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51.236)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4 11:1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洪佳琦
研究生(外文):Hong, Chia-Chi
論文名稱:兒童歌子戲音樂研究-以2000年至2007年海山戲館之演出為對象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Children’s Taiwanese Operas’ Music as Introduced by High Sun Taiwanese Opera between 2000 and 2007
指導教授:黃玲玉黃玲玉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音樂學系碩士班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音樂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410
中文關鍵詞:歌子戲兒童歌子戲海山戲館《阿三哥進城》《是誰偷寶劍》《雨傘麵線》《誰是第一名》
外文關鍵詞:Taiwanese OperaChildren’s Taiwanese OperaHigh Sun Taiwanese Opera“A-San-Go the Donkey”“Who Stole the Treasured Sword”“Umbrella and Thin Noodles”“Who Is to Receive the First Priz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174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兒童歌子戲是為因應兒童的心理、兒童的需要,為兒童量身訂作的歌子戲,一方面具有寓教於樂的功能,一方面則是呈現歌子戲的藝術之美,循序漸進的引導兒童接觸歌子戲文化,因此在劇本與音樂上有不同考量之處。
成立於2000年的海山戲館,於2000-2007年陸續推出四齣兒童歌子戲,將其推廣至劇場、社區、校園等社會各角落。本論文針對海山戲館的《阿三哥進城》、《是誰偷寶劍》、《雨傘麵線》、《誰是第一名》,分別從劇本與音樂方面,就其主題、情節、語言、前場唱腔、後場音樂與樂隊編制等方面,進行分析與探討,以了解劇本創作特點與音樂表現手法。
透過分析後歸納出海山戲館四齣兒童歌子戲在劇本與音樂上的特點,包括主題明確且情節單純,具有寓教於樂的功能;透過修辭、諺語、口號、口頭禪等的運用,來增添語言的趣味性;運用國語拉進與兒童觀眾的距離;以各種互動方式與互動內容來與觀眾進行互動;以歌子戲曲調為主,保留歌子戲音樂風格;加入不同的音樂元素來吸引兒童;運用主題音樂,透過重複的方式加深觀眾印象;運用節奏變化,製造活潑俏皮的氛圍;運用卡拉帶來豐富音樂效果等。
希望經由本論文分析與歸納出之重點,能作為未來兒童歌子戲創作之參考,也建議未來在兒童歌子戲的創作上能藉由善用歌子戲元素、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取得平衡點、提升演員專業能力、與兒童劇團合作,以及更多劇團的創作與推廣,使更多兒童有機會欣賞兒童歌子戲之演出,除具有寓教於樂的目的外,也期望能培養未來的歌子戲欣賞人口,將歌子戲這項戲曲藝術綿延不絕傳承下去。
Children’s Taiwanese Operas are custom-made Taiwanese Operas, specially tailored to suit children’s mental processes and their specific needs. On the one hand they are both entertaining and educational, and on the other they present the artistic beauty of Taiwanese Operas to children by gradually bringing them in contact with the culture of Taiwanese Operas. Consequently, different consideration is given to the preparation of scripts and music for Children’s Taiwanese Operas.
Established in 2000, High Sun Taiwanese Opera introduced a series of four Children’s Taiwanese Operas between 2000 and 2007 and made them popular among domestic theaters, communities, campuse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This thesis endeavors to inquire into these four dramatic works: “A-San-Go the Donkey,” “Who Stole the Treasured Sword,” “Umbrella and Thin Noodles,” and “Who Is to Receive the First Prize.” It attempts to analyze and examine their subjects and plots, the application of drama language, the apron tune patterns, the back stage music,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band, to understand their creative qualities and presentation techniques.
Some of the distinctive dramatic and musical qualities identified include clearly defined subject matters with simple plots, an integration of fun into learning, application of rhetorical words, proverbs, catchwords, and pet phrases for a more interesting drama language. These four Children’s Taiwanese Operas also use Mandarin, reciprocal actions and content, including dialogue with audience, to interact with and shorten the gap between the actors and the children audience. In addition, they all employ traditional melody of Taiwanese Operas to preserve the musical style of this form of art, and add other musical elements to arouse the interest of children. To build a cheerful atmosphere and to enrich the musical effect, theme music, played repeatedly, rhythmic variations, and karaoke are often used.
It is hoped that the key points identifi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thesis could be used as a source of reference for future Children’s Taiwanese Operas. It is also suggested that domestic opera troupes make good use of the core elements of Taiwanese Operas, balance between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continue to raise the actors’ professional capabilities, cooperate with children’s theaters, and more opera troupes participate in producing and popularizing Children’s Taiwanese Operas. So more children have an opportunity to enjoy their performance, become acquainted with this form of art, and grow to be future audience of Taiwanese Operas, so that this traditional dramatic art can be continuously passed down to future generations.
目錄

前 言…………………………………………………i
凡 例…………………………………………………iii
中文摘要………………………………………………v
英文摘要………………………………………………vii
目 錄…………………………………………………ix
圖目錄…………………………………………………xi
表目錄…………………………………………………xiii
譜例目錄………………………………………………xix
附錄目錄………………………………………………xxii

緒 論…………………………………………………1
第一章 臺灣兒童歌子戲概述………………………17
第一節 兒童歌子戲相關名詞界定…………………17
第二節 兒童歌子戲之發展…………………………29
第三節 兒童歌子戲之特質…………………………42

第二章 海山戲館介紹………………………………57
第一節 緣起與發展…………………………………57
第二節 四齣兒童歌子戲概述………………………74

第三章 《阿三哥進城》……………………………85
第一節 主題與情節…………………………………85
第二節 語言…………………………………………94
第三節 前場唱腔……………………………………114
第四節 後場音樂與樂隊編制………………………131

第四章 《是誰偷寶劍》……………………………143
第一節 主題與情節…………………………………143
第二節 語言…………………………………………150
第三節 前場唱腔……………………………………162
第四節 後場音樂與樂隊編制………………………178

第五章 《雨傘麵線》………………………………189
第一節 主題與情節…………………………………189
第二節 語言…………………………………………197
第三節 前場唱腔……………………………………211
第四節 後場音樂與樂隊編制………………………231

第六章 《誰是第一名》……………………………241
第一節 主題與情節…………………………………241
第二節 語言…………………………………………251
第三節 前場唱腔……………………………………268
第四節 後場音樂與樂隊編制………………………300

第七章 四齣兒童歌子戲之比較……………………317
第一節 主題與情節…………………………………317
第二節 語言…………………………………………319
第三節 前場唱腔……………………………………324
第四節 後場音樂與樂隊編制………………………330

結 論…………………………………………………335

參考資料………………………………………………341

附 錄…………………………………………………357
參考資料

一、中文專書
中國戲曲研究院編輯
1959 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方士奇
不詳 童歌多型伴奏。臺北:金手指出版社。
王友輝
2001 獨角馬與蝙蝠的對話-【劇場童話】。臺北:天行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永炳
2000 中國古典戲劇語言運用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伊索(Aesop)
2001 伊索寓言,吳憶帆譯。臺北:志文出版社。
全音樂譜出版社有限公司
不詳 Movie Music Collection古典音樂-禁忌的遊戲。臺北:全音樂譜出版社有限公司。
朱以中編輯
1987 兒童戲劇研究文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朱維英主編
2004 戲曲作曲技法。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何為、王琴
1990 簡明戲曲音樂詞典。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余漢東
2001 中國戲曲表演藝術辭典。臺北:國家出版社。
吳鼎
1989 兒童文學研究。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呂訴上
1961 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出版部。
呂錘寬
2001 臺灣傳統樂器。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2005 台灣傳統音樂概論‧歌樂篇。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李曼瑰
1979 李曼瑰劇存(四)。臺北:正中書局。
李赫
1995 台灣諺語的智慧(一)。臺北:稻田出版有限公司。
私立靜宜大學中文系、臺灣民俗文化工作室
2002 歌仔戲重要詞彙編纂計畫第二期期末報告書。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林文寶主編
1989 兒童文學論述選集。臺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文寶等編著
1993 兒童文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林守為
1988 兒童文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林玫君
2003 創造性戲劇之理論探討與實務研究。臺南:供學出版社。
林澄枝發行
1997 「出將入相」兒童傳統戲劇節劇本。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林鋒雄
1988 宜蘭縣立文化中心臺灣戲劇中心規劃研究報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995 中國戲劇史論稿。臺北:國家出版社。
武俊達
1999 戲曲音樂概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姜龍昭
2003 戲劇編寫概要。臺北:合記圖書出版社。
姚一葦
1992 戲劇原理。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柯秋桂編著
2003 好戲開鑼:兒童劇場在成長。臺北:財團法人成長文教基金會。
胡妙勝
2001 充滿符號的戲劇空間。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張炫文
1976 歌仔戲的音樂:臺灣鄉土之音。臺中:臺灣省教育廳交響樂團。
1982 台灣歌仔戲音樂。臺北:百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8 歌仔調之美。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曉華
1999 創作性戲劇原理與實作。臺北:財團法人成長文教基金會。
張錦鴻
1987 基礎樂理。臺北:全音樂譜出版社有限公司。
梅紹武、屠珍等編著
2001 梅蘭芳全集。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莊永明、孫德銘合編
1995 台灣歌謠鄉土情,初版二刷。臺北:孫德銘。(初版1994年)
許常惠
2000 台灣音樂史初稿。臺北:全音樂譜出版社有限公司。
許義宗
1977 兒童文學論。臺北:臺北市立女子師範專科學校。
許麗雯總編輯
2005 你不可不知道的100首鋼琴曲與器樂曲。臺北:高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郭乃惇
1993 如何進入MIDI世界。臺北:第三波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正治
1990 童話寫作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芳
2002 戲曲概說。臺北:中央研究院。
陳冠甫、陳慈銘、方瓊華執行企畫
2004 臺北兒童藝術節:兒童戲劇創作徵選優勝作品選集。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陳耕、曾學文
1995 百年坎坷歌仔戲。臺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彬、陳松民
1986 薌劇傳統曲調選。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陳啟成
1999 曲式分析與作曲。臺北:樂韻出版社。
陳慈銘等執行企畫
2002 臺北兒童藝術節:兒童戲劇創作金劇獎優良劇本集。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2003 臺北兒童藝術節:兒童戲劇創作徵選優勝作品選集。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陳篤正
1998 藝術教育教師手冊-幼兒戲劇篇。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曾永義
1988 台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002 臺灣歌仔戲史。臺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曾西霸
2000 粉墨人生:兒童文學戲劇選集1988~1998。臺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2 兒童戲劇編寫散論。臺北: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游素凰
1996 歌仔戲教材【歌仔戲識譜】。臺北: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
2003 廖瓊枝歌仔戲唱腔藝術探討。臺北:學海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黃金環
2005 台灣歌仔戲服裝變遷之研究。臺南:漢家出版社。
黃玲玉
2001 臺灣傳統音樂。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黃慶萱
1990 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楊馥菱
1999 台灣歌仔戲。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2 臺灣歌仔戲史。臺北: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董忠司總編輯
2001 臺灣閩南語辭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廖世璋、方瓊華、張愷玲執行企畫
2005 臺北兒童藝術節:兒童戲劇創作徵選優勝作品選集。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劉秀庭
2002 曾仲影的音樂生涯。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鄭懷興
2000 戲曲編劇理論與實踐。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鄧志浩口述、王鴻佑執筆
1997 不是兒戲-鄧志浩談兒童戲劇。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蕭湄羲
2006 誰是第一名。臺北:信誼基金出版社。
蕭登福
1990 列子古注今譯。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鍾傳幸
2001 戲曲導演:兒童戲曲《森林七矮人》創作演出。臺北:財團法人辜公亮文教基金會。
韓幼德
1987 戲曲表演美學探索。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魏子雲
2002 戲曲藝說。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魏飴
1999 戲劇鑑賞入門。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Goldberg, Moses
1974 Children’s theatre; a philosophy and a metho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2006 TYA: Essays on the Theatre for Young Audiences. Louisville: Anchorage Press Plays, Inc.
Schonmann, Shifra
2006 Theatre as a Medium for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Images and Observations.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Springer.

二、學位論文
王良友
2003 「河洛歌子戲團」劇本語言之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吳婉君
2005 外台歌子戲唱腔研究-以2004、2005年國藝會專案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冠儀
2002 台灣歌仔戲武場音樂研究。嘉義:私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珮君
1997 現今舞臺歌仔戲劇本之研究舉隅。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周于甄
2005 國樂樂師對當代歌仔戲音樂發展之影響探討。嘉義:私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玉如
2006 跨場域舞台的戲劇創作與轉化-陳守敬歌仔戲寫作技巧探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孟潔
2006 河洛歌仔戲舞台演出本之研究-以《台灣,我的母親》、《彼岸花》、《東寧王國》為例。臺北: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銘峰
2005 電視調對台灣歌仔戲曲調運用的研究。嘉義:私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倪雅惠
2000 台灣新編京劇中現代劇場方法之研究-以「國立台灣戲專國劇團」為例。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永龍
2006 眾星拱月-談《兒童廣播劇》腳本主題呈現技巧。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麗娟
2000 歌仔戲《陳三五娘》音樂版本比較。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麗紗
1986 臺灣歌仔戲唱曲來源的分類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元真
2005 台灣1991-2004年間「劇場歌仔戲」音樂設計手法探討-以河洛歌
子戲團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志瑜
2004 兒童京劇劇本創作:兼談基本理念。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桂菁
2004 台灣歌仔戲文場樂器的變遷與運用。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桂櫻
1993 論歌仔戲唱腔即興方式之應用。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惠雅
2000 台灣兒童戲劇發展之研究(1945-2000)。臺東: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芳慈
2005 歌仔戲劇本創作集暨創作理念。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美汶
2003 芸霞(藝霞)歌舞劇團在台灣舞蹈發展中的存在意義。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慧敏
2003 明華園歌仔戲劇團《界牌關傳說》演出本之研究。新竹:私立玄奘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孟亮
2002 明華園戲劇團《濟公活佛》音樂變遷之研究。嘉義:私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俊玉
1999 廖瓊枝歌仔戲舞臺演出本之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麗珠
2006 民間故事粉墨登場-以《老鼠娶親》兒童劇為例。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千凌
2001 當代台灣戲曲跨文化改編(1981-2000)。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慧琥
2000 民權歌劇團外台歌仔戲的音樂運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弘瑜
2006 臺灣兒童戲曲創作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中
2004 九○年代臺灣地區現代劇場歌仔戲研究。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劉安琪
1983 歌仔戲唱腔曲調的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信成
1996 臺灣「歌仔戲導演」之探討。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美芳
1992 陳三五娘研究。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浩君
2000 90年代台灣京劇新作及其社會文化意涵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蔡淑慎
2001 歌仔戲歌唱藝術研究。臺北:私立東吳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蔡慈娥
2005 自發展理論探討兒童戲劇之語言-以《粉墨人生》為例。臺南:國立臺南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瑋玲
2006 歌仔戲《呂蒙正》劇本用字研究-以陳旺欉「口述本」及陳健銘「整理本」為例。臺北:國立臺灣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鄭小鳳
2005 黃春明兒童戲劇研究。宜蘭:私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鄭宜峰
1998 河洛劇團歌仔戲舞臺演出本之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達逵
2003 台灣歌仔戲胡琴音樂研究。嘉義:私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佳玲
2005 兒童劇場戲劇語言初探-以《安拿生與沒什麼》為例。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筱玫
2000 臺北地區胡撇仔劇目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研討會論文
司徒芝萍
2002 〈臺灣兒童劇場的演變與現況:反應九年一貫教改〉,《國民中小學戲劇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5-186。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周以謙
2001 〈《秋風辭》音樂設計剖析-談台灣歌仔戲音樂的若干問題〉,《百年歌仔:海峽兩岸歌仔戲發展交流研討會論文集》,頁368-389。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侯壽峰
1996 〈五十年來台灣地方戲劇的舞台設計〉,《海峽兩岸歌仔戲創作研討會論文集》,頁313-340。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許再添
1996 〈台灣歌仔戲文場伴奏及安歌傳統〉,《海峽兩岸歌仔戲創作研討會論文集》,頁219-238。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許再添口述、蔡玉雲記錄整理
1996 〈台灣歌仔戲文場伴奏及安歌傳統〉,《海峽兩岸歌仔戲創作研討會論文集》,頁219-237。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劉南芳
2004 〈台灣內台歌仔戲定型劇本的發展與寫作特色〉,《兩岸戲曲編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99-348。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

四、期刊
王友輝
1993 〈中國兒童戲劇年表〉,《表演藝術》,第6期,頁34-38。臺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2004 〈臺灣兒童戲劇發展歷程〉,《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第20卷,第6期,頁7-13。臺北: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
王生善
1999 〈從《森林七矮人》談臺灣兒童劇〉,《復興劇藝學刊》,第28期,頁71-72。臺北: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
王振義
2000 〈從歌仔調的歌唱特色-談「樂合詩」與「詩合樂」的歌唱傳統〉,《復興劇藝學刊》,第20期,頁31-49。臺北:國立復興劇藝實驗
學校。
周炳成
1986 〈兒童劇〉,《國教天地》,第67期,頁30-32。屏東:省立屏東師範專科學校。
林良哲
1993 〈由落地掃到歌仔戲-日治時期歌仔戲發展過程初探〉,《宜蘭文獻》,第38期,頁3-49。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林茂賢
1986 〈歌仔戲概說〉,《民俗曲藝》,第42期,頁47-72。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
侯剛本
1999 〈試析九○年代台灣形成的兒童京劇〉,《復興劇藝學刊》,第27期,頁35-45。臺北: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
柯銘峰
2001 〈電視新調擎新局-卡拉帶獨霸一方〉,《表演藝術》,第2期,頁54-57。臺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2003 〈台灣歌仔戲「音樂設計」與「編腔」概念〉,《臺灣戲專學刊》,第6期,頁123-131。臺北: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
胡慧禎記錄
2000 〈看戲茶話-談《新嫦娥奔月》-當嫦娥碰上阿姆斯壯〉,《復興劇藝學刊》,第19期,頁111-120。臺北: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
馬森
1993 〈從兒童演戲娛樂成人到成人演戲娛樂兒童〉,《表演藝術》,第11期,頁96。臺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莊珮瑤
1999 〈為戲曲尋找未來的戲迷-訪復興國劇團團長鍾傳幸談戲曲兒童劇〉,《復興劇藝學刊》,第28期,頁75-76。臺北: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
曾永義
2002 〈論說「腔調」〉,《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0期,頁11-112。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03 〈先秦至唐代「戲劇」與「戲曲小戲」劇目考述〉,《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9期,頁215-266。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編輯委員會。
黃美序
1995 〈小李子是不是小騙子?〉,《表演藝術》,第34期,頁70-71。臺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黃雅蓉
2008 〈海山戲館駐園側寫〉,《傳統藝術》,第75期,頁84-87。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劉南芳
1999 〈《森林七矮人》中國味十足〉,《復興劇藝學刊》,第28期,頁73-74。臺北: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
2000 〈新編兒童戲曲《新嫦娥奔月》-當嫦娥碰上阿姆斯壯〉,《復興劇藝學刊》,第19期,頁87-110。臺北: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
2003 〈歌仔戲歌詞寫作初探〉,《臺灣戲專學刊》,第6期,頁1-43。臺北: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
蔡欣欣
1999 〈透過孩子的眼睛來看戲-談第二屆「出將入相-兒童傳統戲劇節」的四齣劇作〉,《表演藝術》,第79期,頁61-65。臺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2001 〈童叟無欺,老少咸宜-試探台灣現代兒童戲曲〉,《表演藝術》,第101期,頁84-88。臺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Viola, Ann
1956 “Drama with and for Children: An Interpretation of Terms,” Educational Theatre Journal, 8:2-139.

五、影音資料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2001 歌仔戲曲調卡拉OK,CD。宜蘭: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台灣戲劇館】
不詳 歌仔戲曲調之美,CD。宜蘭: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台灣戲劇館】。
河洛歌子戲團
1996 戲弄傳奇,臺北:河洛文化事業公司。
海山戲館
2003 阿三哥進城,DVD,未出版。
2005 是誰偷寶劍,DVD,未出版。
2006 雨傘麵線,DVD,未出版。
2006 誰是第一名,DVD,未出版。
2006 誰是第一名【唱腔選輯】,CD。臺北:海山戲館。
貴族唱片股份有限公司
不詳 戀戀琴聲,CD。臺北:貴族唱片股份有限公司。
廖瓊枝製作編導
1998 兒童歌仔戲《黑姑娘》表演教材,錄影帶。臺北:薪傳歌仔戲劇團。
賞樂坊劇團
2002 木蘭從軍,DVD。臺北:賞樂坊劇團。
2002 木蘭姊姊唱遊天地,CD。臺北:賞樂坊劇團。
薪傳歌仔戲劇團
1999 烏龍窟,VCD,未出版。
2001 三個願望,VCD,未出版。

六、網路資料
《誰是第一名》首演活動專頁:
http://highsun.twopera.net/no1/who.htm。(瀏覽日期:2007.02.10.)
「2006臺北兒童藝術節」:
http://kids.culture.gov.tw/。(瀏覽日期:2007.02.10.)
一心戲劇團:
http://yi-sin.myweb.hinet.net/。(瀏覽日期:2006.12.17.)
牛古演劇團:http://www.cyberstage.com.tw/troupe/troupe_page.asp?id=1069&ap=1。
(瀏覽日期:2006.12.20.)
民歌小站:
http://www.tonight.tv/modules/articles/article.php?id=366。
(瀏覽日期:2008.05.25.)
尚和歌仔戲劇團:
http://sunhope.myweb.hinet.net/。(瀏覽日期:2007.04.03.)
明華園戲劇團:
http://www.twopera.com/。(瀏覽日期:2006.12.17.)
河洛歌子戲團:
http://www.holoopera.com.tw/。(瀏覽日期:2006.12.17.)
相聲瓦舍:
http://www.ngng.com.tw/index.asp。(瀏覽日期:2007.03.20.)
海山戲館:
http://highsun.twopera.net/aboutHS.htm。(瀏覽日期:2006.10.20.)
國立國光劇團:
http://www.kk.gov.tw/onweb.jsp?webno=3333333332。
(瀏覽日期:2007.01.05.)
當代傳奇劇場:
http://www.cl-theatre.com.tw/。(瀏覽日期:2007.01.05.)
臺北縣政府電子地圖服務網:
http://map.tpc.gov.tw/。(瀏覽日期:2007.04.20.)
臺灣咁仔店:
http://www.taiwan123.com.tw/index.htm。(瀏覽日期:2007.03.08.)
臺灣春風歌劇團:
http://www.zephyr-opera.org.tw/。(瀏覽日期:2006.12.17.)
賞樂坊劇團:
http://solefer.asfind.net/。(瀏覽日期:2006.12.17.)
薪傳歌仔戲劇團:
http://hsinchuan.myweb.hinet.net/。(瀏覽日期:2006.10.20.)
蘭陽戲劇團:
http://svr2.ilccb.gov.tw/lytoc.2003/drama-11.asp。
(瀏覽日期:2006.12.1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