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184.63)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8 08:0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靜淑
研究生(外文):Chen Ching-Shu
論文名稱:國民教育階段身心障礙類特殊班評鑑實施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Evaluation of Special Education Class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Level. -A Case Study of Yun-Lin County-
指導教授:王木榮王木榮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ang Mu-Ju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特殊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26
中文關鍵詞:特殊教育評鑑雲林縣身心障礙類特殊班身心障礙類國民教育
外文關鍵詞:special education evaluationspecial education class in Yunlin Count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4
  • 點閱點閱:71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2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6
中 文 摘 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瞭解雲林縣國民教育階段身心障礙類特殊班特教人員、特教班家長團體及特教評鑑小組,對雲林縣89年至96年所實施之特教評鑑的看法與滿意度,再根據研究發現做成結論並提出建議,俾供雲林縣教育主管單位、國中小特殊教育人員與未來相關研究做參考。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及訪談法進行資料蒐集,以雲林縣89年至96年度國民教育階段身心障礙類特殊班評鑑之特教人員、特教班家長團體及特教評鑑小組為研究對象,有效問卷份數,特教人員226份,回收率為85.6%,家長團體105份,回收率為 64.8%;訪談對象包括特教人員3名,家長團體4名,評鑑委員8名。本研究的工具為「國民教育階段身心障礙類特殊班評鑑意見調查問卷」共二式,所得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統計處理和分析。
研究者歸納研究結果,提出8個主題、33個項目、74個細項的芻議,並提出以下建議。對教育主管機關的建議:1.98年度實施評鑑的方式應多元化,可規劃以線上評鑑及部分評鑑項目與其他校務評鑑做整合的評鑑方式進行。2.為達到公平與客觀的原則,評鑑方式應採集中式評鑑或是規劃相同的評鑑項目由同一位評鑑委員評鑑。3.評鑑項目數量宜再精簡,並給予受評學校有選擇評鑑項目的彈性空間。4.評鑑委員的人數應再增加。5.訂定評鑑申訴制度。6.成立追蹤輔導小組,以輔導及提供支援的方式,協助學校改進。7.應針對89年至96年四次的評鑑做整體的檢討。對學校特教人員的建議:1.養成平常就蒐集並建立教學檔案的習慣,可避免因準備評鑑資料造成的工作壓力。2.學校行政單位應成立特教評鑑小組,負責規劃並分配評鑑工作事宜。3.應主動告知並鼓勵特教班家長參與評鑑當天的座談會。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teachers', the parent's association's, and the evaluation members' perception and satisfaction toward the special education class from 89 to 96 in Yunlin Count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indings, mad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authority concerned, the teachers of special education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in Yunlin County, and future research.

The survey data were collected with questionnaire from the teachers, and the parent's association of the special education class from 89 to 96 in Yunlin County and including interview with 3 teachers, 4 parents, and 8 evaluation members. The valid number of questionnaires was from the teachers was 226, and the returned rate reached 85.6%; the valid number of questionnaires from the parent association was 105, and the returned rate reached 64.8%. The tools administered for the study was “Questionnaire of evaluation of the special education class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Level.” The survey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OVA.

The findings conclude to a tentative evaluation scheme with eight parts, thirty-three items and seventy-four sub items. Furthermore,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are raised for concerning institutions or personnel:
1). For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a). The methods of evaluation should be diverse, such as on-line ratings and parts of evaluation items can be integrated with Academic Affairs Appraisal in the Academic Year 2009
b). On account of the equality and objectivity, the method of evaluation should adapt centralized evaluation or the same items are evaluated by the same evaluation member.
c). The number of evaluation items can be more parsimony and offer the school being rated more flexibility on the evaluation items.
d). The number of evaluators should increase.
e). To draw up the appeal system of evaluation.
f). To form a follow-up tracing counseling group for assisting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chool by the way of guidance and aids.
g). To make a whole review about the four time evaluations from 89 to 96.
2). For teachers of special education:
a). The teachers should form a habit of collecting and making teaching portfolio to avoid the pressure for preparing the evaluation.
b). The authorities of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hould establish evaluation group to manage the affairs of evaluation.
c). The teachers should actively inform and encourage the parents to attend the conference of evaluation.
目 錄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目錄……………………………………………………………………………Ⅳ
表次……………………………………………………………………………Ⅵ
圖次…………………………………………………………………………………………Ⅸ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4
第三節 重要名詞解釋…………………………………………………………………6
第四節 研究範圍………………………………………………………………………7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教育評鑑與特殊教育評鑑的意義、目的與重要性…………………………8
第二節 教育評鑑與特殊教育評鑑的相關理論……………………………………18
第三節 我國實施特教育評鑑的概況及相關研究…………………………………39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架構……………………………………………………………………64
第二節 研究工具……………………………………………………………………65
第三節 研究對象……………………………………………………………………68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7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雲林縣國民教育階段身心障礙類特殊班特教人員對特教評鑑看法 與滿意度之分析……………………………………………………………77
第二節 雲林縣國民教育階段身心障礙類特殊班家長團體對特教評鑑看法
與滿意度之分析……………………………………………………………121
第三節 雲林縣特殊教育評鑑小組對雲林縣實施特教評鑑之看法與建議………142
第四節 綜合討論……………………………………………………………………16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74
第二節 建議…………………………………………………………………………187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190
英文部分………………………………………………………………………………194
附錄
附錄一 國民教育階段身心障礙類特殊班評鑑意見調查問卷學校教育人員版
(初稿)……………………………………………………………………196
附錄二 國民教育階段身心障礙類特殊班評鑑意見調查問卷家長版(初稿)……203
附錄三 半結構訪談大綱參考題庫(初稿)…………………………………………208
附錄四 國民教育階段身心障礙類特殊班評鑑意見調查問卷學校教育人員版…209
附錄五 國民教育階段身心障礙類特殊班評鑑意見調查問卷家長版……………217
附錄六 半結構式訪談大綱…………………………………………………………222
附錄七 訪談大綱編碼方式…………………………………………………………224
附錄八 特教人員對特教評鑑之認知與看法………………………………………226
王文科、蕭金土、張昇鵬、李乙明(1999)。我國特殊教育指標建構之研究。載於第四屆特殊教育「課程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163-202。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編印
王湘栗、吳清山(2004)。教育評鑑的概念與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9,1-25
王振德(2004)。我國特殊教育評鑑及相關研究。教育資料集刊,29,341-357
王招蘭(2005)。臺東縣身心障礙類特殊教育評鑑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教育行政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毛連溫(1989)。特殊教育行政。臺北:五南
伍振鷟編(1993)教育評鑑。臺北:南宏
吳清基(1998)。精緻教育的理念。臺北:師大書苑
吳美麗(2000)。特殊教育評鑑方案之規劃與設計-以臺北縣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何東墀(2003)。特殊教育發展中家長參與的催化功能。特教園丁,19(2),1-7
何美燕(2005)。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和行政人員後設評鑑知覺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身心障礙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李緒武(1993)。教育評鑑的意義與發展。載於伍振鷟(主編),教育評鑑(頁1-12)。臺北:南宏
李慶良(2001)。特殊教育方案評鑑。載於特殊教育論文集。國立臺中師院特殊教育中心編印
林三木(1996)。特殊教育行政。臺北:五南
林天祐(2004)。教育評鑑實施過程與方法的專業化。教育資料集刊,29,27-52
林蒼毅(2006)。國民小學特殊教育評鑑實施意見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行政碩士班,未出版,彰化
洪榮照(1999)。特殊教育的管理與評鑑。載於特殊教育論文集。國立臺中師院特殊教育中心編印
胡斯淳(2003)。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和行政人員後設評鑑知覺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施定芬(2004)。高屏地區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評鑑方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孫淑柔(1999)。身心障礙學生學習成果評鑑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秦夢群(1993)。教育評鑑對目前教育決策的影響-CIPP與司法評鑑模式為例。載於伍振鷟(主編),教育評鑑(頁145-158)。臺北:南宏
秦夢群(1998)。教育行政-實務部分。臺北:五南。
徐淑珠(2003)。國小啟智班學生家長參與重要性之探討。國教之聲,34(4),35-41
張鈿富(1999)。教育政策與行政—指標發展與應用。臺北:師大書苑
陳玉琨(2004)。教育評鑑學。臺北:五南
陳麗如(2004)。特殊教育論題與趨勢。臺北:心理
陳淑樺(2008)。彰化縣國民中小學身心障礙類特殊教育後設評鑑知覺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張美麗(1991)。教育評鑑的基本理論與概念分析。臺中師院幼兒教育年刊,4,185-203
康自立、李大偉、蕭錫錡等(1989)。專科學校教師教學評量手冊。教育部
郭素琴(2005)。國小教育人員對特殊教育評鑑壓力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教育部(2000)。教育部訪視直轄市及縣市國民中學智障類特教班訪視報告。臺北: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教育部(2003)。九十一年教育部對地方特殊教育行政績效評鑑評鑑報告。臺北: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協會編印
教育部(2005)。九十三年教育部對地方特殊教育行政績效評鑑評鑑報告。臺北: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協會編印
教育部(2007)。九十五年教育部對地方特殊教育行政績效評鑑評鑑報告。臺北: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協會編印
曾淑惠(2002)。教育方案評鑑。臺北:師大書苑
曾淑惠(2004)。教育評鑑模式。臺北:心理
傅秀媚(1999)。評鑑對特殊幼兒教育之重要性探討。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年刊,11,191-206
黃光雄(1989)。教育評鑑的模式。臺北:師大書苑
黃光雄主譯(2005)。系統的評鑑:理論與實務的自我教學指引。臺北:師大書苑
黃德祥、薛秀儀(2004)。教師評鑑的模式與發展趨勢。教育研究月刊,127,18-32
黃淑娟(2006)。中部五縣市國中小特教教師及相關人員對特殊教育評鑑知覺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黃正傑(2004)。質性教育評鑑之探討。教育資料集刊,29,95-117
雲林縣八十九學年度特殊教育班特教業務及教學績效訪視綜合報告(2002)。雲林縣政府、雲林縣政府鑑輔會編印
雲林縣九十二學年度特殊教育班特教業務及教學績效訪視綜合報告(2003)。雲林縣政府、雲林縣政府鑑輔會編印
雲林縣九十四學年度特殊教育班特教業務及教學績效訪視綜合報告(2005)。雲林縣政府、雲林縣政府鑑輔會編印
雲林縣九十五年度資優教育特殊方案評鑑綜合報告(2006)。雲林縣:雲林縣政府教育局
雲林縣九十六年度特殊教育班業務及教學績效訪視綜合報告(2007)。雲林縣:雲林縣政府教育處編印
楊振昇(2001)。析論當前教育評鑑之困境與前瞻—鉅觀觀點之分析。第八次教育行政論壇論文集,76-88
鄭彩鳳(1998)。學校行政:理論與實務。高雄:麗文文化
鄭友泰(2000)。桃園縣身心障礙班特殊教育評鑑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鄭菀宜(2006)。中部地區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特殊教育評鑑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蔡振發、陸正威(2001)。論特殊教育評鑑及其在實務之應用-以南投縣特教評鑑為例。特教園丁,17(1),28-33
賴志峰(2002)。教育評鑑邁向專業化之途徑:評鑑人員證照制度。教育資料與研究,48,100-107
盧増緒(1993)。教育評鑑的問題與趨向。載於伍振鷟(主編),教育評鑑(頁13-36)。臺北:南宏
蕭霖(2004)。我國教育評鑑的問題發展與展望。教育資料集刊,29,515-525
蘇錦麗(2000)。職業學校綜合評鑑後設評鑑之研究。國立新竹師院教學與學校評鑑研究中心編印
Aspinwall, K., Simkins, T., Wilkinson, J. F. & McAnley, M. J.(1992).Managing evaluation on educ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Cook, T. D.,& Gruder, C. L.(1978).Metaevaluation research. Evaluation Quarterly, 2(1),5-51. Fine A.(1995). Evaluation for education psychology. London: SAGE
Guba, E., & Lincoln, Y. S. (1989). 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Kluwer-NijhoffNevo, D. (1995). School-based evaluation: A dialogue for school improvement. New York: Pergamon.
Popham, W. J.(1975). Educational evaluation:Theory and practice. NJ:Prentice Hall.
Podemski, R.S., Marsh Ⅱ,G.E., Smith, T, E., & Price, B.J.(1995). Comprehensive admonistration of special education. Englewood cliff, NJ.: Prentice-Hall, Inc.
Perterson, K. D.(2000). Teacher evaluation. New York: Corwin Press, Inc.
Stufflebeam, D. L., Foley, W. J., Gephaet, W. J., Guba, E. G., Hammond, R. L., Merriman, H. O., & Provus, M. M.(1971). Education evalu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Itasca, IL.: Peacock.
Stufflebeam, D. L. & Shinkfield. A. J.(1985). Systematic evaluation. Boston, MA.: Kluwer-Nijhoff
Stufflebeam, D. L.(2000). Foundational models for 21st century program evaluation. In D. L. Stufflebeam, A. J. Shinkfield, & T. Kellaghan (Eds.), Evaluation models: Viewpionts on educational and human services evaluation(2nd ed.) (pp. 33-83). Boston, MA.: Kluwer Academic.
Sage, D.D.& Burrello, L.C.(1994).Leadership in educational reform. Balt imore,MD: Paul. H. Brookes.
Shinkfield, A. J., & Stufflebeam, D. L. (1995). Teacher evaluation: Guide to effective practice. New York: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Wentling, T. L.(1980).Evaluating occupational education & Training program. Boston, MA.:Allyn & Bacon.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1. 王淑芬、謝文馨(2010),「臺灣地區銀行經營績效之分析-以泛公股銀行與民營銀行為例」,臺灣銀行季刊,第61卷第1期,頁20-48。
2. 蕭霖(2004)。我國教育評鑑的問題發展與展望。教育資料集刊,29,515-525
3. 王湘栗、吳清山(2004)。教育評鑑的概念與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9,1-25
4. 賴志峰(2002)。教育評鑑邁向專業化之途徑:評鑑人員證照制度。教育資料與研究,48,100-107
5. 蔡振發、陸正威(2001)。論特殊教育評鑑及其在實務之應用-以南投縣特教評鑑為例。特教園丁,17(1),28-33
6. 傅秀媚(1999)。評鑑對特殊幼兒教育之重要性探討。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年刊,11,191-206
7. 張美麗(1991)。教育評鑑的基本理論與概念分析。臺中師院幼兒教育年刊,4,185-203
8. 徐淑珠(2003)。國小啟智班學生家長參與重要性之探討。國教之聲,34(4),35-41
9. 林天祐(2004)。教育評鑑實施過程與方法的專業化。教育資料集刊,29,27-52
10. 何東墀(2003)。特殊教育發展中家長參與的催化功能。特教園丁,19(2),1-7
11. 王振德(2004)。我國特殊教育評鑑及相關研究。教育資料集刊,29,341-357
12. 12. 梁榮輝、徐中琦、廖振盛(2007),「台灣外商銀行財務經營績效與影響因素之實證研究」,華人經濟研究,第五卷第二期,49-70頁。
13. 15. 郭憲章、許振維、李揚、徐萬炉(2001),「台灣地區商業銀行效率之研究-應用資料包絡分析法」,亞太社會科技學報,第一卷,第一期。
14. 17. 葉彩蓮、陳澤義(2000),「銀行經營績效評估:財務比率與DEA的整合」,東吳經濟商學學報,第30期,第19 ~42頁。
15. 30.蕭朝興、陳馨蕙、黃俊凱,2011,台灣機構投資人動態持股偏好之探討,管理學報,28卷,2期,頁9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