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王小燕(2007):特殊教育心理評量教師鑑定工作現況與需求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王天苗、范德鑫(2000):運用專業判斷鑑定智障學生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9,127-148。王木榮(2001):提昇身心障礙兒童鑑定正確率之我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特殊教育論文集,157-169。
朱建英(2005):心理評量人員角色與執行現況之研究~以台中縣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吳佳燁(2006):幼稚園評鑑委員培訓方案之建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教育部,2002)。
周台傑、吳訓生(1994):特殊教育評量工具需求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9,77-109。
林幸台(1995):落實特殊兒童的鑑定與就學輔導工作。特教新知通訊,3(1),1-2。
林寶貴(2000):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安置與輔導。載於林寶貴主編,特殊教育理論與實務(頁289-331)。臺北:心理。
林寶貴、王炳欽(1990):我國各縣市教育局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委員會運作績效之評估與訪視研究報告。台北:教育部。
林寶貴、吳淑敏、曾怡惇、林美秀(1998):特殊教育評量、鑑定工具調查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6,23-38。侯儒燕(2007):臺北縣特殊教育心理評量人員工作執行狀況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胡永崇(1991):特殊兒童鑑定合適過程及國內特殊兒童鑑定問題的檢討與改進。國教天地,89,14-23。胡永崇(1995):特殊教育評量的意義與重要性質。國教天地,109,5-10。胡永崇(1996):檢討幾個國內現有的特殊兒童鑑定與安置問題。特教新知通訊,4(2),1-3。夏征農主編(1992):辭海。台北:東華。
特殊教育法(教育部,1997)。
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教育部,1998)。
張世彗、藍瑋琛(2005):特殊教育學生鑑定與評量(三版)。臺北:心理。
張靖卿(1999):身心障礙學生鑑定之相關問題及解決之道—鑑定教師之意見調查研究:以台北縣為例。台北市: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張蓓莉主編(1999):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說明手冊。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委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編印。
許平和(2003):身心障礙兒童鑑定與就學安置法令及個案分析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許彩禪(1999):中美幼兒教育師資培育制度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心怡、洪儷瑜(2005):特殊教育心評老師專業角色之研究(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2-2413-H-003-018)。
陳心怡、洪儷瑜(2006):特殊教育心評老師專業角色之研究(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3-2413-H-003-020)。
陳麗如(2006):特殊學生鑑定與評量(二版一刷)。臺北:心理。
陳麗玲(1994):我國公共圖書館人力資源培訓之探討。台北:漢美。
程學鵬(2005):我國飛安體系下民用航空局飛航管制組人力運用與培訓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楊文凱(1992):智能不足兒童教育診斷報告的撰寫與應用。特教園丁,7(4)。楊坤堂(2001):量身訂做:學習障礙與情緒障礙學生的鑑定與診斷。國小特殊教育,32,5-13。楊萬教(2004):特殊教育心理評量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政府教育局(2004):臺北縣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委員會鑑定評量小組心理評量人員培訓方式實施計畫。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十月十八日北府教特字第0930681358號函。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2008):share-71_share-71_全縣心評人力公告[970330]。2008年3月31日,取自http://www.sec.tpc.edu.tw/
趙武升(2003):中部地區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委員會運作狀況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劉雅億(2000):國民教育階段身心障礙學生鑑定及安置問題與改進意見之探討—以台北市、台北縣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蔡美玲(2003):國民教育階段身心障礙學生鑑定工作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蔡培村(1995):成人教育與生涯發展。高雄:麗文文化。
蔡崇建(1990):特殊兒童教育診斷策略與評量過程。特殊教育季刊,34,5-15。謝淑敏(1997):我國公務人員培訓制度之改進與提昇人力資源之研究—兼論 中山先生人才培育政策。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謝雅惠(2005):桃園縣特殊教育心理評量人員工作困擾及解決方式之探討。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二版一刷)。台北:五南。
英文部分
Kirk, S. A., Gallagher, J. J., & Anastasiow, N. J.(2003). Educat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10th 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Longman.(1988). Longma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Hong Kong: Longman.
McLoughlin, J. A., & Lewis, R. B.(2001). Assessing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5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Prentice Hall.
Pierangelo, R., & Giuliani, G. A.(2002). Assessment in special education: A practical approach. Boston: Allyn and Bacon.
Rainforth, B., & York-Barr, J.(1997). Collaborative teams for students with severe disabilities. Baltimore: Paul H. Brookes.
Reschly, D. J.(2000). The present and future status of school psychology in the United States.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29(4), 507-522.
Taylor, R. L. (2000). Assessment of exceptional students :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procedures(5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Venn, J. J. (2007). Assessing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4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rson Merrill Prentice Hall.
Ysseldyke, J. E. (2001). Reflections on a research career: generalizations from 25 years of research on assessment and instructional decision mak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67(3), 295-309.
Ysseldyke, J. E., Algozzine, B., & Thurlow, M. L.(2000). Critical issues in special education (3rd 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