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600:1f28:365:80b0:879a:e16d:38fe:36d8)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3 07:3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姿伶
研究生(外文):Tzu-Ling Lin
論文名稱:學前巡迴輔導服務對普通班智能障礙幼兒社會能力及認知能力學習之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A Probe Into The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Ability And Cognitive Ability Learning In The Service Of Preschool Coach Tutoring To A Retarded Child In Ordinary Class.
指導教授:鍾素香鍾素香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u-Hsiang Chu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4
中文關鍵詞:認知能力社會能力智障幼兒學前特教巡迴輔導
外文關鍵詞:Social AbilitiesCognitive Abilities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Itinerant TeachingPreschoolers Child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6
  • 點閱點閱:99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7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2
摘要 本研究以學前特殊教育巡迴輔導教師探究一位就讀普通班的智障幼兒,接受巡迴輔導服務後,對其社會能力及認知能力學習的影響。研究對象為一個五歲五個月的重度智障幼兒。本文以質性的個案研究方法,從對個案起點能力評估開始,實施輔導教學及介入四次社會教學活動等,為期一年。將輔導個案的社會能力及認知學習的經過與表現,作詳實的質性紀錄,並評估巡迴輔導服務對個案在社會能力及認知能力學習的影響與發現。
研究結果發現:
一、個案在社會能力的提升有正面成效。經輔導者的教學輔導及介入班級四次社會教學活動,個案在「與同儕互動」的次數有明顯增多,其次為「環境適應能力」,其中在團體的規範上有明顯改善,在個人調適的能力也成長許多;但在「與成人互動」方面則有待加強。
二、個案認知能力的學習有逐漸的進步。經長時間的認知輔導教學,個案在「專注力」方面,關於「看、聽、玩」等專注的時間有增加,在「自我概念」的認知及「基本學科能力」之「書寫能力」有較之前進步,特別在「閱讀」方面有慢慢養成喜歡看書的習慣;至於在「數概念」及「記憶力」方面進步緩慢,在「推理思考能力」則較少見表現。
Abstra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study of a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who tutoring a particular child in a kindergarten,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the case of its social abilities and cognitive abilities learning after a tutoring service. The study object is a heavy degree of retarded child with the age of five years and five months old.
This paper is to apply the method of quality case study, starting from the evaluation of the basic ability of the case to involve in a four times of social abilities learning program and tutoring, for one year of period. It is to make an essential record in detail of the social abilities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gnitive abilities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and to re-evaluate the result and its effects of the case situation after the itinerant teaching service.
This study found :
(A) A good improvement in the social abilities of the case, by means of the tutoring and a four-times social teaching program, especially of the interaction with its peer group , and also with a good progress in the adaptability to the environment, but not showing the eminent result in the interaction with adults.
(B) A good improvement in the cognitive abilities learning,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time length in the concentration about the aspects of seeing, listening, and playing, a good progress in the cognition of self-conception, and basic skills of learning in writing, reading. The case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a reading habit. As to the numeric conception and memory shows little progress, but not found i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ogic thinking.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緣起與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四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我國學前特殊教育的源起與實施 9
第二節 我國學前特殊教育巡迴輔導實施概況之探討 15
第三節 智能障礙幼兒社會能力與認知能力學習之相關研究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3

第一節 選擇質的研究及個案研究的理由 54
第二節 研究架構歷程 5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76
第四節 資料蒐集、處理與分析 81

第四章 輔導的歷程與分析 85

第一節 個案社會能力學習、評量結果、分析與討論 85
第二節 個案認知能力學習、評量結果、分析與討論 96
第三節 綜合討論 12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1

第一節 結論與建議 132
第二節 未來相關輔導之期許 141


參考文獻 145
王天苗、范德鑫(1998)。智障學生學校適應能力之探討。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6,109-129。
王天苗(1999)。發展遲緩幼兒融合式幼教模式之建立與實施成效之研究(II)。國科會專題計劃報告。計劃編號:NSC89-2413-H-003-040。
王天苗(2001)。運用教學支援建立融合教育的實施模式:以一公立幼稚園的經驗為例。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1,27-51。
王天苗(2002)。發展遲緩幼兒在融合教育環境裡的學習。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3,1-23。
王天苗(2003)。學前融合教育實施的問題和對策—以臺北市國小附幼為例。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5,1-25。
王文科(1983)。認知發展理論與教育。台北:五南。
王文科(1999)。教學研究與發展。台北:五南。
王欣宜(1997)。身心障礙者的社會技巧教學。國教輔導,37(3),14-18。
王珮玲(1995)。幼兒發展評量與輔導。台北:心理。
王振德(2000)。資源教室方案。台北:心理。
王國羽(1996)。障礙兒童早期療育政策的相關理論模型與台灣法令之解析。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333-350。
內政部(2004)。托育機構兼收發展遲緩兒童巡迴輔導實施計畫,內政部 93.12.8.內授童字第0930093827號函頒。台北:內政部。
中華民國早期療育協會(2004)。早期療育。台北市:北區個案管理中心。http://cplink.org.tw/004.htm#,檢索日期:2008年2月25日。
台北市教育局(1998a)。補助私立幼稚園招收身心障礙幼兒人事費、教育費實施計劃。台北:教育局。
台北市教育局(1998b)。融合班障礙幼兒巡迴輔導計畫。台北:教育局。
行政院衛生署(2006)。身心障礙等級。中華民國95年9月8日行政院衛生署衛署照字第0952801549號公告修正。台北:行政院。
江淑慧、宋金滿(2004)。學前聽障巡迴輔導實施現況。聽障教育期刊,3,5-6。
何國華(2001)。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台北:五南。
邱麗娃(1997)。中度智能障礙學生活動導向教學設計。台灣教育,564,88-90。
林千惠譯(1993)。資源方案:融合模式之一。八十二年特教科教材教法研習資料。國際特殊兒童評量研討會論文集,1-23。
林月仙(2001)。國小高年級普通班智能障礙學生之學習與人際互動行為及相關支持之研究。特殊教育教學與研究,1-38。
林朝鳳(1994)。幼兒教育原理。高雄:復文。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
林佩蓉、黃于庭、許惠茹(2007)。解開孩子成長的密碼 —0-6歲嬰幼兒發展手冊。台北:教育部。
林淑娟(2004)。遊戲團體對被拒絕兒童輔導成效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林進財(1999)。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林麗容(1998)。融合教育的實施方式及其相關的配合措施。國教輔導,38(3),19-22。
林寶山(2000)。特殊教育導論。台北:五南。
林寶貴(2002)。身心障礙相關專業人員專業資源整合介紹。台北:北區會議論文集。資料來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九十一年一月九日行政院身心障礙者權益促進委員會第二次委員會議。九十一年一月三十一日台內設字第0九一00七0二一0號函。
周文麗、鄭麗珍、林惠芳(2000)。台灣早期療育的發展與未來展望。文教新潮,5,7-12。
周俊良(2006)。幼兒特殊教育導論。台北:華都文化。
金祈君(2006)。花蓮縣國小融合班教師對身心障礙巡迴輔導實施意見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施相如(1996)。智能障礙者的訊息處理過程。特教園丁,11(4),77-79。
洪儷瑜(1990)。感官活動在智能不足兒童教學上的運用。特殊教育季刊,6,34-37。
洪儷瑜、陳芬芳、黃裕惠、許尤芬(2000)。社會技巧訓練課程實例彙編/增訂版。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
洪儷瑜(2002)。社會技巧訓練的理念與實施。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
孫扶志(1996)。特殊兒童早期療育之探討。特殊教育論文集:特教叢書8401輯,127-148。
徐享良(1999)。智能障礙者適應行為因素結構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徐享良(2000)。中華適應行為量表。台北:教育部。
徐享良(2007)。修訂中華適應行為量表。台北:教育部。
陸莉、黃玉枝、林秀錦、朱慧娟(2000)。智能障礙學生輔導手冊。教育部特殊教育小組主編,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印製。
孫世嘉,呂素幸(1996)。學前特殊教育師資培育課程內容問題之探討。發表於九所師院論文發表會「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師範教育」,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專書。
郭逸玲、卓妙如(2004)。發展遲緩兒早期療育之概念與模式。身心障礙研究,2(2),68-75。
鄒啟蓉、盧台華(2000)。發展遲緩幼兒社會行為及相關問題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0,171-191。
鄒啟蓉(2004)。建構接納與支持的文化:學前融合班教師促進普通與發展遲緩幼兒互動及人際關係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7,19-38。
黃惠如、何立博(2002)。中美英三國融合教育實施之比較─從早期療育之觀點談起。內政部兒童局。兒童福利期刊,2,35-39。
黃惠玲(2003)。零到六歲兒童發展篩檢量表。台北:心理。
黃瑞琴(200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惠萍(2007)。學前特殊教育巡迴輔導教師在融合班服務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李綢(2000)。個案研究。台北:心理。
陳李綢(1992)。國小男女生後設認知與數學作業表現的關係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5,97-109。
陳映雪(1981)。智能不足者的心性發展。科學月刊,143。取自科學月刊http://210.60.224.4/ct/ontent/1981/00110143/0004.htm ,檢索日期:2008年6月14日。
陳英進、吳美姝、楊育昇(2006)。早期療育。台北:華都。
陳進福(1996)。社會文化互動對特殊兒童認知發展的影響。國教輔導,36(3),17-21。
陳質采、呂俐安(2001)。玩遊戲,解情緒/兒童EQ學習手冊。台北:信誼。
陳靜江、林寶山、陳莉馨、曹純瓊(1993)。學前身心障礙兒童教育模式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障礙教育中心。
教育部(1983)。幼稚教育法施行細則。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84)。特殊教育法。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87)。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7a)。中華民國教育年報。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7b)。特殊教育法。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a)。中華民國教育年報。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b)。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新修訂)。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中華民國教育年報。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2a)。學前特殊教育課程--指引手冊(教師用)。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2b)。中華民國教育年報。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2c)。學前特殊教育課程--指引手冊(教師用),特殊訓練課程。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2d)。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新修訂)。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中華民國教育年報。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4a)。中華民國教育年報。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4b)。特殊教育法(新修訂)。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5a)。中華民國教育年報。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5b)。加強推動學前身心障礙特殊教育實施方案。台北:教育部。教育部電子報,2005年8月2日。Copy right(c)2005 EPAPER @MOE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部(2006)。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九月二十九日教育部台參字第 0950141561C號令修正發布第2、14∼19條條文。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2008)。http://www.set.edu.tw/frame.asp。2008年3月20日data。
陳丹青(2004)。聽障個案輔導經驗分享。聽障教育期刊,3,28-32。
陳彩雲(2005)。聽障巡迴輔導服務績效統計資料所代表的意義。聽障教育期刊,4,2-3。
許秀馨(2006)。提升高功能自閉症幼兒社會能力之探討~一位學前巡迴輔導教師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暑期特教教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張世彗、藍瑋琛(2004)。特殊學生鑑定與評量。台北:心理。
張秀玉(2002)。影響早期療育服務通報轉介政策執行因素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97,329-341。
張美玲(1989)。社會觀察評量表。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5)。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銀池、魏金葉、黃淑滿(2003)。高中職巡迴輔導簡介。聽障教育期刊,2,4-6。
張翠娥(1996)。回歸主流式早期介入教育與幼兒社會能力發展之探究。幼兒教育年刊,9,213-232。
張翠娥(2003)。融合教育幼小轉銜論題探討。屏東師院學報,18,307-330。
張廣義(2000)。融合教育實施的省思。國教輔導,40(3),18-20。
曾瑛楟、劉明松(2006)。學前身心障礙學生巡迴輔導制度實施現況與未來之探討—以台中縣為例。台東特教,23,12-16。
鈕文英(2003)。「美國智能障礙協會2002年定義的內容和意涵」。特殊教育季刊,86,10-15。
傅秀媚(1995)。遊戲本位課程對特殊幼兒社會能力的影響。幼兒教育年刊,8,21-31。
傅秀媚(1996)。特殊幼兒教育診斷。台北:五南。
傅秀媚(2002)。早期療育中跨專業團隊評估模式相關問題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6,1-22。
游雅惠(1999)。八十八學年障礙兒童進班巡迴輔導。愛心股東,41,1-2。
萬育維(1996)。台北市多元化托兒服務計畫執行成果報告。台北社會局補助計畫成果報告。
蔡文標(2000)。智能障礙者之學習策略。特教園丁,15(3),9-15。
蔡瑞美(2000)。回歸主流高中職身心障礙學生巡迴輔導制度的實施現況。特殊教育季刊,75,1-6。
廖永堃、魏兆廷(2004)。花蓮縣巡迴式資源班經營現況探討。東台灣特殊教育學報,6,65-88。
廖永堃、蔣明珊、何雅玲、胡軒瑜、黃子容(2006)。花蓮縣巡迴式資源班辦理成效探討。東台灣特殊教育學報,8,123-152。
廖信達(2003)。幼兒遊戲。台北:啟英文化。
廖又儀(2007)。幼教師實施學前融合教育的困難與因應策略。教師之友,48(2),52-59。
劉玉蓮、傅秀媚(2004)。社會福利機構中提供早期療育服務之師資知能 、需求與問題調查研究。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6,9-40。
鄭靜瑩、趙敏泓(2004)。從視障學生的安置談融合教育的施行--以視障巡迴輔導為例。特教園丁,19(4),23-28。
盧明(1995)。特殊幼兒之社會技巧教學策略的探討。嘉義師院學報,9,539-560。
賴美智(1997)。台北市學前障礙幼兒托育服務巡迴輔導計劃執行成果報告。台北第一兒童發展中心。
賴均美(1996)。如何強化中重度智能障礙者社交技巧—幾種常見教學策略的介紹。特教園丁,11(4),22-26。
賴怡君(2006)。國小不分類巡迴輔導教師服務現況期待及滿意度調查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身心障礙與輔助科技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蘇雪玉、周世偉(1993)。教學策略與學前自閉症個案之學校適應。輔仁學報,27,107-142。
鐘梅菁(1999)。學前融合教育實施之探討。新竹師院學報,12,381-395。
鐘梅菁(2002)。學前教師困擾問題之研究—以融合班教師為例。新竹師院學報,15,429-452。
Harris, K. C., & Klein, M. D. (2002). Itinerant Consultation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Issues and Challeng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13(3), 237-247.
Kelley, M. F. (2004).Reconciling the Philosophy and Promise of Itinerant Consultation
With the Realities of Practice.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15(2), 183-190.
Richardson-Gibbs, A. M. (2004).Itinerant Consultation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Personal Reflections From a Practitioner.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15(2), 177-181.



Sadler, F. H. (2003).The Itinerant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in the Early Childhood
Classroom .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35(3), 8-15.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天苗、范德鑫(1998)。智障學生學校適應能力之探討。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6,109-129。
2. 王天苗(2001)。運用教學支援建立融合教育的實施模式:以一公立幼稚園的經驗為例。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1,27-51。
3. 王天苗(2002)。發展遲緩幼兒在融合教育環境裡的學習。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3,1-23。
4. 王天苗(2003)。學前融合教育實施的問題和對策—以臺北市國小附幼為例。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5,1-25。
5. 王欣宜(1997)。身心障礙者的社會技巧教學。國教輔導,37(3),14-18。
6. 王國羽(1996)。障礙兒童早期療育政策的相關理論模型與台灣法令之解析。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333-350。
7. 江淑慧、宋金滿(2004)。學前聽障巡迴輔導實施現況。聽障教育期刊,3,5-6。
8. 林麗容(1998)。融合教育的實施方式及其相關的配合措施。國教輔導,38(3),19-22。
9. 周文麗、鄭麗珍、林惠芳(2000)。台灣早期療育的發展與未來展望。文教新潮,5,7-12。
10. 施相如(1996)。智能障礙者的訊息處理過程。特教園丁,11(4),77-79。
11. 洪儷瑜(1990)。感官活動在智能不足兒童教學上的運用。特殊教育季刊,6,34-37。
12. 郭逸玲、卓妙如(2004)。發展遲緩兒早期療育之概念與模式。身心障礙研究,2(2),68-75。
13. 鄒啟蓉、盧台華(2000)。發展遲緩幼兒社會行為及相關問題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0,171-191。
14. 鄒啟蓉(2004)。建構接納與支持的文化:學前融合班教師促進普通與發展遲緩幼兒互動及人際關係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7,19-38。
15. 黃惠如、何立博(2002)。中美英三國融合教育實施之比較─從早期療育之觀點談起。內政部兒童局。兒童福利期刊,2,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