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95.16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4 12:4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歆宜
論文名稱:真實或虛構?:中國籍配偶的「虛偽結婚」跨界行動記述
指導教授:姚人多姚人多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社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6
中文關鍵詞:中國籍配偶假結婚情感行動跨界活動國境管理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87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近來台灣屢破獲「虛偽結婚」合法入境的中國婚姻移民者,使得中國籍配偶被理解為社會問題製造者,台灣的邊界管理也面臨挑戰,然而什麼樣的社會結構,生產出假結婚現象?隨著跨國移民的增多,遷移研究已成為社會科學諸多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回顧國際間跨國移民研究中,直到相當晚近,才開始試圖探究非法移民的生命處境與此處境所挑戰的公民身份、國家議題。
本研究試圖說明觸法的中國籍配偶在台處境與國家權力間關係,因此透過幾近三年左右的時間,接觸各警政單位、大陸人民收容中心、移民署相關單位以取得「虛偽結婚」的受訪者、第一線作業人員與「合法的」中國籍配偶的田野調查資料、以及參與紀錄國境管理業務的實作。在此過程中,發現觸法移民在國境管理機制中,發現中國籍配偶因為僭越不同法規而被定義「虛偽結婚」,但真/假結婚定義不清,使得虛偽結婚者跨越多重「觸法身份」。此外,台灣在關於大陸配偶管理,所制訂的法規機制卻容許國家不斷得入侵私領域,使得婚姻真假成為國境管理上重要的審視的機制。國境管理透過不同的情感行動與價值判斷讓中國籍配偶的婚姻意義被突顯,參與者的道德也必須被檢視。但此類的中國籍配偶面對各種不可化約的慾望與利益,透過操弄親密關係回應國境管理中真與假的模糊界線,發展出一套由內而生的秩序維持政治學。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3
第一節 研究背景 3
第二節 問題意識 4
第三節 文獻回顧 6
1---3.1 法律與移民的關係:多元文化的形成與社會實踐 6
1---3.2 理性溝通與情感機制 10
1---3.3 跨國移民的社會能動性 13
1---3.4 概念界定:何謂情感 15
第四節 章節鋪陳 17
第五節 研究目的與重要性 18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0
第一節 研究對象 20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3
第三節 田野場域的準備、發展與狀況 25
第四節 田野侷限 29
第三章 失衡的天秤:解析國家政策 33
第一節 差異性的法律規定與政策 34
3---1.1 居留與公民身份取得之差異 34
3---1.2 工作權上之差異 36
第二節 官方的監控政策 40
3---2.1對保與警察查察政策 40
3---2.2 面談管理機制之規定 43
第三節 小結 46
第四章 國境管理者的情感行動 48
第一節 我們在恐懼什麼?國族的想像 49
第二節 性交易的污名:假結婚,真賣淫的必然連結 55
第三節 真愛的理想與家的想像破滅 63
第四節 自我保全的理性 74
第五節 小結 79
第五章 婚姻作為能動性的一種展現 81
第一節 婚姻目的作為不同夢想的交換 81
5---1.1 寶島!寶島!來臺灣作為回鄉的炫耀 82
5—1.2 臺灣公民身份的象徵意義 87
第二節 關於結婚的真相是無窮無盡的,謊言也是如此 89
5—2.1「性」、「金錢」作為互相幫忙的婚姻關係 90
5—2.2 交替的親密關係,作為可能留在臺灣的手段 94
5—2.3 悲慘的故事言說,作為最後的武器 96
5—2.4 承認假結婚,快點回家去! 100
第三節 階級的劃分:假結婚為相互報復之工具 102
5—3.1 工作證的區分與假結婚作為最後報復手段 103
5—3.2 中國籍配偶對婚姻想像與道德的劃異 105
第四節 小結 108
第六章 結論與田野反省 109
第一節 結論 109
第二節 田野反省:危險與恐懼的日常生活經驗 111
參考書目 113
附 錄 117
附件一 受訪者名單 117
附件二 中國人士入台保證書 120
附件三 面談記錄表 121
附件四 面談結果建議表 123
附件五 口試委員建議與回應 124
附件六 各縣市外籍配偶人數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統計表與歷年國籍歸化人數統計表。 125
Bauman, Zygmunt,2002,《後現代性及其缺憾》,郇建立、李建韜譯,上海:學林。

Bodenheimer, E. 1999,《法理學:法哲學與法學方法》,鄧正來譯,台北:漢興。

Furedi, F.,2004,《恐懼》,方軍、張淑文、呂靜蓮譯,南京:江蘇人民。

Furedi, F.,2007,《恐懼的政治》,方軍、張淑文、呂靜蓮譯,南京:江蘇人民。

Girard, Rene,2004,《替罪羊》,馮壽農譯,台北:臉譜。

Guibernau, Montserrat,2002,《無國家的民族》,周志杰譯,台北:韋伯文化。

Hart, H. L. A.,2000,《法律的概念》,許家馨、李冠宜譯,台北:商周。

Sassen, Saskia,2006,《客人?外人?遷移在歐洲(1800~)》,黃克先譯,台北:巨流。

W. Michael Reisman,2001,《生活中的微觀法律》,高忠義、楊婉苓譯,台北:商周。

Watson, C. W.,2005,《多元文化主義》,葉興藝譯,長春:吉林。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2004,《大陸地區人民來臺(社會交流類)相關法規彙編》,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1:99-127。

王建娥等著,2004,《族際政治與現代民族國家》,〈移民地位和權利:對現代民族國家及其政治制度的嚴峻挑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王俐容,2003,〈全球化時代的多元文化主義─從台灣外籍勞工的文化政策談起〉,《當代》,189:120-129。

朱元鴻,2000,〈正當的(只不過是)語藝:從前蘇格拉底到後尼采〉,《我們活在不同的世界:社會學框做筆記》,台北: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吳挺鋒,1996,《「外勞」休閒生活的文化鬥爭》,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林秀麗,2000,《來去台灣洗BENZ:從台灣地區菲籍女性家戶工作者的日常生活實踐談起》。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道震,2001,《兩岸共同打擊犯罪之可能性研究》,台北:遠景基金會。

邱埱雯,2002,《賦權與東南亞新娘:「嘉義媳婦識字/生活專班」》,嘉義縣政府教育局社教課。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陳菊,2001,《植基於勞動人權與勞動競爭力之台灣外勞政策》,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嬿芬,2004,〈引進外籍勞工的國族政治〉,《台灣社會學刊》,32:1-58。

曾嬿芬,2005,〈誰可以打開國界的門?移民政策的階級主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1:73-108。

黃惠欣,2005,《流動慾望、跨界行動與邊界管制:台灣性產業中之中國大陸無證移民女性》,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金發,2005,《嘉義地區大陸配偶之研究:權力機制及其可能》,嘉義: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彥寧,2004,〈現代性想像與國境管理的衝突:以中國婚姻移民女性為研究案例〉。《台灣社會學刊》32:59-102。

趙彥寧,2005,〈社福資源分配的戶籍邏輯與國境管理的限制:由大陸配偶的入出境管控機制談起〉。《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9: 43-90。

趙彥寧,2006,〈國境邊區生命政治初探:以來台中國福建省無證移民為研究案例〉,台灣社會學年會發表論文。

劉秋英,2003,《國際核心勞動基準在台灣實踐狀況之分析—以外籍幫傭就業歧視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嘉玲,2002,〈全球化下的亞洲婦女遷移:大陸新娘在台灣研究〉,少數族群婦女權益探討研討會論文,2002年。

韓嘉玲,2003,〈傭人抑或太太?婦女勞動力的跨境遷移∼大陸新娘在台灣案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101:163-175。
藍佩嘉,2005,〈階層化的他者:家務移工的招募、訓練與種族化〉,《台灣社會學刊》,34:1-57。

Juergen Habermas. 1999.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German Social Thought),transl. by William Rehg, Cambridge/Massachusetts: MIT Press.

Kymlicka, Will. 1995. 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ovinelli , Elizabeth A. 1998. The State of Shame: Australian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Crisis of Indigenous Citizenship, Critical Inquiry, Vol. 24, No. 2, Intimacy (Winter, 1998), pp. 575-610.

Povinelli, Elizabeth A. 2002. The Cunning of Recognition: Indigenous Alterities and the Making of Australian Multiculturalism.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Castels, Stephen & Mark J. Miller (1998) The Age of Migration: International Population Movements in the Modern World. 2nd ed. New York & London: The Guilford Press.

Ong, Aihwa & Donald Nonini, eds. (1997) Ungrounded Empires: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Modern Chinese Transnationalism.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

Ong, Aihua. 2003. Buddha Is Hiding: Refugees, Citizenship, the New Americ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lifford, James. 1997.“Spatial Practices: Fieldwork, Travel, and the Disciplining of Anthropology”. 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Foucault, Michel .1978.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Pantheon Books.
Sedgwick, Eve Kosofsky .1993. How to Bring Your Kids Up Gay: The War on Effeminate Boys. In: Tendencies, pp.154-64.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Sedgwick, Eve Kosofsky. 2003. Touching Feeling: Affect, Pedagogy, Performativity. Durham&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Bauman Zygmunt.1989. Modernity and the Holocaust.UK: Polity Press.
Goffman, E. 1963 .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Weber, Max,1980, Basic Concepts in Sociology, pp. 29-58. Citadel Pres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