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1﹒干淑芬(2003),「應用品質機能展開於服務品質之研究: 以海運承攬運送業為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水野滋(1966)(Shigeru Mizuno),水野滋、赤尾洋二原著,傅和彥翻譯,「品質機能展開」,前程企管,台北。
3﹒王佩淳(2003),「結合灰色理論與品質機能展開建構動態趨勢預測模型」,臺中健康暨管理學院資訊科技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4﹒王穎駿(2007),「航空安全管理概論」,揚智文化。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飛航標準組,「維修資源管理」,民航通告編號:AC120-00A,2000。
5﹒吳俊寬(2003),「從奈米科技材料運用探討綠色產品設計之研究」,大葉大學設計研究所實務組碩士論文。6﹒吳進興(2006),「維修資源管理(MRM)訓練遷移之研究」,大葉大學工業工程與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在職專班碩士論文。7﹒李友錚(2003),「作業管理」,前程企管。
8﹒李友錚(2004),「全面品質管理」,前程企管。
9﹒李傳政、張志強、鄭凱文、劉武(1992),「系統話品質機能展開實務技術手冊」,中國生產力中心。
10﹒林文燦(1991),「以品質機能展開為基礎的設計管理機能診斷系統」,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1﹒林志誠(2006),「以 Kano 模式探討維修相關人員對維修資源管理訓練滿意度研究」,逢甲大學工業工程與系統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2﹒林榮鴻(2006),「我國軍民航空器維修資源管理資訊化之研究」,開南大學
空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13﹒林鴻昇(2004),「建立行銷、研發與製造屬性之整合性架構: 以筆記型電腦為例」,元智大學企業管學系電子碩士論文。14﹒徐國晉(1993),「企業內技術移轉管理研究--應用品質機能展開」,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5﹒崔海恩(2005),「維修資源管理 (MRM)」,文笙書局。
16﹒崔海恩、吳富堯、王承宗、謝俊明(2003),「運用組員資源管理精進飛行決策模式以改善飛航危機管理與安全」, 2003危機管理學術研討會,高雄,12月,A55-62. 。
17﹒康錫洋(2001),「維修資源管理簡介」,第31修護官班教材,王等庸、馮培元編輯,空軍官校航安班,9月,10-1~10-8。
18﹒張有恆(2005),「航空業經營與管理」,華泰文化。
19﹒張有恆、王穎駿(2004),「維修資源管理之探討」,民航季刊,第六卷,第四期,交通部民用航空局,民國93年12月,頁33-70。20﹒張志強、鄭凱文、劉武、鄭瑜君(1994),「品質機能展開活用的台灣現況」,標準化之品質管理,第47 卷,頁37。
21﹒張美誼(2005) ,「用平衡計分卡與品質機能展開建構績效衡量指標之個案研究: 以P印刷公司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2﹒梅宜冬(2004),「從感性觀點探討數位產品造形意象特質: 以數位攝影機為例」,大葉大學設計研究所設計實務組碩士論文。23﹒陳才蓮(2004),「第三方物流中心廠址評選模式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甲組碩士論文。24﹒陳俊宏(2004),「整合品質決策系統」,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5﹒曾秀亞(2004),「維修資源管理(MRM)訓練成效評估之研究」,成功大學交通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6﹒曾書英(2000),「電腦化維修資源管理系統之建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碩士論文。27﹒曾瑞昆(2004),「應用品質機能展開於建構品質管理需求方案之研究: 以科技製造業為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8﹒黃俊英、林震岩(1997),「SAS 精析與實例」,初版再印,台北:華泰。
29﹒黃淑芬(2003),「品質機能展開法應用於臺灣地區海上客運服務品質之研究: 以臺灣航業公司「臺華輪」為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30﹒黃艷雲(2004),「品質機能展開應用於成衣設計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31﹒劉必慧(1994),「以品質機能展開法改造企業流程」,中原大學工業工程所碩士論文。32﹒劉秀美(2004),「品質機能展開應用於企業經營策略規劃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33﹒潘彥江(2005),「品質機能展開量化模式之績效評估-以無線網路卡製程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碩士論文。34﹒潘義鉦 (2003),「國籍航空公司維修資源管理(MRM)與安全態度及其相關研究」,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學系碩士論文。35﹒蕭旭峰(2005),「以模糊品質機能展開建構供應商評選決策支援模型: 以網路通訊產業為例」,世新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36﹒賴建舟(2005),「老舊飛機維修安全與維修資源管理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學院工程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37﹒薛飛源(2001),薛飛源,「以品質機能展開法探討博物館服務品質—以國立故宮博物院為例」,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商業自動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8﹒顏嘉男(2004),「導入製造品質於新產品開發作業系統之研究: 以Y公司資訊系統廠為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9﹒魏巧晴(2003),「產品設計初期模糊決策之研究」,大葉大學工業工程學系碩士論文。二、英文部份
1﹒Bossert﹐J.L. (1991)﹐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A Practitioner’s Approach﹐ ASQC Quality Press Inc.﹐New York﹒
2﹒Chen,S.H & Hsieh﹐C.H(2000)Representation ,Ranking ,Distance and Similaring of L-R type fuzzy Number and Application ,Australian Journal of Intelligent Processing System Vol.6﹐No4 pp.217-229﹒
3﹒FAA﹐(2000)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Maintenance Resource Management Training.”(Available electronically at http://www.faa.gov./) Advisory Circular No. 120-72﹒
4﹒Fotos, C.P.(1991)﹐“ Continental Applies CRM Concepts to Technical”﹐
Maintenance Corp and Training Stresses Teamwork﹐Self-Assessment Techniques﹐Aviation Week & Space Technology﹐pp.32-35﹒
5﹒Hauser﹐J. R. and Clausing﹐D. (1988)﹐“The House of Quality”﹐Harvard Business Review﹐May-June﹐pp. 63-73﹒
6﹒Jacob Cohen & Patricia Cohen(1975)﹐Applied multiple regression/correlation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Hillsdale﹐N. J. :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7﹒Juran ﹐J. M. (1974) “Quality control handbook” ﹐editor-in-chief﹐Frank M. Gryna, Jr.﹐associate editor & R. S. Bingham﹐Jr.﹐associate editor Taipei : Rainbow-Bridge﹒
8﹒Resource Management Programs in the U.S.: an Analysis of the Past﹐Present﹐ and Future”﹐The Journal of Air Transportation World Wide﹐Vol.6﹐No 2﹐pp. 3-32﹒
9﹒Sullivan﹐L. P. (1986)﹐“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uality Progress﹐June﹐pp. 39-50﹒
10﹒Taylor , J.C. and Patankar , M. S.(2000),” Targeted MRM Programs: Setting ROI Goals and Measuring the Results”﹐Proceedings of the SAE Advances in Aviation Safety Conference & Exposition﹐Daytona Beach﹐FL﹒
11﹒Taylor, J.C. & Patankar, M.S. ( 2001), “Four Generations of Maintenance Resource Management Problems in the U.S.:An Analysis of the Past, Present andFuture”, The Journal of Air Transportation World Wide, Vol. 6, No. 2, pp.3-32﹒
12﹒Zadeh﹐L.A.(1965)﹐“Fuzzy Sets”﹐Information and Control﹐Vol.8﹐pp.338-353﹒
13﹒Zadeh﹐L.A(1975﹐1976)﹐“The Concept of Linguistic Variabl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pproximating Reasoning ”﹐Information Science﹐Vol.8﹐pp.199-249(I)﹐Vol.8﹐pp301-357(II)﹐Vol.9﹐pp43-48(II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