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中國教育學會主編(1990)。開放社會的教育政策。台北市:台灣書店。
中國教育學會主編(1991)。社會變遷與教育發展。台北市:台灣書店。
立法院公報(2003)。「立法院衛生環境及社會福利委員會會議第5屆第3會期會議記錄」。第92卷第18期,頁299-358。
立法院公報(2004)。「立法院衛生環境及社會福利委員會會議第5屆第5會期會議記錄」。第93卷第33期,頁615-639。
立法院公報(2004)。「立法院衛生環境及社會福利委員會會議第5屆第5會期會議記錄」。第93卷第34期,頁200-201。
立法院法制局(2003)。「建構『教師勞動三權』之立法方向座談會發言紀要」。台北:立法院法制局。
立法院秘書處(1995)。教師法案。台北:立法院秘書處。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2003)。「勞動三法修正草案立院審查報告」。台北市:立法院。
王文海(2004)。「高級中等學校教師參與學校教師會滿意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王兆基(2003)。「組織歷程與教師身分形構:台北縣教師會研究」。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王秋絨(2003)。「台灣、德國教師組織之比較」。載於楊深坑主編《各國教師組織與專業權的發展》。頁303-335。台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素琴、侯禎塘(1998)。「各國教師組織發展、任務與省思」。教師天地,第94期,頁12-16。王家通(1995)。「教師的權利與地位」。收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的權利與責任》。頁67-85。台北:師大書苑。
王進炎(1990)。「高雄市國民中學教師非正式組織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王德君(1993)。「美國公務部門工會與其勞僱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王馨羚(2005)。「學校教師會組織定位、運作情形及未來發展之研究-以台北市國民小學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方彩鳳(2002)。「中小學教師會集體協商制度規劃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方鴻鳴(1998)。「教師會功能及運作問卷調查」。教師天地,第94期,頁58-63。
白世文(1998)。「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會參與學校行政決定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石文傑(1996)。「教師法中教師的權利與義務」。教師人權,第73期,頁5-7。
台灣勞工陣線(1996)。產業民主,觀念革命!。台北市:勞動者雜誌社。
朱柔若譯,W. Lawrence Neuman著(2000)。社會研究方法。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朱輝章(1997)。「我國教師組織之研究-以教師會為中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沈春生(1997)。「中、美、日三國教師組織比較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沈春生(2000)。「美日兩國教師組織運作之比較」。收錄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新世紀的教育挑戰與各國因應策略》。頁357-387。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沈春生(2004)。「美日兩國教師組織工會化發展與運作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佳佩(2006)。「從教師會到教師工會的組織變革發展」。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李雯琪(2005)。「美國教師組織在教師爭議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李新鄉(2003)。「學校層級教師會組織政策之運作實際與省思」。2003年教育政策與行政學術團體聯合年會論文集,頁69-77。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余惠冰(2000)。「從成立專業公會的政策議論系普看香港教師專業化」。收錄於黃顯華、孔繁盛編《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發展的夥伴協作》。頁263-283。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余德軒(1998)。「公務員勞動基本權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吳忠吉(2004)。「職業團體之屬性暨在公民社會中之角色研究」。內政部中部辦公室社會司委託台灣師範大學研究。
吳忠基(2006)。「淺談教師法與教師權利義務」。教育資料研究,第10期,頁45-46。
吳宛真(2004)。「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中壓力團體運作策略之探討-以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為例」。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吳昆璋(1993)。「我國公立中小學教師籌組工會可行性之研究-以台北縣公立中小學教師為實證研究對象」。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吳姿瑩(2005)。「美國教師集體協商運作方式-提供我國教師組織發展集體協商之參考」。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
吳清山(2001)。教育發展研究。台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吳清山(2003)。「當前學校組織變革的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第123期,頁4-16。吳清山(2005)。「從教師法談教師權利與義務」。北縣教育,第10期,頁11-15。吳清山、劉春榮、林天祐、張德銳、蔡佳霖、鄭望崢(1998)。學校行政、教師會、家長會運作之研究。台北市: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吳蓉蓮(2001)。「公務機關中勞動者勞動三權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吳瑞遠(2004)。「教師聘僱制對其社會地位影響之研究-以彰化縣公立國民中小學教師為例」。大業大學工業關係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吳靜芬(2004)。「中學教師對組織工會的認知與參與意向」。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周志宏(1997)。教育法與教育改革。台北:稻鄉出版社。
周祝瑛(2003)。誰捉弄了台灣教改?台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林天祐(1996)。「學校教師會與學校行政:競爭與合作?」。教育資料研究,第8期,頁18-19。
林君齡(2001)。「國民中學學校教師會運作之微觀政治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永淵(2000)。「教師組織之運作與瓶頸」。師友,第394期,頁10-14。
林秀燕譯。Warren E. Gauerke著。1989。「談美國教師工會與地方教育董事會的集體協商」。今日教育,第53期,頁98-102。
林海清(1998)。「教師會的組織角色定位及運作之探討」。台中師院學報,第12期,頁191-208。
林孟皇(1999)。「教育主體之權利保障」。http://www.naer.edu.tw/issue/J1/v17n6/64.htm
林益慶(2003)。「國小教師選擇教職的理由之研究」。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第3卷第1期,頁77-114。
林紹琪。「行政院會通過勞動三法 軍公教人員不得組工會」,東森新聞報http://www.ettoday.com/2001/09/19/320-586527.htm,2001年9月19日。
林雅嵐(2000)。「A Preliminary Study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Consciousness」。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林淑玲。「教師可組工會 可合法罷工 勞動三法草案拍板」,東森新聞報http://www.ettoday.com/2002/03/28/91-1282406.htm,2002年3月28日。
林淑華(2000)。「國小教師參與學校教師會的功能需求、運作策略與組織滿意之關係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斌(2002)。「我國教師工會制度之規劃研究」。台北市教師會教育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報告。
林斌(2003)。「我國教師組織工會之研究」。中國行政評論,第12卷4期,頁97-138。屏東縣政府(2006)。屏東縣統計要覽。屏東:屏東縣政府。
柯永席(2004)。「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行政決定與組織承諾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柯素月(2000)。「國民小學學校教師會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姜添輝(2002)。資本社會中的社會流動與學校體系。台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侯志翔(2002)。「我國公立中小學教師勞動基本權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侯禎塘(2001)。「英國教師會組織之探究」。屏東師院學報,第14期,頁257-296。席代麟、李宗哲、劉國兆(2001)。「教育改革過程中的民主實驗-教師會功能之研析」。二十一世紀的教育改革與教育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1-146。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徐元龍(1989)。「我國教師組織工會之省思」。勞工研究,第9卷第4期,頁60-68。馬向忠(2003)。「我國中央及地方教師組織參與教育政策制定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桂冠前瞻教育叢書編譯組譯(Judith Warren Little、Mibrey McLaughlin)(1999)。教師工作。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桂冠前瞻教育叢書編譯組譯(Shirley F. Heck、C.Ray Williams)(1999)。教師角色。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秦夢群(1995)。「美國教師工作權之研究:以法院教師解約判例為主」。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83-0301-H004-070。
秦夢群(1999)。教育行政-實務部分。台北:五南出版公司。
涂慶隆(1998)。「國民小學學校教師會集體協商功能及其運作歷程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翁豐珍(1994)。「我國教師組織專業團體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師大書苑。高強華(1998)。「迎接教師參與的教改新世紀-教師權利與義務的新境界」。教育資料與研究,第22期,頁26-29。高義展(1997)。「國民小學學校教師會組織功能、影響型態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義展(1998)。「中、美、英三國教師組織之比較研究」。教育研究,第6期,頁223-241。
教育部(2002)。教師組織工會問題之研析。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為工會法修法取消教育事業組工會之限制後對我國教育之後續影響及教育部因應政策專案報告。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編印(1999)。教育改革的理想與實踐。台北市:教育部。
陳文燦(1997)。「我國國民小學教師對教師會組織之態度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平和、周新富(1997)。「教師會功能、任務與運作方式」。教育資料文摘,第236期,頁92-110。陳月娥(1998)。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台北縣:千華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陳秀苓(1993)。「中日兩國教師組織之研究」。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志成(2002)。「國民中小學教師會參與學校行政決定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秋滿(2002)。「學校教師會運作情形之研究-以中部四縣市公立高中職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陳怡伶。「工會採強制入會 教師可組工會」,綜合新聞網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2/new/mar/29/today-c2.htm,2002年3月29日。
陳春生(1997)。「從勞動基本權限制之法理看工會法第四條之修正動向」,行政院勞工法規研討會。
陳冠州(2005)。「高雄縣各級學校教師對教師會任務、組織定位認知與參與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奎熹(2002)。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奎熹(2003)。教育社會學導論。台北:師大書苑。
陳淑芬(2006)。「中部地區中小學與學校教師會組織衝突之研究」。大葉大學人力資源及公共關係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陳淑瑤(1995)。「教師法中應否賦予教師申訴管道之法律地位」。師說,第78期,頁1-7。
陳熔釧(1997)。「國民小學與社區溝通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漢森(2000)。踏上教師專業之路。台北縣:稻田出版有限公司。
陳麗如(2004)。「台灣教師人權運動的興起-政治機會結構的觀點」。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鵬飛(2000)。「高雄縣市國民小學教師會現況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莊明貞(2004)。「當前台灣課程重建的可能性:一個批判教育學的觀點」。收錄於莊明貞主編《課程改革反省與前瞻》。頁23-48。台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莊靚歆(2005)。「我國全國教師會組織運作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連學淵(2001)。「高級中等學校教師對教師會組織功能之認知與期望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許如菁(2001)。「教師權能的描繪與分析:一所國民小學及其學校教師會的經驗」。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張志毓(1996)。「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與專業承諾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張弘勳(2004)。「教育組織集體協商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張芳全(2002)。歷任教育部長的政策。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曹芳齡(2002)。「學校組織中集體協商運作之研究-以北部六縣市國民中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張容雪(1998)。「學校教師會運作情形之研究-以台北縣市學校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張鈿富(1986)。「我國教師專業組織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張經緯(2004)。「地方教師會之個案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張煌熙(1996)。「教師組織與『集體協商』的運用」。教育資料研究,第8期,頁9-11。
張德銳(2000)。「我國中小學學校組織變革的新方向」。收錄於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展望》。頁407-426。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慧芝、陳延興譯(David Carr)(2003)。教學倫理。台北縣: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張曉蕙(2001)。「中英教師組織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張瓊月(2005)。「我國教師罷教權法制爭議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許嘉倩(2006)。「我國教師組織立法規劃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許毓圃(2001)。「對勞委會刪除工會法第四條之評析」。國政評論,憲政(評)090-007號。
許籐繼(1999)。「學校組織權力重建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許籐繼(2000)。「我國中小學組織權力重建之探究」。台灣教育,第594期,頁24-32。
許籐繼(2001)。學校組織權力重建。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彭如玉(2002)。「組織工會是教師的基本權利!」。連結,第6期,勞工社會版。
彭富源(1996)。「學校教師會與教師專業自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彭富源(1998)。「台灣教改新勢力-學校教師會」。教育資料集刊,第23期,頁55-78。彭富源(2000)。「校園權力結構重組中『教師會』角色分析-期待與實際的差距及融通」。台灣教育,第594期,頁47-53。
彭靜萍(2005)。「我國小學女性教師參與教師會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隋杜卿(2003)。「教師應該擁有完整並受憲法保障的『勞動三權』」。國家政策論壇季刊,春季號,頁236-241。湯堯(2000)。「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會組織與運作功能之研究」。台北市:教育部。
湯梅英(1996)。「從教師法談教師組織的困境」。教育資料與研究,第8期,頁15-17。湯維玲、粱崇民、王秋絨(2003)。「法國教師工會:經驗與展望」。載於楊深坑主編《各國教師組織與專業權的發展》。頁165-223。台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黃旭鈞、楊益風(1996)。「我國教師組織的困境與突破」。教育資料與研究,第8期,頁28-32。黃雅鳳(2000)。「穩定與躍進-全國教師會的現況與發展」。師友,第394期,頁15-18。
黄慧芳(2000)。「幼稚園教師對參與教師會的看法-以新竹縣市為例」。國立新竹
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藿主編(2004)。教育專業理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馮朝霖(1993)。「以教育良知來運作教育-從德國教師組織的演變談起」。師友,
第316 期,頁9-12。
馮蘋(1997)。「從教師法談教師專業自主與學校教師會」。教育實習輔導季刊,第3卷第2 期,頁33-36。
董保城。「法理審度教師勞動三權」,中央日報,2002 年9 月28 日,第3 版。
傅瑜雯(1992)。「我國教師組織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舒緒緯(2003)。「台灣地區教師會教育專業權運作之探討」。載於楊深坑主編《各
國教師組織與專業權的發展》。頁397-426。台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
公司。
蓋浙生。「教師組織與社會參與」。
http://www.scoolnet.edu.mo/msnvc/vc012/p16.htm
楊玥玟(2005)。「高雄市國民中學學校教師組織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深坑(2003)。各國教師組織與專業權發展。台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股份有
限公司。
楊明家(1996)。「從教師法看教師的權利與義務」。台灣教育,第552 期,頁6-11。
楊桂杰(1992)。「開放教師組織工會可行性之研究」。立法院院聞,第25 卷第5 期,頁50-61。
楊瑜(2003)。「高雄市教師會參與民主政治過程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瑩(1991)。轉型社會中的教育。台北市: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
楊瑩(1992)。「英國教師組織的現況」。台灣教育,第500 期,頁34-50。
詹鍾松(2003)。「一個地方教師會組織運作與功能之個案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俊仁(2005)。「台灣教師人權運動(1987-2005)」。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葉連祺(1998)。「小學教師會定位、運作問題與對策分析」。教師天地,第94 期,頁23-28。
趙念魯(2004)。「桃園縣國小教師參與教師會之研究 -集體行動理論之應用」。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鄭彩鳳(2003)。「美國教師工會之發展:兼論對台灣組織教師工會之啟示」。教育
政策論壇,第6 卷第2 期,頁21。
鄭彩鳳、林漢庭(2004)。「中小學教師組織工會相關問題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
學院學報,第十七卷第一期,頁459-492。
鄭惠娟(2004)。「我國教師身分保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鄭富森(1996)。「教師為何要參加教師會」。教育資料與研究,第10 期,頁47-51。鮑里斯、季亭士著。李錦旭譯(1989)。資本主義美國的學校教育。台北市:桂冠
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蔡文正(2000)。「國小教師會任務功能、組織定位與會員參與關係之研究-以屏東
縣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宏昇(2003)。「威權轉型後我國小學校園民主發展與困境之研究-以新竹市教師
參與學校公共事務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清華(2001-2002)。「我國教師組織與教育專業權運作關係模式之研究-教師組
織在政策的參與程度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
NSC90-2413-H-110-001-FC。
蔡清華(2003)。「美國教師組織與專業權運作關係之研究」。載於楊深坑主編《各
國教師組織與專業權的發展》。頁83-114。台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
司。
蔡清華、李維真、陳虹文(2000)。「高屏地區學校教師會運作現況調查研究」。師
鐸。第十六期。頁39-76。
樂浩然(2005)。「高等教育機構組織教師工會之研究-以國立X 技術學院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興儀(1996)。「權力、溝通與責任:教師會組織運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方雯(2006)。「台北縣市國民中學學校教師會組織變革策略之研究」。國立師範
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安彥(1996)。「美國教師組織與教育改革」。教育資料與研究,第9 期,頁55-60。劉妙真(2005)。「彰化縣國民中學學校教師會運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炳華(1995)。「教師結社權之探討」。國民教育,第43 卷第5 期,頁8-14。劉春榮(1992)。「國民小學組織結構、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研究」。國立政治
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春榮(1998)。「教師專業自主」。國立教育資料館主編教育資料集刊23 輯--教育革新專輯,第25-38 頁。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劉梅君、羅德水。「讓教師工會引領進步」,中國時報,1995 年1 月21 日,第A15
版。
劉國兆(2003)。「地方教師會影響教育政策合法化過程之研究-以台北市國中小校
長遴選自制條例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衛民(1996)。「公共部門教師組織-從勞動三權中團結權的分析」。空大行政學報,第6 期,頁30-38。
衛民(1998)。「台灣的產業民主:集體協商或勞工參與」。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
季刊,第1 卷第3 期,頁137-173。
衛民(1999)。「從勞動三權觀點論公共部門教師會協商權與罷工權」。人文及社會
科學集刊,第11 卷第2 期,頁265-299。
衛民、簡建忠(1998)。「我國公共部門教師組織功能之研究-一個勞動三權的觀
點」。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計畫編號:NSC86-2412-H-194-010。
薛化元(1997)。教師地位與權利義務。台北市:業強出版社。
薛化元、黄居正譯(1989)。「1996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教師地位之建議書」。現
代學術研究,專刊I,頁169-192。
薛宗煌(1997)。「學校教師組織的運作與問題之探討」。教育資料文摘,第,40 卷第3 期,頁83。
薛雅美(2006)。「地方教師會任務功能、組織定位與會員參與關係之研究—以台灣
高雄縣教師會為例」。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薛曉華(1996)。台灣民間教育改革:國家與社會分析。台北市:前衛出版社。
薛鴻輝(2004)。「教師會或教師工會:中小學教師的組織認同探討-以台北縣市、
高雄縣市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碧瑩(2004)。「全國教師會之集體行動分析」。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蘇素鸞(1990)。「中學教師對工會參與罷教之態度」。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素鸞、黃國隆(1992)。「中學教師對教師工會與罷教的態度。」教育心理與研究,
第15 期,頁173-214。
饒邦安(2006)。「我國教師組織定位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羅德水。「我們為什麼要組織教師工會?」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政策論壇電子報。2003 年12 月12 日。
權明姬(1991)。「中、韓兩國中學教師對參與工會及罷教的態度之比較」。國立政
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外文部分:
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s(1997). Constitution of the 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s, AFL-CIO.
Washington, D.C.: The Federation.
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s(2003). About AFT. Retrieved June 11, 2003, from :http://www.aft.org/
about/.
Bascia, M.(1992). Education and the teacherunions. London:Cassell.
Bascia, N. (1992). “The role of Unions in teachers’ professional lives.” Stanford University, DAI-A,
Vol53, no.3:770.
Bascia, N. (1998a). “Teacher unions and educational reform.” 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change :35-66.
Bascia, N. (1998b). “The next steps in teacher union and reform.” Contemporary Education, Summer98,
Vol.69(4):210-213.
Bascia, N., Stiegelbauer, S., Jacka, N., Watson, N., & Fullan, M., (1997). Teacher associations and school
reform: Building stronger connections. An external review of the NCI Learning Laboratories
Initiative prepared for the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Toronto: 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November.
Bastian, Ann., (1999). “What happened to the NEA/AFT merger?” In Bob Peterson & M. Charney(Eds.),
Transforming teacher unions, 99-104. Milwaukee, WI:Rethinking Schools.
Berube, M. R. (1988). Teacher politics-The influence of unions, New York:Greenwood Press.
Bottery, M. (1996). “The Challenge to Professionals from the new ublic management:Implication for the
Teacher Profession.” Oxford Review of EduacationVol22,no.2:179-197.
Bradley, A. (1996). “Network seeks union role in reform efforts.” Education Week:.2-3.
Carnegie Forum on Education and Economy. 1986. A Nation Prepared:Teacher for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NY:Carnegie Corporation.
Cooper, B. S. (1992). Labor relations in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Cooper, B. S. (2000).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teachers unions.” In T. Loveless(Ed.), Conflicting
missions—Teachers unions and educational reform, 240-280. 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Eberts, W. & Stone, J. (1984). Unions and public schools:The effects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on American
education. MA:Lexington Books.
Gibbs, R. & Levy, P.(Eds.) (1998). Employee and union member:Guide to the labor law. New York:Clark
Boardman.
Jessup, D. K. (1985). Teachers, unions and change. N.Y.: Praeger Publishers.
Japan Teachers’ Union. (2003). “日教組政策制度要球と提言”( 2003~2004 年度版). Retrieved May 15,
2003, from:http://www.jtu-net.or.jp/index2.htm/.
Kerchner, C. & Koppich, J. (1993). A union of professionals: Labor relations and educational refor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Lanenburg, F. C. (1991).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California: Wadsworth.
Lieberman, M. (1997). The teacher unions: How the NEA and AFT sabotage reform and hold parents,
students, teachers, and taxpayers hostage to bureaucracy. New York: Free Press.
Lieberman, M. (2000). Understanding the teacher union contract. New runswick, USA:Transaction
Publishers.
Murphy, Marjorie. (1990). Blackboard unions:The AFT and the NEA,1900-1980. Ithaca, 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1997). NEA handbook 1996-1997. Washington D.C.: NEA.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2000). NEA handbook 2000-2001. Washington D.C.: NEA.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2003).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Home. Retrieved May 15,
2003, from:http://www.nea.org/aboutnea.hml/.
National Union Teachers. (2003). Professional unity. Retrieved May 15, 2003, from :
http://www.teachers.org.uk/index.php/.
Ota, H. (1985). Teacher unionism : “An assessment of teachers’motives for joining unions.”
Ph.D.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ng,1985.
Peterson, Bob. (1999). “Survival and justice:Rethinking teacher union strategy.” In Bob Peterson &
M.Charney(Eds.), Transforming teacher unions,11-19. Milwaukee, WI:Rethinking Schools.
Shanker, A. (1992).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 In Cooper(Eds.), Labor relations in education: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Westport:Greenwood Preess.
Shavelson, R. J. (1985). “Teachers organization.” ,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research
and studies:5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