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51.236)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1 13:2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朝松
研究生(外文):Chen﹐Chao–Song
論文名稱:台灣當代新詩修辭技巧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nalysis of rhetorical devices about contemporary new poems of Taiwan
指導教授:游志誠游志誠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u,Chi–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區域研究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08
中文關鍵詞:新詩文本修辭學美學
外文關鍵詞:new poemtextrhetoricaesthetic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
  • 點閱點閱:90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論文摘要
這是一篇具有重要性和指標意義的碩士論文,同時也是一篇重要的修辭學論文,更是一篇不可或忘的新詩研究論文。理論架構完整是它的特色,涵蓋海峽兩岸修辭學者重要的著作與觀點,論述脈絡條理分明、內容豐富,所引用的新詩例充份且恰當,足以作為日後賡續研究台灣新詩或現代詩的研究者,重要且不可忽視的一篇論文。
本篇論文以台灣近五十年來的新詩作品為研究範圍,所以稱為「當代」台灣新詩研究。本論文以修辭學作為主要的研究方法,並參考美學上的相關學理。修辭學的研究,分類標準容有不同,但向來以辭格為核心。所謂「辭格」是從同類修辭現象中歸納出來的抽象的藝術形式。各種辭格具有一定的特徵,它們豐富了語言體系的敘述和表達方法,在語文的實際運用中產生積極的修辭效果,使語文離開平鋪直敘的表達,進入生動形像的境界。
全文分為三個章次,首章以意象的表現方法為依據,就當代台灣新詩作品裡,比較常見的修辭格歸納為十三種類型,每一節為一種或二種修辭格,引用新詩例加以解釋和描述。次章則是就當代新詩作品裡,比較常出現的形式設計分為九種形態,來探討它們所具有的外觀上的特色、表達上的效用和節奏上的功能。第三章從新詩文本裡辨識出不屬於現有修辭格表現方法和形態,加以討論。它們意謂著新詩不同於舊詩(古典詩)的特色,是否有可能成為新的辭格,殊值探討。
結論這章則從(1)「新詩創作方法」、(2)「修辭學理應用」、(3)「本文研究成果」三方面,進行回顧和展望。
關鍵字:新詩、文本、修辭學、美學
Analysis of rhetorical devices about
contemporary new poems of Taiwan
Abstract
This is a paper written for obtaining a master degree. The writing exists vital and indicatory meaning. Simultaneously, it is an important writing about rhetoric and it is also a research report in relating to new poems. A complete theory construction is the key character of the writing which covers the meaningful writings and point of views given by scholars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PRC). The writing is explained and discussed in a clear thought, in rhetorical and with plentiful contents. The cited examples of new poems are considered as adequate and proper, therefore, it might be a vital paper providing a help to users who study and discuss the Taiwan New Poems and Modernism poems. The writing is an important paper to the researchers who will not neglect to its existing.
The research writing is ranged over a recent 50 year new poems in Taiwan. It is reputed as an analysis of Taiwan new poems. The writing takes rhetoric as the fundamental methodology of research and refers to aesthetic principles as other methodology. There are several kinds of standard of categories in rhetoric research, but the rhetorical forms are always the central part of it. The so called rhetorical forms come from rhetorical phenomenon that them are induced to abstractive art forms. Each of the rhetorical forms has a specific character by its self; therefore, it enriched the narrative and expressive method of language system. As a language application, it produces an active effect of rhetoric. The effect lets language depart from directive description to living appearance.
The third chapter is to recognize and discuss on that those are not belong to expressive methods and forms. It means that the new poems have many different characters to the classical poems in view of forms. This concept can be possible become a new rhetorical forms for applying to the future new poems. It is worthy for a research.
The last chapter conclusions are reviewed in three aspects.
1) The method of writing on new poem
2) The application of rhetorical theory
3) The disquisition effort on three methods
Keyword:new poem、text、rhetoric、aesthetics
《台灣當代新詩修辭技巧研究》目錄
目錄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本文研究範圍…………………………………………………………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8
第四節 本文寫作緣起及流程…………………………………………..9
第一章 技巧論-新詩的表意方法…………………………..11
第一節 意象與表意方法的調整…………………………..11
第二節 意象轉換………………………………………………………………..15
一、意象的詞性轉換:轉品………………………………………………..18
二、敘述人格的轉換:比擬…………………………………………..28
三、情意意象轉換成具體意象:比喻………………………………………..38
四、感官意象之間的轉換:通感…………………………………………………..52
五、時空意象的轉換:示現……………………………………………..61
第三節 意象借代:借代…………………………………………..69
第四節 意象反義:反諷………………………………………..76
第五節 意象對比:對比、映襯………………………………………………..84
第六節 意象兼義:雙關………………………………………………..100
第七節 意象變形:誇飾………………………………………………..108
第八節 意象暗示:象徵、婉曲……………………………………………..120
第九節 意象拈接:拈連………………………………………………..139
第十節 意象錯接:飛白、矛盾……………………………………………..144
第十一節意象摹寫:摹寫…………………………………………..153
第十二節意象提問:設問、反詰…………………………………………..160
第十三節意象互指:互文…………………………………………..169
第二章技巧論-形式設計美學………………………………………….179.
第一節 形式設計美學…………………………..179
第二節 重複形式:類疊…………………………………………..186
第三節 並列形式:排比、列錦…………………………………………..197
第四節 對立形式:對偶………………………………………..220
第五節 遞接形式:層遞………………………………………………..230
第六節 銜接形式:頂真………………………………………………..238
第七節 嵌入形式:鑲嵌………………………………………………..245
第八節 倒置形式:倒裝……………………………………..250
第凢節 删節形式:省略、跳脫…………………………………………..257
第十節 複雜形式:錯綜…………………………………………..266
第三章 新詩文本裡特有的表現形態………………………273
第一節 新詩裡特有的表現類型…………………………………………..273
第二節:新辭格的可能…………………………………..274
一、 拼貼………………………………………..274
二、暗房剪輯技術………………………………..275
三、電影鏡頭理論………………………………………..280
四、繪畫的立體透視………………………………………………..286
五、旋律的合聲………………………………………..288
六、跨行的歧義………………………………………..…..289
七、同存結構………………………………………..291
八、諧擬………………………………………..293
結語 新詩修辭學研究
一、新詩創作方法………………………………………………296
二、修辭學理應用……………………………………………………..296
三 本文研究成果………………………………………………296
本篇論文參考書目…………………………………………………………………298
本篇論文引用詩例表……………………………………………….305
本文參考書目
修辭學方面:
【1】王宜早、孫芳錄、楊子嬰合編(1987)《文學和語文裡的修辭》,香港:麥克米倫。
【2】王德春主編(1987)《修辭學詞典》,浙江教育。
【3】王德春、陳晨編著(1989)《現代修辭學》,南昌,江西教育。
【4】王希杰著《修辭學新論》(1993),北京:北京語言學院。
【5】王希杰著(2005)《漢語修辭學》,北京:商物印書館。
【6】古遠清‧孫光萱合著(1997)《詩歌修辭學》,台北:五南。
【7】李若鷥著(2002)《現代詩修辭運用析探》,台南,火鳥。
【8】成偉鈞、唐仲楊、向宏業主編(1991)《修辭通鑒》,北京:中國青年。
【9】沈謙著(1991)《修辭學》(上中下冊),台北:國立空大。
【10】沈盧旭著2005)《修辭學散論》,哈爾濱:黑龍江人民。
【11】亞里斯多德著(1986)《修辭學》,台北:洪範。
【12】武占坤編(1990)《常用辭格通論》,石家庄:河北教育。
【13】徐芹庭著(1984)《修辭學發微》,台北:中華。
【14】唐松波、黄建霖主編(1996)《漢語修辭格大辭典》,台北:建宏。
【15】陳定安著(1983)《英漢修辭與翻譯》,台北:書林。
【16】陸稼祥、池太寧主編(1990)《修辭方式例解詞典》,杭州:浙江教育。
【17】陳啟佑著(1983)《渡也論新詩》,台北:黎明文化。
【18】陳啟佑著(1993)《新詩形式設計的美學》,台北:台灣詩學季刊。
【19】陳望道著(1964)《修辭學發凡》,香港:大光。
【20】張春榮著(1986)《修辭學行旅》,台北:東大圖書。
【21】張春榮、顏藹珠編著(1997)《英語修辭學》,台北:文鶴。
【22】張春榮著(2002)《修辭新思維》,台北:萬卷樓。
【23】黎運漢、張維耿編著(2005)《現代漢語修辭學》,台北,書林
【24】黃永武著(1986)《字句鍛練法》,台北:洪範。
【25】黃民裕編著(1996)《辭格匯論》,長沙:湖南。
【26】黃慶萱著(2002)《修辭學》,台北:三民。
【27】黃麗貞著(2004)《實用修辭學》(增訂版),台北:國家。
【28】雷淑娟著(2004)《文學語言的美學修辭》,上海:學林。
【29】楊春霖、劉帆主編(1991)《漢語修辭藝術大辭典》,西安:陝西人民。
【30】董季棠著(1992)《修辭析論》,台北:文史哲。
【31】鄒世誠著(1993)《英語修辭》,台北:書林。
【32】蔡謀芳著(2001年)《辭格比較概述》,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33】蔡宗陽著(1986)《應用修辭學》,台北:洪範。
【34】劉煥輝著(1991)《修辭學綱要》,南昌:百花洲文藝。
【35】劉勰著、周振甫注(1984)《文心雕龍》台北:里仁。
【36】譚永祥著(1992)《漢語修辭美學》,北京市:北京語言學院。

美學方面:
【1】王世德主編(1987)《美學辭典》,台北:木鐸。
【2】朱光潛著(1986)《文藝心理學》,台北:開明。
【3】朱光潛著(1992)《談美》,台北:金楓。
【4】朱光潛著(1996)《談美》,收錄《朱光潛全集:第二卷》,安徽,教育。
【5】李元洛著(1990)《詩美學》,台北:東大。
【6】科羅齊著(1980)《美學原論》,傅東華譯,台北:業強。
【7】桑塔亞納(1986)《桑塔亞納美學箋註》,王濟昌譯,台北:業強。
【8】程孟輝(2001)《現代西方美學(上)(下)》,北京,人民美術。
【9】戚廷貴主編(1989)《美學審美論》,吉林:東北師範大學。
【10】黑格爾著(1981)《美學》,朱光潛譯【一】,台北:里仁。
【11】黑格爾著(1981)《美學》【一】,台北:里仁。
【12】劉昌元著(1992)《西方美學導論》,台北:聯經。
【13】劉叔成、夏之放、樓昔勇等著(2005)《美學基本原理》,上海:人民。
【14】滕守堯著(1987)《審美心理描述》,台北:漢京。

詩學及詩論方面:
【1】王國維著(1981)《人間詞話》,台北:天龍。
【2】白靈著(1991)《一首詩的誕生》,台北:九歌。
【3】古遠清著(1991)《詩歌分類學》,高雄:復文書局。
【4】司空圖著(1999)《二十四詩品》,陳國球導讀,台北:金楓。
【5】朱光潛著(1994)《詩論》,台北:書泉。
【6】朱立元、李鈞主編《二十世紀西方文論選》【上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
【7】朱喬森編著(1994)《新詩雜話》,台北:開今文化。
【8】亞里斯多德著(1982)《詩學》,姚一葦翻譯,台北:台灣中華。
【9】亞里斯多德著(2001)《論詩‧修辭術》,台北:慧明文化。
【10】孟樊著(1998)《當代台灣新詩理論》台北:揚智文化。
【11】孟樊著(2003)《後現代的理論與實際》台北:揚智文化。
【12】林明德編(2001)《台灣現代詩經緯》台北:聯合文學。
【13】林于弘著(2004)《台灣新詩分類學》台北:鷹漢文化。
【14】洛夫著(1986)《詩的邊緣》,台北:漢光。
【15】查爾斯‧查德威克著,郭洋生譯(1989)《象徵主義》,河北:花山文藝。
【16】陳正治著(2002)《兒童詩寫作研究》台北:五南。
【17】陳千武著(1979年)《現代詩淺說》,台中,學人文化事業。
【18】陳千武編(1997)《台灣新詩論集》高雄:春暉。
【19】陳義芝編(1993)《不盡長江滾滾來:中國新詩選注》,臺北:幼獅。
【20】黃永武著(1982)《中國詩學》(設計篇)、(鑑賞篇),台北:巨流圖書。
【21】黃永武著(1986)《字句鍛鍊法》,台北:洪範。
【22】黃晉凱、張秉真、楊恆達主編(1998)《象徵主義‧意象派》,北京:新華書店。
【23】覃子豪著(1968)《論現代詩》,《詩的表現方法》,收錄《覃子豪全集Ⅱ》覃子豪全集出版委員會。
【24】游喚、張鴻聲、徐華中合編(1999),《現代詩精讀》台北:五南圖書。
【25】彰化師大國文系編(2001)《現代詩的語言與教學》,彰化:彰化師大國文系。
【26】錢鍾書著周振甫注、冀勤編(1995)初版《談藝錄》,周振甫注,台北:洪葉文化。
【27】簡政珍著(2004)《台灣現代詩美學》,台北:揚智。
【28】羅青著(1982)《從徐志摩到余光中》,台北:爾雅。
【29】謝榛著、宛平校點;王夫之著、舒蕪校點(2005),《四溟詩話‧薑齋詩話》合訂本,北京,人民文學。
【30】鍾嶸(1999)《詩品》,廖棟樑撰述,台北:金楓。
【31】顏元叔著(1984)《談民族文學》,台北:學生書局。
【32】顏靄珠、張春榮(1996)《英美名詩欣賞》,台北:文鶴。
【33】蕭蕭著1986)《現代詩學》,台北:東大圖書。
【34】蕭蕭著1991)《現代詩創作演練》,台北:爾雅。
【35】蕭蕭著1997)《現代詩遊戲》,台北:爾雅。
【36】櫥川白村著,林文瑞譯(1979),台北:志文。
【37】嚴羽(1999年4月)《滄浪詩話》,黃景進撰述,台北:金楓。

新詩集及選集合集方面:
【1】王添源著(1988)《如果愛情像口香糖》,台北,書林。
【2】方思著(1980)《方思詩集》,台北:洪範。
【3】中國現代文學大系編輯委員會編(1972)《中國現代文學大系-詩.第一輯;第二輯》,台北:巨人。
【4】尹玲著(1997)《一隻白鴿飛過》,台北,九歌。
【5】白靈、向明編(1997)《可愛小詩選》,台北:爾雅。
【6】白靈著(1986)《大黄河》,台北:爾雅。
【7】白靈著(1993)《沒有一朵雲需要國界》,台北:書林。
【8】白靈著(2004)《愛與死的間隙》,台北:九歌。
【9】白萩著(2005)《白萩詩選》,台北:三民。
【10】瓦里斯‧尤幹著(1994)《想念族人》,台北,晨星。
【11】瓦里斯‧尤幹著(1994)《山是一座學校》,台中縣:縣立文化中心。
【12】瓦里斯‧尤幹著(1999)《伊能再踏查》,台中:晨星,1999年,頁44-49。
【13】向明著(1982)《青春的臉》,台北:九歌。
【14】向明著(1988)《水的回想》,台北:九歌。
【15】向明著(1994)《隨身的糾纏》,台北:爾雅。
【16】向明著(2000)《向明世紀詩選》,台北:爾雅。
【17】向明著(2004)《陽光顆粒》,台北:爾雅。
【18】向明、白靈編(1997)《可愛小詩選》,台北,爾雅。
【19】向陽著(1984)《十行集》,台北:九歌。
【20】向陽著(1985)《歲月》,台北:大地。
【21】向陽著(2005)《亂》,台北:印刻。
【22】李進文著(1998)《一枚西班牙錢幣的自助旅行》,台北:爾雅。
【23】李瑞騰編《八十年詩選》,台北:爾雅,1992年
【24】李敏勇著(1990)《鎮魂歌》,台北:笠詩刊社。
【25】李敏勇著(1990)《戒嚴風景》,台北,笠詩刊社。
【26】李魁賢著(1990)《永久的版圖》,台北:笠詩刊社。
【27】辛鬱著(1988)《辛鬱詩集:豹》,台北:漢光。
【28】辛鬱等編(1994)《創世紀詩選:1984-1994(第二集)》,台北:爾雅。
【29】辛鬱、白靈、焦桐合編(2001)《九十年代詩選》,台北:創世紀詩社。
【30】杜十三著(1990)《嘆息筆記》,台北,時報文化。
【31】杜十三著(1994)《火的語言》,台北:時報文化。
【32】余光中著(1970)《五陵少年》,台北:愛眉文藝。
【33】余光中著(1981)《白玉苦瓜》,台北:大地。
【34】余光中著(1981)《與永恆拔河》,台北:洪範。
【35】余光中著(1981)《余光中詩選(第一卷):1949-1981》,台北:洪範。
【36】余光中著(1981)《余光中詩選(第二卷):1982-1998》,台北:洪範。
【37】余光中著(1984)《在冷戰的時代》,台北:純文學。
【38】余光中著(1986)《蓮的聯想》,台北:時報文化。
【39】余光中著(2000)《高樓對海》,台北:九歌文化。
【40】余光中、洛夫等著(2003)《如果遠方有戰爭》,台北:小知堂。
【41】周夢蝶著(2002年)《約會》,台北:九歌。
【42】周夢蝶著(2002年)《周夢蝶世紀詩選》,台北:九歌。
【43】汪啟疆著(1999)《人魚海岸》,台北:九歌。
【44】利玉芳著(2003)《司馬庫司部落詩抄》,高雄:春暉。
【45】吳晟著(1994)《吳晟詩集》,台北:開拓。
【46】吳晟著(2000)《吳晟詩選》,台北:洪範。
【47】林泠著(1982)《林泠詩集》,台北:洪範。
【48】林瑞明編(2005)《國民文選‧現代詩卷三》,台北,玉山社。
【49】林輝熊(1997)《霧中風景》,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50】林群盛著《聖紀豎琴座奥義傳說》,作者自費出版,出版年月不詳。
【51】沈花末著(1978)《水仙的心情》,台北:國家。
【52】沈花末著(1991)《每一個句子都是因為你》,台北:圓神。
【53】杜潘芳格著(1993)《青鳳蘭波》,台北:前衛。
【54】侯吉諒著(1987)《城市心情》,台北:漢光。
【55】侯吉諒著(2001)《交響詩》,台北,末來書城。
【56】洛夫著(1981)《魔歌》,台北:蓬萊。
【57】洛夫著(1981)《時間之傷》,台北,時報。
【58】洛夫著(1983)《釀酒的石頭》,台北:九歌。
【59】洛夫著(1990)《月光房子》,台北:九歌。
【60】洛夫著(1993)《隱題詩》,台北,爾雅。
【61】洛夫著、沈志方主編(1994)《創世紀四十年詩選:1954-1994》,台北:創世紀詩雜誌社。
【62】洛夫著(1997)《因為風的緣故》,台北:九歌。
【63】洛夫著(1999)《夢的圖解》,台北,書林。
【63】洛夫著(1999)《雪落無聲》,台北,爾雅。
【65】洛夫著(2003)《洛夫詩鈔》,台北:未來。
【66】洛夫著(2003)《洛夫禪詩》,台北:天使學園。
【67】席慕蓉著(2000)《無怨的青春》台北:圓神。
【68】席慕蓉著(2005)《七里香》,台北﹕圓神。
【69】席慕蓉著(2006)《邊緣光影》,台北:圓神。
【70】席慕蓉著(2006)《時光九篇》,台北:圓神。
【71】侯吉亮著(1986)《城市心情》,台北,漢光。
【72】侯吉諒著(2001)《交響詩》,台北,未來書城。
【73】紀小樣著(2003)《橘子海岸》,彰化縣政府文化局。
【74】夏宇著(1997)《腹語術》,台北,現代詩季刊社。
【75】夏宇著《Salsa》詩集,台北:唐山,1999年。
【76】唐捐著(1997)《暗中》,台北,文史哲。
【77】商禽著(1988)《用腳思想》,台北:漢光。
【78】商禽著(1988)《夢或者黎明及其他》,台北:書林。
【79】許悔之(1990)《陽光蜂房》,台北:尚書。
【80】渡也著(1999)《流浪玫瑰》,台北:爾雅。
【81】渡也著(2001)《手套與愛》,台北:漢藝色研。
【82】梅新著(1998)《梅新詩選》,台北:爾雅。
【83】陳克華著(1997)《美麗深邃的亞細亞》,台北:書林。
【84】陳克華著(1997)《欠砍頭詩》,台北:書林。
【85】陳家帶著(1991)《城市的靈魂》,台北,書林。
【86】陳義芝著(1985)《青衫》,台北,爾雅。
【87】陳義芝編(2000)《爾雅詩選:爾雅創社二十五年詩菁華》,台北:爾雅。
【88】陳黎著(1992)《親密書》,台北:書林。
【89】陳黎著(2001),錄自《陳黎詩選》,台北:九歌。
【90】陳黎著(2003)《島嶼邊緣》,台北:九歌,2003年。
【91】張默、蕭蕭編(1995)《新詩三百首:1917-1995》,台北:九歌。
【92】張默編著(1987)《小詩選讀》,台北:爾雅。
【93】張默著(1988)《愛詩》,台北:爾雅。
【94】張默著(2000)《張默世紀詩選》,台北:爾雅。
【95】張默編(2007)《床頭小詩》,台北:爾雅。
【96】張國治著(2003)《戰爭的顏色》,金門:金門縣政府。
【97】張錯著(1981)《錯誤十四行》,台北,時報。
【98】張錯著(1984)《雙玉環怨》,台北,時報。
【99】張錯著(1986)《飄泊者》,台北:爾雅。
【100】張錯編(1987)《千曲之島》,台北:爾雅。
【101】張錯著(1996)《春夜無聲》,台北:書林。
【102】張錯著(1996)《細雪》,台北:皇冠。
【103】張錯著(2004)《浪遊者之歌》,台北:書林。
【104】葉維廉著(1975)《野花的故事》,台北:中外文學。
【105】葉維廉著《花開的聲音》,台北:四季,1977年。
【106】葉維廉著(2006)《雨的味道》,台北:爾雅。
【107】須文蔚、代橘主編(2001)《網路新詩紀:詩路2000年詩選》,台北:未來書城。
【108】焦桐著(1993)《失眠曲》台北:爾雅。
【109】碧果著(2007)《肉身意識》,台北,爾雅。
【120】瘂弦著(1981)《瘂弦詩集》,台北:洪範。
【121】瘂弦等編(1984)《創世紀詩選》,台北:爾雅。
【122】瘂弦、陳義芝主編(1985)《八十六年詩選》,台北,現代詩社。
【123】楊牧、鄭樹森編(1989)《現代中國詩選I、II》,台北:洪範。
【124】楊牧著(1978)《北斗行》,台北,洪範。
【125】楊牧著(1983)《楊牧詩集Ⅰ:1956-1974》,台北:洪範。
【126】楊牧著(1986)《有人》,台北,洪範。
【127】楊牧著(1995)《楊牧詩集II:1974-1985》,台北:洪範。
【128】楊牧(1998)《時光命題》,台北,洪範。
【129】管管著(1986)《管管詩選》,台北:洪範。
【130】管管著(2000)《管管世紀詩選》,台北:爾雅。
【131】敻虹著(1976)《敻虹詩集》,台北,新理想。
【132】談真著(2003)《出走的眼睛》,台北:文史哲。
【133】蔣勳著(2000)《眼前即是如畫的江山》,台北:聯合文學。
【134】鄭愁予著(1979)《鄭愁予詩集I:1951-1968》,台北:洪範。
【135】鄭愁予著(1980)《燕人行》,台北:洪範。
【136】鄭愁予著(1985)《雪的可能》,台北:洪範。
【137】鄭愁予著(1993)《寂寞的人坐著看花》,台北:洪範。
【138】鄭愁予著(2004)《鄭愁予詩集Ⅱ:1969-1986》,台北:洪範。
【139】鄭炯明著(1987)《蕃薯之歌》,高雄:春暉。
【140】鄭烱明編(1992)《混聲合唱》,高雄:春暉。
【142】薛莉著(2001)《詩花盒子》,台北:洪範。
【142】鍾玲著(1988)《芬芳的海》,台北:大地。
【143】蘇紹連著(1990)《驚心散文詩》,台北:爾雅。
【144】蘇紹連著《我牽著一匹白馬》,台中市文化中心,1998年。
【145】羅葉(1994)《蟬的發芽》,台北:書林。
【146】鯨向海(2006)《精神病院》,台北:國家。
【147】隱地編(2005)《詩集爾雅──爾雅三十年慶詩選》台北:爾雅。
【148】隱地著(2004)《隱地十年詩選》,台北:爾雅。
【149】簡政珍、林燿德(1990)《台灣新世代詩人大系〈上〉〈下〉》,台北:書林。
【150】歸人編(2005)《楊喚詩集》,台北:洪範。
【151】羅英著(1982)《雲的捕手》,台北:林白。
【152】羅任玲著(1990)《密碼》台北:曼陀羅創意工作室。
【153】羅任玲著(1998)《逆光飛行》台北:麥田 1998年。
【154】羅門、張健主編(1986)《星空無限藍──藍星詩選》,台北:九歌。
【155】羅門著(1984)《羅門詩選》,台北:洪範。
【156】羅門著(1995)《戰爭詩》,台北:文史哲。
【157】羅門著(1995)《素描與抒情詩》,台北:文史哲。
【158】羅青著(1987)《吃西瓜的方法》,台北:幼獅。
【159】羅青著(1987)《捉賊記》,台北:洪範。
【160】羅青著(1988)《錄影詩學》,台北:書林。
【161】蕭蕭、張漢良編《現代詩導讀批評篇》,台北,故鄉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年,頁377-390。
【162】蕭蕭著(1996)《緣無緣》台北:爾雅。
【163】蕭蕭著、陳寧貴、向陽編選(1981)《中國當代新詩大展:1970-1979》台北:德華。
【164】蕭蕭編(2006)《台灣詩選2005》,台北,二魚文化。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