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丁邦新(譯)(增訂版)(2002)。趙元任著。中國話的文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丁度〔宋〕(1980)。集韻。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力(1985)。中國現代語法。上海:商務印書館。
王虹(1994)。試論語境與語言交際。福州大學學報,3,8,43-57。
王峻岩(2002)。說預設。修辭學習,6,總114,9-25。
王群(2005)。試論 “才” 和 “就” 語義變化的雙向性和不平衡性。語言科學,4,6,總19,18-26。
王還(1956)。就與才。語文學習,12,45-48。
王德春(1964)。使用語言的環境。學術研究,5,總135,140-145。
王魁京(1996)。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中的句子的語調、語氣理解問題。北京師範大學學報,6,總138,26-32。
王建平(1992)。語境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王文博(2003)。預設的認知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35,1,34-39。
尹海良(2005)。預設及其交際價值探索。泰山學院學報,27,4,77-80。
中文大辭典(1990)。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古力加瑪麗、熱孜萬古麗(2003)。關於漢語語境教學的一點思考。新疆廣播電視大學學報,4,6,總22,49-50。
白梅麗(1987)。現代漢語中就和才的語義分析。中國語文,5,總200,390-398。
石雲孫(1983)。論語境。安慶師院學報,2,59-61。
史錫堯(1991)。副詞 “才” 與 “都”、 “就” 語義的對立和配合。世界漢語教學,1,總15,18-22。
何自然(1997)。語用學與英語學習。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何兆熊等(2000)。新編語用學概要。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何兆熊、蔣豔梅(1997)。語境的動態研究。外國語,6,16-22。
利奇(1987)。語義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呂叔湘(1982)。中國文法要略。上海: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2005)。現代漢語八百詞。上海:商務印書館。
呂鄭方(2006)。認知語境的心理學探究。伊犁教育學院學報,19,4,130-134。
吳莉(2006)。認知語言學研究的哲學思考。學術交流,12,總153,138-140。
李麗華(2004)。漢語學習者中文態認知實證研究-以動詞「吃」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李志(2006)。小論預設。科教文匯,141-142。
屈承熹(1999)。漢語認知功能語法。台北:文鶴。
岳中奇(2000)。“才”、“就” 句中 “了” 的對立分布與體意義的表述。語文研究,3,總76,19-27。
孟子敏(2005)。句末語氣助詞“也”的意義及其流變。語言教學與研究,3,78-82。
侯國金(2003)。動態語境與語境洽商。外語教學,1,22-26。
俞如珍(1996)。語義預設、語用預設和會話含義。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總59,66-70。
胡明陽(1981)。北京話的語氣助詞和嘆詞。中國語文,5,總130,60-68。
徐晶凝(2000)。漢語語氣表達方式及語氣系統的歸納。北京大學學報,3,37,總199,89-95。
高樹藩(編)(2005)。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台北:正中。
班固〔東漢〕(1980)。漢書。台北:學生書局。
張旭(1999)。估價副詞 “就” 和 “才” 的語用過程分析。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70-77。
張志公(1985)。現代漢語。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張誼生(1999)。現代漢語副詞 “才” 的共時比較。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8,45-50。
張寶勝(2003)。副詞 “才” 的主觀性。語言研究和探索,12,34-43。
陳小荷(1994)。主觀量問題初探----兼談副詞 “就”、“才”、“都”。世界漢語教學,4,總30,18-24。
陳立民(2005)。也說 “就” 和 “才”。當代語言學,7,1,16-34。
陳治安、文旭(1997)。試論語境的特徵與功能。外國語,4,22-26。
陳彭年等(撰)〔宋〕(1980)。廣韻。台北:聯貫。
陳榮杰(2005)。副詞 “就” 和 “才” 之比較。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5,3,總35,136-138。
陳立芬(2003)。現代漢語副詞【才】與【就】的教學語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許愼〔東漢〕段玉裁(注)〔清〕(1980)。說文解字。台北:黎明。
葉德明(1988)。華語副詞「再」「才」「就」之語用功能。論文發表於第二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理論分析組,台北,223-234。
賀陽(1992)。試論漢語書面語的語氣系統。中國人民大學學報,5,67-71。
萊考夫(1994)。語用學與自然邏輯。北京:開明出版社。
董曉秋、呂筠(2006)。英語研究型教學的認知語言學理論依據。白城師範學院學報,70-73。
楊翠(2006)。預設分析與語言研究。廣東社會科學,3,169-173。
語言與語言學詞典(1981)。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鄭良偉(編著)(1997)。台、華語的代詞、焦點與範圍。台北:遠流。
劉月華等(2004)。實用現代漢語語法。上海:商務印書館。
劉春霞(2004)。語境與第二語言教學。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3,24,109-111。
閻麗君(2004)。簡析語用預設對語篇效果的影響。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4,214-215。
魏在江(2002)。預設研究的多維思考。外語教育,24,2,32-35。
釋詁(1980)。爾雅。台北:商務。
邏輯學辭典(1981)。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Bussmann , H.(2000).Routledge 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Dinsmore , J.(1981).Towards a unified theory of presupposition . Jourmal of Pragmatics , 5 , 335-363.
Fauconnier, G.(1985). Mental Spaces: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 . Combridge, MA:The MIT Press.
Fillmore, C. J.(1985). Frames and the semantics of understanding . Quaderni di Semantica, 6 , 222-253。
Leech, G.(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 London: Longman.
Levinson, S. C.(1983).Pragmatic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perber, D.,﹠Wilson, D.(1995).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 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Ungerer, F.,﹠Schmid, H. J.(2001).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Yule, G.(2000). Pragmatics .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