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王鍾和、李勤川、陽琪編譯(1988)。適應與心理衛生。台北:大
洋。
方慧琴(1997)。台北市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事務活動之研究。
台北市: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毛萬儀(1998)。人格發展與輔導。收錄於李宜賢、李翰林等著之
兒童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永大。
王貴瑛(2001)。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事務之個案研究—以學校
義工為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伍鴻麟(2002)。桃園縣國小家長參與及親師互動情形之研究。國
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民瑜(2005)。國小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行為之影響機制探
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書(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台
北:中華民國教育改革協會。
何家儀(2003)。國小一年級新生學校適應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瑞珠(1998)。家長參與子女的教育: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的闡
釋。教育學報,27(1),233-261。
利百芳(2004)。學生家長參與學校事務之研究—以桃園縣一所國
民小學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心茹(2007)。桃園縣國小低年級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
究。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迅榮(2001)。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角色。基礎教育學報,10(2),13-30。
吳昌期(2001)。國中中途輟學學生就讀國中補校學習適應與升學
意向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台北:知城數位。
吳秋鋒(2002)。父母的教育程度、職業與教育信念及參與子女學
習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
吳烈洲(2001)。學生家長參與學校事務之研究—以桃園縣平興國
民小學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
吳新華(1996)。兒童適應問題。台北:五南。
吳璧如(1998)。教育歷程中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國教學
報,10,1-36。
吳璧如(2003)。母親參與子女學校教育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
11(5),85-112。
吳璧如(2004)。男性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實徵分析。臺灣教育社
會學研究,4(2),71-112。
吳麗卿(2003)。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家庭系統與生活適應
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宋佩陵(2007)。國小學童文化資本與學校適應之研究∼以屏東縣
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伯佳(2005)。家長參與教育事務法制化探討-以國民教育階段為
例。教育研究月刊, 135,5-11。
李佩玲(2002)。國中青少年生活風格、父母參與與其生活適應關
係之研究-以台北縣偏遠地區國中生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
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新富(1999)。國中生家庭背景、家庭文化資源、學校經驗與學
習結果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
出版。
周新富(2003)。家長參與子女教育之研究與實務。國民教育研究
學報,11,69-92。
周新富(2004)。家庭社經地位、家長參與學習與國中能力分組關
係之研究。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4(2),113-153。
林士翔(2003)。國小低收入戶與非低收入戶學生成就動機與生活
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
林文聰(2004)。國中學生之家庭功能、學校適應與幸福感之相關
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利俐(2003)。家長參與學校義工組織個案研究。國立屏東師院
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明地(1996)。學校與社區關係-從家長參與學校活動的理念談
起。教育研究雙月刊,51,30-40。
林明地(1998)。國民中學校長對家長參與之態度研究。國立中正
大學學報,9(1),93-136。
林明地(1999)。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研究與實際:對教育改革的
啟示。教育研究資訊,7(2),61-79。
林俊瑩(2001)。國小學生家長的子女教育期望、民主參與態度與
參與學校教育行為關連之研究。國立屏東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彥妤、郭利百加等譯(1991)。心理衛生-現代生活的心理適
應。台北:桂冠。
林珠琴(2003)。國小資優生A型行為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屏東
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梅蓉(2004)。國小單親家庭學童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
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社會科教學碩士班論士論文。未出版。
林義男(1993)。國中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父母參與及其學業成就
的關係。輔導學報,16,157-212。
邱書璇譯(1995)。親職教育 : 家庭、學校和社區關係。台北:揚
智文化。
侯世昌(2002)。國民小學家長教育期望、參與學校教育與學校效
能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施奈良(2004)。異文化交融的危機?基隆市外籍配偶婚生子女國
民學校適應之研究。私立慈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
柯貴美(2000)。讓教育湧出活水。台北:聯經。
柯貴美(2003)。家長教育參與。台北:商鼎。
洪冬桂(1986)。我國大學生適應問題、因應行為、求助偏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29,91-102。
洪祥(2004)。教育法規彙編。台北:鼎茂。
凌平(2001)。原住民國小學生族群認同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以屏東地區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
孫育智(2004)。青少年的依附品質、情緒智力與適應之關係。國
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際。台北:東
華。
張錦弘(2006年1月15日)。教改總體檢 大學麥當勞化 公平是假象 教學品質低落 上課要擠200人大教室 窮人讀高學費私校 更
難翻身。聯合報,第a10版。
許瑞蘭(2002)。國中生依附關係、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學校生活
適應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
郭佳哲(2000)。讀書會方案對國校高年級學生學校適應之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明瑤(2004)。國小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個案研究。國立台
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安建(2006)。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以新竹縣市為
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金蓮(2005)。四位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個案研究。國立花蓮
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俞余(1999)。國小一年級兒童學校適應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貴龍(1987)。國民小學學生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教
育學院輔導學報,10,121-141。
陳靜音(2002)。班親會在一所國小實施之個案研究。國立中正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清一(1998)。教師教學信念、學生主觀知覺對學生學校適應之
預測模式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
曾肇文(1996)。國小兒童學校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與學校
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
黄玉臻(1997)。國小學童A型行為、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相關
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保勝(1997)。台中市國民小學轉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
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美香(2004)。高雄縣市公私立幼稚園家長參與班級活動之調查
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巧玲(2005)。國中學生家長參與子女學校教育之調查研究及社
會學分析。教育研究月刊,(135),92-107。
楊景森(2004)。國中學生家庭氣氛家長參與及學業成就之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錦登(1999)。生活適應之探討。國教輔導,39(2),45-55。
劉佳玫(2001)。教師異動對國小學童學校生活適應的影響-一個
國小班級學童的個案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
蔣金菊(2005)。新移民女性家長參與及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研
究:以屏東縣曙光國小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良油(2005)。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個案研究~以一所國小實施班
親會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
蔡宜珍(2003)。小一學童學校生活適應與學習表現研究-以台東
縣某國小幼小銜接活動為例。國立台東教育大學心理與輔導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俊傑(1999)。父母參與及教師參與對學生生活適應影響之研
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蔡慶興(2003)。屏東縣國中中輟復學生輟學原因、學校生活適應
與輔導需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
盧秀芳(2003)。在台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校生活適應之研
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盧焜煌(2003)。國民小學家長參與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
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戴國璋(2005)。屏東縣國小家長與教師對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態
度、動機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
薛化民、周夢如(1997)。父母參與的權利與限制-以國民教育階段
為中心。國民教育,37(6),20-28。
薛靜如(2006)。兒童情緒管理與人際問題解決態度、學校生活適
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
版。
謝文豪(2000)。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理由、實務、及改進途徑。
花蓮師院學報,11,21-35。
鍾文悌(2005)。外籍配偶子女學業表現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鍾美英(2002)。國小學生家長參與班級親師合作之研究。國立屏
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簡加妮(2001)。高雄市國民小學參與學校事務角色層級及影響策
略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
簡茂發(1986)。大學生適應問題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8,1-90。
簡茂發、蔡玉瑟、張鎮城(1993)。國小單親兒童與雙親兒童生活
適應之比較研究。測驗年刊,40,271-290。
龐憶華(1999)。邁向共同責任的家校合作。基礎教育學報,8(2),83-89。
羅婉麗(2001)。國中小學生生活適應之訪談、評量與調查研究。
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癸玲(1997)。鄉村學校義工參與動機參與程度與學習成效之研
究。國立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瑛慧(2004)。教育改革中公共論述形成之研究---以台灣家長參
與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二、西文部分
Berger, E. H. (1995).Parents as partners in education:
Families and schools working together.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Epstein, J. L. & Becker, H. I.(1982).Teacher’ Reported
Practices of Parent Involvement: 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3, 104-108.
Finn, J. D. (1998). Parental engagement that makes a
difference.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5, 20-24.
Ho, E. S. C., & Willms, J. D. (1996). Effects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on eighth-grade achievement.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9, 126-141.
Henderson, A.T.,& Nacy, B.(1995). A new generation of
evidence: The family is crucial to student achievement.
Washington, D.C.:Center for Low and Education.
Kohl, G. O., Lengue, L. J., & Mcmahon, R. J. (2000).
Parent involvement in school conceptualizing multiple
dimensions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family and
demographic risk factors,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38(6), 501-523.
Merrel, Kenneth W. (1991). Teacher ratings of social
competence and behavioral adjustment: differences
between learning-disabled,low-achieving, and typical
students.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29(3), 2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