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份
丘昌泰(2004),《公共政策》。臺北:巨流出版。
平溪鄉公所(1997),《平溪鄉誌》。
白佩蕾(2004),《以節慶活動做為地方行銷之策略研究-以屏東縣為例》,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何易展(2007),《地方政策行銷之研究:以臺北縣金山鄉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行政管現研究所碩士論文。吳淑女(1995),〈淺談慶典觀光與推展觀光之道〉,觀光教育,第6卷,第45期,頁2-6。
呂育誠.2001.《地方政府管理—結構與功能的分析》,台北:元照出版社。
李小芬(2002),〈節慶活動的文化觀與產業觀〉,社教雙月刊(4月),頁59-61。李貽鴻(1986),《觀光行銷學》,臺北市,淑馨出版社。
杜昱潔(2007),《地方政府舉辦節慶活動之經營策略與行銷活動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汪玉頻(2003),《民俗節慶活動運用整合行銷傳播之研究:以大甲媽祖文化節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周文祥、慕心譯,Peter F.Drucker原著(1998),《巨變時代的管理》,臺北,中天出版社。
周文賢(1998) ,《行銷管理—市場分析與策略規劃》,臺北大學行銷管理講義。
林丙樺(2005),《節慶活動顧客關係行銷、關係品質及關係結果之探討—以宜蘭綠色博覽會為例》,亞洲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林宜蓉(2003),《地方政府舉辦節慶活動之經營與行銷活動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碩士論文。林錇欣(2003),《節慶活動產業化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徐中琦(1997) ,《臺灣稻米行銷策略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48(2),140-171。翁興利(2004),《政策規劃與行銷》。臺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世賢(2005),《公共政策分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張育真(2006),《地方政府節慶規劃策略之研究》,國立高雄餐旅學院旅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張秋師(2003),《遊客對公民遊樂區行銷組合策略之比較-以玉山國家公園劍湖山世界及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為例》,國立嘉義大學農學院林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張淑君、曾才珊(2005),《節慶活動與社區總體營造對地方產業振興之影響--以南投花卉博覽會為例》,農業世界雜誌,267,76-81。莊嘉惠(2005),《宜蘭國際童玩節行銷策略之研究》,臺中健康暨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莊翰華(1998),《都市行銷理論與實務》。臺北,建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許長田(1992),《行銷企劃案實務》。臺北,書泉出版社。
許華珊(2002),《一個想發展文化產業社區-竹山鎮富州里的實踐研究》,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郭明德(1998),《質化研究的探討及省思》,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研究,第六期,P.153-173。
陳彥佑(2005),《節慶活動之觀光行銷策略-以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為例》,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陳盈蒨(2003),《節慶活動之行銷組合績效診斷以臺中縣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為例》,國立嘉義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陳美惠譯,Steven Wood Schmader & Robert Jackson原著(2003),《特別節慶活動企劃與管理》。臺北,品度出版社。
陳湘東(2000),《節慶活動與企業贊助動機之研究》,朝陽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陳麗妃(2003),《白河蓮花節行銷策略之研究》,立德管理學院資源環境研究所碩士論文。曾華光(2000),《行銷學I》,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游瑛妙,(1999),《節慶活動的吸引力與參觀者對活動品質的滿意度分析–以第十一屆民藝華會為例》,霧峰:臺灣省政府交通處旅遊局。
黃忠華(2005),《節慶觀光活動行銷策略之研究-以臺東南島文化節為例》,臺中健康暨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黃俊英(2000),《行銷管理-策略性的觀點》。臺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俊英(2004),《行銷管理-策略性的觀點》,臺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振家(1997),《質化研究的邏輯、目的及執行》,傳播研究簡訊,第十期,P.16-20黃海鳴(2003),〈節慶化之臺灣當代藝術〉,《典藏今藝術》,頁140-141。黃營杉譯,Hill C.W.L and Jones G.R.原著(1999),《策略管理》。臺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楊可凡(2005),《觀光節慶活動整合行銷傳播與置入性行銷探討:以彰化縣2004臺灣花卉博覽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論文。楊尚融,2004,策略性地方行銷規劃:台東縣發展觀光個案探討,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碩士論文葉碧華,(1999),《大型觀光節慶活動效益評估之研究–以臺北燈會為例》,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縣政府(2008),《2008國際天燈節結案報告書》。
蒯光武、林佑徽(2005)。L3行動通訊科技應用在節慶活動行銷之應用--以2005年臺中縣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為例。TANET2005臺灣網際網路研討會。
劉守成(2003),〈宜蘭縣政府的行銷策略-以國際童玩藝術節為例〉,《研考雙月刊》,第27卷,第3期,頁50-55。蔡旺洲(2004),〈變動中的地方文化行銷策略-文化觀光與體驗產業〉,《博物館資訊》,第14卷,第11期,頁76-83。
賴文仁(2000),〈An Old Asset, a New Market: The New Definition for Festivals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澎專學報》,第3期,頁189-198。駱焜祺(2001),《觀光節慶活動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屏東縣黑鮪魚文化觀光季活動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鍾明盛(2000),《平溪之美:天燈民俗文化產業史》,臺北縣平溪鄉公所。
二、英文部份
Allen, J., O’Toole, W., McDonnell, I. & Harris R. (2002). Festival and special event management (2nd ed). Milton Austalia: John Wiley & Sons.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Committee on Definition (1960),Marketing Definitions:A Glossary of Marketing Terms.
Boissevain, J. (1996) ‘Ritual, tourism and cultural commoditization in Malta : Culture by the pound ? , In Selwyn, T. (ed) The Tourist Image: Myths and Myth Making in Tourism. Chichester: Wiley
Bullaro, J. J. & Edginton, C. R. (1986). Commercial Leisure Services: Managing For Profit, Service, and Personal Satisfaction. New York: Macmillian Publishing.
Clare Lade & Julie Jackson(2004),Key success factors in regional festivals: some Australian experiences,Event Management ,9, 1-11。
Cowell,D.(1984),The Marketing of Services,Heinemann ,London.
Craig Pugh & Emma H. Wood(2004),The strategic use of events within local government: A study of London borough councils, Event Management, 9, 61-71。
Davis, M. M. and Heineke, J. (2003). Managing Services: Using Technology to Create Value. New York: Mcgraw-Hill.
Dunn.W.N.(2008),Public Policy Analysis:An Introduction.4th ed.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 Hall.
Fifield, P. (1992). Marketing Strategy. Oxford: Butterworth Heinemann.
Getz, D.(1989).Special events:Defining the product .Tourism Management, June,125-137.
Getz,D.(1991),.Festival, Special Event and Tourism ,Van Nostrand Reinhold, New York.
Getz,D.(1997),Event Management and Event Tourism, Cognizant Communications, New York.
Getz,D.(2002),Why Festivals Fail ,Event Management ,7, 209-219。
Hall,C.M.(1987), The effects of hallmark events on cities.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Fall, P.44-55.
Heinemann.
Higham, J.E.S.& Ritchie, B.(2001), The Evolution of festivals and other events in rural southern New Zealand,Event Management,7, 39-49。
Hill, C.W.L. and Jones, G.R. (2004),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6th Edition (Houghton Mifflin)。
Jackson,R.(1997).Making Special Events Fit In The 21s Century,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Jago,L.K.,& Shaw,R.N(1998). Special events : A conceptual and definitional framework .Festival Management and Event Tourism ,5,21-32.
Joseph S.Nye,Jr(2004),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Lade, Clare & Jackson, Julie(2004),Key success factors in regional festivals: some Australian experiences,Event Management ,9, 1-11。
Levitt, T. (1960) , Marketing Myopia ,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uly- August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London: Sage.
McCarthy,E.& Perreault,W.(1987),Basic Marketing Irwin ,Homewood, Illinois.
McDonnell, Ian; Allen, Johnny;& O’Toole, William (1999),Festival and Special Event Management,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
Middleton,V.T.C.(1995), Marketing in Travel and Tourism. Oxford: Butterworth -Heinemann.
Mules, T. (2004). Case study Evolution in event management: The Gold Coast’s Wintersun Festival. Event Management, 9, 95-101.
Owen E. Hughes(2003),Public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Porter, Michael E.(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G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Pugh, Craig & Wood, Emma H.(2004),The strategic use of events within local government: A study of London borough councils,Event Management, 9, 61-71.
Trevor Mules(2004),Case study evolution in event management: The gold coast’s wintersun festival,Event Management, 9, 95-101。
Watt, David C.(1998), Event Management in Leisure and Tourism. Wesley Co.
William, F.T.(1997),Global Tourism: The Next Decade, London: Butterworth
三、網站資料
STPI科技產業資訊室: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analysis/pat_A074.htm,2008年1月4日下載。
大臺灣旅遊網,網址:http://www.travel-web.com.tw/Show/Style7,2008年3月5日下載。
中天電視網:http://www.ctitv.com.tw/new/news/news02.html,2008年2月15日下載。
平溪魅力商圈網站:http://www.pingshi.com.tw/all.htm,2008年3月5日下載。
科技產業資訊室CSTPI〈產業策略評析:行銷策略與行銷組合〉, 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analysis/pat_A080.htm,2008年1月4日下載。
紅蜻蜓小舖網站:http://www.redup.com.tw/mfg.htm,2008年4月2日下載。
交通部觀光局:網址:http://admin.taiwan.net.tw/statistics/year.asp,2008年1月2日下載。
地方發展公共論壇(2006),《積極推動地方特色產業與全球接軌》,網址:http//www.bless.nat.gov.tw/system/news_show_detail.asp? ,2008年1月2日下載。
梁文泰(2005),《桐花祭行銷策略及其對觀光休閒產業影響之評估研究-以桃園龍潭區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第36期,網址:http://140.115.170.1/hakkacollege/big5/network/paper/papeer36/34.html,2008年1月2日下載。
創新企劃顧問有限公司《活動企劃 打造成功節慶的創意法門》網址:www.bplan.com.tw/chunfeng/front/bin/ptdetail.phtml? ,2008年1月4日下載。
網站資料:http://38time.artjoey.com/festival/yuanxiao.htm,2008年1月4日下載。
臺北縣政府(1995),《平溪鄉建設發展計畫》,網址:http://gisapsrv01.cpami.gov.tw/CPIS/cprpts/taipei_county/county/txt/pinsi.html,2008年3月5日下載。
臺北縣平溪天燈節網,網址:http://www.input-c.com/alwayshappen/account.htm,2008年3月5日下載。
臺北縣政府文化局資訊網,網址:http://www.culture.tpc.gov.tw,2008年1月10日下載。
臺北縣政府主計室資訊網,網址:http://www.bas.tpc.gov.tw/web66/_file/1528/upload/statistic/s15.xls,2008年1月10日下載。
臺南市政府(2006),《2002-2005臺南市重要施政成果報告》2002-2005臺南市重要施政成果報告,網址:www.tncg.gov.tw/warehouse/0706/9503pl01.pdf,2008年1月10日下載。
鄭陸霖(2000),《以田野觀察為中心的產業研究:方法反省與經驗分享》,網址:http://140.109.196.10/cll/fieldreflect.htm,2008年1月10日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