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專書
王玉齡(2005)。《玩藝學堂—校園公共藝術Public Art in Campus》,頁21。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王崑源(2007)。《典藏南瀛校園建築—新校園建築運動在南瀛》,頁165。臺南縣新營市:臺南縣政府。
丘愛鈴(2006)。<綜合活動領域「生命教育」統整課程與多元智慧教學設計>何福田 主編。《生命教育》,頁98-99。台北:心理。
朱惠芬(2005)。《遊戲組曲----裝置公共藝術Installation Public Art》,頁3。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吳庶深、黃麗花(2001)。《生命教育概念:實用的教學方案》。台北:學富。
吳清桂編著(2008)。《台灣的設計寶庫—傳統花布圖樣150》,頁153、163。台北:如何。
吳瑪悧等譯(2004)。《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頁8、頁75。北市:遠流。
李美蓉(1993)。《視覺藝術概論》,頁41。台北:雄獅。
林曼麗(2000a)。《台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頁168。台北:雄獅。
邱兆偉(1992)。〈美感教育的哲理與省思〉。《從學習心理談教學策略》,頁10。高雄:文山。
長安靜美 譯(2002)。《生命的答案,水知道》,頁24-109。台北:如何。
胡寶林(1998)。《都市生活的希望》,頁55。台北:中山文庫。
胡寶林(2006)。《公共藝術空間新美學》,頁135。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倪再沁(2008)。《公共藝術觸擊》,頁131、134、135。台北:藝術家。
夏學禮、陳尚盈、羅皓恩、王瓊英(2003)。《文化市場與藝術票房》,頁6。台北:五南。
張沛文 譯(2001)。《僕人—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頁42-52。北市:商周。
James C.Hunter.(1998).The Servant:A Simple Story About the True Essence of Leadership.p?.Prima Publishing.
張輝道(2004)。《生命教育Go Go Go》,頁21、25。台北:天衛文化。
連進福(2001)。<引導孩子走出自己的路—談生命教育在國民小學的實施>。何福田 編。《生命教育論叢》,頁156、160。台北:心理。
陳木金(2006)。<活化校園建築.連結生活與學習—以政大校園十景賞為例>。王世英、林海清。《友善校園規劃與經營》,頁52-53。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陳玉芳(2007a)。<生命教育在北新國小的創意與實踐>。劉和然 總編。《共譜生命動人的樂章「親師生生命教育徵文活動」專輯》,頁233。台北:國家文化總會生命教育推行委員會。
陳浙雲(2006)。<學習,從生命開始—九年一貫課程生命教育的規畫與實施>。何福田 主編。《生命教育》,頁80-93。台北:心理。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頁225-226。台北:師大書苑。
陳朝平、黃壬來(2002)。《國小美勞科教材教法》,頁3。台北:五南。
曾旭正(2005)。《打造美樂地-社區公共藝術》,頁5。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黃南淵(2006)。<參與優良綠建築設計作品評選之感想>。何明錦。《綠建築在台灣:第四屆優良綠建築設計獎作品專輯》,初版,頁12-13。臺北縣新店市: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黃海鳴(2006)。《藝術在城市街道上的日常工作》,頁130-143。台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新竹市光鎮國小校園規劃報告書》(1999),頁10-12。新竹市政府:財團法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
劉木賢(2006)。<臺南市忠孝國民中學第二期校舍工程>。何明錦。《綠建築在台灣:第四屆優良綠建築設計獎作品專輯》,初版,頁12-13。臺北縣新店市: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鄭晃二(2002)。《友善空間—創造對話的參與式營造》,頁9。台北:田園城市。
薛春光(2001)。<融入九年一貫課程的生命教育藍圖>。何福田編。《生命教育論叢》,頁148、149。台北:心理。
蘇慧貞、邱乾國、李彥頤(2007)。<新校園規劃實務操作策略>。王崑源。《典藏南瀛校園建築—新校園建築運動在南瀛》,頁41。臺南縣新營市:臺南縣政府。
期刊、報紙
九歌兒童劇團(2008)。〈兒童戲劇新視界-2008兒童戲劇發展論壇〉。《Song報九歌兒童劇團》。C版。
何秀珠(2006)。<從人生願景談國小生命教育的實施>。《第1657期生命教育國小種子教師研習班研習資料》,頁4。台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吳庶深、胥嘉芳(2003)。〈生命教育的意義與內涵:中港台兩岸三地初探〉。《學生輔導,88期》,頁126-131。周雅菁(2008)。<公共藝術敎戰篇>。《97年文建會公共藝術實務講習手冊》,頁19、22。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林曼麗(2000b)。<藝術.人文.新契機-視覺藝術教育課程理念之思考>。《美育雙月刊,113期》,頁71、72。台北:國立臺灣歷史教育館。林曉雯(1997)。校園即科學教室—淺談校園科學學習活動設計。屏師科學教育,6,頁40-47。邱紹雯(2008年3月28日)。〈北新國小彩繪社區擋土牆〉。《自由時報》。A13版。
洪蘭(2008年6月17日)。〈藝術為生命増色〉。《國語日報》。12版。
徐美鈴(2001)。<人生路上>。《學生輔導,76期》,頁24、25。台北:教育部學生輔導雙月刊雜誌社。徐莉玲(2008年4月25日a)。〈文化創產需要觀念革新〉。《中國時報》。A15版。
徐莉玲(2008年7月3日b)。〈徐莉玲:「一技在身」輸「一藝在身」〉。《聯合報》。A4版。
涂淑芳(1999)。<傾聽自然>。《張老師月刊,256期》,頁45、46、47。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莊麗卿(2006)。<生命教育知與行—生命教育之教學設計與實務分享>。《第1657期生命教育國小種子教師研習班研習資料》,頁51。台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郭博州(2000)。<美勞教育在「環境」之中>。《美育雙月刊,113期》,頁81。台北:國立臺灣歷史教育館。陳玉芳(2007b)。<友情校園、藝術人生—96年祝福與感恩>。《馨園,54期》,頁4。台北:臺北縣北新國民小學。
陳麗華(2001)。係頂國小校園走透透—大手牽小手記校園學習步道之規劃。《嘉義國教,37期》,頁82-83。
彭森明(1995)。<主動性學習的理念與施教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1期》,頁21。湯志明、廖文靜(2001)。〈校園文化藝術環境的規劃〉。《e世代的校園新貌》。頁54。台北: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黃大洲(1994)。<落實國民教育目標、肩負中流砥柱重任>。《教師天地,71期》,頁2、4。台北: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黃光男(1993)。<美術教育與美術創作>。《教師天地,71期》,頁22、23、24。台北: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黃朝恩(1994)。〈地理科戶外環境教學之實驗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21期》, 頁173-207。
黃菁(2001)。<創造綠色奇蹟的童話王國—菁桐國小師生互動經營的校園美化「公共藝術」>。《美育,120期》,頁20-21。潘慶輝(2007年7月2日)。<流動定位、波段反饋>。《國語日報》。13版。
蔡明原(2008年6月6日)。<用創作實現文學的夢想—訪李時雍>。《國語日報》。5版。
龍應台(2008年5月14日)。〈文化政策,為什麼?〉。《中國時報》。E7人間副刊。
論文
古宴榕(2003)。《公共藝術運用在國小藝術教育課程模式之研究》,頁143、169、171。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美勞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田又方(2005)。《陽光國小校園空間建構歷程研究》,頁103-104。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藝術與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張婉怡(2005)。《教育活動置入公共藝術設置案之研究》,頁154。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東漢(2004)。《中部地區國小校園環境學習步道的規劃與應用之研究》,頁3。學校及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網路瀏覽
?(1999)。〔視覺藝術教育研究展〕。http://cs.rfes.tpc.edu.tw/~lin2001/myweb/c8d1.htm(2007年7月18日)瀏覽
安坑國小(2005年10月14日)。〔碧潭鵲橋會—萬人磚雕,挑戰金氏世界紀錄活動〕http://m2.takes.tpc.edu.tw/05xoops/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127
洪惠冠(2008)。〔讓藝術成為形塑公民社會的創意媒介〕。http://www.hometown.org.tw/newsite/professional_03.php?pid=52&fcategoryid=5(2008年7月2日瀏覽)
莊麗卿(2003)。<92.12.23 「生命教育種子教師研習」莊麗卿老師提供有關生命教育教學資料>。http://www.smgsh.tc.edu.tw/st4/speech-of-study/speech.htm(2007年7月12日瀏覽)
莊麗卿(2003)。<以生命教育為主軸的綜合活動課程設計—以竹師實小六年級課程設計為例>。http://www.knsh.com.tw/edupaper/paper16.asp(2006年7月20日)瀏覽
陳建仲(2008)。〔彩繪牆壁〕。http://blog.tspes.tpc.edu.tw/blog/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426&blogId=97(2008年7月4日瀏覽)
黃菁(2001b)。<青楓樹下的故事>。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http://web.tgtes.tpc.edu.tw/xoops/html/instpage.php?r=&w=100%&h=800&url=www.tgtes.tpc.edu.tw/report/report.htm(2007年7月19日瀏覽)
新竹市陽光國小(2006)。〔陽光相簿〕。http://www.ycps.hc.edu.tw/myphoto/index.php(2007年7月19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