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44.200.82.1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03 23:49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林注強
研究生(外文):
Chun-Chiang Lin
論文名稱:
國中小教師休閒教學能力與擔任休閒教學志工意願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
Teacher’s Leisure Teaching Ability and Willingness to be Leisure Instructor Volunteers in the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指導教授:
高俊雄
指導教授(外文):
Chin-Hsung Kao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
系所名稱:
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碩士班
學門:
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
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5
中文關鍵詞:
休閒志工
、
休閒教育
、
教學能力
、
教學意願
外文關鍵詞:
Leisure Teaching Ability
、
Willingness of Instruction
、
Leisure Education
、
Volunteers of Leisure
相關次數:
被引用:
6
點閱:357
評分:
下載:115
書目收藏:10
隨著週休二日與空閒時間的增加,休閒成為國人健康生活的重要指標,本研究試圖從校園既有人力資源中,剖析教師投入休閒教學的能力與意願。透過AHP層級分析法、問卷調查法,建立休閒教學能力與教學意願的衡量指標,偵測出教師投入休閒教學的人口背景結構,以瞭解未來推動校園休閒人力資源系統、休閒課輔、休閒攜手計劃等方案的可行性;此外,本研究亦可瞭解教師參與休閒志工的背景因素,以及有無津貼是否影響教師擔任志工的意願。
本研究歸納整理出「休閒教學能力」與「休閒教學意願」各具有十八項影響指標,並以AHP建立各自的權重值,經過累計積分及分析後發現四項結果:
一、最適合投入休閒教學的國中小教師是:教導「健康體育」或「藝術與人生」課程的男老師,且年齡超過25歲,年資在五年以內和年資超過11年的教師。
二、同時具備休閒教學能力和休閒教學意願的教師當中,年資介於6~10年的教師,符合條件的比例最低。
三、最適合擔任休閒志工的教師,是年資1年以下和年資超過26年,在桃園北區授課的教師。
四、如果休閒活動是自己所擅長的,在全體教師當中,有57.6%願意擔任該活動的志工,但其中有16.1%必須有津貼才願意當志工。
本研究得知,有超過43 % 的國中小教師自認具備休閒教學能力與意願,顯示休閒教育的推行已具備相當的能量,未來建議可選定實驗學校推動校園休閒教育,讓各課教師都有機會推廣專長領域項目,進而瞭解學生之學習滿意度、及全面推動休閒教育的可行性。
Leisure activities had been an important index of Taiwanese health and life, especially when regular holiday move on to two days per-week and give people more leisure tim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manpower of middle schools and want to know the teacher's ability and willingness of instructing leisure activiti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and questionnaire, this study know how to measure the teacher's ability and willingness of instructing leisure activities. Try to detect their distribution and background, and to evaluate whether it's feasible in the future or not in school's leisure manpower system, student's guidance after school, join hands project of leisure, and so on. In addition, this study would understand teacher's background who like to be a volunteer of leisure, and to know whether the allowance would influence their willingness.
This study found each 18 indexes about the ability and willingness of instructing leisure activities. After counting and analysing through AHP's weight and summary, this study got 4 result.
1. The fittest teachers to join in leisure instructing would be those male teachers who teaching health/physical education or art/life, and their working experience is less than 1 year or more than 11 year.
2. Those teachers who's working experience between 6~10 year have the lowest weight in the group of people whom have both the ability and willingness of instructing leisure activities.
3. The fittest teachers who like to be leisure volunteers would be those who's working experience under 1 year or more than 26 year and working on Taoyuan's north area.
4. There is 57.6 percent teachers would like to be leisure volunteers if they join in the leisure activities whom they are good at, but there is 16.1 percent teachers need a prior allowance.
This study found more than 43 percent of teachers in the middle schools considered that they had got both the ability and willingness of instructing leisure activities. It revealed Taiwan’s middle schools already had lots of energy to run leisure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we suggest government could try to give an impetus to each teacher in an experimental school to instruct leisure activities, then we will know about the student’s satisfaction and the possible of running leisure education in the whole middle school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 6
第四節 研究問題 7
第五節 名詞解釋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休閒教育的相關理論與研究 13
第二節 青少年休閒教育的推行現況 26
第三節 教學能力的相關理論與研究 30
第四節 教學意願的相關理論與研究 38
第五節 志工種類 40
第六節 教師之休閒參與 42
第七節 休閒認知與休閒層次 44
第八節 休閒活動分類 47
第九節 學校人力資源 5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53
第二節 研究架構 59
第三節 研究實施流程 6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62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72
第六節 研究限制 75
第四章 資料分析結果
第一節 問卷發放與回收分析 77
第二節 AHP層級分析結果 81
第三節 休閒教學能力與休閒教學意願之衡量 83
第四節 具備休閒教學能力、休閒教學意願之教師背景分析 92
第五節 教師擔任休閒教學志工之分析 104
第六節 綜合分析 11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23
第二節 建議 126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28
二、網路部分 131
三、英文部分 131
附錄
附錄一、休閒教學能力與休閒教學意願問願調查對象 132
附錄二、AHP休閒教學能力與教學意願層級表 133
附錄三、教師「休閒教學能力」與「休閒教學意願」調查表 140
一、中文部分
于泳弘(2005)。企業因應勞退新舊制 轉換規劃。經濟日報。
王弘杰(2006)。人力資源管理與學校經營。師友,472期。
田福連(2000)。推展九年一貫課程教師應有的生涯專業認知與策略。教師之友,41卷1期,2-8。
吳忠宏(2001)。淺談休閒教育之定義、模式內容與活動規劃。國教輔導,41卷2期,44-51。
吳佳珍、林意欽、彭淑芳、廖家興、蔡國臣(1994)。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八十學年度大學部及國小師資班結業生教學意願之調查研究。傳習,12期,1-16。
吳劍秋(2004)。旅遊動機和阻礙因素對銀髮族海外旅遊參與意願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明洲(2002)。公部門志願服務人力資源運用之探討-以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林注強(2007)。國中小教師休閒輔導能力與意願研究。2007全國體育運動學術團體聯合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會研討會刊。
桃園縣政府教育局(2007)。桃園縣中小學名冊。桃園縣政府。
高俊雄(1999)。休閒教育之理念、規劃與實現。學生輔導,60期,8-19。
徐易男(2003)。淺析青少年休閒教育的輔導與實施。學生事務,42卷1期,58-60。
孫慶國(2003)。教孩子補習,不如陪孩子休閒!:從小培養休閒學習的意義。師友,434卷3期,8-13。
陳春蓮(2003)。有效體育教學行為之探討。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12期。
陳啟榮(2005)。延續管理在學校行政上之應用。國教天地,160期。
陳進豐(2002)。休閒教育與能力。國教世紀,203期,67-78。
陳煜清(2001)。談「人力資源管理」對教育行政組織之啟示。學校行政,15期。
陳淑蘭(2001)。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學校行政工作意願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錦鵬(2007)。運動休閒產業人力資源媒合技術之開發與驗證。國立體育學院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碩士論文。
郭金芳(2003)。休閒能力自我檢視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12期。
董國安(2003)。學校教師休閒活動效益與規劃之探討。中華體育,17卷2期,139-146。
葉步和(2002)。志願服務對警察機關維護社會秩序之探討-以中壢警察分局協勤民力組織為研究對象。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英邦(1989)。校長、同事、家長及學生行為對教師教學意願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12期,P127-198。
蔡文慈(2001)。淺談九年一貫課程中休閒教育之實施。國教輔導,40卷6期,50-54。
蔡宗展、鐘敏華(2006)。基隆市女性國小教師休閒運動行為及體育教學能力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 19卷第2期。
蔡慶文(2002)。教師體適能的提升。師友,415期,23-26。
蔡翼擎(2004)。人力盤點企業健檢。經濟日報/D4版/副刊企管。
趙麗雲(2002)。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暨發展策略。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國改研究報告 教文(研)091-007號。
蕭穗珍(2003)。由教師甄試省思多元教學能力。教師天地,126期。
劉安屯(1995)。一個青少年休閒輔導模式之探討。學生輔導通訊,39期,82-87。
顏妙桂(2002)。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休閒教育內涵之探討:從能力指標分析。公民訓育學報,12輯,33-57。
謝宜倩(2001)。國民小學教師對學校人力資源管理之執行成效與知覺及其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龍曉(2002)。青少年階段 休閒 運動培養之探討。中華體育,16卷2期,110-115。
蘭堉生(1998)。人力盤點。人力培訓專刊,p21-26。
嚴敏秀(2000)。加強實施青少年休閒教育的努力方向。學生輔導,70期,120-131。
二、網路部分
中國時報(2007/11/12)。孩子 站在不同起跑點。中國時報。資料引自: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Focus/2007Cti-Focus-Content/0,4518,9611120011+0+0+075338+0,00.html。
孤單北半球(2005)。地方派系與黑道勢力。華陀BBS。資料引自:http://bbs.cmu.edu.tw/gmore?History&.DIR&87。
陳鳳如(2005/11/6)。清查蚊子館 147件公共工程閒置 浪費四百億。中廣新聞網。資料引自:
http://blog.yam.com/cynthiax/article/729608。
羅肇錦(2006)。台灣客家話的現狀與未來走向。福爾摩沙客家網。資料引自:http://blog.yam.com/hakka9/article/5890276。
三、英文部分
Dysart, J. (1999). HR recruiters build interactivity into web site. HR Magazine, Alexandria.
Geoffrey Godbey (2005). Leisure in your Life: An exploration. Creative and More Inc.
Saaty, T. L. (199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planning, priority setting, resource allocation. NY: McGraw-Hill.
Simon Priest and Michael A. Gass. (2005). Effective leadership in adventure programming. U.S.A. Sheridan Books.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國民小學教師對學校人力資源管理之執行成效與知覺及其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
2.
旅遊動機和阻礙因素對銀髮族海外旅遊參與意願影響之研究
3.
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學校行政工作意願之研究
4.
公部門志願服務人力資源運用之探討-以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為例
5.
志願服務對警察機關維護社會秩序之探討-以中壢警察分局協勤民力組織為研究對象
6.
高齡志工服務學習與成功老化之探究-以台灣柴山、玉山和梅山登山志工為例
7.
國小教師深度休閒經驗與專業發展之研究
8.
以知識管理能力及教學能力的觀點探討國小教師持續使用電子教科書之意圖
9.
國小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休閒教育內容之研究
10.
運動休閒產業人力資源媒合技術之開發與驗證
11.
國小高年級校外教學對休閒教育與休閒效益影響之研究
12.
相得益彰?一所高雄國小教師的休閒生活之探討
1.
田福連(2000)。推展九年一貫課程教師應有的生涯專業認知與策略。教師之友,41卷1期,2-8。
2.
吳佳珍、林意欽、彭淑芳、廖家興、蔡國臣(1994)。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八十學年度大學部及國小師資班結業生教學意願之調查研究。傳習,12期,1-16。
3.
高俊雄(1999)。休閒教育之理念、規劃與實現。學生輔導,60期,8-19。
4.
徐易男(2003)。淺析青少年休閒教育的輔導與實施。學生事務,42卷1期,58-60。
5.
陳春蓮(2003)。有效體育教學行為之探討。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12期。
6.
陳啟榮(2005)。延續管理在學校行政上之應用。國教天地,160期。
7.
陳進豐(2002)。休閒教育與能力。國教世紀,203期,67-78。
8.
陳煜清(2001)。談「人力資源管理」對教育行政組織之啟示。學校行政,15期。
9.
郭金芳(2003)。休閒能力自我檢視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12期。
10.
董國安(2003)。學校教師休閒活動效益與規劃之探討。中華體育,17卷2期,139-146。
11.
楊英邦(1989)。校長、同事、家長及學生行為對教師教學意願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12期,P127-198。
12.
蔡文慈(2001)。淺談九年一貫課程中休閒教育之實施。國教輔導,40卷6期,50-54。
13.
蕭穗珍(2003)。由教師甄試省思多元教學能力。教師天地,126期。
14.
劉安屯(1995)。一個青少年休閒輔導模式之探討。學生輔導通訊,39期,82-87。
15.
顏妙桂(2002)。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休閒教育內涵之探討:從能力指標分析。公民訓育學報,12輯,33-57。
1.
桌球正手弧圈球技術動作分析
2.
以知識管理能力及教學能力的觀點探討國小教師持續使用電子教科書之意圖
3.
國民小學職前教師教學能力檢定評分量表建構之研究-以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為例
4.
報紙運動語言使用之分析
5.
國小體育組長角色壓力與工作滿意相關之研究—以桃竹苗四縣四為例
6.
古蹟再利用與文化創意產業之研究-以淡水紅毛城為例
7.
兩種動態平衡測試應用於腳踝不穩定之非運動員與跆拳道選手:測力板、Star Excursion Balance Test
8.
八週樂樂棒球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童健康體適能與運動體適能的影響
9.
台茂購物中心A-Zone動力站消費者服務知覺、消費動機、環境知覺、活動效果與忠誠度之相關研究
10.
置入性行銷對知覺可信度、內容滿意度及品牌形象的影響:以電視新聞為例
11.
武術教學實施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以松山工農為例
12.
WebQuest教學策略融入高中英文教學之行動研究
13.
戶外運動創新推廣烏來觀光之可行性研究
14.
休閒活動指導員訓練成果評估之研究-以青年工作體驗計畫為例
15.
臺北市立美術館觀眾參與志工意願之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