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科(1997)。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宇良(2007)。中部地區國民小學家長會成員對學校公共關係知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嘉義市。王德馨、俞成業(1980)。公共關係。臺北:三民。
中山運動中心(2003)。中山運動中心委託經營管理委員會之會議資料。臺北:救國團。
方世榮(1999)。基礎統計學。臺北:華泰。
艾建宏(2004)。臺北市運動中心消費者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體育學研究所,臺北縣。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6)。95體育統計。臺北市:作者。
江盈如(1999)。大臺北健身俱樂部顧客滿意度、忠誠度以及滿意構面重視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新竹縣。吳明隆(2000)。SPSS統計應用實務。臺北:松崗。
吳定哲(2003)。國民小學在職人員對學校公共關係知覺之研究─以臺東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臺東市。吳建宏(2007)。台灣運動健身俱樂部產業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研究所,屏東市。吳奕賢(2002)。健康俱樂部消費者行為與行銷組合滿意度之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1),227-243。吳靜吉(1986)。心理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余泳樟(2004)。臺北市北投區臺北市運動中心使用者服務品質認知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體育研究所,臺北縣。李宣鋒(1991)。公共關係大意。臺北:千華。
李勇霆、畢璐鑾(2006)。台灣健身運動俱樂部經營類型探討。運動
管理季刊,9,83-87。
李敏玲(1997)。運動連鎖服務業生命週期與經營策略之研究~以韻律舞蹈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臺北。李瞻(1992)。政府公共關係。臺北:理論與政策出版社。
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2006)。2005年中國健身俱樂部調查報
告。香港:作者。
林秉毅(2004)。臺北市運動中心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體育學研究所,屏東市。林進丁(2002)。都會型國民小學學校公共關係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中市。
林傑斌、鄧冠珠(1992)。公關實務技巧與應用。臺北:超越企管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洪聖惠(2001)。健康休閒俱樂部之商圈經營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應用統計研究所,臺北縣。姜慧嵐(2000)。臺灣健康體適能俱樂部產業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臺北市。袁自玉(1992)。公共關係。臺北:前程企業管理公司。
孫秀蕙(1997)。公共關係:理論、策略與研究實例。臺北:正中。
高俊雄(1995)。臺北市健康體適能俱樂部經營管理型態初探。大專體育,22,39-53。陳一香(2007)。公共關係理論、策略與應用。臺北:雙葉書廊。
陳金冰(1991)。休閒俱樂部行銷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臺北縣。陳秀華(2003)。健康適能俱樂部會員消費者消費行為之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台北縣。
陳媚泉(1968)。警察公共關係理論與實務。臺北:中國公共關係協會。
陳德禹(1989)。公共關係概念分析。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四輯,453-467。
張在山(1994)。公共關係學。臺北:五南。
張在山、崔寶瑛、鍾榮凱(1993)。實用公共關係學。臺北:世界。
張依依(2007)。公共關係理論的發展與變遷。臺北:五南。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黃士鑑(1991)。企業經理人休閒俱樂部消費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臺北市。黃啟明(2001)。國內健康休閒俱樂部經營模式介紹。遠東學報,19, 382-385。
黃賢哲(2004)。運動健身俱樂部消費者商店印象與再次購買意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運動休閒研究所,雲林縣。黃懿慧(1999)。西方公共關係理論學派之探討:90年代理論典範的競爭與辯論。廣告雜誌,12,1-38。
程紹同(1997)。國內運動休閒與體適能企業之概況介紹與經營策略分析。桃園文教,復刊號,29-36。
彭淑美(1993)。營利性運動休閒設施之經營管理。國民體育季刊, 2(22),89-94。楊人智(1996)。會員制休閒運動俱樂部之探討。臺灣省學校體育, 6(3),4-10。楊乃藩(1987)。公共關係。臺北:晨星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楊育絲(2002)。彰化縣國民小學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南縣。
楊秀華(1993)。健康體適能俱樂部會員消費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臺北縣。
楊聖怡(2000)。公共關係人員訓練移轉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臺北市。葉公鼎(1997)。談公關在體育與運動組織之應用(1)。公關雜誌,22,4-8。
葉重新(1998)。心理學。臺北:心理出版社。
經濟部商業司(2000)。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八十八年服務業經營活動報告(I08904060)。臺北:作者。
臺北市政府(2002)。臺北市政府體育白皮書。臺北:作者。
臺北市政府新聞處(2006)。邁向健康優質臺北城,南港區臺北市運動中心完工落成。2007年11月11日,取自臺北市政府新聞處網站http://news.taipei.gov.tw/internet/dnews.asp?PageNO=2&id=34750& orgname=。
臺北市體育處(2006)。運動中心。2007年9月16日,取自臺北市運動休閒健康網http://tsh.tms.gov.tw/web/main.html。
臺北市南港運動中心(2006)。運動中心。2007年11月16日,取自臺北市南港運動中心網站http://www.cyc.org.tw/ngsc/ index. Html
臺北市南港運動中心(2007)。臺北市南港運動中心年刊。臺北:臺北市南港運動中心。
臺北市南港區公所(2007)。歷史沿革。2008年5月16日,取自臺北市南港區公所網站http://www.nangang.gov.tw/
臺北市中正運動中心(2006)。運動中心。2007年11月16日,取自臺北市中正運動中心網站http://www.jjsports.com.tw/。
臺北市中正運動中心(2007)。臺北市中正運動中心年刊。臺北:臺北市中正運動中心。
臺北市中正區公所(2007)。教育概況。2008年5月16日,取自臺北市中正區公所網站http://www.ccda.taipei.gov.tw/
趙嬰(1996)。公共關係。臺北:五南。
劉維奪(2001)。國民小學公共關係與行政決定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蔡松齡(1992)。公關趨勢-公關時代企業必備的知識。臺北:遠流出版社。
蔡錦燕(2006)。臺南縣國民小學家長會成員對學校公共關係知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嘉義市。熊源偉(1994)。公共關係學。臺北:天一圖書公司。
鄭志富(1997)。談公關在體育與運動組織之應用(2)。公關雜誌,22,9-13。
鄭貞銘(2001)。公共關係總論。臺北:五南。
賴金波(1992)。企業公共關係。臺北:華泰。
盧淑姿(1999)。我國職業運動聯盟公共關係運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臺北縣。蕭信余(2005)。運動建築用後評估研究–以台北市中山區臺北市運動中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運動管理研究所,臺北縣。韓慈穎(2000)。臺北市政府推展市民公共關係之研究(1994-1998年)。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臺北市。Baskin, O.W., & Aronoff, C.E. (1998). Public relations (2nd ed.). Dubuque, IA:Wm.C.Brown.
Buchanan, J. M. (1965). An economic theory of clubs. Economics, 32(125),1-14.
Cioletti, J. (1997). Checklist for success. Club Industry ,13,17-19.
Dennis, L. W., & Phillip, H. A., & Warren, K. A. (1995). Public Relations- Strategics And Tactics, 6th ed. NY:Harper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
Dozier, D.M., & Broom, G.M. (1995).Evolution of the manager role in public relations practice. 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7 (1),3-26.
Dunn, S.W. (1987).Public Relation:A Contemporary Approach. Richard D Irwin, Inc.
Grunig, J.E., & Hunt, T.(1984). Origins and Contemporary structure of public relations, Managing Public Relations. NY: CBS College publishing.
Harlow, R.F. (1988). Precision public relations. NY:Longman.
Heath, R.L. (1997). Strategic Issues Management-Organizations and Public Policy Challenges. CA:sage.
Kotler, P. (1994). Marketing Management : Analysis, planning , and control, 8th ed. NJ: Prentice Hall.
Miller, R.K. (1989). The informed argument. A multidisciplinary reader and guide. San Diego: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Nolte, W.L. (1974). Fundamentals of public relations. NY:Pergamen Press Inc.
Schultz, D.E. (1993). Why ad agencies are having so much trouble with IMC. Marketing News(April 26), 12.
Toth, E.L., & Heath, R.L.(Eds.).(1992). Rhetorical and critical approaches to public relations. 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Yu, L. (1992). Seeing stars: China’s hotel-rating system. 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9, 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