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方力行(2000a)。海洋性格的文化 海洋內涵的教育。研考雙月刊,24(6),37-39。方力行(2000b)。探索「海洋文化」的迷霧。文化生活,3(4),3-4。王大修(2007年1月)。海洋教育的現況與問題。載於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政府教育局(主辦),「海洋教育」數位典藏教材與創意教學研討會會議手冊。基隆: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王石番(1996)。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市:幼獅文化。
王佩蓮(2002)。鄉土教育融入學校教學與社區活動。屏縣教育,9,6-12。
台灣海洋生態資訊學習網(2005)。生態教室。2007年11月05日,取自http://study.nmmba.gov.tw/。
行政院海洋事務推動委員會(2006)。海洋政策白皮書。2007年4月20日,取自http://www.rdec.gov.tw/public/Attachment/65101685971.pdf。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98)。環境保護政策分析叢書(六)—海洋環境保護政策之研析。台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吳京(2005 a,3月25日)。啟動臺灣的海洋教育。國語日報,13版。
吳京(2005 b,1月14日)。認清自己,迎向海洋。國語日報,13版。
吳俊憲(2001)。九年一貫課程國中社會領域教科書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NTNU0331025。吳美麗(無日期)。教材編制之探討與教材編選原則。2008年1月4日,取自http://www.tmue.edu.tw/~envir2/biodiv/20040715/17.pdf
吳靖國(2007,9月19日)。先讓教師具備海洋意識吧。中國時報,A15版。
吳靖國(2007年12月)。海洋教育的概念分析(主辦),親海、愛海、知海攜手合作論壇會議手冊(頁53-73)。基隆: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吳靖國、李秀卿(2005)。國民小學海洋教育之教科書版本比較—以藝術與人文領域為例。海洋文化學刊,1,201-236。吳靖國、李秀卿(2007年1月)。海洋教育教材內容分析類目表之建構。載於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政府教育局(主辦),「海洋教育」數位典藏教材與創意教學研討會會議手冊(頁5-28)。基隆: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吳靖國、劉彥妤(2007年12月)。國中社會領域海洋教育學習內涵初探。載於立臺灣海洋大學(主辦),親海、愛海、知海攜手合作論壇會議手冊(頁105-125)。基隆: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呂枝益(1999)。國小社會科教科書中原住民內涵之內容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8NTNU0331015。李坤崇(2007)。台灣中小學海洋教育能力指標之建置。載於2007年10月8-9日教育部(主辦),海洋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204-230)。
李昭興(2006)。台灣海洋教育的現況與未來。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9,103-110。林筱梅(2007)。國民小學海洋教育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林震聲(譯)(1995)。教育課程的國際比較:社會科篇。教育部。
林靜芳(2000)。國中社會科統整課程的設計與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8NTNU0331032。邵廣昭、楊瑞森(1998)。海洋生物漫談。台北:台灣書店。
邱文彥(2000)。海洋意識與海洋文化的推展。文化生活,3(4),7-9。邱文彥(2004)。展開雙臂,擁抱藍色國土。2007年10月31日,取自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period=434&bulletined=18537。
姜皇池(2004)。海洋意識與台灣精神象徵。2007年10月31日,取自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period=450&bulletinid=20197。
胡興華(2002)。漁業推廣專輯(九):海洋台灣。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
范雪凌(1999)。海洋環境教育概念階層表之建構及中小學教科書涵括海洋概念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研究所。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8NSYS5282010。范蓓玟(2006)。臺灣中小學教科書涵括海洋概念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NTOU5451021。海岸巡防署東部地區巡防局(2004)。國家海洋政策綱領。2007年3月27日,取自http://www.cga.gov.tw/east/sea/sea.htm。
海洋臺灣基金會(1995)。海洋教育。2007年5月8日,取自http://www.ocean.org.tw/Knw.htm。
國立編譯館(2007)。九年一貫教科書審定資訊網。2007年12月28日,取自http://dic.nict.gov.tw/%7Etextbook/dic_idx.php
張子超(1998)。從環境教育觀點談中小學海洋教育之目標與推行。載於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主編,「1998國際海洋年海洋之心」研討會論文集(頁62-70)。基隆: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2007年2月12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EJE/EDU5147002/9CC/9CC.html?TYPE=1&UNITID=225&CATEGORYID=0&FILEID=147654&open
教育部(2004)。教育施政主軸行動方案。2007年3月27日,取自 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ECRETARY/EDU8354001/931115edumain.doc。
教育部國教司(2000)。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教科圖書審定辦法及相關規範彙編。台北:教育部。
莊萬壽(2005)。全球化的挑戰與臺灣文化精神的建構。2007年4月15日,取自http://www.ntnu.edu.tw/TCLL/taiwan10_chuang.htm。
陳國彥、吳宗立(2002)。社會領域教材教法。高雄:麗文。
陳新轉(2004)。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發展 : 從課程綱要與能力指標出發。台北:心理。
陳麗華、王鳳敏(譯)(1996)。美國社會科課程標準。教育部。
單文經(1997)。美國中小學實施鄉土教育的作法。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8(2),139-162。黃怡碧(2005)。海洋學。2007年4月20日,取自http://study.nmmba.gov.tw/upload/ Resource/conserv1138.htm。
黃政傑(1992)。社會科課程設計的基礎。國立教育資料館館訊,14,1-12。黃炳煌(1991)。社會科教育目標與功能之研究。教育資料集刊,16,1-18。黃炳煌(2003)。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台北:師大書苑。
黃聲威(2000a)。淺探海洋文化(上)。漁業推廣,170,39-49。黃聲威(2000b)。淺探海洋文化(下)。漁業推廣,171,39-44。黃聲威(2001)。認識海洋文化的特質。農訓,18(1),44-47。
楊孝爃(1989)。內容分析。載於楊國樞等(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頁809-831)。台北:東華。
楊孝爃(1995)。社會研究實務。台北:正中。
葉昭伶(2001)。尋找臺灣的另一半版圖:評海洋教育的可能性。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料庫,089NDHU0331007。
賈福相(1998)。人與海:台灣海洋環境。臺北市:聯經。
廖鴻基(2003)。海洋文學及藝術。載於邱文彥(編著),海洋永續經營,海洋與台灣-過去現在未來叢書之四(頁205-223)。台北:胡氏圖書。
劉美慧(1996)。美國社會科課程標準之評介。花蓮師院學報,6,129-145。歐用生(1992)。課程與教學—概念、理論與實務。台北:景文。
歐用生(1995)。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蔡錦玲(2003)。海洋資源產業與研發。載於邱文彥(編著),海洋產業發展(頁227-238)。台北:胡氏圖書。
閻振興、高明(總監修)(1986)。中文百科大辭典。台北市:百科文化。
戴昌鳳(2003)。台灣的海洋。台北:遠足文化。
羅綸新(2007)。我國海洋教育網站建構與應用之研究。載於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政府教育局(主辦),「海洋教育」數位典藏教材與創意教學研討會會議手冊(頁29-49)。基隆: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羅綸新、吳靖國(2007,8月30日)。台灣需要全民海洋教育。自由時報,A15版。
羅綸新、林先釧、李秀卿(2005)。建構具海洋特色之教育研究所課程與教學。海洋文化學刊,1,181-200。龔相如、張志新(2005)。發現海洋教育。教與愛,80,18-21。
貳、英文部分
Brody, M. J.(1996). An assessment of 4th-,8th-,and 11th-grade students' environmental science knowledge related to Oregon's marine resources,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al, 27(3):21-27.
Government of South Australia(2005). Coast and marine education framework. Retrieved from May 25, 2007, from:http://www.environment.sa.gov.au/coasts/cmeducation.html.
Greiner, R., Young, M.D., McDonald, A.D., & Brooks, M.(2000). Incentive instruments for the sustainable use of marine resources.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43, 29-50.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1998).Year of the ocean, 1998 marine education, U.S.A.: an overview. Retrieved from May 1, 2007, from: http://www.yoto98.noaa.gov/yoto/meeting/mar_edu_316.html
Saharuddin, A.H.(2001). National ocean policy: new opportunities for Malaysian ocean development. Marine Policy, 25(6), 427-436.
Stepath, C. M. (2006).Coral reefs for experienti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Learning with Australian students-a foundational stud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sis to committee(April 11, 2006).Cairns, Australian: James Cook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