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刁筱華譯(1996)羅思瑪莉‧佟恩(Rosemarie Tong)著。女性主義思潮。(Feminist Thought: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臺北:時報文化。
天下雜誌編輯部(1998)。飛官,縣長,總經理,不一樣的女人。天下雜誌,202,142-150。
天下雜誌編輯部(2000) 。打破女性頭上的玻璃天花板。天下雜誌,224,142-150。
天下雜誌編輯部(2001)。女性當道時代來臨。天下雜誌,236,232-235。
天下雜誌編輯部(2003)。美麗與權力-台灣企業界二十位最有影響力的女人,天下雜誌,267。
尤清琳(2004)。男性工作世界中的婦女—以我國女警為例。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王大方(1996)。玻璃天花板-管理女性vs女性領導。台北:時報文化。
王志中(2003)。高職女性校長領導特質、領導行為與領導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王秀燕(2004)。臺北縣市國民小學女性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王芳美(2005)。兩性平權之研究:以女性警官陞遷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王雅各(1999)。大學通識教育性別與兩性關係相關課程師資與教學教法適切性的研究。通識教育季刊,6(1), 99-127。王雅各主編(1999)。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臺北:心理出版社。
王雅各主編(1999)。性屬關係(下)──性別與社會、建構。臺北:心理出版社。
田秀蘭(1997)。大學女生生涯阻礙因素與生涯選擇行為模式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86-2413-H153-006),未出版。
田秀蘭(1999)。女性對生涯阻礙知覺之質的分析。教育心理學報,31(1),89-107。白曉紅譯(1994)。Weedon, C.(1987)著。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台北:桂冠。
朱淑如(2004)。從「因緣際會」到「綠樹成蔭」-三位國小女校長生涯發展故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何怡君(2003)。交織一片藍天-我與一位女校長投入課程改革的生命史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吳秀媚(200)。玻璃天花板效應對女性生涯發展之影響—以飯店業高階女性主管為例。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吳金鍊(2004)。女性主管的領導型態與衝突因應之研究--以台灣媒體組織新聞部門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吳美華(1996)。國民小學創校初期學校組織特性與校長領導型式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吳敏綺(2001)。國民小學女性主任自我概念、角色壓力與生涯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吳淑敏(2004)。傑出女性科學家生涯發展歷程及其成功因素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李令儀譯(1995)。Betty Friedan著。女性迷思:女性自覺大躍進。台北:月旦。
李美枝(1987)。性別角色面面觀: 男人與女人的權利暗盤。台北:聯經。
李美枝(1990)。女性心理學。台北:大洋。
李莉莉(2001)。國小女性校長領導風格之研究—以北部地區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李翊嫙(2007)。女性創業家生涯成功之探討:情境效果的觀點。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李毓昭譯(2000)。安妮塔.羅(Anita Rowe), 李.葛登沃茲(Lee Gardenswartz)著。夢想的護照。臺中市:晨星出版。
李藹慈(1993)。傳統與非傳統職業婦女職業選擇之相關變項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沈進發(2001)。台北縣國民小學初任校長工作內涵、入職狀況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亞瑟‧史列辛格(1996)。艾蓮娜‧羅斯福。台北:鹿橋文化出版。
林乃慧(1988)。高雄市職業婦女生涯發展、教育需求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林乃慧(1999)。高雄市職業婦女生涯發展與教育需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生傳(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
林生傳(2004)。台灣近期教育改革的透視與省思。教育學刊,23,1-35。林秀紅(2002)。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自我實現之研究:臺北縣之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芳玫(1996)。自由主義女性主義。載於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1─34頁。臺北:女書。
林芳玫(1999)。女性與媒體再現- 女性主義與社會建構論的觀點。台北:巨流。
林清玄(1998)。生命中的龍捲風。台北:圓神。
林瑩(2002)。女性經理人工作生活品質與工作適應關聯性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林靜宜(2001)。國小女性教師的生涯阻礙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洪瑞璇(2001)。大學女性院長生命故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胡肇惠(2003)。台灣企業女性經理人玻璃天花板認知程度與其工作滿足關聯性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唐文慧(1988)。高職業成就婦女的家庭與事業 以工商企業女性經理人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高立文(2002)。半邊天--女性領導人成功經驗之探索。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張玉文(2002)。本土企業女性出頭天,難!。遠見雜誌,190。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4)。姻緣路上情理多。台北:桂冠。
張嘉進(2003)。「國民中小學組織再造及人力規劃方案」執行情形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張曉楨(2002)。女性創業家人格特質、領導才能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育達商業技術學院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苗栗縣。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 27-45頁。台北:巨流。
莊佩珍(1994)。資優女性的生涯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莊淑芳(1994)。夫妻性別角色態度配對及成就差異性與已婚職業婦女之成功恐懼的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莊淑芳、陳彰儀(1994)。已婚職業婦女知覺之夫妻性別角色及成就差異性與其成功恐懼的關係。教育與心理研究,17,455-476。莊耀嘉(1982)。馬斯洛:馬斯洛。台北市:允晨。
郭彩霞(2004)。女性領導者的人格特質與領導風格之個案研究 - 以某公營事業為例。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郭瑾瑜(1996)。臺灣女性主管管理風格、人際關係、決策型態與領導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陳佳雲(2003)。文教及社福基金會女性主管生涯發展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旻(2000)。女性公務人員性別角色態度、成功恐懼及前程發展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政府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陳家玲(2005)。自我實現的女性領導典範。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7月8日。http://www.taipei.gov.tw/taipei_news/2005/theme/07_0301.htm。
陳振弘(2007)。女性公務人員陞遷之研究:以交通部薦任女性人員陞科長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珮芳(2003)。一位國小女性初任校長領導風格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陳銓(2007)。公立高中創校經驗之研究─以三位校長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陸小里(2006)。男、女性餐飲業創業者人格特質、創業動機與創業成功之研究。國立高雄餐旅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游玉梅(2003)。成功領導的藍圖(上、中、下)。游於藝雙月刊,36-38。湯茜茜(2005)。貝里斯的女性企業家:排除阻礙和挑戰,創立成功的企業。國立政治大學國際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童丹茹(2006)。國小女性校長晉升的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行政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華月娟(1985)。逃避事業成就傾向之因素結構, 性別差異及相關變項。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黃金葉(2006)。女校長生命圖像中性別經驗的敘說。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未出版,高雄市。黃惠美(1986)。職業成功女性人格特質與工作滿足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黃煥榮(1999)。組織中玻璃天花板效應之研究:行政院部會機關女性升遷之實證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黃懿芳(2004)。國軍女性人力運用之研究-以「玻璃天花板現象」為檢視焦點。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楊明娟(2007)。企業女強人評選 布瑞莉奪魁』。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7月8日。http://www.rti.com.tw/News/News。
楊純青(1990)。台北地區職業婦女生活型態及學習需求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詹靜芸(2002)。論文生產的碰撞與轉折:從國小輔導主任的角色探究尋找研究者的自我定位。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鄒韋民(2007)。高中生創意生活經驗、刺激尋求與自我實現之關係。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翟智怡(2001)。高中職女性校長生涯發展歷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翟智怡(2003)。影響女性生涯發展的相關因素。諮商與輔導,214,2-4。劉梅君(1999)。性別與勞動。摘自王雅各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台北:心理出版社。
劉莉娣(2004)。南台灣女性軍官生涯發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劉筱惠(2004)。我聽見花開的聲音-國小女性教師生涯發展歷程之敘說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劉麗雯(1989)。臺灣省政府女性主管事業生涯發展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潘慧玲、梁文蓁、陳宜宣(2000)。台灣近十年教育領導碩博士論文分析:女性主義的觀點。婦女與兩性學刊,第11期,151-190。鄭茱月(2002)。台北市國小女校長生涯發展歷程中重要他人及關鍵事件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鄭彩鳳(1999)。學校行政-理論與實務。高雄:麗文文化。
鄭淑敏譯(1993)。成功的專業女性。譯自Patricia A. Mcbroom, The Third Sex, 1986。臺北,遠流。
蕭詠琴(2004)。大學社團參與經驗與心流經驗相關之研究--以國立台灣大學學生社團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賴佳敏(2000)。她的故事─ 一個女校長領導風格之個案研究。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賴雅芬(1997)。國小教師利用鄉土教學活動進行環境教育之參與式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薛怡君(2005)。雙生涯家庭女性企業主管生涯發展歷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謝文全(1995)。比較教育行政。台北:五南。
謝臥龍(1998)。兩性平等教育的意涵與反思。高市文教,62,38-43。
簡維君(2006)。人格特質與性別刻板知覺對於女性資優學生生涯成功之預測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藍姿寬(2004)。台灣服裝設計師創業成功因素之探討—以李春枝女士為例。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羅桂芬(1992)。女性生涯發展理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關永馨(1987)。科系角色適切性、性別角色態度、個人現代性與逃避成功傾向的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蘇芊玲(1996)。不再模範的母親。台北:女書。
蘇芊玲(1998)。女老師的雙重弱勢,我的母職實踐。台北:女書。
蘇芊玲(1998)。婦女人權運動之兩性平等教育的回顧與展望。教育研究雙月刊,第65期,32-42。
蘇鈺婷(2006)。女性經理人成功典範之探討-已婚者與單身者的迷思。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顧燕翎編(1997)。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市:女書文化。
二、西文部分
Acker, S. (1994). Feminist theory and the study of gender and education. Journal of Gendered education, 43-54.
Acker, S. (Ed.). (1989). Teachers, gender and careers. New York: The Falmer Press.
Chodorow, N. (1978). 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 Psychoanalysis and sociology of gende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olangelo, N., & Zaffrann, R.T.(1979). Special issues in counseling the gifted. Counseling & Human Development,11,1-12.
Everett L., Thorne D. & Danehower C.(1996) “ Cognitive moral development and attitudes toward women executive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5(11):1227-1235.
Fagenson, E.A.(1990) “ At the heart of women in management Research:Theoretical Research: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and their biase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9(4-5):267-274.
Fitzgerald, L. F., & Betz, N. E. (1983). Issues in the vocational psychology of women. In W. B. Osipow (Eds.), Handbook of vocational psychology (pp83-159)N. J. :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Horner, M.S. (1972).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achievement-related conflicts in women.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28(2): 157-175.
Lynch, M. & Post, K.(1996) “ What glass ceiling?” Public Interest, 124:27-36.
Naff, K.C.(1997) “ Colliding with a glass ceiling:Barriers to the advancement of women and minorities.” in Carolyn Ban&Norma M. Riccucci(eds.) 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Current Concerns-Future Challengers 2nd, Longman Pub Group.
Peplau, L. A., 1973. The impact of fear of success, sex-role attitudes and opposite-sex relationship on women’s intellectual performance:An experimental study competition in dating couples. Doctoral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sathas ,G. (1968).Toward a Theory of Occupational Choice for Women. Sociology and Social Research, 52, 253-268.
Ragins, B.R., Townsend, B. & Mattis, M. (1998) “Gender gap in the executive suite: CEOs and female executives report on breaking the glass ceiling.”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12(1):28-42.
Walberg,H.J.& Starhia,W.(1992)Productive human. capital:Learning,creativity,and eminence, Creative Research Journal, 5 ,323-340.
Zachariasiewicz, R.(1993) “ Breaking the glass ceiling:a review of U. S. department of Labor effects.” Credit World, 3: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