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份
王伯鈞(2006)。部落格的異想世界-使用者人格特質與使用動機行動之關聯性
初探。私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傳播碩士班碩士論文。
余秋雨(2006)。觀眾心理學。台北:天下遠見。
林淑蓉(2001)。「瘋狂」的劇場:精神病人的互動與表演初探。國立清華大學人
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欽榮(2001)。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揚智文化。
林克寰(2004)。妳不能不知道的部落格。Jedi’s BLOG。2006年11月22日。
取自http://jedi.org/blog/archives/003856.html#entry
林克寰(2004)。部落格與全民媒體化。2006年11月22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dc/storypage.jsp?f_MAIN_ID=2&f_SUB_ID=5&f_ART_ID=205
林玉婷(2005)。即時通訊軟體MSN Messenger暱稱之呈現與溝通策略。國立政
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林佳靜(2005)。Weblog使用者個人因素與書寫動機、書寫行為關聯性研究。私
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慧琪(2006)。「無名」中,成就有名-網路相簿之閱聽人研究。國立中正大學
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承君(2005)。網誌、網誌活動與網誌世界:在理論與實踐間遞迴往覆。資訊
社會研究,10,107-146。
邱秋雲(2002)。網路戀情者個人特質與其網戀經驗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
邱士芬(2007)化妝保養的身體實現與「新男人味」的建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吳昭儀(2004)。大學生的共依附與愛情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孟軒(2006)。部落客網路書寫之自我揭露與人際關係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
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官容鳳(2007)。以ZMET隱喻抽取概念探討部落客線上閱讀與寫作心智模式。私
立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立軒(2005)。網誌的使用者與使用行為之研究。私立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柯秀佳(2007)。日記型部落格自我揭露行為與主觀幸福感之理論建構。國立中
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主義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
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台北:巨流。
胡妙勝(2001)。充滿符號的戲劇空間。台北:文津。
施力群(2005)。憑窗對望的想像:論網誌中的自我觀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
究所碩士論文。
施瑞瑄譯(2006)。Fievet, Cyril & Turrettini, Emily著。誰沒部落格? 台
北:商周。
徐江敏、李姚軍(譯)(1992)。Erving Goffman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
台北:桂冠。
許綺玲(譯)(1997)。羅蘭巴特著。明室•攝影札記。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
許皓宜(2004)。姊妹情誼的舊曲與新調-戀愛經驗對成年前期女性友誼影響之
探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張玉佩(2000)。網路閱聽人:主動/批判/自我展示。當代,159,90-101。張玉佩(2003)。當代閱聽人研究之理論重構:試論閱聽人的思辨能力。國立政
治大學新聞系博士論文。
張玉佩(2004)。從媒體影像觀照自己:觀展/表演典範之初探。新聞學研究,82,41-85。
張玉佩(2004)。閱聽人概念的探索:從網路經驗出發。中華傳播學刊,5,37-71。陳玉箴(譯)(2002)。Silverstone, Roger著。媒介概念十六講。台北:韋伯
文化。
陳俞霖(2003)。網路同儕對青少年的意義:認同感的追尋。嘉義:南華大學社會所。
陳年興(1995)。WWW加速Internet成為第四大媒體。網路通訊,5,36-39。
陳亞萍、夏學理(2001)。表演藝術觀眾發展及其相關理論探析。空大行政學報,11,213-252。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世耀(2005)。Me Media!個人媒體時代來臨!e天下雜誌。52,102-107。
陳信宏(2006)。從Blog使用目的,探索部落格商機。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厚銘(2001)。虛擬社區中的身分認同與信任。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
士論文。
傅大煜(2005)。部落格-We the Media時代來臨。經濟部電子商務導航,7(3)。
游康婷(2002)。網路友誼的形成與維繫:電子佈告欄使用者交友行為研究。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婷喻(2006)。台灣部落格的下一步。動腦雜誌,357,57-58。葉修毓、鄭百雅、鄭國威(2005,11月)。 I, performer,director─以Goffman
的劇場論看Blog使用者的表演與自我展現。論文發表於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主辦之第二屆數位傳播國際研討會論文,嘉義。
創市際(2005)。部落格使用意見調查研究報告(一)。2007年2月7日,取自
http://www.insightxplorer.com/specialtopic/blog_0725_05.html
創市際(2005)。部落客樂陶陶 2005持續發燒。2007年2月7日,取自
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09_13_05.html
創市際(2005)。你玩網路相簿咩。2007年2月24日,取自
http://www.insightxplorer.com/specialtopic/kuso_0610_05.html
創市際(2006)。台灣網路使用概況。2007年3月8日,取自
http://www.insightxplorer.com/specialtopic/crossmedia_200611_1.html
費孝通(1948)。鄉土中國。大陸:上海人民出版社。
楊宜音(2001)。自己人:一項有關中國人關係分類的個案研究。本土心理學研
究,13,277-316。
資策會(2006)。Blog獲利方式與案例分析。台北:陳信宏、周樹林。
資策會(2006)。台灣網路娛樂市場發展趨勢前瞻。台北:劉楚慧。
資策會(2006)。台灣網友行為與B2C消費發展趨勢。台北:周文卿。
資策會(2007)。部落客使用行為分析。台北:劉楚慧。
廖思逸(2005)。公開的秘密-從網路日記看網路上的公開與私密。國立政治大
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貞延(2002)。台前台後,線上線下。2007年2月16日,取自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27/social/27-16.htm
歐貞延(2004)。從網路看親密關係的轉變。私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所碩士論文。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運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劉江釗(2005)。部落客的社會網絡與自我呈現初探。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惠涓(2006)。部落格作為大學女性學生自我呈現的另一個空間-以南部某科技大學資管系為例。樹德科技大學資管所碩士論文。
鄭國威(2005)。Blog, Research, and Beyond。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5。2007
年2月1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5/45-05.htm
蔡幸真(2006)。部落客為什麼連結?個人網誌連結的形成、實驗與實踐。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廣告雜誌編輯部(2006)。台灣部落格,無名居首奇摩緊追。廣告雜誌,186,119。
賴秉寰(1999)。劇場與日常生活表演中的看與被看-從角色與心理距離來探討。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學系碩士論文。
謝仁進(2004)。從現代性的反思看網路日記-以鄉村部落格及愛情國小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光萍(2006)。每天誕生十萬個新部落格,傳統媒體告急。數位時代,143,152-153。
魏盈婷(2006)。網誌互動功能之使用行為、動機與滿足度研究。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皓菱(2004)。網路時代的麥哲倫-博客現象分析。文化研究。2007年4月4
日,取自http://www.culstudies.com/rendanews/displaynews.asp?id=2959
龐文真(2006)。完全解讀無名小站。數位時代,137,46-75。英文部分
Abercrombie N. and Longhurst B.(1998).Audiences: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performance and imagination . London : SAGE
Barnes, S. B. (2003).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Human-to-human
communication across the Internet. Boston, MA: Pearson Allyn & Bacon.
Bortree, D.S. (2005). Presentation of self on the Web: 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teenage girls’ weblogs.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Journal, 5(1).
Bukowski, W. M., Newcomb, A. F. and Hartup, W. W. (eds.) (1996). The
Company they keep:friendship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eung, C. (2000). A home on the web: Presentations of self on personal
homepages, In Gauntlett, D. (Ed.). Web Studies: Rewiring media studies for the digital age. London: Arnold.
Crowther, B.(1999). Writing as Performance: Young Girls'' Diaries. In
Ruthellen Josselson & Amia Lieblich (Eds.).Making Meaning of
Narratives. (pp.197-220) Thousand Oaks, London, New Delhi: Sage.
Cutler, R.H. (1996). Technologies relations, and selves. In Strate,L., Jacobson, R. & Gibson, S.B. (Eds.), Communication and cyberspace: Social interaction in an electronic environment. Cresskill, New Jersey: Hampton Press.
Elkind,D.(1967).Egocentrism in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38,
1025-1034.
Elizabeth Hill, Catherine O’Sullivan and Terry O’Sullivan (1997) ,
Creative Arts Marketing,Butterworth-Heinemann.
Goffman E.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Joseph R. Dominick(1999). Who do you think you are? Personal home pages
and self-presentation on the the world wide web. J&MC Quarterly,76(4), 646-658.
Kemper,T.D.& Reid,M.T.(1997).Love and liking in the attraction and
maintenance phases of long-term relationships.Social Perspectives on Emotion,4,37-69.
Lenhart, A., & Fox, S. (2006). Bloggers, a portrait of the Internet''s new
storytellers: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
Lenhart, B. A. (2005). Unstable Texts: An Ethnographic Look at How
Bloggers and Their Audience Negotiate Self-Presentation, Authenticity and Norm Formation.Arts and Sciences of Georgetown University, Washington.
Meyrowitz, J. (1985). No Sense of Place: 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Media
on Social Behavior.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iller H.(1995,June).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lectronic Life: Goffman
on the Internet. Paper presented at Embodied Knowledge and Virtual
Space Conference Goldsmiths’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
Nardi, B. A., Schiano, D. J., Gumbrecht, M., & Swartz, L. (2004). Why We
Blog.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7(12), 41-46.
O’Sullivan, P. B. (2000). What you don’t know won’t hurt me: Impr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 of communication channels in relationships.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6(3), 403-431.
Patton,M.Q.(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2nd Ed.
Newbury Park:Sage.
Scheidt L.& Wright,E.(2004).Common Visual Design Elements of
Weblogs.Retrived 03-03-07 from http://blog.lib.umn.edu/blogosphere/common_visual.html
Simmel, G. (1971b). The Stranger. In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
Selected Writings (pp. 143-149).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tacey,J.(1994).Star Gazing: Hollywood Cinema and Female Spectatorship.
New York&London:Routledge.
Stauffer, T.(2002).Blog On:Building Online Communities with Web Logs.
McGraw-Hill/Osborne.
Walther, J.B. (1996)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m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Hyperpersonal Interaction. Communication Rearch, 2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