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分
一、書籍與期刊
丁克華,2003,〈沙氏法案為我國立法革新帶來的啟示〉,《內部稽核季刊》,第45期,頁4-9。王怡心,2006,〈COSO新書介紹:財務報導的內部控制─較小型公開發行公司指引〉,《內部稽核季刊》,第58期,頁31-37。
朱應武,2002,〈美國企業革新法案之探討〉,《集保月刊》,第107期,頁3-22。
朱應武,2002,〈會計醜聞中贏的策略--專論美國「沙氏法案」之立法及後續〉,《證券暨期貨管理》,第21卷第8期,頁47-78。
江明修、梅高文,2003,〈自律乎?他律乎?--財團法人監督機制之省思〉,《中國行政評論》,12:2,頁137-160。何曜琛,2005,〈談美國沙賓法案之重要規範-兼論我國證券交易法之相關修正〉,《現代公司法制之新課題》,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余佩姍譯,2004,《Drucker Peter F. 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吳瓊恩、周光輝、魏娜.盧偉斯,2004,《公共行政學》,台北:智勝文化公司。
李啟賢,2002,〈我國公司治理政策發展與現況(上)(下)-以政府角度觀察〉,《實用月刊》,第325期,頁36-43、第326期,頁68-74。孟維德等,2003,〈一個在治安政策上不應忽視的議題--非營利組織犯罪之實證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
官有垣、陸宛蘋,2004,〈政府暨準政府機構創設的非政府組織之治理分析:以臺灣的農業財團法人為例〉,《第三部門學刊》,第1期,頁127-168。林秀燕,2005,〈淺談政府捐助財團法人之監督〉,《主計月刊》,第591期, 頁78-86。林垣,2005,《公設財團法人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林桓等,2006,《強化財團法人治理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林麗珊,2004,〈董監事運作與企業績效關係之研究-公司治理理念觀點〉,台北,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范曉玲,2002,〈公司治理與財務審計之新紀元〉,《月旦法學》,第89期,頁267-274。
孫煒,2006,〈非營利組織績效評量的問題與對策〉,《政治科學論叢》,第28期,頁163-202。馬秀如,2000,〈公益性他律法人的自律原則〉,《今日會計》,第78 期,頁2-13。馬秀如,2002,〈控制至治理之途〉,《主計月刊》,第562 期,頁63-75。
高永興,2002,〈募款倫理與責信~ 國外個案研究〉,《變動環境下的多元策略- 台灣非營利部門 資源籌募與運用研討會》。
張建豪,2003,〈台灣電子業公司治理內部機制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張淑鈴,2007,〈財團法人監督與管理之研究-以政府捐助成立之經濟事務財團法人為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張錫朧,2005,〈政府捐助之財團法人外控機制之檢討與建議〉,《主計月刊》第596期,頁14-20。許崇源,2001,〈我國非營利組織責任及透明度提升之研究—德爾菲法之應用〉,《中山管理評論》,9:4 頁540-566。許哲源,2005,《公共團體課責機制之研究--以英國行政法人為例》。台北:審計部專題研究報告。
陳一銘,2006,〈內部人通報機制之建構與公司治理-以勞工通報為中心〉,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陳金貴,1994,《美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台北:瑞興圖書公司。
陳金貴,2006,〈非營利組織的治理概念〉,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陳向明,2004,《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陳曉珮,2005,〈沙氏法案2004最新發展及其借鏡我國相關法案之探討〉,《證券暨期貨月刊》,第23卷第3期,頁10-22。楊國樞等,1996,《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書局。
陸宛蘋,2005,〈台灣非營利組織治理原則之探討--以社會福利基金會為例〉。
馮燕,2002,〈社會福利非營利組織與自律規範的建立〉,《兩岸四地社會福利學術研討會》,頁184-200。
黃新福,2008,〈從資源依賴觀點論公設財團法人的治理困境〉,《探索公共行政真義:吳定教授榮退紀念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銘傳大學。
黃新福、盧偉斯,2006,《非營利組織與管理》,台北:空中大學。
葉銀華、李存修、柯承恩,2002,《公司治理與評等系統》。台北:商智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劉文正,2006,〈談台灣公司治理評量制度〉,《內部稽核季刊》,第56 期,頁51-58。
劉坤億 (2006)。《行政法人制度推動誘因及其成效之研究》。台北: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委託研究報告。
劉承愚,2003,〈非營利組織立法政策研析-以財團法人法草案為核心〉。
劉承愚、賴文智、陳仲嶙,2002,《財團法人監督法制之研究》,台北,翰籚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蔡惠娟譯,2000,《L. E. Irish and k. w. Simon非政府組織法的立法原則》,台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鄭桓圭,2003,〈建立財團法人治理之機制〉,《今日會計》,第91期,頁19-21。鄭桓圭,2005,〈主管機構規定對內部稽核之影響〉,《內部稽核季刊》,第53期,頁37-40。鄭惠文,彭文賢,2007,〈非營利組織財務資訊的公開報導:美國經驗與其意涵〉,《行政暨政策學報》,第44期,頁1-42。賴森本,2004,〈內部控制之迷思與真相〉,《主計月刊》,第583期,頁65-73。薛明玲,2006,〈內部稽核的最佳實務〉,《內部稽核季刊》,第55 期,頁30-33。龔美鳳,2006,〈淺談經濟事務財團法人治理運作〉,《今日會計》,第104期,頁9-22。二、網站資料
內政部,2006,〈公益勸募條例〉,2007.12.14 取自內政部社會司,
http://sowf.moi.gov.tw/15/new15.htm
2007,〈96年第10週內政統計通報〉,2007.12.14取自內政部全球資訊網,http://www.moi.gov.tw/news/news_p.asp?NewsId=2665
台灣公益資訊中心網站http://www.npo.org.tw,2007.3.10
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http://www.npoalliance.org.tw/cat_show.asp 2007.9.29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網站 http://www.cepd.gov.tw 2007.3.10
法務部全球資訊網http://www.ksd.moj.gov.tw/ct.asp 2008.1.2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http://www.cga.org.tw/ 2007.4.18
孫本初,2005,〈非營利組織之政策影響以及社會期待〉,2007.12.10,取自 http://w3.ncsi.gov.tw
許崇源,2000,〈從財稅觀點看「非政府組織法的立法原則」〉,2007.12.14,取自http://www.npo.org.tw/NPOLaw/index4-2b.asp
證券基金會,2002,〈台灣公司治理簡介〉 2007.12.14 取自
http://www.sfi.org.tw/Corporate_Governance/top065.asp
蘇雅貞譯,2006,〈非政府組織的自律:責信的強制執行與平衡〉,2007.11.29
取自 http://www.npo.org.tw/PhilNews/Layout.asp
貳、西文部分
Bothwell, Robert O. 2001, Trends in Self-Regulation and Transparency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the U.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for-Profit Law. Retrieved Dec, 14, 2007, from
http://www.icnl.org/journal/vol4iss1/bothwell2.htm
HB LLP, 2004, Nonprofit Integrity Act: What does it mean to your Nonprofit? Retrieved Dec,14, 2007, from www.hbllp.com/pages/pdf/alert_2004.pdf
IFAC,Governance in the Public Sector:A Governing Body Perspective,Retrieved November, 26, 2007, from http://www.ifac.org
Independent Sector,2003 ,The Sarbanes-Oxley Act and Implications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Retrieved November, 26, 2007, from
http://www.independentsector.org/issues/sarbanesoxley.html
James K. 2006,What Works Best,Internal Auditor February 2006:42-48.
Neuman, W.Lawence,2000,Social research methods:qual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4th Ed),Needham Heights,MA:Allyn And Bacon.
OECD,1999 OECD Principle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Paris:OECD.
OECD,2004 OECD Principle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Paris:OECD.
Peggy M. Jackson, and Toni E. Fogarty, 2005, Sarbanes-Oxley for Nonprofits,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Robert Lloyd and Lucy de Las Casas, 2005, “NGO self-regulation: enforcing and balancing accountability”, Alliance Extra, Retrieved December 19, 2007, from http://www.allavida.org/alliance/axdec05e.html
Swords, P. 1998. Form 990 as an Accountability Tool for 501(c)(3) Nonprofits. Tax Lawyer (Spring): 571-618.
Standard & Poor’s Corporation. 2001. Standard & Poor Transparency and Disclosure Survey for International Investors.
http://www.standardandPoors.com/forum/RatingsAnalysis/CorporateGovernance/index.html
World Bank,1999 Corporate Governance:A Framework for Implementation:Overview. Retrieved November, 26, 2007, from http://www.sovereignglobal.com/media/framework_for_implemenation.pdf
990online,2005,Federal NPO Disclosure and Public Access Laws. Retrieved December 18, 2007, from http://www.990online.com/fedlaws.html#tbor2
http://en.wikipedia.org/w/index.php Retrieved March 4,2008
http://pcaob.org/about_ the_pcaob/sarbanes_oxley_act_of_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