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22.21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7 23:2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呂書賢
研究生(外文):Su-Hsien Lu
論文名稱:網路電話社會管制之研究—以通訊保障及監察為中心
論文名稱(外文):Research on Social Regulation of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Communications Protection and Surveillance
指導教授:彭心儀彭心儀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hin-Yi Pe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科技法律研究所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專業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5
中文關鍵詞:社會管制網路電話通訊監察隱私權保障
外文關鍵詞:Social Regulation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Communication SurveillancePrivacy Protec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75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7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電信產業之管制議題,向來以經濟管制為探討之重心,但基於重要社會利益所生之社會管制措施,由於具備跨領域性與普世性之特質,在近年來去管制化與管制革新趨勢下,較經濟管制具備正當性而仍持續發展,其重要性不亞於經濟管制,亦與經濟管制間產生相生與相剋之矛盾關係。
網路電話為數位匯流下新興服務型態之一,由於其不同於傳統電話線路傳輸管道之特殊性,在整體管制密度與分類上是否應比照傳統電話服務引發極大爭議,而在網路電話服務之社會管制領域,由於網路電話服務提供者多為中小型企業,因社會管制所增加之配合成本對網路電話服務之發展有深刻影響,經濟與社會管制目的間之衝突更為明顯。
本文之主題為網路電話之社會管制,並以通訊保障及監察議題為討論之核心,從不同社會管制目的間—「人民隱私權」與「社會秩序與國家安全」之衝突,到社會管制目的與經濟管制目的—「業者權益與電信產業發展」之衝突,從業者之協助通訊監察義務面向出發,檢視網路電話服務於達成社會管制目的時可能遭遇的障礙,並對於技術可行性與對網路電話服務發展之不利影響兩大面向,嘗試提出建議與解決之思考方向。
The debate on the regulatory issues in the telecom industry has long been centered on economic regulations rather than social regulations due to its massive impact on related interested parties. However, in the ongoing trends of deregulation and regulatory reform, social regulation, characterized by its trans-sectoral and prevalent nature, has gained stronger legitimacy and significance than economic regulation. Also, the two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regulation are sometimes mutually supportive, but in some cases, they might collide with each other.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is a burgeoning service in the era of digital convergence. In the realm of social regulation, VoIP service providers, mostly comprised of competitiv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re often plagued by the compliance costs demanded by authorities for fulfilling the goal of social regulation, which exacerbates the collision between social and economic regulation.
The main concern of this paper falls on the social regulation of VoIP service providers, and the author decides to choose communications protection and surveillance issue as example due to its controversies in two aspects:the clash between different social goals (the maintenance of communicational privacy, national security, and social order at the same time) and between social and economic goals (the balance of goals presented in the Communications Protection and Surveillance Act, the developments of VoIP industry, and the rights of VoIP service providers).
After analyzing the very differences between traditional telecom and VoIP service providers and reviewing the status of privacy protection and implications of telecom provider’s duty of surveillance assistance provision in Taiwan, this paper indicates that the crucial problem concerning the social regulation field, “technical feasibility" and "possible negative effects on VoIP service developments" should be considered, and it is imperative to figure out the possible solutions and to try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different contracdictory goals.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1
1.2. 研究目的與方法 2
1.3.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1.4. 研究架構 4
第二章 管制目的分類與正當性 5
2.1. 管制特徵與管制分類 5
2.1.1. 管制之特徵 5
2.1.2. 管制之分類 7
2.2. 管制之正當化基礎 9
2.2.1. 自然獨占 10
2.2.2. 資訊不對稱 11
2.2.3. 負面外部性 12
2.2.4. 社會政策與公共利益 12
2.3. 經濟管制與社會管制之相生與相剋 13
2.3.1. 定義與比較 13
2.3.2. 經濟管制與社會管制間之交互作用 16
2.3.3. 小結:經社管制之消長 17
第三章 電信產業之管制 18
3.1. 電信產業之特性與管制基礎 19
3.1.1. 經濟上之自然獨占性質 19
3.1.2. 管制正當性之挑戰 22
3.2. 電信產業之競爭法分類 23
3.2.1. 市場進入管制 23
3.2.2. 市場結構管制 25
3.2.3. 市場競爭行為管制 26
3.3. 從電信產業特性歸納經濟管制與社會管制分類 30
3.3.1. 自然獨占與經濟管制 30
3.3.2. 普及服務及消費者保護 31
3.3.3. 與其他重要公共利益之競合 32
3.3.4. 與傳統分類之比較 33
第四章 網路電話服務管制爭議與社會管制架構 36
4.1. 緣起:數位匯流所帶來之複雜問題 36
4.2. 介於電信與網路之間—網路電話之特殊性 37
4.2.1. 技術面:封包技術與電路交換技術 37
4.2.2. 市場面:與PSTN之同與異及其優勢 39
4.2.3. 法律面:高度、低度管制之選擇 40
4.3. 網路電話之類型 40
4.3.1. 電腦對電腦(PC to PC)服務 41
4.3.2. 電話對電話(Phone to Phone)服務 42
4.3.3. 電腦對電話/電話對電腦(PC to Phone/Phone to PC)服務 43
4.4. 網路電話之整體管制架構 43
4.4.1. 各國對網路電話管制之基本態度 45
4.4.2. 美國資訊服務與電信服務之爭議 46
4.4.3. 歐盟網路電話之新管制架構 49
4.4.4. 我國網路電話管制架構 52
4.5. 網路電話服務之社會管制 57
4.5.1. 現況與趨勢:部分管制到全部管制 58
4.5.2. 網路電話服務社會管制之兩大關鍵問題 62
第五章 網路電話與通訊隱私權保障 64
5.1. 從通訊隱私權與國家安全之衝突出發 65
5.2. 各國通訊隱私權保護法制 67
5.2.1. 美國 67
5.2.2. 歐盟 71
5.2.3. 我國 75
5.3. 與電信產業相關之通訊隱私權侵害態樣 78
5.3.1. 通訊內容 79
5.3.2. 非內容通訊資料 81
5.3.3. 用戶資訊 83
5.3.4. 網路電話之適用 84
5.4. 網路電話通訊監察與隱私之特殊議題 87
5.4.1. 通訊保障及監察法概述 87
5.4.2. 網路電話之通訊監察 90
5.4.3. 網路電話可能造成之特殊隱私侵害 93
5.5. 我國通保法關於通訊隱私保護之檢視 96
5.5.1. 法官保留與隱私權保障 96
5.5.2. 非內容通訊資料之保障 97
5.5.3. 通訊監察之對象及客體之重新界定 100
5.5.4. 小結 101
第六章 網路電話與通訊監察協助義務 103
6.1. 電信業者於通訊監察法制之特殊地位 103
6.2. 網路電話業者配合建置通訊監察設備義務之爭議 107
6.2.1. 網路電話服務之監聽方法 107
6.2.2. 美國協助通訊監察法與FCC擴張命令 109
6.3. 網路電話業者建置通訊監察設備義務之不同面向思考 113
6.3.1. 管制面向:「經濟管制」與「社會政策」之關係 114
6.3.2. 市場面向:對網路電話產業發展之可能影響 116
6.3.3. 消費者保護面向:可能造成的隱私及安全漏洞 121
6.3.4. 法律面:法律保留原則與明確性原則之檢視 122
6.3.5. 小結 123
6.4. 從通訊監察建置義務看管制衝突下應有之社會管制架構 125
6.4.1. 網路電話服務社會管制之統整與分析 125
6.4.2. 客觀準則之運用 127
6.4.3. 從比例原則出發檢驗相關社會管制 130
6.4.4. 小結 140
第七章 結論 141
7.1. 歸納與建議 141
7.2. 未來展望 143
附錄 145
中文部分(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書籍資料
王文宇,公司與企業法制,元照出版(2000年5月)。
王兆鵬,美國刑事訴訟法,元照出版(2004年9月)。
王兆鵬,新刑訴.新思維,元照出版,(2005年8月)。
王郁琦,資訊、電信與法律,元照出版(2004年5月)。
王澤鑑,基本理論債之發生,作者自版(2003年10月)。
林富郎,通訊監察法制化之研究,司法年報第21輯第12篇(2001年1月)。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冊,作者自版(2004年9月)。
林鈺雄,搜索扣押註釋書,作者自版(2001年9月)。
林石根,電信管制與競爭,五南出版(2004年7月)。
范建得主編,電信法制新紀元—全國資訊通信法律研討會論文集,元照出版(2003年4月)。
陳敏,行政法總論,作者自版(2004年11月)。
陳銘祥,通信的規範結構與通信變革,韋伯文化出版(2002年9月)。
陳宏宇,VoIP網路電話技術,文魁資訊(2005年8月)。
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合著,經濟學理論與實際《四版.上冊》,翰蘆(2000年8月4版)。
黃銘傑,公平交易法之理論與實際—不同意見書,學林出版(2002年8月)。
彭心儀主編,資訊通信法律論文精選,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
詹鎮榮,民營化與管制革新,元照出版(2005年9月)。
楊智傑,資訊法,五南出版(2006年3月)。
劉孔中、施俊吉主編,管制革新,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出版(2001年4月)。
劉孔中,電信管制革新與數位網路產業規範,太穎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4月)。
賴薇如、逄愛君、江為國、張林煌、陳懷恩合著,網路電話系統與應用,維科出版(2007年4月)。
戴江淮、姜玲鳳,網路電話SIP原理與應用,儒林(2005年6月)。
監聽法vs.隱私權—全民公敵,傳播與法律系列研討會(七)論文彙編,政大傳播學院研究暨發展中心、理律法律事務所出版(2001年7月)。
專書中論文
王文宇,公用事業管制與競爭理念之變革—以電信與電業法制為例,收錄於氏著公司與企業法制(2000年5月)。
王郁琦,網路語音服務在現行電信管制架構下的政策與法律爭議,收錄於氏著資訊、電信與法律(2004年5月)。
王郁琦,我國電信事業分類規範之探討—以網路電話為例,收錄於氏著資訊、電信與法律(2004年5月)。
李震山,論國家機關蒐集資訊之合法性,收錄於監聽法vs.隱私權—全民公敵,傳播與法律系列研討會(七)論文彙編(2001年7月)。
張玉山、李淳,公用事業管制革新與管制組織的重新定位—以電力事業為例,收錄於劉孔中、施俊吉主編,管制革新(2001年4月)。
陳櫻琴,管制革新之法律基礎與政策調適,收錄於劉孔中、施俊吉主編,管制革新(2001年4月)。
黃銘傑,經濟法基本性格論,收錄於黃銘傑,公平交易法之理論與實際—不同意見書(2002年8月)。
詹鎮榮,民營化後國家影響與管制義務之理論與實踐,收錄於民營化與管制革新(2005年9月)。
詹震榮,德國法中「社會自我管制」機制初探,收錄於民營化與管制革新(2005年9月)。
劉孔中,電信管制革新政策與法規之檢討,收錄於劉孔中、施俊吉主編,管制革新(2001年4月)。
劉孔中,數位網路產業之競爭政策與競爭規範,收錄於彭心儀主編,資訊通信法律論文精選,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
戴豪君,因應數位匯流資訊通信法制革新之研究,收錄於范建得主編,電信法制新紀元—全國資訊通信法律研討會論文集(2003年4月)。
期刊
王澤鑑,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三)—人格權之具體化及保護範圍(6)—隱私權(中),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7期,2007年8月。
石世豪,電信自由化下之通訊安全規範的轉型趨勢:通訊秘密、個人資料保護與電信事業的管制變革,全國律師5月號,2005年5月。
石世豪,從管制轉向競爭之德國新電信法(上),國會月刊第35卷第3期,2007年3月。
江耀國、黃自啟,Digital Family Center (DFC)適用有線廣播電視法之研究—DFC與MOD之比較,法令月刊第58卷第6期,2007年6月。
李淳、張玉山,數位匯流趨勢下電子通訊產業之管制變革與應有取向,公平交易季刊第13卷第4期,2005年10月。
李震山,挪動通訊保障與通訊監察天平上的法碼—釋字第六三一號解釋評析—,台灣本土法學第98期,2007年9月。
李志仁,電信資訊匯流下之法律爭議—以Skype為例,科技法律透析第18卷12期,2006年12月。
李之聖,監聽法制之後續改革—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相關判決為借鏡,刑事法雜誌第52卷第1期,2008年2月。
林三欽,通訊監察與祕密通訊之自由,通訊監察與祕密通訊之自由學術研討會,憲政時代第23卷第2期,1997年10月。
林宜德,網路電話服務之司法監聽方法,電腦與通訊第121期,2007年9月。
吳兆琰,談非內容通訊資料的通訊監察—以英國立法為例,資安季刊第5期,2004年3月。
吳兆琰,論網路環境下的通訊監察法制,科技法律透析,第17卷第2期,2005年2月。
周韻采,台灣網路電話相關法令之探討,立法院院聞第32卷第2期,2004年2月。
高凱聲,論電信普及服務制度之設立,經社法制論叢第21期,1998年1月。
莊懿妃、劉崇堅,電信法之行為管制分析,經社法制論叢,第24期,1999年7月。
許華偉,ISP業者在通訊保障及監察法中的配合義務試析,資安季刊第5期,2004年6月。
張四明,成本效益分析在政府決策上的應用與限制,行政暨政策學報第3期,2001年8月。
陳運財,監聽之性質及其法律規範—兼評「通訊保障及監察法」草案之爭議,東海法學研究第13期,1998年12月。
陳愛娥,通訊監察與秘密通訊之自由,收錄於通訊監察與秘密通訊之自由學術研討會,憲政時代第23卷第2期,1997年10月。
楊雲驊,新修正通訊保障及監察法評析—以「法官保留」及「證據禁止」為中心,檢察新論第3期,2008年1月。
詹鎮榮,無償性通訊監察設備設置義務之合憲性疑義,月旦法學第64期,2000年9月。
蔡美智,「通訊保障及監察法」關於網路監聽的相關爭議,資訊法務透析,1999年12月。
彭心儀,陳俊榮,對於通訊產業「技術中立」管制原則的反省與批判—以網路電話為核心,月旦法學第151期,2007年12月。
劉崇堅,莊懿妃,電信產業普及服務,經社法制論叢第17、18期合訂本,1996年7月。
劉靜怡,當法律成為全民公敵?數位時代隱私焦慮之分析,收錄於監聽法vs.隱私權—全民公敵,傳播與法律系列研討會(七),政大傳播學院研究暨發展中心與理律法律事務所發行。
學位論文
杜佳蓉,網路電話發展之法制研究,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4年10月。
簡維克,數位匯流下法律架構之調整與重塑:論互動電視服務管制原則,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
周慧蓮,寬頻時代之資訊隱私權保護,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
張家豪,通訊監察資訊系統及其相關之科技與法律問題—以第二類電信通聯調閱管理系統為例,國立台北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5年6月。
陳俊榮,美國寬頻網路管制政策之研究-以「網路中立」爭議為中心,清華大學科法所碩士論文,民國97年2月。
黃紹祥,通訊保障及監察法之研究—以通聯紀錄為中心,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法研所碩士論文,民國94年6月。
楊建良,通訊監察法制之研究,銘傳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民國95年7月。
錢世傑,網路通訊監察法制研究,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1年7月。
研究報告
詹富堯、周育仁,管制治理觀點探討獨立管制機關的設置與運作─以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為例,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at: http://www.npf.org.tw/particle-4153-2.html
丘昌泰、廖元豪 ,建立管制性法規影響分析機制,at http://www.cepd.gov.tw/dn.aspx?uid=1970
丘昌泰、郭介恆,建立行政機關管制性法規影響分析機制暨實證研究,行政院經建會、法規會委託專案研究計畫期末報告,2004年12月,at http://www.cepd.gov.tw/dn.aspx?uid=1964
網站資料
VoIP網路電話旋風再起 網路業者殺手級應用 瓜分電信通訊大餅(2006/08/03): http://bbs.mychat.to/read.php?tid=562462
VOIP/070門號沒下文誰的錯?業者、電總互踢(2006/3/29): http://www.nownews.com/2006/03/29/11336-1922202.htm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網站:http://www.ncc.gov.tw
NCC「人民秘密通訊自由之保障與監察業務座談會」會議記錄: http://www.ncc.gov.tw/chinese/files/07101/442_3644_071018_2.doc
NCC 96年11月9日NCC通訊傳播管理法草案政策說明: http://www.ncc.gov.tw/chinese/files/07111/716_071113_1.pdf
歐盟安全與隱私之爭仍未了(2005/10/13):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10/13/content_3613011.htm
法務部97年度施政計畫: www.moj.gov.tw/public/Data/843104956343.doc

英文部分(依作者姓氏字母排列)
Books
Daniel L. Brenner, Law and Regulation of Common Carrier in the Communications Industry (Westview Press, 1998)
Gerald W. Brock, “The Second Information Revolu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Jonathan E. Nuechterlein & Philip J. Weiser, “Digital Crossroads: American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in the Internet Age” (The MIT Press, 2005).
Michael D. Reagan, “Regulation, The Politics of Policy”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Boston,1989).
Richard C. Turkington & Anita L. Allen, “Privacy Law: Cases and Materials” (West Group, 2002).
Robert O’Horrow Jr, No Place to Hide (Free Press, 2005).
Sharon K.Black,Telecommunications Law in the Internet Age (Morgan Kaufmann, 2001).
Stuart Minor Benjamin, Douglas Gary Lichtman, Howard Shelanski, and Philip J. Weiser, “Telecommunications Law and Policy” (Carolina Academic Press, 2006)
W. Kip Viscusi, John M. Vernon, Joseph E. Harrington, Jr, “Economics of Regulation and Antitrust” (The MIT Press, 2000)
Whitefield Diffie & Susan Landau, “Privacy on the line: the Politics of Wiretapping and Encryption” (The MIT Press, 2007)
Journals
Amy L. Leisinger, If It Looks Like a duck: The Need for Regulatory Parity in VoIP Telephony, 45 WASHBURN L. J. 585 (2006).
Daniel B. Garrie and Rebecca Wong, Regulating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An E.U./U.S. Comparative Approach, 22 AM. U. INT'L L. REV. 549 (2007).
Jerry Ellig and Alastair Walling, Regulatory Status of VoIP in the Post-Brand X World, 23 Santa Clara Computer & High Tech. L.J. 89 (2006).
Jimar Sanders,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an International Approach to Regulation, 35 GA. J. INT'L & COMP. L. 575 (2007).
Joshua E. Adrian, VoIP on Tap: Whether the FCC Should Apply Wiretapping Standards to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57 ADMIN. L. REV. 647 (2005).
R.Alex DuFour,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Ending Uncertainty and Promoting Innovation through a Regulatory Framework, 13 COMMLAW CONSPECTUS 471 (2005).
Robert Cannon, State Regulatory Approaches to VoIP: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Outcome, 57 FED. COMM. L.J. 479 (2005).
Samuel D. Warren and Louis D. Brendeis, The Right to Privacy, 4 Harvard Law Review 193 (1890).
Cases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v.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and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451 F.3d 226 (2006)
Berger v. New York, 388 U.S. 41 (1967)
Boyd v. United States (1886)
Brand X Internet Services v. FCC, 125 S.Ct. 2688, 2696 (2005)
Ex parte Jackson, 96 U.S. 727 (1877)
Illinois v. Gates, 462 U.S. 213 (1983)
Katz v. United States,389 U.S. 347 (1967)
Olmstead v. United States, 277 U.S. 438 (1928)
Smith v. Maryland, 442 U.S. 735 (1979)
Vonage Holdings Corp. v. Minn. Pub. Utils. Comm’n, 290 F. Supp. 2d 993 (2003)
Reports
Brian T. Yeh & Charles Doyle,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USA PATRIOT Improvement and Regulation Act of 2005: A legal Analysis (2006/12/21), at http://www.fas.org/sgp/crs/intel/RL33332.pdf
Country Reports on Human Rights Practices-2006 (2007/3/6), at http://www.state.gov/g/drl/rls/hrrpt/2006/78770.htm
OECD, “The OECD Report on Regulatory Reform: Synthesis”, Paris(1997), at http://www.oecd.org/dataoecd/17/25/2391768.pdf
Stevin Bellovin, Matt Blaze, Ernest Brickell, Clinton Brooks, Vinton Cerf, Whitfield Diffie, Susan Landau,Jon Peterson, and John Treichler, “Security Implications of Applying the Communications Assistence to Law Enforcement Act to Voice over IP”(2006/6/13), at http://www.itaa.org/isec/docs/CALEAVOIPreport.pdf
Tracy Cohen, Mattila Olli, and Russell Southwood, VoIP and Regulation, Trends in Telecommunication Reform 2005 (2005/1/9), at http://www.afridigital.net/downloads/ITUVoIPfinaldft.doc
Internet Resources
Eric B. Rasmusen, Economic Regulation and social Regulation, (2005), at http://law.bepress.com/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546&context=alea
EFF Files Comments on FBI Plan to Surveil Net, at http://w2.eff.org/Privacy/Surveillance/20040413_EFF_CALEA_comments.php
FWD Website: http://www.freeworlddialup.com/
Frederick Joyce, Requirements Loom for VoIP Providers (2007/2/23), at http://www.xchangemag.com/articles/525/72h191102425039.html?cntwelcome=1
Kevin Poulsen, Reminder: Monday is Wiretap the Internet Day (2007/5/11), at http://blog.wired.com/27bstroke6/2007/05/reminder_monday.html
Kyle D. Dixon, Beginning to Limit “Social” Regulation of Communications, Progress on Point, P2 (2006/7), at http://www.pff.org/issues-pubs/pops/pop13.17_socialreg.pdf
Lawrence Lessig, Wire-tapping VoIP (2004/8/4), at http://lessig.org/blog/2004/08/wiretapping_voip.html
OECD Website: http://www.oced.org
Pulver.com: http://pulver.com/
Robert D. Atkinson, Internet Telephone Service-A New Era of Competition in Telecommunications, PPI Policy report,13 (2005/3), at http://www.ndol.org/documents/VoIP.pdf
Senate Approves Bill to Broaden Wiretap Powers, The New York Times News (2008/7/10) at http://www.nytimes.com/2008/07/10/washington/10fisa.html
Willaim Bloss, Escalating U.S. Police Surveillance after 9/11: an Examination of Causes and Effects, Surveillance & Society, Special Issue on ‘Surveillance and Criminal Justice’ Part 1, 4(3) at 215,228, at http://www.surveillance-and-society.org/articles4(3)/escalating.pdf
Susan Crawford, CALEA: When is an Information Service Not an Information Service? (2006/6/9) at http://scrawford.blogware.com/blog/_archives/2006/6/9/2020324.html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石世豪,電信自由化下之通訊安全規範的轉型趨勢:通訊秘密、個人資料保護與電信事業的管制變革,全國律師5月號,2005年5月。
2. 石世豪,從管制轉向競爭之德國新電信法(上),國會月刊第35卷第3期,2007年3月。
3. 江耀國、黃自啟,Digital Family Center (DFC)適用有線廣播電視法之研究—DFC與MOD之比較,法令月刊第58卷第6期,2007年6月。
4. 李淳、張玉山,數位匯流趨勢下電子通訊產業之管制變革與應有取向,公平交易季刊第13卷第4期,2005年10月。
5. 李志仁,電信資訊匯流下之法律爭議—以Skype為例,科技法律透析第18卷12期,2006年12月。
6. 李之聖,監聽法制之後續改革—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相關判決為借鏡,刑事法雜誌第52卷第1期,2008年2月。
7. 林宜德,網路電話服務之司法監聽方法,電腦與通訊第121期,2007年9月。
8. 吳兆琰,談非內容通訊資料的通訊監察—以英國立法為例,資安季刊第5期,2004年3月。
9. 吳兆琰,論網路環境下的通訊監察法制,科技法律透析,第17卷第2期,2005年2月。
10. 周韻采,台灣網路電話相關法令之探討,立法院院聞第32卷第2期,2004年2月。
11. 高凱聲,論電信普及服務制度之設立,經社法制論叢第21期,1998年1月。
12. 莊懿妃、劉崇堅,電信法之行為管制分析,經社法制論叢,第24期,1999年7月。
13. 許華偉,ISP業者在通訊保障及監察法中的配合義務試析,資安季刊第5期,2004年6月。
14. 張四明,成本效益分析在政府決策上的應用與限制,行政暨政策學報第3期,2001年8月。
15. 楊雲驊,新修正通訊保障及監察法評析—以「法官保留」及「證據禁止」為中心,檢察新論第3期,200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