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82.133)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21 02:3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家綸
論文名稱:草屯社會發展與地方菁英(1751-1945)
指導教授:溫振華溫振華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歷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59
中文關鍵詞:草屯社番菁英地方菁英金融活動近代化建設各份其地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1
  • 點閱點閱:242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3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乾隆、嘉慶年間社番菁英的土地利權大量流失到漢人菁英手上,宣示著草屯菁英主導權也轉換到漢人手中,當漢人正式成為歷史舞台的主角後,包含前提的環境和人文因素塑造移墾社會的發展,洪家和李家大量佔據了烏溪沖積扇大部分的土地,林家、簡家、白家便只能尋找沖積扇的邊緣地帶並往無人之地發展,先天的環境不僅造就各家族不同的發展基礎,甚至引發家族間的衝突。
  就大環境而言,若要成為菁英,蒐購土地並努力經營當地是最基本的策略。在地方上有基礎後,便謀求帝國行政中的職位名目,以文治化菁英本身的條件,而科舉便是重要的途徑。就此,可歸納當地成為菁英的模式主要有三:蒐購土地、進入科舉、因軍功受賞。以上是就縱剖面來看,若就橫剖面而言,「各份其地」乃當地菁英的相處模式,若因土地和水源發生爭執則由最具勢力者出面協調,但雙方若勢力均衡便各劃界線釐清利權。
  日治時期,面臨政權轉移之際,當地甚少菁英展開抗日活動,之後政府透過紳章制度的實行籠絡舊勢力,使其進入帝國表彰體系內。隨著現代化到來,菁英模式也產生轉變,除了舊有蒐購土地的方式外,投資到糖業、製腦業等商業活動亦是擴張本身勢力的手段之一,再者,教育制度的實施,使得學校成為培養菁英的搖籃,當地菁英內涵產生質變,菁英職業呈現多元化的態勢。這不僅使得菁英成員產生變化,而且新興菁英亦能參加當地公共活動。並將觸角伸入地方團體中,菁英構成的網絡不像清代限於平面,甚縱深至各個層面,例如洪元煌透過文化協會和霧峰林家建立起良好的社交網絡,其中因共同參與社會運動所萌生的共同改革意識,逐漸泯除自清代以來的分界意識。
縱使新興菁英能參與地方活動,但是主導權仍在延續舊勢力的菁英手中,不管在地方官職、金融組織或水利組合中都可看見這樣的事實,唯一例外是黃春帆,因為他所擁有的財富足以和當地菁英平衡,加上和霧峰林家又保持良好關系,得以擠身於當地權力核心。而從權力核心的職位遞嬗中又得出什麼訊息呢?菁英持續擔任相同的職位,就算離開職位亦會拉拔同系族人進入,從職位的授與來看,乃政府籠絡菁英的手段之一,他們所能做的也都在政府的監控之內,再者就成員來看,其在職位名單中重複性極高,而且同族性也不低,這表現出菁英延續家族政治生命和金融影響力的企圖心。
  此時,菁英聚眾的場所轉換至討論的議會,無論庄議會、地方金融議會都變相地成為菁英交流和競逐權力的場域。而場域之上另有日本官員的監視,透過這樣的方式確實掌握地方情況。再者,清代菁英以家族為分界權力的標準,到了日治時期卻因共同利益而結合成地方派系,甚至父子處於對立的團體中,例如草屯新舊組合,後來為了地方整體的發展邁向合併一途。
  地方的現代化建設亦由有勢者主導,包括水利建設和交通設施,水利建設最有名莫過北投新圳和龍泉圳,這兩條水圳連結不同地域和家族的勢力,不僅塑造出以水利為中心的地域社會,事後也為地方帶來利益,並且強化了李春盛和黃春帆的威望。反觀茄荖媽助圳,因地形限制加上未能跟上現代化的腳步,所以發展極為有限,這導致洪家在土地經營上逐漸沒落,但職業多元化的社會背景,給予洪家另途發展的機會。再就交通建設來說,不僅連結不同區域,也促進本地的物產交流,提升當地的運輸效率。綜觀以上,無論是申請政府土地、召開會議或現代化建設,均改變清代原有以土地買賣為中心的網絡,逐漸擴大並強化各家族勢力的交流,乃至打破原有的地區侷限性,形成更大的跨區域連結。
第1章 緒論...............................................1
一、研究動機、目的........................................1
二、草屯相關研究回顧......................................8
三、研究方法與架構.......................................14
第2章 漢人社會的建立.....................................19
第一節: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19
第二節:漢人入墾活動與社會主導權的轉換......................28
第三節:不同姓氏合作的開墾模式.............................79
第3章 地方菁英與殖民統治的展開.............................85
第一節:勢力的延續與變動..................................86
第二節:菁英個案舉例......................................97
第三節:社交網絡的延伸與拓展:以洪元煌為例..................121
第4章 金融活動與人事分析..................................135
第一節:政府、菁英與地方..................................137
第二節:內部運作與權力遞嬗................................144
第三節:新組合的成立與派系競爭.............................150
第5章 近代化建設與地方發展.................................159
第一節:水圳興築..........................................160
第二節:交通建設..........................................192
第6章 結論...............................................207
附錄.....................................................211
徵引書目.................................................235
一、史料.................................................235
二、近人專著(依姓名筆畫序).................................241
三、碩博士論文(依姓名筆畫序)...............................248
四、單篇論文(依姓名筆畫序).................................250
一、 史料
(一)清代
1.《清世宗實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16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2.《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文獻叢刊第15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3.《清會典臺灣事例》,臺灣文獻叢刊第22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
4.《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文獻叢刊第84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5.《臺灣中部碑文集成》,台灣文獻叢刊第151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6.尹士俍纂修,李祖基點校,《臺灣志略》,北京:九州,2003。
7.吳德功,《戴施兩岸紀略》,台灣文獻叢刊第4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8.周懋琦撰,《臺灣輿地彙鈔》,臺灣文獻叢刊第21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5。
9.周鍾瑄,《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10.周璽,《彰化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5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11.林豪,《東瀛紀事》,台灣文獻叢刊第8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12.洪棄生,《瀛海偕亡記》,臺灣文獻叢刊第5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13.唐贊袞,《台陽見聞錄》,臺灣文獻叢刊第3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14.曹士桂撰、雲南省文物普查辦公室編,《宦海日記校注》,雲南人民出版社,1988。
15.梁志輝、鍾幼蘭主編,《台灣原住民史料彙編7:國立故宮博物院清代宮中檔案奏摺台灣原住民史料》,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16.連橫,《臺灣通史》,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2。
17.陳肇興,《陶村詩稿》,臺灣文獻叢刊第14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18.黃淑璥,《台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19.蔣師轍,《臺游日記》,臺灣文獻叢刊第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20.蔡青筠,《戴案紀略》,台灣文獻叢刊第20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
21.鄧傳安,《蠡測彙鈔》,臺灣文獻叢刊第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二)日治時期
1.《台中州下產業組合要覽》,臺中出版協會,昭和2年。
2.《台中州及所屬團體職員錄》
3.《台中州統計書》,大正14年~昭和16年。
4.《台中州職員錄附所屬團體職員》
5.《台灣商工便覽》,大正7年。
6.《府報》
7.《臺中州報》
8.《臺中縣報》
9.《臺灣日日新報》
10.《臺灣民報》
11.《臺灣自動車界》
12.《臺灣街庄區職員錄》
13.《臺灣新民報》
14.《臺灣慣習記事》
15.《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16.《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
17.《廣州民國日報》
18.下村宏修,《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
19.大園市藏編纂,《台灣人物志》,大正5年。
20.小倉文吉,《臺灣金融小史》,臺北:臺灣商工銀行。
21.王學新譯,《埔里社退城日誌暨總督府公文類纂相關史料彙編》,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4。
22.台中州聯合保護會,《台中州下保護團體役職員名簿》,昭和14年。
23.台南新報社,《南部台灣紳士錄(南投廳)》,明治40年。
24.台灣雜誌社,《台灣實業家名鑑(二)》,大正4年。
25.杉浦和作編,《台中州商工名人錄》,昭和5年。
26.林進發編著,《臺灣人物評》,昭和4年。
27.林獻堂著,許雪姬主編,《灌園先生日記(一)》,臺北:中研院台史所、中研院近史所,2000。
28.林獻堂著,許雪姬主編,《灌園先生日記(七)》,臺北:中研院台史所、中研院近史所,2000。
29.林獻堂著,許雪姬主編,《灌園先生日記(九)》,臺北:中研院台史所、中研院近史所,2000。
30.林獻堂著,許雪姬主編,《灌園先生日記(二)》,臺北:中研院台史所、中研院近史所,2000。
31.林獻堂著,許雪姬主編,《灌園先生日記(八)》,臺北:中研院台史所、中研院近史所,2000。
32.林獻堂著,許雪姬主編,《灌園先生日記(十)》,臺北:中研院台史所、中研院近史所,2000。
33.林獻堂著,許雪姬主編,《灌園先生日記(十一)》,臺北:中研院台史所、中研院近史所,2006。
34.林獻堂著,許雪姬主編,《灌園先生日記(十二)》,臺北:中研院台史所、中研院近史所,2006。
35.林獻堂著,許雪姬主編,《灌園先生日記(十三)》,臺北:中研院台史所、中研院近史所,2007。
36.林獻堂著,許雪姬主編,《灌園先生日記(十四)》,臺北:中研院台史所、中研院近史所,2007。
37.林獻堂著,許雪姬主編,《灌園先生日記(三)》,臺北:中研院台史所、中研院近史所,2000。
38.林獻堂著,許雪姬主編,《灌園先生日記(五)》,臺北:中研院台史所、中研院近史所,2000。
39.林獻堂著,許雪姬主編,《灌園先生日記(六)》,臺北:中研院台史所、中研院近史所,2000。
40.林獻堂著,許雪姬主編,《灌園先生日記(四)》,臺北:中研院台史所、中研院近史所,2000。
41.南投郡役所編,《南投郡管內概況》,昭和14年,成文再版,1985。
42.南投廳,《南投廳行政事務並管內概況報告書》,大正七年,成文再版,1985。
43.洪火煉,《農倉經營竝米の販賣事業經驗談》,年代不詳,藏於台大圖書館。
44.宮地硬介編,《臺灣名所案內》,臺北:編者自印,昭和10年。
45.草屯庄役場編,《草屯庄勢一覽》,昭和9年。
46.草屯庄役場編,《祭祀公業台帳》,昭和10年。
47.草屯庄役場編,《祭祀公業調查書》,昭和13年。
48.森忠平,〈特色ある草屯信用組合經營の農業倉庫〉,《臺灣時報》,昭和6年(1931)9月,142號,頁79-84。
49.臺灣銀行,《臺灣銀行十年志》,台北:臺灣銀行,明治43年。
50.臺灣銀行編,《第一次臺灣金融事項參考書附錄》,臺灣銀行,明治35年。
51.臺灣總督府民政部編,《臺灣產業組合關係法規》,台北:臺南新報社臺北支局,大正7年。
52.橋川時雄編纂,《中國文化界人物總鑑》,北京:中華法會編印館,昭和15年。
53.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編,《臺灣土地慣行一斑(二)》,臺北市:南天復刻版,1998。
54.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臺灣私法》第一卷上,台北:南天書局復刻本,1983。
55.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台灣私法附錄參考書(三卷)下》,台北:南天,1995。
56.羅坤榮,《台中州治と其功勞者》,政界春秋社台灣支社,昭和14年。
57.霧峰庄役場編,《庄歲入歲出豫算書並昭和十六年度追加豫算書、農業組合歲入歲出預算書、各農事小組合豫算編成指針、畜產組合歲入歲出豫算書、銃後後援會規約並豫算書》,昭和17年,霧峰以文圖書館提供。
58.澁古平四郎,《臺灣產業組合史》,臺北市:產業組合時報社,昭和9年。

(三)古文書、族譜、宗教調查表
1.《林姓祖廟族譜(二小房)》,草屯鎮碧峰林姓祖廟(二小房)管理委員會,1982。
2.《林姓祖廟族譜(三小房)》,草屯鎮碧峰林姓祖廟(三小房)管理委員會,1982。
3.《林姓祖廟族譜(六房)》,草屯鎮碧峰林姓祖廟(六房)管理委員會,1982。
4.《林姓祖廟族譜(四小房)》,草屯鎮碧峰林姓祖廟(四小房)管理委員會,1982。
5.《南投縣宗教調查表(下)(民國47-48年)》
6.《李姓天生系譜牒》,收入《家族譜資料調查(南投)》,南投縣立文化中心,1996。
7.李禎祥編,《渡台始祖創公派下族譜書》,收入《家族譜資料調查(南投)(吳、呂、李)》,南投縣立文化中心,1996。
8.洪清江、洪廷蓮、洪瑞燈合編,《洪氏族譜》,收入《家族譜資料調查(南投)(洪)》,南投縣立文化中心,1996。
9.簡枝、簡清期編纂,《教山宗祠雙梅公會股族譜》,收入《家族譜資料調查(南投)五十四:簡氏》,南投縣立文化中心,1996。
10.簡天來、簡傳芳主編,《簡氏大族譜》,台中:創譯,1969。
11.《岸裡大社文書(一)》,台大,1998。
12.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古文書T238 D208.008
13.王世慶主編,《臺灣公私藏古文書彙編》,第二輯第二冊,1977。
14.王世慶主編,《臺灣公私藏古文書彙編》,第二輯第六冊,1977。
15.王世慶主編,《臺灣公私藏古文書彙編》,第三輯第一冊,1977。
16.林美容,《草屯鎮鄉土社會史資料》,板橋:台灣風物雜誌社,1990。
17.謝嘉梁編,《草屯地區古文書專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

二、近人專著
(一)中文部分
1.Brook, Timothy著,張華譯,《為權力祈禱:佛教與晚明中國仕紳社會的形成》,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2.Burke, Peter著,江政寬譯,《法國史學革命:年鑑學派(1929-89)》,台北:麥田,1997。
3.Cresswell, Tim著,王志弘、徐若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2006。
4.Fanon, Frantz著,陳瑞樺譯,《黑皮膚,白面具》,臺北:心靈工坊,2005。
5.Ko, Dorothy著、李志生譯,《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6.Laudurie, Emmanuel Le Roy著,許明龍譯,《蒙大猶:1294-1324 年奧克西坦尼的一個山村(上)(下)》,台北:麥田,2001。
7.Myers, Ramon著、陳其南、陳秋坤編譯,《臺灣農村社會經濟發展》,臺北:牧童,1979。
8.Tuan, Yi-Fu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臺北:國立編譯館,1998。
9.Wolf, Eric R.著,賈士蘅譯,《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臺北:麥田,2003。
10.《林獻堂先生紀念集年譜‧追思錄》,臺北:海峽學術,2005。
11.川野重任著、林英彥譯,《日據時代臺灣米穀經濟論》,臺灣研究叢刊第10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9。
12.王銘銘,《逝去的繁榮:一座老城的歷史人類學考察》,浙江人民,1999。
13.王明珂,《羌在漢藏之間:一個華夏歷史邊緣的歷史人類學研究》,臺北:聯經,2003。
14.台灣省文獻委員會主編,《台灣省通志稿(第十五冊)‧卷四經濟志:綜說篇、水利篇》,台北:捷幼,1955。
15.台灣省南投水利會編輯委員會編,《台灣省南投水利會會誌》,南投:編者自印,1996。
16.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海峽學術,2003。
17.石璋如、劉益昌,《大馬璘》,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89,南港:中央研究院,1987。
18.朱開宇,《科舉社會、地域秩序與宗族發展:宋明間的徽州,1100-1644》,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124),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4。
19.江丙坤,《臺灣田賦改革事業之研究》,臺灣研究叢刊第10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
20.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五南,2008修訂版。
21.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1986。
22.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8),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3。
23.吳光勳發行,《草屯國小百週年校慶紀念特輯》,南投:草屯國小百週年校慶籌備委員會,2000。
24.吳學明,《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1834-189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14),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6。
25.宋文薰、尹建中、黃士強、連照美、臧振華、陳仲玉、劉益昌,《臺灣地區重要考古遺址初步評估第一階段研究報告》,臺北:內政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2。
26.李力庸,《日治時期臺中地區的農會與米作(1902-1945)》,台北:稻鄉,2004。
27.周婉窈,《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北:自立晚報,1989。
28.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台北:聯經,2000。
29.林美容,《台灣人的社會與信仰》,台北:自立晚報,1993。
30.林美容,《鄉土史與村庄史:人類學者看地方》,台北:台原,2000。
31.林富士,《孤魂與鬼雄的世界:北臺灣的厲鬼信仰》,台北縣板橋市:北縣文化出版,稻鄉總經銷,1995。
32.林朝棨纂修,《臺灣地形》,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7。
33.南投縣政府編,《南投縣統計要覽》,南投:南投縣政府,1961。
34.南開技術通識中心,《南投縣傳統聚落普查研究》,南投:南投縣政府,2006。
35.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第三號,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
36.洪英聖,《大哮山腳鄉土誌》,南投:草屯鎮山腳里集會所,2000。
37.洪英聖總編輯,《續修草屯鎮志》,南投:草屯鎮公所,2005。
38.洪敏麟主編,《草屯鎮誌》,南投:草屯鎮公所,1986。
39.洪敏麟編著,《臺灣舊地名沿革第二冊(下)》,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二版。
40.翁佳音,《臺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臺北:稻鄉再版,2007。
41.涂照彥著,李明峻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人間,1992。
42.張永楨,《草屯鎮歷史資源之調查研究(上)(下)》,南投:南投縣立文化中心,1999。
43.張仲禮著、李榮昌譯,《中國紳士:關於其在十九世紀中國社會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會科學院,2002二版。
44.張深切,《張深切全集卷二:里程碑(下)》,臺北:文經社,1998。
45.張勝彥,《南投開拓史》,南投:南投縣政府,1984。
46.張隆志,《族群關係與鄉村台灣:一個清代台灣平埔族群史的重建和理解》,國立台灣大學文史叢刊87,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1。
47.張漢裕主編,《蔡培火全集(一):家世生平與交友》,臺北:吳三連史料基金會,2000。
48.惜遺等著,《台灣之水利問題》,台灣特產叢刊第4種,台灣銀行金融研究室,1950。
49.莊英章,《林圯埔:一個台灣市鎮的社會經濟發展史》,中研院民族所專刊乙種第八號,臺北:中央研究院,1997。
50.許錫專,《草屯文化資產及震災記實》,南投:草屯鎮公所,2002。
51.許錫專,《草屯地區開發史資料集---洪姓故事篇》南投:草屯洪氏家廟,1998。
52.許錫專,《草屯鎮碑誌專輯》,南投:草屯鎮公所,2005。
53.許錫專,《登瀛書院的歷史》,南投:草屯鎮公所,2002。
54.陳支平,《福建族譜》,福建人民,1996。
55.陳君愷,《日治時期臺灣醫生社會地位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22)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2。
56.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1989。
57.黃富三,《霧峰林家的衰落》,板橋:林本源基金會,1991。
58.黃富三,《霧峰林家的興起》,台北:自立晚報,1987。
59.黃富三、陳俐甫編,《霧峰林家之調查與研究》,板橋:林本源基金會,1991。
60.漢寶德計畫主持,《草屯龍德廟之研究與修護計畫》,南投:南投縣政府,1986。
61.劉枝萬,《南投文獻叢輯(七):南投縣革命志稿》,南投縣文獻委員會,1959。
62.劉枝萬,《臺灣埔里鄉土志稿》,作者自印,1951。
63.劉益昌,《存在的未知:臺中地區的考古遺址與史前文化》,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9。
64.劉益昌計畫主持,《東西向快速公路漢寶草屯線「林厝遺址」調查搶救計畫史蹟調查報告》,南投:台灣省公路局,1997。
65.劉益昌計畫主持,《臺閩地區考古遺址:南投縣》,臺北:內政部,2004。
66.歐素瑛整理,《洪樵榕先生訪談錄》,臺北:國史館,2001。
67.蔡龍保,《殖民統治之基礎工程:日治時期臺灣道路事業之研究(1895-194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33),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2008。
68.蕭瓊瑞,《懷鄉與認同:台灣方志八景圖研究》,臺北:藝術家,2006。
69.閻亞寧,《南投縣草屯燉倫堂之調查研究與修護計劃》,南投縣政府 ,1995。
70.戴炎輝,《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1979。
71.簡榮聰,《陳府將軍廟誌》,南投:陳府將軍管理委員會,2000。

(二)西文部分
1.Brown, Mellisa J. .Is Taiwan Chinese:The Impact of Culture, Power, and Migration on Changing Idenit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4.
2.Duara, Prasenjit .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 : rural North China, 1900-1942.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3.Esherick, Joseph W. and Rankin, Mary Backus. 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Dominan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4.Hostetler, Laura .Qing Colonial Enterprise:Ethnography and Cartography in Early modern China.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1.
5.Kuhn, Philip A. .Rebellion and its Enem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0.
6.Lamley, Harry Jerome. The Taiwan Literati and Early Japanese Rule, 1895-1915:A Study of their Reactions to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and Subsequent Responses to Colonial Rule and Modernization.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1964.
7.Shepherd, John Robert .Statecraft and Polo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1600-1800)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8.Teng, Emma Jinhua .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 Chinese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1683-1895.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三)日文部分
1.波形昭一,《日本殖民地金融政策史の研究》,早稻田大學出版部,1985。

三、碩、博士論文
1.王興安,〈殖民地統治與地方菁英:以新竹、苗栗地區為中心(1895年-1935年)〉,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2.池永歆,〈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
3.李文良,〈日治時期臺灣林野整理事業之研究:以桃園大溪地區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4.卓淑娟,〈清代台灣中部漢番關係之研究〉,臺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5.林欣怡,〈清代臺灣漢人社會的建立:以南投平林溪流域為例〉,臺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6.邱正略,〈清代臺灣中部平埔族遷移埔里拓墾之研究〉,臺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7.洪英聖,〈草屯「龍泉圳」的開發:日治時期臺灣水利建設的個案研究〉,臺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8.洪麗完,〈從部落認同到「平埔」我族意識:台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之考察(1700-1900)〉,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9.張家榮,〈清代北投社社史初步研究:以社址、社域為變遷中心〉,臺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10.陳世榮,〈清代北桃園的開發與地方社會建構(1683-1895)〉,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11.陳志豪,〈臺灣隘墾社會轉型之研究:以新竹關西地區為例(1886-1945)〉,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12.陳鴻圖,〈嘉南大圳研究(1901-1993)―水利、組織與環境的互動歷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13.曾品滄,〈汐止的產業變遷與紳商家族之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14.曾敏怡,〈草屯地區清代漢人社會的建立與發展〉,臺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15.黃智偉,〈統治之道:清代臺灣的縱貫線〉,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16.黃瑞賢,〈大肚溪流域河階地形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17.楊永彬,〈臺灣紳商與早期日本殖民政權的關係:1895年~1905年〉,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18.溫振華,〈清代台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
19.潘朝陽,〈台灣傳統和文化區域構成及其空間性:以貓裏區域為例的文化歷史地理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
20.蔡淵洯,〈清代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21.羅士傑,〈清代臺灣的地方菁英與地方社會:以同治年間的戴潮春事件為討論中心(1862-1868)〉,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四、單篇論文
(一)中文部分
1.小林道彥著,李文良譯,〈後藤新平與殖民地經營:日本殖民政策的形成與國內政治〉《臺灣文獻》,48卷3期(南投,1997),頁101-121。
2.王世慶,〈十九世紀中葉臺灣北部農村金融之研究:以興直堡銀主小租戶廣記為例〉,《臺灣文獻》,39卷2期(南投,1988),頁1-48。
3.王世慶,〈介紹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檔案〉《台灣史料論文集(上冊)》,台北:稻鄉,2004,頁49-115。
4.王洪文,〈南投縣地理志氣候篇稿〉,《南投文獻叢輯(十五)》,南投縣文獻委員會,1967。
5.石再添等著,〈大肚溪流域的地形學計量研究〉,《臺灣文獻》,第26卷2期(南投,1975),頁23-82。
6.石再添等著,〈草屯與車籠埔河階的活斷層與地形面〉,《中國地理學會會刊》,第13期(臺北,1985),頁1-12;
7.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彩票制度之探討〉《師大學報》,第33期(台北:師大,1988),頁283-300。
8.呂紹理,〈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休閒生活與商業活動〉,收入黃富三、翁佳音主編,《台灣商業傳統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9,頁357-397。
9.李文良,〈日治初期臺灣林野經營之展開過程:以大嵙崁地區(桃園大溪)為中心〉,《臺灣史研究》,第3卷第1期(臺北:中研院,1996),頁160-161。
10.李文良,〈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的林野支配與所有權:以「緣故關係」為中心〉,《臺灣史研究》,第5卷第2期(臺北:中研院,1998),頁35-54。
11.李若文,〈日治時代、梅山地方之發展與變遷—一個「協力者」鄉庄的形成與認同—〉,顏尚文、李若文編,《「南臺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2000,頁199-265。
12.沈松僑,〈江山如此多嬌:1930年代的西北旅行書寫與國族想像〉《臺大歷史學報》,第37期(臺北:臺大,2006),頁145-216。
13.並木真子著、陳文松譯,〈朝鮮的「殖民地近代性」、「殖民地公共性」和對日協力〉,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台北:播種者,2004),頁71-112。
15.林文龍,〈南埔「陳府將軍」是誰?---一項歷史爭議的新發現〉,《台灣風物》,47:1(台北,1997),頁111-120。
16.林文龍,〈草屯李元光簡化成史蹟調查〉,《台灣風物》,35:1(台北,1985),頁53-81。
17.林文龍,〈草屯李氏族譜及其古文書〉,《台灣風物》,35:2(台北,1985),頁109-128。
18.林金田,〈草屯林氏家廟春秋祭祖〉,《台灣文獻》46:4(南投,2000),頁221-267。
19.林美容,〈土地公廟──聚落的指標:以草屯鎮為例〉,《台灣風物》,37:1(台北,1987),頁53-81。
20.林美容,〈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2(台北,1987),頁53-114。
21.林美容,〈草屯地區傳說諺語〉,《台灣風物》,,36:1(台北,1986),頁94-99
22.林美容,〈草屯鎮之聚落發展與宗族發展〉,《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1989,頁319-348。
23.林偉盛,〈清代台灣分類械鬥發生的原因〉,載於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主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上)》,台北:玉山社,1996,頁263-288。
24.林朝棨,〈南投縣地理志地形篇稿〉,《南投文獻叢輯(十二)》,南投縣文獻委員會,1964。
25.林朝棨,〈概說臺灣第四紀的地史並討論其自然史和文化史的關係〉,《台大考古人類學刊》,28期(臺北:台大,1966),頁7-41。
26.林黃河,〈北投埔恆隆堂紀略〉《南投文獻叢輯(三十六)》,南投縣文獻委員會,1990,頁284-311。
27.林寶安,〈日據時期臺灣的信用組合與地方社會〉,《臺灣銀行季刊》,第44卷第3期(臺北,1993),頁81-100。
28.施添福,〈台灣竹塹地區傳統稻作農村的民宅:一個人文生態學的詮釋〉,《師大地理研究報告》,17期(台北,1991),頁39-62。
29.施添福,〈社會史、區域史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研究方法論為中心〉,網站來源:http://www.nhlue.edu.tw/~native2/efiles/060601.doc
30.施添福,〈清代台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台灣文獻》,55卷4期(南投施添福,〈清代台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區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流域為例〉,《台灣文獻》,56卷3期(南投,2005),頁81-242。
33.洪秀桂,〈南投草屯新豐里福老人家族形態和婚喪禮俗〉,《台大考古人類學刊》25/26(台北,1965),頁158-169。
34.洪秋芬,〈日治時期殖民政權與地方民間組織之關係探討:葫蘆墩興產信用組合的個案研究〉,收入《水竹居主人日記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縣政府,2005,頁123-158。
35.洪秋芬,〈日據初期臺灣的保甲制度(1895-1903)〉,《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1期(台北,1992),頁437-471。
36.洪敏麟,〈草屯茄老洪姓移植史〉,《台灣風物》,15:1(台北,1965),頁6-12。
37.洪淑湄,〈日據末期草屯街農業會〉,《中興史學》3(台中,1997),頁1-19。
38.洪廣驥,〈林學、資本主義與邊區統治:日治時期林野調查與整理事業的再思考〉,《臺灣史研究》,第11卷第2期(臺北:南港,2004),頁77-144。
39.徐國章,〈台灣日治時期之彩票發行制度〉《台灣文獻》,54卷1期(南投,2003),頁133-182。
40.馬鉅強,〈烏溪治水事業之研究--以《灌園先生日記》為中心〉,《臺灣文獻》,58卷1期(南投,2007),頁245-287。
41.張志相,〈台灣烏溪流域「七將軍廟」源流考論〉,《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4期(台中,2007),頁173-204。
42.張炎憲,〈臺灣文化協會的成立與分裂〉,張炎憲、戴寶村、李筱峰主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下)》,臺北:玉山社,1996,頁131-159。
43.張家綸,〈李姓入墾草屯之初期貢獻(1735-1895)--兼論草屯地名起源說〉,《台灣人文》第8號(臺北:台灣師大人文中心,2003),頁153-172。
44.張珣,〈祭祀圈研究的反省與後祭祀圈時代的來臨〉《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58期(台北:台灣大學,2002年),頁78-111。
45.張瑞津,〈臺灣山地區與丘陵區河谷等級的計量研究〉,《臺灣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1期(臺北,1975),頁141-168。
46.張耀宗,〈教育菁英v.s傳統菁英:日治時期教育影響下原住民領導機制的轉變〉《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7卷1期(臺北,2007),頁1-27。
47.許達然,〈十八及十九世紀台灣民變和社會結構〉,古鴻廷、黃書林、顏清苓合編,《台灣歷史與文化(四)》,台北:稻鄉,2000,頁75。
48.郭伶芬,〈台灣中部望族的對立與聯合--從戴潮春事件觀察〉《台灣人文‧生態研究》第4卷第1期(臺中:靜宜大學,2002),頁19-50。
49.陳世榮,〈近代大嵙崁的菁英家族與地方公廟:以李家與福仁宮為中心〉《民俗曲藝》,第138期(桃園,2002),頁241-277。
50.陳世榮,〈國家與地方社會的互動:近代社會菁英的研究典範與未來的研究趨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4期(台北:南港,2006),頁129-168。
51.陳世榮,〈清代北桃園的地方菁英及公共空間〉,《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8期(臺北:政大,2001),頁203-242。
52.陳哲三,〈古文書對草屯地區歷史研究之貢獻〉,《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5期(台中,2002),頁107-126
53.陳哲三,〈台灣建省之際的清賦事業及其與南投縣之關係〉,《台灣文獻》,第49卷第4期(南投,1998),頁33-67。
54.陳哲三,〈草屯地區清代的拓墾與漢番互動〉,《台灣歷史與文化(二)》,台北:稻鄉,2000,頁11-60。
55.陳哲三,〈從鬮書看清代草屯的社會經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9期(台中,2004),頁61-89。
56.陳哲三,〈清代南投縣人物及其相關問題〉,《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2期(台中,2005),頁161-183。
57.陳哲三,〈清代草屯地區的水利〉,《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8期(台中,2004),頁149-181。
58.陳哲三,〈清代草屯地區的地價及其相關問題〉,《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7期(台中,2003),頁89-116。
59.陳哲三,〈清代草屯地區開發史---以地名出現庄街形成為中心〉,《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3期(台中,2001),頁119-141。
60.陳哲三,〈清代草屯的找洗契及其相關問題〉,《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2期(台中,2001),頁217-237。
61.陳哲三,〈清季清丈與日初土地調查對臺灣民間契字演變之影響--以草屯地區為例〉,《台灣歷史與文化(五)》,台北:稻鄉,2000,頁23-63。
62.陳哲三,〈戴潮春在南投縣境之史事及其史蹟〉,《台灣史蹟》,第36期(南投:2000),頁32-56。
63.傅奕銘,〈臺灣近代史中的議會政治演變:以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1921-1934)為探討議題〉《臺灣文獻》,第50卷第4期(南投,1999),頁21-59。
64.曾品滄,〈清代汐止地區的拓墾與地主菁英階層的發展〉《國史館館刊》,復刊第27期(臺北,1999),頁49-72
65.湯熙勇,〈清乾隆十六年台灣彰化之番殺兵民事件〉,《台灣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史蹟研究中心,1989,頁35-71。
66.黃士強,〈南投縣內轆遺址〉,《歷史博物館館刊》,2卷5期(臺北,1987),頁30-44。
67.溫振華,〈清代台灣中部的開發與社會變遷〉,《台灣師大歷史學報》,第13期(台北,1983),頁253-274。
68.詹素娟,〈從地域社會出發的華南研究:與臺灣區域史研究的比較〉,詳情可見網站:http://kuso.cc/3v4c
69.廖振富,〈反戰與反皇民化的呼聲:日據末期的林獻堂詩〉《臺灣文獻》,第50卷第4期(南投,1999),頁61-77。
70.臧振華,〈南投縣烏溪河谷考古調查〉,張光直編,《臺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報告》,中研院史語所專刊70(臺北:中研院史語所,1977),頁163-236。
71.臧振華,〈頂崁子遺址發掘報告〉,《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5卷第3期(臺北:南港,1984),頁567-601。
72.趙世瑜,〈分水之爭:公共資源與鄉土社會的權力和象徵---以明清山西汾水流域的若干案例为中心》,收入氏著,《小歷史與大歷史:區域社會史的理念、方法與實踐》,北京:三聯書店,2006,頁125-151。
73.劉志偉,〈邊緣的中心:"沙田—民田"格局下的沙灣地區〉,黃宗智主編,《中國鄉村研究》第1期(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3),頁32-63。
74.劉枝萬,〈南投縣考古誌要〉,《南投文獻叢輯(四)》,南投縣文獻委員會,1956,頁29-30。
75.劉枝萬,〈南投縣沿革志開發篇稿〉,《南投文獻叢輯(六)》,南投縣文獻委員會,1958,頁202-203。
76.劉素芬,〈日治時期水利組織與地域社會的演變-豐原和霧峰的比較研究〉,宣讀於「臺灣社會經濟史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3年5月8日-9日。
77.劉翠溶,〈日治後期臺灣合作農倉功能試探〉,《臺灣史研究》,第7卷第1期,(臺北:南港,2001),頁135-173。
78.潘朝陽,〈大湖地方性的構成:歷史向度的地理詮釋〉,《師大地理研究報告》,23期(台北,1995),頁3。
79.蔡淵洯,〈清代台灣基層政治體系中非正式結構之發展〉《台灣師大歷史學報》,第11期(臺北,1983),頁97-111。
80.蔡錦堂,〈日本治台時期所謂的「同化政策」的實像與虛像初探〉,《淡江史學》,13期(台北:淡大,2002),頁181-192。
81.簡榮聰,〈陳府將軍廟信仰的傳說探討〉,《台灣源流》,22期(台北:2001),頁64-80。
82.簡榮聰,〈陳府將軍廟祭典及廟會活動〉,《台灣史蹟》,38期(南投,2001),頁15-56。
83.瀨順皓撰、鍾淑敏譯,〈台灣總督府檔案管理制度的成立與發展〉《台灣總督府檔案之認識與利用入門》(南投市: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2),頁103-128。
84.羅士傑,〈試探清代漢人地方菁英與地方社會:以同治年間戴潮春事件為中心〉《台灣史蹟》,38期(南投,2000),頁135-160。

(二)西文部分
1.Bellwood, Peter. “The Austronesian dispersal and the origin of languages.”Scientific American July,(1991):88-93.
2.Chen, Ching-Chih “The Japanese Adaptation of the Pao-Chia System in Taiwan,1895-1945.”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34.2(Ann Arbor, 1975.02):391-416。
3.Feuchtwang, Stephan “City Temples in Taipei Under Three Regimes.” The Chinese city between two cities, edited by Mark Elvin and G. William Skinner,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 p279.
4.Katz, Paul R. “It is Difficult to be Indifferent to One`s Roots: Taizhou Sojourners and Flood Relief during the 1920s.”,《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4期(台北:南港,2003),頁1-58。
5.Katz, Paul R. “Local Elites and Sacred Sites in Hsin-chuang:The Growth of the Ti-tsang An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收入林美容主編,《信仰、儀式與社會: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3,頁179-227。
6.Lamley, Harry Jerome. “Subethnic Rivalry in the Ch'ing Period.” ,The Anthropology Taiwanese Society, edited by Emily Martin Ahern and Hill Gates,台北:南天,1997,p282-318。
7.Newby, L.J. “The Chinese Literacy Conquest of Xinjiang.” Modern China,25.4(Beverly Hills, 1999):451-474.
8.Pasternak, Burton. “The role of the frontier in Chinese lineage development.”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28.3(Ann Arbor, 1969):553-554.
9.Stamp, Richard B. “An 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the Pu-li Basin, West central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張光直編,《臺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報告》,中研院史語所專刊70,臺北:中研院史語所,1977,頁273-275。
10.Tavares , Antonio C. “The Japanese Colonial State and Dissolution of the Late Imperial Frontier Economy in Taiwan ,1886-1909.”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64.2(Ann Arbor, 2005):361-385.
11.Tuan, Yi-Fu. “Humanistic geography.”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66.2(Washington,1976):266-276.
12.Tuan, Yi-Fu. “Place:An Experimental Perspective.” ,Geographical Review,65:2(New York: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 1975):164-165.
13.Tuan, Yi-Fu. “Space and place: humanistic perspective.” ,in Stephen Gale and Gunnar Olsson eds.Philosophy In Geography, Dordrecht; Boston:D. Reidel Pub. Co. 1979.,pp411-421.
14.Watson, James L. “Standarzing the Gods:The Promotion of T'ien Hou Along the South China Coast,960-1960.”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edited by David Johnson, Andrew J. Nathan, and Evelyn S. Rawski.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p292-324.
15.Wilkerson, James. “Late imperial education and control:rural villages in the Penghu Islands.” 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2.1(臺北,2004):141-169.

(三)日文部分
1.石田浩,〈台湾における祭祀公業の意義とその変容〉《台湾漢人村落の社会経済構造》,関西大学,昭和60年,頁141-159。
2.石田浩,〈台湾中部における漢人村落の展開過程とその社会構造〉,《台湾漢人村落の社会経済構造》,関西大学,昭和60年,頁91-140。
3.松田吉郎,〈臺灣の水利事業と一田兩主制—埔價銀、磧地銀の意義—〉,陳秋坤、許雪姬編,《臺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中研院台史所田野研究室論文集(1),臺北:中央研究院,1992,頁105-13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68.蕭瓊瑞,《懷鄉與認同:台灣方志八景圖研究》,臺北:藝術家,2006。
2. 1.小林道彥著,李文良譯,〈後藤新平與殖民地經營:日本殖民政策的形成與國內政治〉《臺灣文獻》,48卷3期(南投,1997),頁101-121。
3. 2.王世慶,〈十九世紀中葉臺灣北部農村金融之研究:以興直堡銀主小租戶廣記為例〉,《臺灣文獻》,39卷2期(南投,1988),頁1-48。
4. 5.石再添等著,〈大肚溪流域的地形學計量研究〉,《臺灣文獻》,第26卷2期(南投,1975),頁23-82。
5. 7.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彩票制度之探討〉《師大學報》,第33期(台北:師大,1988),頁283-300。
6. 9.李文良,〈日治初期臺灣林野經營之展開過程:以大嵙崁地區(桃園大溪)為中心〉,《臺灣史研究》,第3卷第1期(臺北:中研院,1996),頁160-161。
7. 10.李文良,〈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的林野支配與所有權:以「緣故關係」為中心〉,《臺灣史研究》,第5卷第2期(臺北:中研院,1998),頁35-54。
8. 12.沈松僑,〈江山如此多嬌:1930年代的西北旅行書寫與國族想像〉《臺大歷史學報》,第37期(臺北:臺大,2006),頁145-216。
9. 20.林美容,〈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2(台北,1987),頁53-114。
10. 27.林寶安,〈日據時期臺灣的信用組合與地方社會〉,《臺灣銀行季刊》,第44卷第3期(臺北,1993),頁81-100。
11. 35.洪秋芬,〈日據初期臺灣的保甲制度(1895-1903)〉,《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1期(台北,1992),頁437-471。
12. 37.洪淑湄,〈日據末期草屯街農業會〉,《中興史學》3(台中,1997),頁1-19。
13. 40.馬鉅強,〈烏溪治水事業之研究--以《灌園先生日記》為中心〉,《臺灣文獻》,58卷1期(南投,2007),頁245-287。
14. 41.張志相,〈台灣烏溪流域「七將軍廟」源流考論〉,《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4期(台中,2007),頁173-204。
15. 46.張耀宗,〈教育菁英v.s傳統菁英:日治時期教育影響下原住民領導機制的轉變〉《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7卷1期(臺北,2007),頁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