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淑宜(2002)。水兒國小「彈性課程」實施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如哲(1998)。教育行政學。臺北:五南。
王淑宜(2002)。水兒國小「彈性課程」實施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王鳳喈(1945/1989)。中國教育史。臺北:正中。
石明原(2000)。彈性做課程希望樂無窮。師友,402,15-17。
吳清山、林天祐(2001b)。教育名詞-課程管理。教育資料與研究,38,48
吳清基(1990)。我國中小學課程標準修訂的理念與作法。輯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各國中小學課程比較研究,67-94。臺北:師大書苑。
吳德業(2004)。談九年一貫課程中「彈性學習節數」的規劃。2006年11月15日,取自:http://hos.lyjh.tyc.ed.tw/~nine/ninedn.doc。
李心信(2003)。基隆市政府課程管理之研究-以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李珀玲(2007)。臺北市國民中學彈性學習節數實施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李偉明(2003)。新世紀中學教學管理之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周淑卿(2002)。課程政策與教育革新。臺北:師大書苑。
林水波(1999)。公共政策新論。臺北:智勝文化。
林冠星(2001)。「台南市顯宮國小」學習節數與教學節數調整實例。2006年11月15日,取自:http://163.24.165.1/start/3%E5%AD%B8%E7%BF%92%E7%AF%80%E6%95%B8/%E5%8F%B0%E5%8D%97%E5%B8%82%E9%A1%AF%E5%AE%AE%E5%9C%8B%E5%B0%8F%E2%94%80%E5%B0%8F%E5%9E%8B%E5%AD%B8%E6%A0%A1.doc。
林榮模(2003)。學校課程與教學的整合管理。研習資訊,20(5),5-11。邱昌泰(1995)。公共政策。臺北:巨流。
高新建(2002)。彈性學習節數的規劃與應用。載於歐用生、莊梅枝(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十﹚反省與前瞻—課程改革向前跑,(151-170)。臺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高新建(2000)。課程管理。臺北:師大書苑。
高新建(2001a)。精心設計,創造多元:彈性學習節數的規劃與應用。課程與教學通訊,7,7- 11。
高新建(2002b)。彈性學習節數的規畫與應用。2006年11月30日,取自:http://www.trd.org.tw/Cpast/9010/901026/4-1.doc。
彭富源(2002)。我國國民中小學課程執行模式之建構-以九年一貫課程政策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張佳琳(2000)。從能力指標之夠與評量檢視九年一貫課程基本能力之內涵。國民教育40(4),54 - 61。張佳琳(2004)。課程管理—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張宛瑜(2001)。在教室層級的彈性課程中發展數學活動之教學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張芳全(1999)。教育政策。臺北:師大書苑。
教育部 (2003a)。九年一貫課程概要內涵。2006年12月1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index.php。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4/1995)。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9)。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g)。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許育健(2003)。國家層級課程管理之研究-以國民中小學課程暫行綱要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許育健(2004)。學校層級課程管理之探討。中等教育,55(5),46-59。
許朝信(2005)。學校層級課程管理成效之研究—以一所國小為例。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3,65-85。許雅雲(2003)。國民小學彈性學習節數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許銘欽(2000)。永安國小的彈性課程規劃。教育研究月刊,80,51-53。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臺北:洪葉文化。
陳靜宜(2002)。彈性學習節數的規畫應用~以吳興國小為例。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反省與前瞻-課程改革向前跑,180-182。臺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單文經(1992)。課程與教學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彭富源(2002)。我國國民中小學課程執行模式之建構-以九年一貫課程政策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黃立源(2004)。東部國民中學「彈性學習節數」實施現況之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黃如玉(2002)。國小教師彈性課程設計之探究— 以一位教師在「彈性學習節數」的設計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黃如玉(2002)。國小教師彈性課程設計之探究-以一位教師在「彈性學習節數」的設計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黃淑苓(2002)。課程改革脈絡下的課程領導-以兩位國中教務行政人員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黃嘉雄(2002)。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省思與實踐。臺北:心理。
黃嘉雄(2003)。課程管理的意義、策略與思維。國民教育月刊,44(1),57-63。廖春文(2000)。淺談九年一貫課程-彈性課程的應用。師友,12,11-14。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臺北:高等教育。
劉又嘉(2004)。澎湖縣國民小學彈性課程實施現況與問題之探討。國立臺南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劉又嘉(2004)。澎湖縣國民小學彈性課程實施現況與問題之探討。國立臺南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蔡清田(2004)。學校層次的課程管理。中等教育,55(5),32- 45。
鄭文星(2002)。中區九年一貫課程試辦學校實施「彈性學習時間」的問題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鄭茂春(2000)。彈性課程的建構觀與教育原則。師友,400,26-28。
儲慧平(2004)。臺北市推動國小英語教學之課程管理研究。中等教育55卷5期,18-31。
鍾啟泉(1991/1997)。現代課程論。臺北:五南。
顏國樑(1997)。教育政策執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理論建構與應用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貳、英文部份
Brady, L.(1992). Curriculum Development(2nd). Brunswick , Australia: Prentice Hall.
Braithwaite, R. J.(1994). The governance of curriculum in Australia, 1981-1991.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26(5), 541-552.
Burton, N., Middlewood, D., & Blatchford, R. (2001). Models of curriculum organization.In D. Middlewood & N. Burton (eds)., Managing the curriculum. London: Paul Chapman.
Cheng, Y. C. (1996).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based management: A mechanism for development.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Fuhrman, S. H., & Malen, B.(1991). The politics of crriculum and testing.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Griffin, R. W. (1996). Management. 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Gunden, Y. C. (1990). The rise of curriculum administration in Norway. In H. Haft & S. Hopnann(eds.), Case studies in curriculum administration history(31-45). London:The Falmer Press.
Marsh, C. J. (1997). Planning, management and ideology: Key concepts for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2.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Preedy, M. (Ed.) (1989). Approach to Curriculum Management.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Stake, R. (1994). Case studies. In N.K. Denzie & Y. S. Lincoln(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236-247). California: Sage.
Taylor, S. J. & Bogdan, R. (1984).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Tyree, A. K. (1993). The potential strength of state curriculum control systems: Four case studies.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15(1), 34-50.
White, R. C. (1997). Curriculum innovation: A celebration of classroom practice. Buckingham(England), PA : Open University Press.
Wiles, J. & Bondi, J. (1993).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 guide to practice(4rd). New York: Merrill.
Wiles, J. & Bondi, J. (1998).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 guide to practice. New Jersey:Prentice-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