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資料(依作者姓氏遞增順序排列)
【專書論著】
1、王文杰,中國大陸法制之變遷,臺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2、王海南,夫妻離婚後對於共同子女出養同意權之行使,載於林秀雄主編,民法親屬繼承爭議問題研究,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00年9月。
3、王海南,出養同意權之行使,載於林秀雄主編,民法親屬繼承爭議問題研究,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00年9月。
4、王英津,國家統一模式研究,臺北縣:博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5、王戰平,中國婚姻法教程,北京市:人民法院出版社,1992年12月。
6、史尚寬,繼承法論,臺北市:自版,1980年10月。
7、朱維究、王崇理,海峽兩岸關係政策與法律研究,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年。
8、朱楚珠、蔣正華,中國女性人口,鄭州市: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9、任國鈞,婚姻法通論,北京市: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8年10月。
10、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中國婚姻法與繼承法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3年9月。
11、沈樂平,中國涉外婚姻繼承法律問題,香港柴灣:明報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8月。
12、沈涓,中國區際衝突法研究,北京市: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5月。
13、宋浚,臺灣 ”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評析,北京市: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4年6月。
14、李雙元,國際私法,武漢市:武漢大學出版社,1987年。
15、李雙元,國際私法,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9月。
16、林俊益,海峽兩岸婚姻、繼承法律問題之研究,臺北市: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士林分院發行,1993年5月。
17、林益山,國際私法與實例解說,臺北市:國立臺北大學法學叢書,2002年7月。
18、林秀雄主編,民法親屬繼承爭議問題研究,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00年9月。
19、柯澤東,國際私法,臺北市: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1月。
20、徐冬根、薛凡,中國國際私法完善研究,上海市: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8年6月。
21、夏吟蘭、何俊平,婚姻家庭法教程,北京市: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8月。
22、夏吟蘭,婚姻家庭與繼承法學原理,北京市: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
23、馬漢寶,國際私法總論,臺北市:自版,1986年。
24、陳長文,假設的同情-兩岸的理性與感性,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8月。
25、陳榮傳,兩岸法律衝突的現況與實務,臺北市: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9月。
26、陳棋炎、黃宗樂、郭振恭,民法親屬新論,臺北市:三民書局出版,1999年8月。
27、陳麗華,婚姻家庭繼承,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28、陳東璧,解決海峽兩岸法律衝突的理論基礎與基本途徑,收錄於翁松燃編,兩岸法律適用之理論與實務,臺北市:蔚理法律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9月。
29、梁美芬,兩岸三地婚姻家事法律比較,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3年6月。
30、黃枝連,打造臺灣-二十一世紀海峽兩岸關係新探,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02年2月。
31、黃進,區際衝突法,臺北市: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0月。
32、黃進,區際衝突法研究,上海市:學林出版社,1991年6月。
33、梅仲協,國際私法新論,臺北市:三民書局,1982年。
34、陸東亞,國際私法,臺北市:正中書局,1976年。
35、曹詩權,婚姻家庭繼承法學,北京市:中國法制出版社,1999年。
36、曾憲義,郭平坦,海峽兩岸交往中的法律問題,鄭州市: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
37、曾陳明汝,國際私法原理,臺北市:三民書局,1993年。
38、彭珮雲,中國計劃生育全書,北京市:中國人民出版社,1997年。
39、楊文大,親屬法,北京市:法律出版社,1997年。
40、蔣新苗,國際收養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市:法律出版社,1999年。
41、劉鐵錚、陳榮傳,國際私法論,臺北市:三民書局,2004年3月。
42、劉鐵錚,法律行為方式準據法之研究,收錄於當代法學名家論文集,臺北市:法學叢刊社,1996年1月。
43、劉緒倫,國際私法在兩岸民事立法上之適用,收錄於翁松燃編,兩岸法律適用之理論與實務,臺北市:蔚理法律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9月。
44、劉甲一,國際私法,臺北市:三民書局,1988年10月。
45、賴來焜,當代國際(私)法學之基礎理論,臺北市:自版,2001年1月。
46、賴來焜,基礎國際私法學,臺北市:三民書局,2005年10月。
47、韓德培,國際私法新論,武漢市: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年9月。
48、韓德培,國際私法,武漢市:武漢大學出版社,1983年。
49、戴炎輝、戴東雄,親屬法,臺北市:自版,2002年8月。
50、戴東雄,民法親屬編修正後之法律疑問,臺北市:元照出版社,2000年。
51、蘇遠成,國際私法,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02年10月。
【期刊論文】
1、王海南,論民法親屬編關於收養之修正規定,月旦法學雜誌,第148期,2007年9月。2、王海南,出養同意權之行使,載於林秀雄主編,民法親屬繼承爭議問題研究,五南出版社,2000年9月。
3、王海南,夫妻離婚後對於共同子女出養同意權之行使,載於林秀雄主編,民法親屬繼承爭議問題研究,五南出版社,2000年9月。
4、王重陽,從國際私法選法規則對兩岸收養案件之分析,政大法學評論第94期,2006年12月。5、 王重陽,兩岸收養案件準據法之研析-以國際私法之角度為中心,展望與探索,第3卷第2期,2005年2月。6、王志文,港澳問題與兩岸法律衝突,法令月刊,第43卷第1期。7、 尹奮勤、王傑,老齡化社會向我們走來,經濟論壇,第20期,2002年。
8、 李靜堂,論收養制度,中南政法學院學報,第3期,1992年。
9、 法務部編印,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研擬記要,1992年12月。
10、林瑞成,大陸收養關係之成立-兼論臺灣法院對收養大陸地區人民之認可,法官協會雜誌,第5卷第1期,2003年6月。11、林俊益,中共一九九二年收養法之研究,軍法專刊,第41卷第8期,1995年8月。12、林俊益,臺灣地區人民收養大陸地區人民事件之研究,法律評論,第60卷第9、10期合刊,1994年2月。13、任國鈞,淺談我國的收養制度,法學研究總第18期,1982年。
14、吳惠林,解讀中共「一胎化政策」的解禁,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第157期,2004年。
15、孫珮瑜,一個口袋養五張嘴一胎化讓中國提前老化,天下雜誌,第325期,2005年6月。16、陳榮傳,涉外與涉陸收養準據法之研究,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66期,2008年。17、陳榮傳,收養成立或有效性的準據法,月旦法學教室第43期,2006年5月。18、陳榮傳,國際私法立法的新思維-衝突規則的實體正義,月旦法學雜誌第89期,2002年10月。19、彭希哲、李靜,中國人口項目實施的效果與宏觀政策環境,人口研究第26卷, 2002年。
20、張國勳,論收養制度中法院認可之效力,軍法專刊第38卷第8期,1992年8月。21、黃宗樂,關於海峽兩岸婚姻、收養及繼承法律問題之研討,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21卷第2期,1992年8月。
22、蔣新苗,臺灣與大陸在收養方面存在的區際法律衝突及其解決辦法,法律評論第65卷第1-3期合刊,1999年3月。23、韓德培,國際私法的晚進發展趨勢,中國國際法年刊,1988年。
24、劉清波,論制定臺灣與大陸人民關係法,法令月刊第40卷第2期,1989年2月。25、戴東雄,論我國民法親屬編之修正,司法周刊第1342期,2007年6月14日。26、戴東雄,民法親屬編修正後法律解釋之基本問題-民法第一○七九條收養方法與法院認可,法學叢刊第138期,1990年4月。【學位論文】
1、伍偉華,海牙國際私法公約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2、余亞倩,臺灣香港與澳門地區間民事法律衝突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3、杜曉炬,兩岸民事法律衝突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4、吳奎新,臺灣涉陸與大陸涉臺法制之研究,銘傳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年。5、金熙善,中國一胎化政策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張毓娟,收養服務制度化之可行性評估研究-以臺北市社會局之收養方案為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1993年。7、黃雅琴,收養要件之評析與前瞻,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8、陳祥彬,我國收養法修正芻議-以收養之成立要件及效力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9、駱叔君,國際收養法律問題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二、外文資料
【英文論文】
1.Chung Chi, Conflict Of Law Rules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 And Their Significance, 22 St. John's J. Legal Comment. 559 (Winter 2008)。
2.Caeli Elizabeth Kimball, Barriers To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he Hague Convention On Protection Of Children And Co-Operation In Respect Of Intercountry Adoption,33 Denv. J. Int’l L. & Pol’y 561(Fall 2005)。
3.Crystal J. Gates,China’s Newly Enacted Intercountry Adoption Law: Friend Or Foe?,7 Ind. J. Global Legal Stud. 369(Fall, 1999)。
4.David M. Smolin, The Two Faces of Intercountry Adopti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ndian Adoption Scandals, 35 SETON HALL L. REV. 403 (2005)。
5.Jessica L. Singer, Intercountry Adoption Laws: How Can China’s One-Child Policy Coincide With The 1993 Hague Convention On Adoption?,22 Suffolk Transnat’l L. Rev. 283(Winter, 1998)。
6.Kay Johnson,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Adoption In China,36 Law & Soc’y Rev. 379(2002)。
7.Nili Luo ,Intercountry Adoption And China : Emerging Questions And Developing Chinese Perspectives,35 Cumb. L. Rev. 597(2004-2005)。
8.Peter H. Pfund ,The Developing Jurisprudence Of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Contributions Of The Hague Conference On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3 ILSA J. Int'l & Comp. L. 665 (Winter, 1997).。
9.Rachel A. Bouman, China’s Attempt To Promote Domestic Adoptions: How Does China’s One- Child Policy Affect Recent Revisions In China’s Adoption Law And Measure Up To The Hague Convention?,13 Transnat’l Law. 91(Spring, 2000)。
10.Rong-Chwan Chen, A Boat On A Troubled Strait: The Interregional Private Law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 16 Wis. Int’l L.J. 599(Fall 1998)。
11.Robert S. Gordo,The New Chinese Export: Orphaned Children-An Overview Of Adoption Children From China,10 Transnat’l Law. 121(Spring, 1997)。
12.Richard R. Carlson , The Emerging Law Of Intercountry Adoptions: An Analysis Of Hague Conference On Intercountry Adoption, 30 Tulsa L.J. 243 (WINTER, 1994)。
【日文專書】
1、山田鐐一「養子緣組の準據法、管轄および裁判の承認」,現代家族法大系3,東京:有斐閣, 1980年。
2、河山肖水,中國養子法概說,東京:敬文堂,1998年。
3、陳明俠著 西村幸次郎、塩谷紅康譯,中国の家族法,東京;敬文堂,1991年。
三、網路資料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http://www.mca.gov.cn/article/shfw/swfw_sy.shtml。
2、中華統一促進黨:http://www.china999.org/china999_big5/www/。
3、中國民商法律網:http://www.civillaw.com.cn/。
4、China WTO:http://www.chamber.org.hk/info/china/show_news.asp?id=503。
5、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http://www.sef.org.tw/。
6、臺灣臺北地方法院:http://tpd.judicial.gov.tw/。
7、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http://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
8、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lis.ly.gov.tw/lgcgi/lglaw。
9、法源法律網:http://lis.ly.gov.tw/lgcgi/lg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