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為,1997 ,封面故事:放眼2015軟電新生活 軟電元年,開跑!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第138期王淑珍,2003,台灣邁向液晶王國之秘,中國生產力中心
司徒達賢,1995,資源基礎理論與企業競爭優勢關係之探討,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史欽泰,2003產業科技與工研院─看得見的腦,新竹縣竹東鎮:工研院。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6),M.Q. Patton (1990/1995),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思華,1998,策略九說,台北:臉譜文化
吳淑美,2004,電子少林 三十外傳,工研院電子工業研究所
吳淑敏,2005,工研院三十年大事記,工研院
林苑晴,2007,產官學打造台灣第三兆明星產業 推動軟性顯示技術再升級,新電子 2007年1月號 250 期
洪世章、呂巧玲,2001,台灣液晶顯示器產業之發展,科技發展政策報導,SR9003: 173-183
洪世章、馬玫生,2002,創新與環境:我國TFT-LCD產業之技術優勢分析,2002經濟部技術處學界科專非技術領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4-57頁),台北市:經濟部技術處
洪懿妍,2003,創新引擎 工研院:臺灣產業成功的推手,臺北市:天下雜誌
徐文杰等人,2000,開放實驗室系列報導之15:台灣微型影像公司鎖定矽基液晶微型顯示器為研發目標,工業技術與資訊第106期
張友益,1996,本院成功開發奈米碳管場發射顯示器,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第136期
陳茂成,2002,台灣PDP產業之發展瓶頸與挑戰,工業技術研究院
陳康、李君浩、宋郁玟、白宗城(2002),OLED製程介紹與應用,半導體科技 第29期
陳嘉荔,2003,萌芽中的台灣PDP產業,產業資訊服務網(ITIS)
曾俊洲,2005,電漿面板產業基本資料,台灣經濟研究院產業資料庫
曾俊洲,2007,大尺寸TFT-LCD產業基本資料,台灣經濟研究院產業資料庫
曾俊洲,2008,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OLED)產業基本資料,台灣經濟研究院產業資料庫
丁萬鳴、李若松,1997.12.27,工研院與大同、奇美開發超大液晶顯示器,聯合報
王啟清,1993.03.24,液晶顯示器工業 我決自行發展-產官攜手 業界集資百億成立華夏公司 工研院負責研發關鍵技術 ,經濟日報
王麗娟,2006.08.07,影像顯示科技中心 程章林來了!徐爵民笑了!!,Digitimes
李青霖2000.07.26,光電所開發我首部OEL自動化機台 與和立聯合科技合作 售價較日低三分之一,聯合報
李珣瑛,2002.07.13,國產彩色顯示器面板工研院宣佈研發成功,經濟日報
李珣瑛,2002.10.05,電子所與業凱合作 研發新LTPS技術,經濟日報
李珣瑛,2003.06.06, 電子所發表10吋AMOLED面板-與勝園合作研發 技術直追日韓大廠,經濟日報
李淑惠,1999.03.22,我將建立低溫多晶矽技術生產線-電子所提升TFT LCD層次 申請案最快一個月過關,經濟日報
李煜梓,1997.05.29,反射薄膜液晶顯示器 我邁大步�o工研院電子所開發高畫質低耗電的全彩色雛形品 以技術移轉國內廠商,經濟日報
李煜梓,1997.11.18,工研院完成3吋單色FED雛形 是目前最省電自發光顯示器技術,經濟日報
李煜梓,1999.07.26,台達電跨足平面顯示器業-轉投資翰立光電 由工研院電子所移轉技術及人才,經濟日報
林天良、姜愛苓,2000.07.25,工研院與羅力克合作獲廣視角補償膜技移,經濟日報
林宏文,1993.12.21,電子所調整研發方向 考慮加入國際次微米研究聯盟 投入開發其他類型平面顯示器,經濟日報
林宏文、於念鋆,1994.10.05,10.4吋薄膜電晶體LCD 電子所宣布開發完成,經濟日報
林茂仁,2002.10.17,熱氣泡式噴墨技術成功用在PLED塗佈,經濟日報
林學恆,2003.02.26, 化工所反射板技術精湛: -將可運用塑化材料量產電子資訊產品 提升附加價值,經濟日報
洪友芳,2005.09.27,鑼洤科技 工研院電子所 攜手開發電子紙,經濟日報
張念慈,2004.03.20,工研院AKT簽約 研發新TFT-LCD,聯合報
張義宮,2002.10.15,東元進軍大尺寸電視用奈米碳管,經濟日報
曹松清,1998.07.24,研發液晶顯示器 工研院不遺餘力,經濟日報
曹松清,1998.08.21,力特光電與SANRITZ技術合作 預計明年初試車量產偏光膜,經濟日報
曹松清,2001.04.12,工研院與光磊成功開發OLCD-材料所將有機發光二極體技術順利移轉 光磊並突破量產瓶頸 大幅提升光電產業競爭力,經濟日報
曹松清,2002.10.25,工研院研發 LCD 用光模組增亮膜材料技術 ,經濟日報
曹松清,2004.07.02,電子所發表有機電激發光技術,經濟日報
郭維邦,2000.05.21,大立明年每股可賺三元- LCD用配向膜年底投產 成國內唯一供應商,經濟日報
陳勝忠,2000.12.08, 反射式液晶顯示器 將成主流不可免 -厚度薄 重量輕 耗電省 工研院電子所全力開發 追上國際水準,經濟日報
曾松清,2006.04.13,工研院研發電漿束液晶配向技術 可所短製程、降低成本、畫質更清晰,經濟日報
黃昭勇,2002.07.25,AKT將抽調韓日員工支援奇美電子友達廣輝裝機,經濟日報
蕭君暉、李珣瑛,2006.03.14,康寧 在台設研發中心 規模稱冠亞洲 涵蓋各種產品,經濟日報
魏東陽,1997.04.05,看好未來市場潛力達�皏�力開發電漿顯示器,經濟日報
嚴珮華,1990.09.21,電子LCD大投資案叫停 擺脫對日依賴成泡影 PC產品亦受影響,聯合晚報
Amit, R. and Schoemaker, Paul J. H. 1993. Strategic Assets and Organizational R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4(1): 33-46.
Barney J. 1991.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Management, 17(1): 99-120
Edith T. Penros. 1959. The Growth of the Firm, New York
Grant R.M. 1991. 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Implications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33(3): 114-153
Hamel, G., & Prahalad, C.K. 1994. Competing for the Future: Breakthrough strategies for seizing control of your industry and creating the markets of tomorrow. Boston, MA: Th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Hitt, Ireland & Hoskisson. 1999. Strategic Management: Competitiveness and Globalization. 3rd South-Wa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Michael Pecht and Chung-Shing Lee. 1997. What is going on in East Asia outside Japan. Circuit World, 24(1): 20-27
Show-Ling Jang and Guo-Gang Huang. 2005. Public R&D and Industrial Innovations at the Project Levels: An Exploration. 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23(4): 636-646
Toshiharu Shzuki. 2005. Flat panel display – Impurity doping technology for flat panel displays. 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B 237: 395-401
Wernerflet. 1984. 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5(2): 17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