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王蜀桂(2005)。神秘的原住民巫術。百世教育雜誌,161,106-113。王蜀桂a(2006)。琉璃珠的傳說故事。百世教育雜誌,173,112-113。
王蜀桂b(2006)。古樓部落的女巫學堂。百世教育雜誌,173,106-111。
王美晶(譯) (1999)。台灣原住民風俗。台北:原民文化。(玲木質,1991)
巴瓦瓦隆.撒古流(1993)。排灣族的裝飾藝術。南投、屏東:台灣省教育、屏東縣政府、屏東縣立瑪家國民中學。
石磊(1971)。筏灣:一個排灣族部落的民族學田野調查報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之二十一。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田哲益a (2002)。台灣原住民歌謠與舞蹈。台北:武陵。
田哲益b (2002)。台灣的原住民─排灣族。台北:臺原。
朱岑樓(譯)(1978)。巫術科學與宗教。台北:協志工業叢書。(Bronislaw Malinowski)。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口述歷史專案小組(1993)。台灣婚喪習俗口述歷史輯錄。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江映碧(1999)。動作分析與記錄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
宋兆麟(1989)。巫與巫術。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汪培基(譯) (1991)。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台北市:久大。(J.G .Frazer, 1948)
花松村(1996)。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
林惠祥(1966)。文化人類學。台北市:臺灣商務。
林欽榮(2001) 。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揚智文化。
林二郎(2004)。以大巴六九部落的實踐經驗芻建卑南族巫術的理論。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 。林明美(1996)。阿美族巫師儀式舞蹈研究─吉安鄉東昌村miretsek實例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藝術學院,台北 。阮昌銳(1994)。台灣土著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台灣省立博物館。
阮昌銳(1996)。台灣的原住民。台北:台灣省立博物館。
李天民,余國芳(2000)。中國舞蹈史。台北:大卷文化。
李宏夫(2000)。阿美族里漏社Talatuas(祭祖儀式)。山海文化雙月刊,25/26,180-183。
李宏夫(2001)。原住民舞蹈。美育雙月刊,124,16-21。李宗芹(1996)。與心共舞。台北:張老師。李恩賜(2003)。排灣族刺球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李莎莉(1999)。台灣原住民傳統服飾。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莎瓦依絲(2006)。春日鄉村莊歷史傳說。高雄:未出版。
吳燕和(1965)。排灣族東排灣群的巫醫與巫術。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0,105-150 。
胡台麗(1998)。儀式與影像研究的新面向:排灣古樓祭儀活化文本的啟示。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6,1-28。
胡台麗(2003)。文化展演與台灣原住民。台北:聯經。
胡台麗(1991)。台灣原住民的祭典儀式。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胡台麗(1997)。文化真實與展演:賽夏、排灣經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4,61-86。
高加馨、黃琼如(2006)。靠近部落寄寓者文史採集巫師篇。屏東:屏東縣牡丹鄉鄉公所。
許世珍(1956)。台灣高山族的始祖創生傳說。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163-191。
許功明、柯惠譯(1998)。排灣族古樓村的祭儀與文化。台北:稻鄉。
許常惠(1976)。台灣省高山族民謠集。台北:台灣省民政廳。
葉婉奇(譯) (2000)。台灣原住民的祭儀生活。台北:原民文化。(古野清人,1996)
童春發(2001)。台灣原住民史排灣族史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詹嫦慧(2006)。原住民巫師與基督宗教的相遇─東排灣兩位女巫師口述紀實。台東文獻,12,63-73。
楊江瑛(2003)。mukiangai:建和卑南巫師的儀式實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 。趙容俊(2005)。巫術的定義。宗教哲學,32,186-218。陳思嫻(2004)。南方,巫祝的許諾--尋訪西拉雅族女巫。文化視窗,60,70-73。陳文德(2000)。胆(faea)阿美族的宗教變遷:以接受天主教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8,35-61。陳其祿(1963)。台灣排灣族群諸族木雕標本圖錄。台北:南天。
陳盈真(2005)。阿里山鄒族巫術與文化。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陳妙玲(1999)。泰雅族的末代巫師。光華,24:8,120-127。
趙綺芳(2005)。與台灣原住民共舞。美育雙月刊,144,18-27。趙郁玲(1999)。淺述原住民祭儀歌舞,舞蹈欣賞。載於伍曼麗(主編),頁94-104。台北:五南。
蔡光慧(德米亞.魯路灣)(1998)。排灣原住民部落社會的建立與族群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台北。蔡光慧(德米亞.魯路灣)(1998)。排灣族祖靈信仰與部落共同體:Maleveqe為探究核心。原住民教育季刊,21,102-130。
蔡金鳳(2006)。我如何成為女巫師。人籟論辯月刊,28,28-29。潘立夫(1998)。Kavulungan排灣族文明:一個沒有文字、金錢的社會。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張佩瑜(2005)。臺灣排灣族婚禮舞蹈之研究-以臺東縣金峰鄉嘉蘭村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台北。張金生(1997) 。臺東縣達仁鄉鄉誌。台東:達仁鄉公所。
蔣斌,李靜宜(1995)。北部排灣族家屋的空間結構與意義,空間、力與社會。載於黃應貴(主編),頁167-212。台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連樹聲(譯)(2005)。原始文化:神話、哲學、宗教、語言、藝術和習俗發展之研究。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E. B. Tylor)
劉鳳學(2000)。與自然共舞─台灣原住民舞蹈。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劉璧榛(2006)。尋找臺灣新女性典範--只有女人可以做巫師。人籟論辯月刊,31,48-55。衛惠林(1960)。排灣族的宗教組織與階級制度。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9,71-98。
龍寶麟(1968)。台東縣達仁鄉排灣族的宗教信仰。台灣文獻,19,4,1-24。
英文部分
Bogdan, R.C., & Biklen, S.K.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3n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Cecily Dell (1997). Effort/ Shape – Diagram of Notation &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Quality, A primer for Movement Description.New York: Dance Notation Bureau , p65.
Patton, M.Q.(2002).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methods(3nd ed.).Oaks,California: Sage.
網路資料
石磊(1999)。臺灣原住民-排灣族。『1999 台東南島文化節』南島國際學術研討會學術演講,台東。2006年1月5日,取自http://paiwan.myweb.hinet.net/awa2/paiwan.htm
台灣原住民介紹(2006)。巫術占卜。2006年3月2日,取自http://www.tacp.gov.tw/intro/fm/fmpoker.htm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2)。電子化政府網路村里。2006年3月16日,取自http://www.village.gov.tw/dept/index.jsp?vcode=376538100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2005)。台灣原住民介紹。2005年11月7日,取自http://www.tacp.gov.tw/intro/fm/fmpoker.htm
行政院原住民族生活資訊網(2005)。全國各縣市原住民族別登記人口數統計表資料標準日:95年01月27日。2006年6月1日,取自http://others.apc.gov.tw/popu/9501/aprp5g02.htm
李宏夫(2005)。原住民舞蹈與儀式之關係─以阿美族sikawasay(祭師團)儀式為例。益學網公益組織聯合網站。2006年3月20日,取自http://www.eshare.org.tw/eshare_response_Text.asp?Txt_ID=108東方足跡(2006)。屏東縣行政區域圖。2006年6月12日,取自http://pingtung.footprint.tw/maps-title.htm
東方足跡(2006)。屏東縣交通路線圖。2006年6月12日,取自http://pingtung.footprint.tw/maps-title.htm
原住民觀光產業資訊網(2006)。原住民文化排灣族。2006年3月20日,取自 http://visitnative.nat.gov.tw/group/Info3.asp
胡台麗(2004)。從民族誌影像認識多元文化。2006年3月2 日,取自http://203.68.236.97/highhistp/highhistp16/16histp_index.htm
春日鄉原住民發展協會(2008)。春日文化。2008年1月10日,取自http://www.goodcity.com.tw/haruhi/
春日鄉原住民發展協會(2008)。活動花絮 。2008年1月10日,取自http://www.goodcity.com.tw/haruhi/
屏東縣春日鄉公所(2006)。春日鄉簡介。2006年3月2日,取自http://www2.pthg.gov.tw/TownCrt/CmsShow.aspx?Parm=20061026134440281,2006102320369265,3
屏東縣春日鄉公所(2008)。古華村。2008年1月10日,取自
http://www.pthg.gov.tw/TownCrt/CmsShow.aspx?Parm=200723143348540,20061027111515781,5
屏東縣民政局戶政課資訊網(2008)。屏東縣春日鄉歷年來戶數及人口數。2008年1月10日,取自http://civ.pthg.gov.tw/style/front001/bexfront.php?sid=bmdform&class=18-0
屏東縣政府(2006)。屏東縣春日鄉資訊服務網。2006年3月20日,取自http://www.pthg.gov.tw/chinese/town/PTT30/p01.ASP
蛇的傳人(2008)。排灣情。2008年1月10日,取自http://www.shute.kh.edu.tw/~t1212/
排灣族文化數位化(2008)。天籟之音。2008年1月10日,取自http://www.mjjh.ptc.edu.tw/culture/page3/page3.html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2008)。民族學藏品照片。2008年1月10日,取自http://www.museum.org.tw/031_3_03.htm
郭芷瑄(2005)。屏東縣:春日鄉內四條溪封溪 維護自然生態。大紀元。2006年3月20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5/7/13/n984783.htm
葉神保(2005)。台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網路版。2006年3月20日,取自http://134.208.29.49/citing_content.asp?id=1201&keyword
張丞仁(2004)。原民尋根─屏東春日五年祭。2006年1月7日,取自http://www.ettoday.com/2004/12/16/329-1728706.htm
鄭詩韻(2006)。皇位繼承:男性為主的世界。2007年3月27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60906/19/367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