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1、書籍
小野,1992,想要彈同調,台北:皇冠文學出版公司。
才家端,1999,試論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的辯證統一,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山崎繁樹.野上矯介,1988,1600-1930台灣史,台北:武陵出版公司。
巴托莫爾著.廖仁義譯,法蘭克福學派,1988,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王雲五,1971,社會科學大辭典,第十二冊歷史學,台北:商務印書館。
王芸生著,長野勳.波多野乾-譯編,日本外交六十年史,台北:前衛出版社。
王彥威編,1932,清季外交史料,第109卷。
王育德著,黃國彥譯,2000,台灣•苦悶的歷史,台北:前衛出版社。
王振寰,1996,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版。
王振寰,1993,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台灣的政治與社會轉型,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叢刊-04。
內政部編,1971,查禁歌曲第一冊,台北:內政部。
矢內原忠雄,林明德譯,2004,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台灣總督府編,1994,台灣日誌,台北:南天書局。
台灣總督府編篡,1914,台灣總督府法規提要第5輯,台灣日日新報社。
白鷺鷺文教基金會,1997,台灣音樂一百年,台北:牛耳藝術經紀公司。
史哲,再見!禁忌的年代,2007,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托爾斯泰Lev Tolstoy著,耿濟之譯,1989,藝術論,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伊藤潔著,江萬哲譯,1960,台灣,台北:新遠東出版社。
安東尼紀登斯著.捐宗澤.趙力濤譯,2002,民族-國家與暴力,台北:左岸文化公司。
比瑟姆David Beetham著,1994,徐鴻賓等人譯,馬克斯.韋伯與現代政治理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何炳松,1965,通史新義,台北:商務印書館。
杜維運、黃俊傑編,1980,史學方法論文選集,台北:華世出版社。
阮新邦,1993,批判詮釋論與社會研究,台北:八方文化公司。
里克爾(Paul Ricoeur)著林宏濤譯,1995,詮釋的衝突(Le Conflit des Interpretations),北:桂冠圖書公司。
呂科爾,1987,解釋學和人文科學,台北:人民出版社。
呂鈺秀,2003,台灣音樂史,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呂亞力,2004,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
Charles R Hoffer著,李茂興譯,1998,音樂教育概論,台北:揚智文化公司。
李筱峰,1991,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李筱峰,2003,快讀台灣史,台北:玉山出版社。
李明亮,1995,經濟發展的回顧與展望,台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杜文靖,1993,大家來唱台灣歌,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金毓黻,1988,中國史學史,台北:商務印書館。
吳文星,1992,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
吳杰,1992,日本史辭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林忠勝撰述、吳君瑩紀錄、陳逸松口述,1994,陳逸松回憶錄,台北:前衛出版社。
林忠勝撰述、吳君瑩紀錄、朱昭陽口述,1994,朱昭陽回憶錄,台北:前衛出版社。
林嘉誠,1989,政治心理形成與政治參與行為,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初版
洪萬隆,1996,音樂與文化,高雄:復文出版社。
洪萬隆,1994,音樂生活,台北:黎明文化公司。
持地六三郎,1998,台灣殖民政策,台北:南天書局。
柏克,1996,法國大革命反思,台北:牛津大學出版社。
施正鋒,1999,台灣意識的探索,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Donald V.Gawronski. History:Meaning and method.容繼業譯,1980,歷史意義與方法,台北:幼獅出版社。
徐宗懋,1993,台灣人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涂照彥著,李明峻譯,2003,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人間出版社。
翁嘉銘,1996,迷迷之音-蛻變中的台灣流行歌曲,台北:萬象圖書公司。
翁嘉銘,1992,從羅大佑到崔健-當代流行音樂的軌跡,台北:時報出版公司。
Gaetano Mosca著,涂懷瑩譯,1997,統治階級論,台北:國立編譯館。
馬克斯.韋伯著,康樂、吳乃德等人譯,1989,支配的類型:韋伯選集(Ⅲ),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夏學理、凌公山、陳媛,2000,文化行政,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Gaetano Mosca著,1997,涂懷瑩譯,統治階級論,台北:國立編譯館。
麥克史丹福(Michael Stanford)著,劉世安譯,2001,歷史研究論,台北:麥田出版社。
梁啟超,1988,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商務印書館。
陳學明,1996,文化工業(Cultural Industry),台北:揚智出版社。
陳郁秀,1997,台灣音樂閱覽,台北:玉山社。
陳郁秀,1996,音樂台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陳玲蓉,1992,日據時期神道制下統的台灣宗教政策,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陳鳴鐘、陳興唐主編,1989,台灣光復和光復後五年省情(上),南京出版社。
陳明通,1995,派系與台灣政治變遷,台北:月旦出版公司。
崔光宙,1993,音樂學新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戚嘉林,1998,台灣史第四冊三版,國家圖書館。3版
莊永明,1999,台灣歌謠追想曲,台北:前衛出版社。
莊永明,1993,傳唱台灣,台北:時報週刊公司。
莊萬壽,2003,台灣文化論-主體性之建構,台北:玉山社出版公司。
Leon P.Baradat著,陳坤森、廖揆祥、李培元譯,2000,Political Edeologies:Their Origins and Impact, 6th ed.(政治意識型態與近代思潮),台北:韋伯文化出版社。
連溫卿,1988,台灣政治運動史,台北:稻香出版社。
陸揚,2002,大眾文化理論,台北:揚智文化公司。
彭芸,1986,政治傳播(理論與實務),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曾慧佳,1998,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黃文雄,1993,台灣人的價值觀,台北:前衛出版社。
黃公偉,1984,中華文化概論,台北:商務印書館。
黃昭堂,廖為智譯,2006,台灣民主國研究,台北:前衛出版社。
黃昭堂,黃英哲譯,1989,台灣總督府,台北:自由時代出版社。
黃玲玉,2001,台灣傳統音樂,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錧。
黃國昌,1992,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張錫模,2007,台灣史講義,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未出版
張致遠,1984,史學講話,台北:文化大學出版社。
張德水,1992,激動!台灣的歷史,台北:前衛出版社。
張釗維,1994,誰在那邊唱自已的歌,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張明貴,2005,意識型態與當代政治,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Alan Engel etc著.張明貴譯,1986,意識型態與現代政治,台北:桂冠圖書。3版
Isaac Kramnick&Frederick M. Watkins著,張明貴譯,1983,意識型態的時代:從一七五○年到現在的政治思想,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張俊宏,1989,台灣的危機與轉機,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斯科克波著.劉北成譯,1998,國家與社會革命,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曾逸昌,1998,悲情島國四百年,台北:曾逸昌。
賈克.阿達利著,宋素鳳、翁桂堂譯,1995,噪音:音樂的政治經濟學,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楊兆禎,1987,歌唱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大陸書店。
葉榮鐘著,李南衡編,1964,台灣人物群像,台北:中央書局。
葉龍彥,2001,台灣唱片思想起1895-1999,台北:博揚文化。
Andrew Heywood原著,楊日菁.李培元.林文斌.劉兆隆譯,2002,最新政治學新論,台北:韋伯出版社。
劉志明,2001,中世紀音樂史,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
虞義輝,2001,台灣意識的多面向,台北:黎明文化。
廖炳惠,1990,形式與意識型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魯賓遜原著,1969,新史學,台北:正文出版社。
潘德榮,1999,詮釋學導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賴澤涵、馬若孟、魏萼著,羅珞珈譯,1942,悲劇性的開端-台灣二二八事件,台灣日日新報。
盧修一 1990 台灣共產黨史 台北:前衛出版社。
賴淳彥,1999,蔡培火的詩詞及彼個時代,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簡後聰,1989,歷史學的本質,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簡上仁,1990,台灣民謠,台北:眾文圖書公司。
簡上仁,1988,台灣音樂之旅,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戴天昭著,李明峻譯,1997,台灣國際政治史,台北:前衛出版社。
戴國煇,2002,台灣近百年史的曲折路,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戴書訓、曾守湯等人,1997,重修臺灣省通志-卷十藝文志文學篇第二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顏綠芬、徐玫玲編著,2006,台灣的音樂,台北:財團法人群策會李登輝學校。
蕭新煌等著,1989,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台灣研究基金會出版。
Patrick Dunleavy & Brendan O’leary著,羅慎平譯,1994,國家論-自由民主政治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出版,蘇峰山編,2005,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2、論文
王俐容,2004,「文化與公民權:台灣文化政策的兩個面相,2004年學術研討會」,元智大學,(6月24日)
江國豪,2004,非主流音樂之台灣意識研究:以1980年代後之歌曲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杜文靖,2001,台灣歌謠歌詞呈顯的台灣意識,台北:世新大學社會研究發展所碩士論文。吳國禎,2005,論台語歌曲反殖民的精神,台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莊景和,2004,「台灣 懷舊 流行-初探流行音樂台語文本中的流動、混雜性及其情緒能量,疆界/將屆:2004年文化研究學生研討會」,交通大學,(12月18∼19日)。
黃裕元,2006,戰後台語歌曲的發展(1945~1971),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克隆,1998,台灣流行歌曲研究,台北:台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麗玲,1994,戰時體制下的台灣社會(1937-1945)-治安、社會教化、軍事動員,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1、其他
向陽,1991,「青春與憂愁的筆記-從台語歌謠的『悲情城市』中走出」,聯合文學,第7卷第10期,90-94。李安和,1983,「從音樂社會學看音樂」,益世雜誌,第3卷第7期。
呂科爾,1986,「言語的力量:科學與詩歌」,哲學叢書,第六期,頁45。
克萊施,1986,「法國哲學家:呂科爾」,哲學叢書,第六期,頁26。
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作,李紀舍譯,1996,文化工業再探(Culture Industry Reconsidered)《文學中外》,v.25 n.2總號209七月號。
洪秋芬,1991,「台灣和保生活甲改善運動(1937-1945)」,史聯雜誌,第19期,頁71-83陳小沖,1997,「日據時期台灣與大陸的文化聯繫」,台灣研究,第38期,頁79。
陳君玉,1934,「台灣歌謠的展望」,先發部隊,創刊號,頁11-150 。
陳壬癸,「日據末期帝國主義在台灣的掙扎」,台灣文獻,第33卷第4期,頁37。
張道義、徐國慶,2007,「國家生命與社會生活-梁啟超的國家理論」,中山人文
社會科學期刊,v.15,n.2,頁75-120。
ねすまチし著,程大學譯,「皇民化政策與民俗台灣」,台灣文獻,第32卷第2期,頁72。
蔡錦堂,1991,「日據末期台灣人宗教信仰之變遷」,史聯雜誌,第19期,頁39。
二、英文部份
A. Giddens, 1977,Central Problems in Social Theory,London:Hutchinson.
A.Walter W. Powell&Richard Robbins,1982, Conflict and Consensus,New York, Free Press.
Eyerman,R.&Jamison,1998, Music and social movements: Mobilizing tradition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rith,S,1996 Music and identity. In Stuart Hall & Paul du Gay (eds),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London: Sage.
Hall,S,1981 Notes on deconstructing the popular. In S. John(ed.),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 a reader,Athens: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Harmon,James,1972 “The New Music and Counter-Culture Valuse”Youth and Society,1972,4.1.Sept. m Eyer an,R.&Jamison,A.
Peatman,J.G,1944,“radio and popular music” in P. Lazarafeld and F.N. Stanton(ed.)
Sloan & Rearce,1944,Radio Research 1942-43 ,New York: Duell,
Raymond William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London: Fontana.
Joseph V. Femia,1983 “Review Article: Gramsci’s Patrimony,”British Jon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