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資料
中文部分
王志弘(1993)。魔女宅急便-女人、交通與行動。婦女新知。131,12-15。
王志弘(2000)。性別化流動的政治與詩學。台北:田園城市。
王志弘、張淑玫(譯)(1995)。權力與空間:米歇‧傅柯的空間論。載於認識傅柯(頁115-134)。台北:時報。
王紹婷(譯)(2002)。Lesley Rogers著。男生女生大腦不同。台北:新新聞。
王雅各(1999)。婦女解放運動和二十世紀的性別現象。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性別與社會、建構(頁1-26)。台北:心理。
王敏如(2000)。閱聽人與電視劇互動情形之探索:以兒童詮釋電視連續劇性別刻板印象。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尹人傑(2005)。汽車駕駛座準備換女性坐坐看?商業週刊。913,202-203。
白曉虹(譯)(1994)。Chris Weedon 著。話語、權力與抵抗。載於白曉虹(主編,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頁127-162)。台北:桂冠。
何伶佳(1993)。被汽車挫傷了的媽媽。婦女新知,131,17。
李孝悌(2003)。從生理差異與性別角色論性別平等審查。輔仁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李卓夫(2000)。大學生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兩性平權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李美枝(1990)。女性心理學。台北:大洋出版社。
李彥儀、郭盈君、蔡韶珊、宋明娟(2004)。現象學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237-257)。台北:高等教育。
余曉嵐(譯)(2004)。Londa Schiebinger著。「獸」何以稱為「哺乳」動物。載於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主編),科技渴望性別(頁21-75)。台北:群學。
吳嘉苓、成令方(2004)。科技的性別政治。婦研縱橫,71,26-34。吳嘉苓、成令方(2005)。科技的性別政治:理論和研究的回顧。科技、醫療與社會,3,51-112。
吳嘉苓、林鶴玲、成令方(譯)(2001)。Allen G. Johnson原著(1997)。見樹又見林。台北:群學。
吳冠昀(譯)(2006)。Bridget Kachu著。別再說妳不懂車—男人不教的Know-How。台北:大都會。
林文源(2006)。性別與行動能力。未出版手稿。清華大學,新竹市。
林宇玲(2002)。第二章:性別與科學/科技。載於網路與性別(頁21-69)。台北:華之鳳科技。
林佐鼎(1984)。都市內個體運具選擇模式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林憶萍(1996)。女性消費者生活形態之區隔對汽車屬性、汽車銷售廣告訴求之偏好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林崇熙(1998)。科技的性別政治/性別政治的科技。科技博物,2(1),71-85。
林俊良(2001)。閱讀汽車廣告—廣告文本的性別與空間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銘皇(2004)。汽車電視廣告中汽車、家庭與性別角色之變遷:1985-2004。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林崇熙、方俊育(譯)(2004)。Langdon Winner著。科技物有政治性嗎?載於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主編),科技渴望社會(頁123-150)。台北:群學。
周韋邵(2003)。台灣機車的性別與科技。台灣STS虛擬社群—科技與日常生活。2006年11月1日,取自:http://sts.nthu.edu.tw/TEL_files/motorcycle.pdf。
洪淑敏(2003)。國小低年級學童性別角色觀及性別刻板印象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侯家宜(2001)。台灣生活風格價值的變遷:汽車廣告再現。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胡幼慧(1996)。第一章:轉型中的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7-25)。台北:巨流。
胡幼慧、姚美華(1996)。第七章: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7)。台北:巨流。
俞智敏、陳光達、陳素梅、張君玫(譯)(1995)。Pamela Abbott&Claire Wallace著。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台北:巨流。
徐宗國(譯)(1997)。A. Strauss & J. Corbin著。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唐文慧(2007)。父職角色與照顧工作。載於黃淑玲、游美惠(主編),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頁249-266)。台北:巨流。
畢恆達(1996)。第二章: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以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44)。台北:高等教育。
畢恆達(2004)空間就是性別。台北:心靈工坊。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台北:學富文化。
陳鈺慧(2006)。中產階級母親對子女教育實踐模式之研究-以屏東地區中產階級母親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陳秀琴(2006)。已婚國小教師日常生活空間移動經驗之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陳怡如(2003)。性別教育融入九年一貫課程之研究—以性別角色概念融入國小低年級課程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陳惠敏(2001)。知識、權力、課程─以Foucault權力/知識論述。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陳鑑任、張育嫻、康瀚文、張蕙蘭(2003)。第五章:民族誌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153-195)。台北:高等教育。
梁其姿(1986)。悲觀的懷疑者:米修‧傅柯。當代雜誌,1(1),18-21。
黃怡瑾(2002)父母性別角色態度的形成、比較與改變。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平等教育:探究與實踐(頁355-379)。台北:五南。
黃道琳(1986)。知識與權力的毀解—米修‧傅柯及其思想。當代雜誌,1(1),22-33。
黃雅莉(2005)。流行奇「機」—以手機廣告進行媒體識讀的性別教育。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黃淑玲(2007)。男子性與男子氣概。載於黃淑玲、游美惠(主編),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頁267-292)。台北:巨流。
黃囇莉(1999)。機器人vs.芭比娃娃—性別刻板印象。載於黃囇莉(主編),跳脫性別框框—兩性平等教育教師/家長解惑手冊(頁9-25)。台北:女書文化。
許春銀(2002)。女性汽車市場利益區隔與滿意度之研究-以台中縣市為例等。臺中健康暨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郭守穗(1999)。為女性汽車消費者抱不平。消費者報導,217,28-30。曾鳳蓮(1997)。女性汽車消費行為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游淑芬(譯)(1997)。山口顯子著。女性完全駕駛手冊。台北:輕舟。
楊可凡(2001)。從汽車使用行為探討社會價值下的男性迷思。傳播研究簡訊,27,10-11。楊佳羚(譯)(2004)。Ruth Scgwartz Cowan著。家庭中的工業革命。載於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主編),科技渴望性別(頁99-130)。台北:群學。
楊壬慈(2003)。女性生活形態與汽車車燈風格認知暨偏好模式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慧玲(2003)。第一章緒論:轉變中的教育研究觀點。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1-31)。台北:高等教育。
鄭琇惠(2005)。哺乳技術網絡、規訓、與性別工作—台灣母奶哺餵網絡中的多重權力關係。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劉仲冬(1999)。陰陽殊性、男女異行:性別差異的生物論述。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性別與社會、建構(頁27-50)。台北:心理。
劉泗翰(譯)(2004)。R. W. Connell著。性/別-多元時代的性別角力(Gender)。台北:書林。
劉秀娟(1999)。兩性教育。台北:揚智文化。
劉惠純(2007)。解開空服員的黑盒子:轉化提問、深入訪談與分析編碼。載於謝國雄(主編),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頁239-268)。台北:群學。
駱冠宏(2007)。騎過半世紀:台灣機車性別文化史,1930s-2007。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盧登輝(2003)。汽車雜誌中圖片女性形象分析:以一手車訊為例(1991-2003)。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蕭昭君(2007)。性別權力與校園性騷擾。載於黃淑玲、游美惠(主編),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頁137-156)。台北:巨流。
蘇三(1993)。女人‧婚姻‧車子。婦女新知,131,20。
蘇永明(2006)。主體的爭議與教育:以現代和後現代哲學為範圍。台北:心理。
羅世宏等(譯)(2004)。Chris Baker著。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羅燦煐(1999)。性別暴力與向別歧視。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性別與社會、建構(頁57-100)。台北:心理。
顧彩璇(譯)(2004)。Emily Martin著。卵子與精子。載於吳嘉苓、雷祥麟、傅大為(主編),科技渴望性別(頁199-224)。台北:群學。
西文部分
Angrosino, M. V., & de Perez, Kimbley A. M. (2003). Rethinking observation: From method to context. In Denzin, Norman K. & Lincoln, Yvonna S. (2003).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materials (2nd ed.)(pp. 107-154). London: Sage.
Barker, Chris (2003). An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studies. In 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 (2nd ed) (pp. 3-31). London: Sage.
Bleier, Ruth (1991). Sex difference research: Science or belief? . In R. Bleier (Ed.), Feminist approaches to science (pp.147-164).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nnell, R. W. (1996). Teaching the boys: New research on masculinity, and gender strategies for schools.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98(2): 206-238.
Fenstermaker, S., West, C., & Zimmerman, D. H. (2002). Gender Inequality: New Conceptual Terrain. In Doing Gender, Doing Difference: Inequality, Power,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pp. 25-40). New York: Routledge.
Fontana, A., & Frey, J. H. (2003). From structured questions to negotiated text In Denzin, Norman K. & Lincoln, Yvonna S. (Eds.),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materials (2nd ed.)(pp. 61-106). London: Sage.
Hall, S. (1997). The work of representation. In S. Hall (Ed.),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pp. 15-74). London: Sage.
Palys, T. (1997). Research decisions: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perspectives (2nd ed.). Toronto: Harcout Brace & Company.
Ramazanoglu, C., & Holland, J. (2002). Feminist Methodology: Challenges and choices. London: Sage.
Wajcman, Judy (2000). Reflection on Gender and Technology Studies: In what State is the Art?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30(3):447-464.
West, C., & Zimmerman, D. H. (2002). Doing Gender. In Doing Gender, Doing Difference: Inequality, Power,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pp. 3-24). New York: Rou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