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131.239)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08 22:3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洪秀蓉
論文名稱:漢語中高級班學習者副詞就與才習得實證研究
指導教授:曾金金曾金金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24
中文關鍵詞:習得認知語境預設參照點語氣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56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0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中文摘要
本文從學習者認知的角度研究副詞【就】與【才】,從上下文的語境觀察並構擬、分析學習者對副詞【就】與【才】的認知體系。研究方法為採用語境式的對話題目來進行施測,每一題由AB兩人形成四句對話,B在第一組對話中的句子即為題目,由受試者自行構擬其餘三句的語境。受試者分為中級班與高級班兩個程度,兩個班各有31位受試者,測驗題數共18題,總計取得1116筆受試者所設計的語境語料。根據各家學者理論文獻與本文的研究假設,針對受試者對副詞【就】與【才】認知建構進行研究,分析學習者的認知偏誤、認知標準與認知差異。研究結果如下:
總體而言,所有語境架構項目中,高級班的平均數均高於中級班,從本文實證研究中,依難易度(由易至難)所排序出來的語境架構分別為:數量前指→聯結→時間→歧義句架構與範圍→時量→條件→數量後指→堅持語氣→反駁語氣。
中級班與高級班的學習者對語氣架構與非語氣架構的表現呈現兩極的走向,中級班與高級班學習者的負向表現,分別有高達五分之四及三分之二的比率是落在語氣架構上,可見語氣架構語境的掌握,無論是對中級班或是高級班的學習者而言,都是最難以習得的難點。不論是中級班還是高級班,反駁語氣的表現都較堅持語氣差得多。推究其原因應該是:堅持語氣乃堅持原來的想法,這種順向的邏輯概念對學習者來說是較容易掌握的;反駁語氣則是需要針對對方的想法提出異議,才能達到否定對方的目的,這對學習者而言確實是較難以理解的。
綜合來看,中級班與高級班在副詞【就】項目表現較佳的架構有:時間、時量、數量前指、聯結、堅持語氣。在副詞【才】項目表現較佳的架構有:數量後指、條件、反駁語氣。另外,中級班與高級班在歧義句的表現均優於範圍架構。
從本文實證中也發現,無論是中級班或是高級班,學習者對許多項架構中,副詞【就】項目與副詞【才】項目出現認知相反的偏誤,例如時間架構語境:副詞【就】項目是表示實現行為動作的時間較預期的為早,但學習者卻誤以為較預期的為晚;副詞【才】項目是表示實現行為動作的時間較預期的為晚,但學習者卻誤以為較預期的為早。由於學習者學習初級教材中副詞【就】項目與副詞【才】項目的相關語法點後,對於其間的差異並沒完全釐清,深究其原因乃是因為教材的編寫並非採用以同一語境架構為單位,將副詞【就】與【才】組合成為一個題組來進行對比式的教學,所以即使學習者到了中、高級班,仍然會出現認知上的偏誤以及語境上的失誤。因此,如能以題組方式進行教學,或許可以導正學習者認知上的偏誤以及減少語境上的失誤。在教學上,如果教學者能明確地比較、展現副詞【就】項目與副詞【才】項目的語境認知上的不同(如前述時間架構語境),將有助於學習者確切地建構起副詞【就】項目與副詞【才】項目的認知架構系統。
目錄

目錄 i
圖目錄 v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1
1.3 研究範圍 2
1.4 論文架構 2
1.5 語境 3
1.6 認知 4
1.7預設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2.1 【就】與【才】語義比較探討 8
2.1.1 白梅麗(1987) 8
2.1.2 張誼生(1999) 10
2.1.3 屈承熹(1999) 11
2.1.4 鄭良偉(1997) 13
2.1.5 史錫堯(1991) 13
2.1.6 陳立民(2005) 14
2.1.7 陳小荷(1994) 16
2.1.8 陳榮杰(2005) 17
2.1.9 張寶勝(2003) 18
2.1.10 有關【就】與【才】語義比較探討結論 19
2.2 【就】與【才】義項比較探討 19
2.2.1 趙元任(2002) 19
2.2.2 王還(1956) 20
2.2.3 呂叔湘(2005) 21
2.2.4 劉月華等(2004) 23
2.2.5 白梅麗(1987) 25
2.2.6 屈承熹(1999) 26
2.2.7 葉德明(1988) 26
2.2.8 陳立民(2005) 28
2.2.9 有關【就】與【才】義項比較探討結論 30
2.3 【就】與【才】核心義 32
2.4 【就】與【才】跟 “了” 的關係 33
2.4.1 陳立民(2005) 33
2.4.2 岳中奇(2000) 35
2.5本章結論 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0
3.1 研究假設 40
3.2 研究架構 40
3.3 研究變項 40
3.4 研究對象 41
3.5 研究工具 41
3.5.1 題目設計 41
3.5.2 受試者基本資料 41
3.5.3 問卷問題 41
3.5.4 實施步驟 42
3.6 研究過程 42
3.6.1 試測與修改 43
3.6.2 研究實施過程 43
3.7 統計分析方法 44
3.7.1 信度與效度 44
3.7.2 單因子變異數 45
3.7.3 兩個母體平均數之t檢定 46
第四章 量化統計研究結果 48
4.1 信度分析結果 48
4.2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 49
4.3 兩個母體平均數之T檢定分析結果 50
4.4 五等第量化統計結果 51
4.4.1 1題至18題五等第量化統計結果 53
4.5 適切度量化統計結果 76
4.5.1 1題至18題適切度量化統計結果 78
第五章 研究分析討論 100
5.1 中級班認知研究分析 100
5.1.1 中級班五等第表現分析 101
5.1.2 中級班適切度表現分析 103
5.1.3 中級班語境認知表現分析 105
5.2 高級班認知研究分析 128
5.2.1 高級班五等第表現分析 130
5.2.2 高級班適切度表現分析 133
5.2.3 高級班語境認知表現分析 134
5.3 中級班與高級班題組比較研究分析 155
5.3.1 題組1時間架構比較研究分析 156
5.3.2 題組2時量架構比較研究分析 157
5.3.3 題組3數量後指架構比較研究分析 158
5.3.4 題組4數量前指架構比較研究分析 158
5.3.5 題組5聯結架構比較研究分析 159
5.3.6 題組6條件架構比較研究分析 160
5.3.7 題組7堅持語氣架構比較研究分析 161
5.3.8 題組8反駁語氣架構比較研究分析 162
5.3.9 題組9歧義句與範圍架構比較研究分析 163
5.3.10 題組整體綜合比較研究分析 163
第六章 結論與教學建議 168
6.1 總體認知情形 168
6.2 語氣架構與非語氣架構表現分析 170
6.3 中級班認知標準情形 173
6.3.1 中級班認知達到標準情形 173
6.3.2 中級班認知尚稱標準情形 175
6.3.3 中級班認知未達標準情形 176
6.4 高級班認知標準情形 177
6.4.1 高級班認知達到標準情形 177
6.4.2 高級班認知尚稱標準情形 178
6.4.3 高級班認知未達標準情形 179
6.5 認知差異值排序 180
6.6 教學建議 182
6.6.1 以題組方式進行教學 182
6.6.2 題組教學排序 183
6.6.3 語氣架構項目教學排序置後 184
6.7 教學實驗結果 185
6.7.1 時間架構實驗測試結果 185
6.7.2 語氣架構實驗測試結果 186
6.8 研究限制 187
參考文獻 188
附錄一 192
附錄二 193
附錄三 194
附錄四 196
附錄五 197
附錄六 198
附錄七 204
附錄八 206
附錄九 208
附錄十 209
附錄十一 210
附錄十二 211
附錄十三 212
附錄十四 213
附錄十五 215
附錄十六 217
附錄十七 218
附錄十八 219
附錄十九 222
參考文獻

丁邦新(譯)(增訂版)(2002)。趙元任著。中國話的文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丁度〔宋〕(1980)。集韻。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力(1985)。中國現代語法。上海:商務印書館。
王虹(1994)。試論語境與語言交際。福州大學學報,3,8,43-57。
王峻岩(2002)。說預設。修辭學習,6,總114,9-25。
王群(2005)。試論 “才” 和 “就” 語義變化的雙向性和不平衡性。語言科學,4,6,總19,18-26。
王還(1956)。就與才。語文學習,12,45-48。
王德春(1964)。使用語言的環境。學術研究,5,總135,140-145。
王魁京(1996)。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中的句子的語調、語氣理解問題。北京師範大學學報,6,總138,26-32。
王建平(1992)。語境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王文博(2003)。預設的認知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35,1,34-39。
尹海良(2005)。預設及其交際價值探索。泰山學院學報,27,4,77-80。
中文大辭典(1990)。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古力加瑪麗、熱孜萬古麗(2003)。關於漢語語境教學的一點思考。新疆廣播電視大學學報,4,6,總22,49-50。
白梅麗(1987)。現代漢語中就和才的語義分析。中國語文,5,總200,390-398。
石雲孫(1983)。論語境。安慶師院學報,2,59-61。
史錫堯(1991)。副詞 “才” 與 “都”、 “就” 語義的對立和配合。世界漢語教學,1,總15,18-22。
何自然(1997)。語用學與英語學習。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何兆熊等(2000)。新編語用學概要。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何兆熊、蔣豔梅(1997)。語境的動態研究。外國語,6,16-22。
利奇(1987)。語義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呂叔湘(1982)。中國文法要略。上海: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2005)。現代漢語八百詞。上海:商務印書館。
呂鄭方(2006)。認知語境的心理學探究。伊犁教育學院學報,19,4,130-134。
吳莉(2006)。認知語言學研究的哲學思考。學術交流,12,總153,138-140。
李麗華(2004)。漢語學習者中文態認知實證研究-以動詞「吃」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志(2006)。小論預設。科教文匯,141-142。
屈承熹(1999)。漢語認知功能語法。台北:文鶴。
岳中奇(2000)。“才”、“就” 句中 “了” 的對立分布與體意義的表述。語文研究,3,總76,19-27。
孟子敏(2005)。句末語氣助詞“也”的意義及其流變。語言教學與研究,3,78-82。
侯國金(2003)。動態語境與語境洽商。外語教學,1,22-26。
俞如珍(1996)。語義預設、語用預設和會話含義。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總59,66-70。
胡明陽(1981)。北京話的語氣助詞和嘆詞。中國語文,5,總130,60-68。
徐晶凝(2000)。漢語語氣表達方式及語氣系統的歸納。北京大學學報,3,37,總199,89-95。
高樹藩(編)(2005)。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台北:正中。
班固〔東漢〕(1980)。漢書。台北:學生書局。
張旭(1999)。估價副詞 “就” 和 “才” 的語用過程分析。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70-77。
張志公(1985)。現代漢語。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張誼生(1999)。現代漢語副詞 “才” 的共時比較。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8,45-50。
張寶勝(2003)。副詞 “才” 的主觀性。語言研究和探索,12,34-43。
陳小荷(1994)。主觀量問題初探----兼談副詞 “就”、“才”、“都”。世界漢語教學,4,總30,18-24。
陳立民(2005)。也說 “就” 和 “才”。當代語言學,7,1,16-34。
陳治安、文旭(1997)。試論語境的特徵與功能。外國語,4,22-26。
陳彭年等(撰)〔宋〕(1980)。廣韻。台北:聯貫。
陳榮杰(2005)。副詞 “就” 和 “才” 之比較。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5,3,總35,136-138。
陳立芬(2003)。現代漢語副詞【才】與【就】的教學語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愼〔東漢〕段玉裁(注)〔清〕(1980)。說文解字。台北:黎明。
葉德明(1988)。華語副詞「再」「才」「就」之語用功能。論文發表於第二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理論分析組,台北,223-234。
賀陽(1992)。試論漢語書面語的語氣系統。中國人民大學學報,5,67-71。
萊考夫(1994)。語用學與自然邏輯。北京:開明出版社。
董曉秋、呂筠(2006)。英語研究型教學的認知語言學理論依據。白城師範學院學報,70-73。
楊翠(2006)。預設分析與語言研究。廣東社會科學,3,169-173。
語言與語言學詞典(1981)。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鄭良偉(編著)(1997)。台、華語的代詞、焦點與範圍。台北:遠流。
劉月華等(2004)。實用現代漢語語法。上海:商務印書館。
劉春霞(2004)。語境與第二語言教學。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3,24,109-111。
閻麗君(2004)。簡析語用預設對語篇效果的影響。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4,214-215。
魏在江(2002)。預設研究的多維思考。外語教育,24,2,32-35。
釋詁(1980)。爾雅。台北:商務。
邏輯學辭典(1981)。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Bussmann , H.(2000).Routledge 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Dinsmore , J.(1981).Towards a unified theory of presupposition . Jourmal of Pragmatics , 5 , 335-363.
Fauconnier, G.(1985). Mental Spaces: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 . Combridge, MA:The MIT Press.
Fillmore, C. J.(1985). Frames and the semantics of understanding . Quaderni di Semantica, 6 , 222-253。
Leech, G.(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 London: Longman.
Levinson, S. C.(1983).Pragmatic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perber, D.,﹠Wilson, D.(1995).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 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Ungerer, F.,﹠Schmid, H. J.(2001).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Yule, G.(2000). Pragmatics .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