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江惠蓮(譯)(1986)。創造性肢體活動。臺北市:信誼。(Tassel K. N.,&
Greimann M. 著)
阮文瑞(2000)。越變越不變的心理師專業實踐。應用心理研究,7,50-57。2007年8月2日,取自中文電子期刊服務。
杜玉玲(2005)。談邁向舞蹈教師職場所具備之能力。藝術欣賞,6,45-51。李宗芹(1991)。創造性舞蹈。臺北市:遠流。
李宗芹(1996)。與心共舞─舞蹈治療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張老師。
李宗芹(2002)。非常愛跳舞一創造性舞蹈的心體驗。臺北市:心靈工坊。
吳知儀、李鳳儒(譯)(1995)。質的評鑑方法與研究。臺北縣:桂冠。
(Michael Quinn Patton著)
李招譽(2003)。臺北市幼稚園幼兒體能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體育學院,臺北市。
沈淑蓉(1999)。廣告設計科學生創造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阮惠芬譯(1993)。創意性肢體活動。臺北市:皮亞傑。(小谷隆真著)
李絢芬(2002)。舞蹈遊戲對於學齡前兒童創造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臺北市。
谷瑞勉譯(1999)。鷹架兒童的學習─維高斯基與幼兒教育。臺北市:心理。(L. E.
Berk & A. Winsler 著)
李曉凌(2002)。淺談素質教育中舞蹈教師的基本素養。舞蹈雙月刊,1,54-55。
邱筑君(2007)。學生眼中的資源班─三名國中學生的經驗故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進材(2000)。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臺北市:五南。
林慧姿(2005)。新手教師應用繪本結合心智圖法於國小資源班閱讀教學之質性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林麗芬(1994)。創造性舞蹈教學對國小學生創造力之影響。北體學報,3,31-91 。范瓊芳(2002)。藝術領域教學模式:五歲幼兒藝術領域課程與教學模式。載於簡楚瑛主
編,幼稚園創造性課程設計:臺北縣幼教專業知能深度工作坊,267-282。臺北縣:
臺北縣政府。
夏林清(譯)(2004)。反映的實踐者─專業工作者如何在行動中思考。臺北市:遠流。
(Donald A. Schön, 1983)
翁麗芳、蔡春美、廖幼芽、廖幼茹、劉英淑(1997)。幼兒律動。臺北市:教育部。
張中煖(1996)。創造性舞蹈教學與拉邦動作分析要素之運用。學校體育雙月刊,34
( 4 ),45-51。
張中煖(1998)。幼兒舞蹈教學的探討。新竹師院兒童藝術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9-
48。
張中煖(2001)。舞蹈在九年一貫新課程中的發展。藝術教育研究,1,23-42。陳玉秀(1989)。我家的小舞者。臺北市:時報。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淑琴(1998)。全語言自然學習教室模式的理論與實務應用。台灣省教育廳國民教育輔
導年幼兒教育改革學術研討會。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市:作者。
張志清(2004)。國民小學主任反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張從汝(2003)。杜威民主教育的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美國研究所,臺北市。
陳碧涵(1997)。談創造性舞蹈。舞蹈教育,1, 27-29。陳碧涵(1999)。論舞蹈的表象系統。舞蹈教育,2 ,19-34。張錦昌(2003)。談舞蹈教師教學效能指標。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13,1-17。
陳錫銘(1999)。實踐認識論應用於諮商員專業自我建構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光雄、李奉儒、高淑清、鄭瑞隆、林麗菊、吳知儀等(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
理論與方法。嘉義市:濤石文化。(Robert C. Bogdan & Sari Knopp
Biklen, 1998)
曾昭薰(1999)。舞蹈教育。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舞蹈系刊,2,6-18。
黃高賢、呂佳霙、林惠美、周建智、黃美瑤(2003)。學生運動員生涯規劃之探討。北體
學報,11,181-192。2007年7月10日,取自中文電子期刊服務。
黃雯蓉(2002)。組織特性與工作特性對員工創造力的影響 ─以行銷相關工作 為例 。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臺南市。
曾琴蓮(1998)。探索身體舞動生活─幼兒新律動教學。蒙特梭利,19,52-55。
黃瑞琴(200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畢恆達(1996)。尋找空間的女人。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20-23。
葉佳承(2004)。從熱認知觀點探討科學學習小組在權力場之互動與學習。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楊偉彣(2003)。創造性的肢體活動與兒童多元智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系,嘉義市。
楊智強(2002)。創造性舞蹈教學探究。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學報,10,197-209。
劉仲冬(1996)。民族誌研究法及實例。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
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73-193)。臺北市:巨流。
劉美珠(1998)。身體像是 … … 從身體的隱喻( Body Metaphors )看動作教育。學
校體育,36,119-125。
劉淑英(譯)(1998)。幼兒動作探索。臺北市:華騰文化。(Molly Sullivan著)
劉淑英(1999)。重建幼兒的肢體觀─談創造性舞蹈教學。國教世紀,187 ,44-49。蔡敏玲(2001)。教育質性研究歷程的展現—尋找教室團體互動的節奏與變奏。臺北市:
心理。
鄭勝吉(2005)。台東縣國小教師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學反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謝佳吟等人譯(2004)。幼兒創造力藝術。臺北市:紅葉。(Isbell, R. T &
Shirley, C. R著)
鍾孟玲(2005)。幼兒律動課程設計原則與實例。彰化師大體育學報,5,171-180。蕭武桐(2001)。管理發展與創造力,中國行政,69 ,1-l4。鍾怡靜(2007)。律動教學Easy行─教師自編教材與媒體教材的結合。師說,197,55-57。
闕月清(2004)。有效體育教學。載於張春秀合著,健康與體育領域教材教法(頁249-
268)。臺北縣:冠學文化。
羅雅芬譯(2003)。兒童認知。臺北市:心理。(U. Goswami著)
嚴祥鸞(1996)。民族誌研究法及實例。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
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95-221)。臺北市:巨流。
二、西文部份
Dewey, J. (1994). Art as experience. New York: Minton, Balch.
Durr, D. L. (1993). Dance dynamics-developing dance teachers’
competencies.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64 (9), 33-34.
Hagood, T. K. (2000). A history of dance i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Lewiston, New York: Edwin Mellen Press.
Hanna, J. L. (1999). Who should teach dance? In J.L. Hanna,
Partnering dance and education: Intelligent moves for changing times (pp.69-86).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Lincoln, Y. S. & Guba, E.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London:Sage.
Lloyd, M. L. (1998). Adventures in creative movement activities: A
guide for teaching (2nd ed.). Dubuque, IA: Eddie Bowers.
Lord, M. (1993). Reflections on the preparation of effective dance
teacher.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64 (9), 39-41.
Maykut, Pamela S. (1994). Begin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 a
philosophic and practical guide/. London ; Washington, D.C. :
Falmer Pres.
National Dance Education Organization. (2005).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For Dance in the Arts and Portfolio Checklist, Retrieved November
28, 2007 , from http://www.ndeo.org/Standards_Pro.pdf
Stinson, S. W. (1993). Realities, myths, and priorities: Teacher
competencies in dance.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64 (9), 45-48.
Wu, Y. J. (2005). Dance with Little Spirits: A Journal Enhancememt
of Pedagogical Relationship and Intersubjectivity in a Third
Grade Dance Education Setting in Taiwa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emple University, Pennsylva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