150。陳月霞(2000)。母親的選擇。聰明母雞與漂亮公雞(頁166-168)。台北市:女書。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安儀(2008,1月31日)。假性單親媽媽,陳安儀的筆下人生~部落格(2008/5/31節取自http://blog.pixnet.net/AnyiChen/post/13759242#trackbacks)
陳怡君(2004) 。哺乳親善職場對婦女母乳哺育行為之影響。國立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陳怡君、丁志音、劉益宏、郭淑珍(2005)。職場哺乳親善措施對女性員工母乳哺育行為之影響。台灣衛誌,24(4),315-324。
陳昭惠(2002)。對母親友善的工作場所。母乳最好(頁221-222)。台北市:新手父母。
陳昭惠醫師母乳哺育網站(無日期)。母乳哺餵的重要性(2008/6/9節取http://www3.vghtc.gov.tw:8082/ped/family/breast/misc/importance.htm)
陳淑娟(2004) 。比較職業婦女與家庭主婦的哺餵型態、知識、態度及其相關因素。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雯琪(2005)。台灣媽媽母乳哺育意願調查,《Baby Life育兒生活》四月號(2008/6/2節取自http://www.baby-life.com.tw/baby-mother.com.tw/baby-life/2005/04/link-1-1.htm
閆超(2006,10月22日)美一女子奶孩子被趕下飛機 眾母親機場哺乳抗議,新華社報導(2007/11/7節取自http://tw.search.yahoo.com/language/translatedPage?tt=url&text=http%3a//www.dfceo.com/%3faction_viewthread_tid_2947.html&lp=zh_zt&.intl=tw&fr=fp-tab-web-t)
馮曉蘋(2005)。母乳哺育計畫與個別行動者接軌的可能:從母乳支持團體的觀點分析。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游美惠、易言嬡(2002)。男性/陽剛特質(masculinity)& 女性/陰柔特質(femininity)。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8,101-106。
游美惠(2002)。增能/增權/培力/彰權益能/權力增長(empowerment)。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9,98-101。
游美惠(2003)。女性主義方法論。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3,112-114。
游常山、殷寶寧、王興中(譯)(1999),IsaacD.Balbus著。揹小孩的男人:一位父親育嬰的真實故事(頁184)。台北市:麥田。
程平(2008,5月10日)。鼓勵母乳 是親善母嬰 還是累壞母親?中廣新聞網(2008/5/31節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510/1/yx6d.html)
紫紫的部落格(2007,12月18日)。二十個你應該支持母乳哺餵的理由(2008/6/9節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martin730510/20276924)
黃怡瑾(2001)。「私」領域中的女性困境:生育、教養與照顧工作之分工。台南師院學報,34,341-365。
黃秋雯(2006)。誰來哺育?——中小企業職業婦女哺乳困境。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黃惠如(2006)。妳的母乳安全嗎?康健雜誌,94,194-201。黃詠蓁(2006)。經產婦初次長期哺乳之生命經驗。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鈕文英(2007)。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楊幸真(2007)。在冷和熱之間:對敘說探究的passion到冷思考。發表於2007.6.30樹德科技大學『教育探究另類取徑:自我敘說與社會參與』研討會(頁10-12),未出版。
楊佳羚(2006)。影像中的母親——母職與工作。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8,50-57。
楊金蘭(2006)。早產兒媽媽母乳哺餵的口述歷史。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助產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楊秋鈴(2004)。職業婦女哺餵母乳之經驗。高雄醫學大學護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楊華玲(2004,6月15日)。大陸台商在台配偶的母職壓力與因應策略。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0。
廖玲玲(2005a)。「我當媽媽了!」-新手媽媽初任母職歷程之研究,國立台東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廖玲玲(2005b)。新手媽媽與社會支持。教育社會學通訊,63,23-27。熊秉真(1995)。幼幼:傳統中國的襁褓之道(頁103-135)。台北市:聯經。
趙靜菀(譯)(2003),Phil Francis Carspecken著。階段三:透過訪談、團體討論,以及IPR產生對話性資料。載於鄭同僚審訂,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誌理論與實務指南(頁237-238)。台北市:高等教育。
劉梅君(2000)。就業歧視與母性保障。勞工行政,148,15-25。劉鳳玉(譯)(2001),如月小春著。育兒的秘密(頁53-57)。台北縣:華文網。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潘淑滿(2005)。台灣母職圖像。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0,41-91。蔡文仕(2003)。初次哺餵母乳的產婦於返回職場前的準備行為。國立台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D.Jean Clandinin & F.Michael Connelly著。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頁XXII)。台北市:心理。
蔡麗玲(1998)。母職作為女性主義實踐。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鄧素文、郭敏娟、何雪華(l993)。影響產婦選擇哺餵方式相關因素之探討。護理研究,1(4),329-340。鄧素文、何雪華、郭敏娟(l994)。影響哺母乳產婦滿月時哺餵方式相關因素之探討。護理研究,2(2),153-165。薛絢(譯)(2004),Sarah Bluffer Hrdy著。母性(頁26、122)。台北市:新手父母。
聯合報(2007,8月29日)。20萬德國爸 請帶薪育兒假。
龍應台(2008)。孩子你慢慢來(頁65-66)。台北市:時報文化。
蕭如娟(2006)。 探討社會支持對職業婦女母乳哺餵型態的影響。長榮大學醫務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藍佩嘉(1991)。母職——消滅女人的制度。當代,62,84-88。
簡伊玲(譯)(1998),Kate White著。勇敢做辣妹(頁245)。台北市:安平文化。
簡媜(1999)。紅嬰仔(頁47)。台北市:聯合文學。魏淑瓊(2006)。雙生涯家庭婦女照顧娘家父母歷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嚴祥鸞(2001)。女性主義的倫理和政治。危險與祕密:研究倫理(頁104-124)。台北市:三民。
嚴韻(譯)(1999),Phyllis Chesler,ph.D.著。寫給年輕女性主義者的信(頁126)。台北市:女書。
蘇芊玲(1996)。不再模範的母親(頁45-217)。台北市:女書。
蘇芊玲(1998)。我的母職實踐(頁57-63)。台北市:女書。
蘇芊玲(2002)。女人的胸部,女人的主權。載於Meema Spadola著,悄悄話乳房:胸部(序)。台北市:旗品文化。
【西文資料】
Apple, R.(1995)Constructing Mothers:Scientific Motherhood in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 In R. D. Apple & J.Golden (eds.) Mothers& Motherhood: Readings in American History, pp.90-110. Columbus: Ohio State University.
Knaak, S.(2005)Breast-feeding,Bottle-feeding and Dr.Spock:The Shifting Context of Choice.Canadian Review of Sociology & Anthropollogy,42(2)197-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