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文獻
中文: 1.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Vol.28, 2007/08 2.WTO部長會議(2005)所公佈之資料 3.陳進勳 (2006), 「C-TPAT對港埠與物流影響之研究」開南大學與航 運管理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4.中華民國進出口貿易國家名次表統計資料(2007/1~6月) 5.劉宏道、張徐錫(2006) ,中華技術Special Report 「由國際貨櫃 海運發展看臺灣發展轉口轉口貨櫃之契機」No.78 April, 2006 6.游世青(2007),貨櫃定期航商營運供應鍊安全管理研究,海洋大學航 運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7.章詩如(2001),船上船長對ISM Code探討與研究(上),2001.8.1 8.張志清(2003)「APEC 各國合作實施船舶與港口設施保安之探討」國 際航空海運保安研討會,臺北 9.張金泉(2004)「船舶實施船舶與港口設施保全國際章程之研究」,海 洋大學商船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10.經濟部商業司、工研院(2006) 「產業物流發展暨國際接軌推動計畫 -C-TPAT實體安全交戰手冊」 11.美國在臺協會新聞稿(2005).美國貨櫃安全計劃背景資料 12.經濟部商業司工業技術研究院(2007)國際供應鏈安全準則與趨勢說 明會,郭淑敏「C-TPAT背景與介紹」,臺北 13.張榮忠(2004),港口經濟,維普資訊「國際集裝箱碼頭安全附加費」 14.徐紅明(2006.1),「ISM規則對船舶海上航行安全的影響」,水運管理 第28卷 第9期 15.閻羨功(2005.1),實「施ISM規則應注意的問題及對策」,水運管理 第 27卷 第1期 16.朱清明(2006),「航運企業安全管理體系運行中存在的問題」,船海 工程 2006 年第2 期(總第171 期) 17.朱清明(2006.4),「基于ISM ??的安全文化建?」,世界海運 2006 年第2 期 第29卷 18.張志清(2004) 「ISPS Code實施相關問題及APEC合作因應之道」, 亞洲經濟合作評論第十二期 2004 年 12 月 19.黃志(2006.10)「船舶在施行ISPS規則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中國 水運 第06卷 第10期 20.孫毅(2005),「淺談SOLAS公約海上保安修正案和ISPS規則對我國 航運業影響與應對」,中國海事2005第3期 21.陳秋妹(2004),「淺析ISPS 規則的實施對航運業的影響」,世界海運 2004年10 月 第27 卷 第5 期 22. 吳文一(2004)「集裝箱安全倡議(CSI)對貨運行業的影響及應對策 略」,水運管理2004.1 23.黃春楊、徐海蓉(2003),「美國“集裝箱安全計畫”及其最新進 展」,2003年4月第26 卷 第2 期 24.李沅濤、張維競(2005)「美國集裝箱安全提議的裝船實踐」,世界海 運 2005年4月 第28 卷 第2 期 25.廖一凡(2003)「美國CSI對我國集裝箱運輸影響初步評估及對策」, 水運管理 2003年1月 26. 吳兆麟、朱 軍. (2006) 海上交通工程, 大連海事大學出 社,2006 :442-443. 27. 劉慧貞(2004)「海運業者建立貨櫃船舶保安系統之研究」海洋大學 商船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28. ISM Code 2002 29. 劉芳武(2006)「論ISM安全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珠江水運 2006,8,p29-p31 30. 孫同詳(2005)「依國際安全管理章程建立港勤船舶安全管理制度之研 究」海洋大學商船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p1-167 31.王嘉瑛(2005)「我國港口當局實施國際船舶及港口設施保全章程相關 保全研究」海洋大學航管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p1-101 32.席永濤、方泉根(2007)「船舶航行風險形成原因重要度分析與計算」 中國航海 2007 年第2 期 總第71 期p39-p43 33.王中同(2005)「航海人員對船舶防恐防盜機制」海洋大學商船學系 碩 士學位論文, p1-155 34.陳財貴(2004)「國際港口設施保安章程法制之研究」海洋大學法律學 系 碩士學位論文,p1-296 35.黃余得、陳獲祥、鄧運連(2003)「綜論加強海事保全特別措施」,石 油季刊,第39卷第3期p71-p79 36.周和平、徐國裕(1998)「海運業實施國際安全管理章程之研究」,海 運學報第六期p69-p99 37.袁智清*、林銘智**、郭俊良 「國際安全管理章程之實施對船舶海上航 行安全影響之研究」91學年度中國海事商業專科學校學報,中華民國 91年1月p161-p178 38.林春霖(2007)「港口國管制檢查對海運業之衝擊及航商因應作為之 探討」,海洋大學商船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p1-130 39.林秀芬(2006),「應用模糊層級分析法於網路商店服務品質評估之研 究」,Jounal of e-Business 第八卷 第三期 p.347~272 40.羅應浮、陳貞元、林青衿、陳雅汶、張琇妏、賴虹伶「發展經營商店 之決策支援系統─運用模糊AHP法」 41.鄧振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 《中國統計學報》,27(6),6-22。 42.賀志豪(2004),「運用模糊分析層級程序法評估軍事採購績效之研 究」,世新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p1~116 43. 陳月香「模糊決策分析應用於電子產業之選股策略」 44. 蔣侑修(2004)「科技專案評選的專家模糊多準則決策」中山公事所 碩士論文 45. 汪志堅&余曜成(2003)「以內容分析法探討網路上的垃圾郵件」,2003 電子商務與數位生活研會,台北 46. Robert P.Weber「內容分析法導論」,民國78年,巨流圖書公司出版 47.楊孝榮 (1989)「內容分析」,楊國樞等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 冊,台北,東華書局 48.朱清明(2007),「基於國際安全管理規則的安全管理觀念和方法」,船海工 程 2007 年第3 期第36卷,p137-p140 49.方明輝(2006)「美國海運安全新標準」,中國海關,p42-p44 50.廖坤靜 薛英林(2002)「海上危險品貨櫃運輸發生意外之緊急處理」,海 運研究學刊第十二期Vol.12 pp.73-91, 2002 51.包瑞、傅根保(2007)「建造船舶結構防火的施工檢驗」 江蘇船舶 vol 24 No 2 Apr 2007 52.邱劍中(2000)「船舶之適航規範與港口國管制之研究」,海洋大學海洋法 律系 碩士學位論文 P1-174 53.林曉新(2007)「談油輪結構的發展和單殼油輪淘汰及影響」,珠江水運, P13-P17 54.張雨華(2004)「關於淘汰單殼體油船議題的綜述」,船舶物資與市場, P32-36 55.李建升(2007)「論危險貨物信息化建設在集裝箱船舶載運危險貨物管理中 的作用」 中國水運 第5卷 第6期 6月 P10-11 56.陳傳峰、緟軍(2007)「淺談集裝箱裝運危險貨物瞞報問題」 中國水運 Vol.5 No.6 June 2007 57.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V.27, 2007/06 58.貿易雜誌電子報196期 •2007年10月1日出刊
英文: 1.Khalid Bichou; Kee-Hung Lai; Y H Venus Lun; T C E Cheng (2007),A Quality Management Framework for Liner Shipping Companies to Implement the 24-Hour Advance Vessel Manifest,Transportation Journal Winter 2007;46;1 2.Donna J. Nincic (2005) ,The Challenge of Maritime Terrorism: Threat Identification, WMD and Regime Response, The 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 Vol.28,No.4,619-644, August 2005 3. International Ship and Port Facility Security Code and SOLAS Amendments Adopted 12 December 2002 4. L.A.Holder ; TRAINING AND ASSESSMENT ON BOARD ; Witherby & Company Limited 1997 2nd Edition cVideotel Marine International Limited ; Vol I 5.Chang, Chih-Ching; C.S. CHIU (2003), CERTAIN PROBLEMS CONCERNING SHIPS’ IMPLEMENTATION OF THE ISPS CODE 6.Ruth BanomYong(2005),The impact of port and trade security initiatives on maritime supply-chain management, MARIT. POL. MGMT., January-March 2005 VOL.32, NO.1,3-13 7. ISM Code 2002 8. V INH V THAI1 & DEVINDER GREWAL(2007), The Maritime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Percep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Shipping, Maritime Economics & Logistics, 2007, 9, (119–137) 9.Satty, T.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New York:McGraw-Hill. 10.Vaidya, OS and Kumar, S (2006).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 overview of applications.’ European Journal Operational Research , Vol.169, pp.1-29. 11.Buckely,J.J.(1985)”Fuzzy Hierarchical Analysis” Fuzzy Sets and Systems VOL.17 pp233-247 12. Ching-Chow Yang and Bai-Sheng Chen(2004), KEY QUALIT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USING, Journal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ngineers, Vol. 21, No. 6, pp. 543-550 (2004) 13 van Laarhoven, P. J. M. and Pedrycz, W. (1983) “A Fuzzy Extension of Saaty’s Priority Theory,” Fuzzy Sets and Systems (11:3), pp. 229-241 14. Mario Enea; Tommaso Piazza(2004), Project selection by constrained Fuzzy AHP, Fuzzy Optimiz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Mar 2004; 3, 1; ABI/INFORM Global Pg.39 15.Chen, C.T.(2000),”EXTENSIONS OF TOPSIS for Group Decision-making under Fuzzy Environment, Fuzzy Sets and Systems,114(1),1-9 16. J.J. Buckley and S. Chanas (1989). A fast method of ranking alternation using fuzzy numbers. Fuzzy Sets and Systems, 30, 337-346. 17. Bernard Berelson(1952)”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Glencoe,III,The Free Press” 18.Holsti, Ole R.(1969).Content Analys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19.Jon S Helmick ;Dennis Compton(2004),Maritime and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Security :The training factor, Review of Business ;Fall 2004 ;25,3,ABI/INFORM Global p23-p29
網路資料: 1.澳洲生產力暨科技移轉中心 http://www.cpttm.org.mo/quality/info/ctpat/ctpat-impacts.htm 2.長榮網站 3.陽明網站 4.萬海網站 5.Universal Guardian公司 http://www.morerfid.hk/article/0805/hk_05083001.html 6.美國新聞公佈 http://www.hktdc.com/alert/chi/usc0619c.htm 7. 大連海事大學 http://imcrc.dlmu.edu.cn/n173c8.aspx 8. 香港貿發網 http://info.hktdc.com/alert/chi/usc0620.htm 9.大紀元 http://www.epochtimes.com/b5/7/6/22/n1751835.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