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181.180)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4 12:2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榮晉
研究生(外文):Lee Jung Chin
論文名稱:運動夏令營活動指導員專業能力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Sports Summer Camp Instructor’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in Taiwan
指導教授:李晶李晶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ng-L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運動休閒及休閒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1
中文關鍵詞:運動夏令營指導員專業能力
外文關鍵詞:sports summer campinstructorprofessional competenc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5
  • 點閱點閱:115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0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國內許多學校跟機關團體都會舉辦運動類型的夏令營,但對於運動夏令營的師資標準,國內並沒有相關的規範,導致品質良莠不齊。因此,本研究之目的為探討運動夏令營相關產業界、官方與學術界對運動夏令營活動指導員專業能力項目之看法與差異。本研究選取臺灣運動夏令營產官學界,具夏令營經驗達5年以上、曾擔任其師資及從事相關研究之十位專家學者進行深度訪談,訪談後整理訪談內容,進行編碼、歸納及分析。本研究結果如下:一、運動夏令營活動指導員應具備之專業能力可分為五大構面,分別為專業知識、行政管理能力、專業技能與專業態度。首先在:1.專業知識構面包含:「運動專長」、「運動傷害防護」、「急救處理」、「教學指導」與「課程設計與管理」五項;2.行政管理構面則包括:「風險管理」與「活動計劃」;3.專業技能構面則有:「活動領導」、「運動傷害防護」、「急救處理」、「溝通技巧」、「教學技能」與「該項運動專長」;4.專業態度構面則包含「工作態度」,共計13項重要指標;5.其他相關能力包含:「創意概念」、「相關運動知識與生活常識」、「研習運動禮儀課程」、「器材操作能力」。二、運動夏令營產官學界均具共識的項目,在重要指標部分除了教學指導、課程設計與管理及活動計畫三項之外,看法ㄧ致。針對以上結果,本研究建議:一、推動運動夏令營師資認證。二、加強培訓運動夏令營指導員教學相關技能與知識。三、能確實執行風險與安全管理工作。四、對後續研究建議以量化研究瞭解運動夏令營活動指導員專業能力指標、針對其他營隊類型的夏令營指導員進行研究、針對國內運動夏令營舉辦單位做個案研究。
Many schools and organizations hold sports camps in Taiwan during summer vacation, but the standards of sports camp instructors’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have not been established.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sports summer camp instructor’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From industrial, official, academic fields of sports summer camp industry. Ten subjects who were more than five year experience in instructing or studying in summer camps. The subjects were interviewed by semi-structure question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ing:
1.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for sports summer camp instructor included
(1). Professional knowledge, which were “expertise in sport”, “first aid & emergency care”, “care prevention of athletic injuries”, “curriculum design”, “professional teaching knowledge”.
(2).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which were “planning”, “risk management”.
(3). Professional skills, which were “skills in sports”, “injury prevention and first aid”, “communication skills”, “teaching skills”.
(4). Professional attitude, which were “work attitude”.
(5). Other relevant skills, which were “creativity”, “general knowledge” “operating equipment”, “courtesy”.
2. Except three items, “curriculum design”, “professional teaching knowledge” and “planning.”, ten experts pay great attention to other ten items.
The study suggested that to:
1. Establish the rule of qualification.
2. To enhance on student’s teaching skill in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3. To enforce risk management and safety more efficiently.
4. To conduct qualitative studies to understand the sports camp instructors’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口試委員與所長簽字證書.................................... i

授權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謝誌.................................................. vi

目次.................................................. vii

表次.....................................................x

圖次................................................. x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問題………………………………………………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五節 研究重要性…………………………………………… 4
第六節 名詞釋義………………………………………………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夏令營的意涵及指導員專業能力..………………… 5
第二節 運動指導員專業能力………………………………… 22
第三節 運動夏令營活動指導員專業能力……........... 42
第四節 本章總結………………………………........... 56

第參章 研究方法…………..………………………………………… 5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7
第二節 研究流程………………………………………………… 58
第三節 研究對象………………………………………………… 61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62
第五節 資料分析………………………………………………… 64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65
第一節 運動夏令營活動指導員篩選現況…………………… 65
第二節 運動夏令營活動導員專業知識……………………… 72
第三節 運動夏令營活動指導員行政管理能力……………… 80
第四節 運動夏令營活動指導員專業技能……………………. 86
第五節 運動夏令營活動指導員其他相關能力………………… 95
第六節 產官學對運動夏令營活動指導員專業能力之分析探討…… 101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10
第一節 結論…………………………………………………… 110
第二節 建議……………………………………………………… 113

參考文獻 .......................................... 115

附 錄
附錄一 訪談邀請與注意事項………………………………………… 122
附錄二 訪談前的研究大綱與說明事項……………………………… 123
附錄三 訪談大綱……………………………………………………......126
附錄四 訪談稿修正函…………………………………………………… 128
附錄五 受訪者資料一覽表…………………………………………… 129
附錄六 I-1逐字稿…………………………………………………… 130
附錄七 I-2逐字稿…………………………………………………… 136
附錄八 I-3逐字稿…………………………………………………… 147
附錄九 G-1逐字稿…………………………………………………… 152
附錄十 G-2逐字稿…………………………………………………… 156
附錄十一 G-3逐字稿………………………………………………… 162
附錄十二 G-4逐字稿………………………………………………… 168
附錄十三 S-1逐字稿………………………………………………… 172
附錄十四 S-2逐字稿………………………………………………… 179
附錄十五 S-3逐字稿………………………………………………… 185
一、中文部份:
大英百科全書(2007)。夏令營。 2007年3月16日,取自大英線上繁體中文版。 http://wordpedia.eb.com/tbol/article?i=072206
中國國家體育總局(2007)。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術等級制度。2007年11月19日,取自http://www.sport.gov.cn/fagui/fg035.htm
中國童子軍總會國際組(2000)。ICSP資料彙編。2007年6月19日,取自 http://www.scout.org.tw/Scout_Search.asp?id=262
王怡菁(2001)。淺談運動休閒育樂營輔導員之角色與定位。大專體育,55,27-31。
朱汝駿(2005)。休閒與遊憩專業證照制度建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朱軍凱(2005)。我國青少年足球教練員職業能力的現狀調查。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1(5),30-35。
行政院主計處(1995)。臺灣地區國民休閒生活調查報告。(頁2-3)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3)。國民體能指導員授證考試相關查詢。2007年11月19日,取自http://www.sac.gov.tw/library/library-1.aspx?No=118&MenuID=37&Parent_ID=25
吳崇旗、謝智謀(2003)。淺談青少年休閒營隊活動籌辦之考慮因素與策略應用─「產品屬性」及「休閒阻礙」的觀點。大專體育雙月刊,64,48-54。
呂宜蓁、梁玉秋(2004)。現今運動指導員工作價值觀之探討。大專體育,73,126-132。
呂建政、顏妙桂、蔡居澤(1997)。暑期青少年休閒活動營隊之成效調查-以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86年補助辦理之暑期活動營隊為例。臺北市︰青輔會。
宋維煌(2000)。籌辦體育育樂營問題與對策。國民體育季刊,29(3),23-31。
巫慧萍(2000)。臺北市中小學體育育樂營實施現況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金龍(2005)。社會體育概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25日,取自北大方正中文電子書,http://ntnu.lib.apabi.com/List.asp?act=SimpleQuery&DocGroupID=2&lang=big5&all=%AA%C0%B7%7C%C5%E9%A8%7C%B7%A7%BD%D7。
李青松(2002)。青少年選擇夏令營的休閒價值觀之研究。中華家政學刊,32,17-30。
林世澤(1995)。國民體能指導員應有的專業知能。國民體育季刊,24(1),35-40。
林建地(1996)。我國青少年休閒活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金敏玲(2003)。休閒與遊憩專業課程範圍與定位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柯政良(2003)。臺北市運動指導員專業知能重要程度認知與需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縣。

美國有氧體適能協會臺灣事務局(2007)。各領域證照。2007年11月19日,取自http://www.afaa.com.tw/Licenses.htm
孫慶國(2007)。如何選擇夏令營活動。2007年 12月19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2/new/jun/20/today-o1.htm
莊東景(2001)。我國體適能教練認證制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許雅婷(2007)。臺北市不同社經背景國小家長對兒童夏令營規劃要素之重要性評估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頁394-395)臺北市:五南。
陳素青(2004)。臺北市運動指導員專業能力與證照需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麗敏(2004)。組織型露營課程領導人員證照制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維彬(2006)。羽毛球運動的指導員任務與指導程序之探討。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電子報,(10)2006年10月。
詹文男(1987)。大臺北地區兒童夏令營消費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臺中市基督教青年會(2007)。2008徵募美國夏令營指導員(ICCP)報名簡章。2007年 11月19日,取自http://www.tcymca.org.tw/download.php
劉文禎、李健美(2002)。體育育樂營規劃與設計。大專體育,58,61-67。
劉瑩(2006)。體育情報芻議。情報探索,7,43-45。
歐陽金樹(2005)。中國社會體育指導員制度之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頁138-144)臺北市:心理。
蔡守浦(2001)。社區運動指導員養成要素之初探。大專體育,57,79-82。
鄭月琴(2006)。非營利組織推動青少年休閒營隊之研究--以飛颺青少年成長中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鄭志富(1996)。體育運動管理人員專業能力之探討。中華體育,10(3),8-17。
鄭志富、宋維煌、張少熙(1996)。中小學課後及假期體育育樂營專案研究。臺北市︰教育部。
鄭志富、張少熙、簡鴻檳、溫良財(1999)。中小學課後及假期體育育樂營課程規劃研究成果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鄭秀琴(2004)。健身俱樂部運動指導員專業能力與進修需求認知之研究-以亞力山大健身俱樂部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縣。
戴儉慧、劉小平、羅時銘、陳瑞琴(2003)。英、美、德三國體育指導員制度及啟示。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7(4),26-31。
謝智謀(2007)。活動心理與團康帶領技巧。2007年 11月19日,取自http://www.aee.org.tw/activity.htm
謝鴻儒(2000)。國小教師戶外教學現況與障礙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羅元宏(2001)。休閒運動指導及指導員專業能力需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羅明訓(1999)。桃園縣國小六年級學生休閒活動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二、英文部分:
American Camping Association(2007).About ACA, Retrieved May 15, 2007, from American Camping Association website:http://www.acacamps.org/media_center/about_aca/history.php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2007). Certification main. Retrieved November 16, 2007, from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website: http://www.acsm.org/certification/index.htm
American Council on Exercise (2007). Personal trainer certification exam, Retrieved November 16, 2007, from American Council on Exercise website: http://www.acefitness.org/getcertified/aboutexam_pt.aspx
Chisholm, M.E. & Ely, D.P. (1976). Media personnel in education : a competency approach.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David, Hoch(2004).Coaching education and certification.ProQuest Education Journals,74(2),14.
Gabrielsen, M.A., & Holtzer, C. (1965). The role of outdoor education. New York: The Center for Applied Research in Education.
Hartwig, Marie. (1960).Workbook for camp counselor training (2d ed.).Minneapolis, MN: Burgess Publ.Co.
Jarvis, P. (1983). Professional education. London:Croom Helm.
Lenny D Wiersma, Clay P Sherman. (2005). Volunteer youth sport coaches' perspectives of coaching education/certification and parental codes of conduct.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76(3), 324-338. Retrieved April 24, 2008, from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 database.
Martens, Rainer. (1995).Youth sportdirector guide / Rainer Martens.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Mitchell, A. Viola, Crawford, Ida Barksdale & Robberson, Julia D.(1970) Camp counseling[by] Viola Mitchell, Ida B. Crawford [and] Julia D. Robberson. Illus. by Ida B. Crawford [and others] (4th ed.).Philadelphia, PA: Saunders.
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 (2007). About the NSCA. Retrieved November 16, 2007, from 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 website: http://www.nsca-cc.org
Seefeldt, Vern. (1987). Handbook for youth sports coaches / Vern Seefeldt, editor ; sponsored by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Reston, VA: American Alliance for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

Thurber, Christopher. A., & Malinowski, Jon. C.(2000). The summer camp handbook: everything you need to find, choose, and get ready for overnight camp--and skip the homesickness (1st ed.). Los Angeles, CA: Perspective Publishing.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