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44.200.168.16) 您好!臺灣時間:2023/03/31 17:00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陳碧珠
研究生(外文):
Chen Pi-Chu
論文名稱:
初鹿休閒農場地區居民對發展觀光產業認知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
A research on the recognition of the Chulu farm near by residents sbout the leisure tourism development
指導教授:
洪煌佳
指導教授(外文):
HUANG-CHIA HUNG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臺東大學
系所名稱:
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管理學系
學門:
民生學門
學類:
運動休閒及休閒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5
中文關鍵詞:
觀光產業
、
觀光功能性
、
觀光衝擊
外文關鍵詞:
tourism industry
、
tourism function
、
tourism impact
相關次數:
被引用:
4
點閱:382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1
本研究以探討初鹿休閒農場地區居民對發展觀光產業功能性認知及觀光衝擊認知為研究目的,針對研究結果加以分析討論。以台東縣卑南鄉初鹿地區居民為研究對象,經由實地觀察、文獻資料收集、深度訪談作為研究方法。
研究結果發現發展觀光功能性認知,居民覺得休閒農場大自然景色及新鮮牛乳是吸引觀光客前來的主因,認為抵達景點的路標應該清楚,並結合其他觀光據點做交通接駁。而園區應增設大型導覽室做為生態解說之用。旅遊資訊提供平面宣傳及網路行銷方式,並應用當地文化特色及農產品做促銷活動,以吸引人潮來訪。發現觀光衝擊認知在經濟是正面的影響例如,增加居民就業機會、改善經濟收入、增多農產品銷售。在社會文化影響方面亦是正、負二面不明顯的。至於實質環境衝擊都屬負面,主要包括,車輛增多、形成交通阻塞、人為垃圾、造成環境污染,對外連絡交通網不夠順暢,居民、遊客出入不方便。
本研究對於業者建議,秉持前人對產物品牌信譽,給予消費者最好的忠誠度;營造社區力量,擴大在地的建設,是公部門必須努力的方向;對後續的研究可增加遊客部份,藉由相關問卷調查做相互對照研究,必可發現更多對發展觀光產業認知與態度的影響。
關鍵詞:觀光產業、觀光功能性、觀光衝擊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preliminary discussions of Chu-lu Recreation farm area residents’ perceptions for tourism industry functionality and tourism impact. Analysis and discussions are conducted based on the study results obtained. Residents of Chu-lu area, Pi-Nan Town, Taitung County are adop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On-site observations, literature data collections, and in-depth conductions serve as the study methods in this research.
The research result findings show that in terms of tourism functionality developments, residents perceive the natural sceneries for the recreation farm and the fresh mil as the main reasons that attract tourists. They believe that the road signs to the scenic spot should be clearly demonstrated and that other tourism locations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transportation connecting points. There should also be large guide tour rooms inside the park area to illustrate the ecologies. In terms of tourism information, printed advertising materials and Internet marketing are provided. Also, local cultural features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motional activities should also be applied to attract crowds. It is found that tourism impact perception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economy such as increased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for residents, increased income, and increased agricultural product sales. In terms of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aspects,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are not apparent. As for impacts on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the effects are negative including added vehicular flow, traffic congestion, trash,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obstructed transportation network to the outside making it inconvenient for residents and tourists.
It is recommended in this research that proprietors hold values such as product brand reputation passed down from the predecessors and establish consumer loyalty. The governmental departments should also endeavor for community coherence, and local infrastructure expans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ourists be incorporated in future studies. Other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comparative studies.effects of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related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can be found
誌謝辭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壹章 緒論 8
第一節 問題背景 9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2
第三節 研究問題 12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3
第五節 名詞釋義 13
第六節 研究的重要性 1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6
第一節 卑南鄉地區觀光產業現況 17
第二節 初鹿休閒農場的發展現況 22
第三節 發展觀光功能性系統 28
第四節 發展觀光產業衝擊認知之相關研究探討 35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42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2
第二節 研究工具 44
第三節 研究架構 49
第四節 研究流程 50
第五節 研究對象 51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53
第一節 發展觀光功能性認知分析 53
第二節 發展觀光衝擊認知分析 69
第三節 本研究發現 81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結論 85
第二節 建議 86
第三節 研究歷程與省思 87
參考文獻 89
一、中文部份 89
二、英文部分 93
附錄一訪談指引 94
附錄二研究同意書 96
附錄三訪談紀錄表 97
附錄四訪談逐字稿 98
表 目 錄
表2-1 台東縣卑南鄉13村人口統計表 19
表2-2 初鹿休閒農場園區規劃重點 23
表2-3 初鹿休閒農場近五年入園人數 25
表2-4 初鹿休閒農場體驗活動項目 26
表2-5 觀光產業對經濟衝擊之探討 36
表2-6 觀光產業對社會文化衝擊之探討 37
表2-7 觀光產業對實質環境衝擊之探討 38
表2-8 發展觀光產業認知相關證實研究摘要 39
表3-1 專家學者資料 48
表3-2 受訪者基本資料 51
表4-1 初鹿休閒農場行銷SWOT分析之配對矩陣表 83
圖 目 錄
圖2-1 卑南鄉地理位置圖 18
圖2-2 卑南鄉13個村落 20
圖2-3 初鹿休閒農場路線圖 22
圖2-4 觀光系統外部影響因素 29
圖2-5 供給面之功能元素圖 30
圖3-1 研究架構圖 49
圖3-2 研究流程圖 50
一、中文部份
丁導民(2003)。企業實務社群的知識分享與組織學習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台東縣卑南鄉公所(2007)。觀光導覽。時間:2007/10/23。取自http://www.beinan.gov.tw/page/bai.htm
台東縣政府(2007)。台東風情。時間:2007/10/29。取自http://www.taitung.gov.tw/chinese/exotic/
交通部觀光局(2005)。觀光政策觀光客倍增計劃。時間:2008/04/12。取自:http://admin.taiwan.net.tw/indexc.asp
交通部觀光局(2008)。觀光統計年報歷年來台旅客統計。時間:2008/04/12。取自:http://admin.taiwan.net.tw/indexc.asp
朱自敏(2006)。遊客對原住民部落導覽解說滿意度之研究-以台東卑南族卡地布(katipul)部落為例。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行政院主計處(2008)。國民所得統計。時間:2008/04/12。取自:http://www.dgbas.gov.tw/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4)。民國95年臺灣原住民經濟狀況調查。時間:2007/10/23。取自http://www.apc.gov.tw/chinese/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6)。新工時制度手冊。時間:2007/10/23。取自http://www.cla.gov.tw/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6)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時間2008/05/03。取自http://www.coa.gov.tw/
吳松齡(2003)。休閒產業經營管理。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出版社。
吳瑋倫(2005)。新竹縣新埔鎮居民觀光衝擊識覺之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研究所,新竹縣。
宋莉瑛(2002)。觀光對原住民環境衝擊之研究-以屏東霧台鄉為例。未出版博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台北縣。
李貽鴻(1986)。觀光行政。台北市:淑馨出版社。
李淑娟 (2004)。台灣原住民地區生態旅遊規劃之研究-以屏東霧台鄉魯凱族部落為例。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農村規劃系研究所,屏東縣。
周全能(2006)。遊客搜尋溫泉旅館資訊之影響因素-以新北投溫泉為例。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桃園縣。
周湘雯(2001)。網路使用者對線上活動促銷態度之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林永森(2001)。地方觀光休閒產業關鍵成功因素與永續發展策略之探討。嶺東技術學院,嶺東學報90.4,(263-258)。
林光浩(2007)。原住民地區發展生態旅遊之潛力分析-以屏東縣春日鄉(CHI-KA-DAN)部落為例。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高雄市。
林美景(2006)。北埔傳統聚落居民對觀光衝擊的知覺與態度。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區域人文社會學系研究所,新竹縣。
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7,(25-36)。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渝欣(1998)。休閒農場內休閒農業設施規劃之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農業工程研究所,台北市。
曹東月(2006)。地方文化觀光產業發展之研究-以台北市二格山系休閒空間為例。未出版博碩士論文,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台北市。
曹勝雄(2001)。觀光行銷學。第三版。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公司。
郭建池(1999)。阿里山地區原住民對其觀光發展衝擊認知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台北縣。
陳佩君(2006)。居民對觀光發展態度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嘉義縣。
陳本騰(2004)。原住民部落居民對發展觀光產業影響的認知-以苗栗縣泰安鄉南三村為例。未出版博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研究所,台中縣。
彭志宏(2005)。國小普通班中肢體障礙學生融合教育現況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台東縣。
游仁君(2000)。北埔傳統聚落觀光發展與空間行為模式之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景觀學系研究所,台中市。
黃月美(2005)。舞動人生:高齡者之休閒體驗。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所,台北市。
黃琬婷(2005)。休閒農場服務設施評估模式建立之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中華大學營運管理研究所,新竹縣。
楊上輝(2004)。觀光休閒產業概論。台北市:百通圖書出版社。
楊定國(2007)。高雄觀光產業經濟效益之分析-以西子灣開發為例。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商務經營研究所,高雄市。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詹怡泓(2002)。遊客對原住民觀光之知覺互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台北縣。
詹德榮(2007)。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時間:2007/11/13。取自http://www.coa.gov.tw/
劉修祥(2000)。觀光導論。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出版社。
劉佳勳(2005)。地方產業結構的變遷對當地居民態度影響之研究-以南投縣鹿谷鄉為例。未出版博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觀光學系,台北市。
劉曄穎(2002)現居居民對觀光發展影響認知與態度之研究-以七星潭為例。未出版博碩士論文,東華大學觀光遊憩管理研究所,花蓮縣。
歐聖榮(1998)。南投縣信義鄉雙龍地利村休閒產業推動芻議。原住民文化與觀光休閒發展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歐聖榮、顏宏旭(1994)。金門地區觀光發展衝擊認知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7,4:(61-89)。
潘慧玲(2004)。教育論文格式。臺北市:雙葉書廊。
鄭心儀(2006)。以鄉村旅遊活化地區發展之策略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高雄縣。
賴如怜(2002)。苗栗縣南庄村蓬萊村居民對原住民觀光發展衝擊認知之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研究所,台中縣。
鍾聖校(1992)。認知心理學。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顏宏旭(1994)。金門地區觀光發展衝突認知之研究。未出版博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科研究所,台北市。
蘇江鴻(2005)。網際網路使用者對網路旅遊資訊要素的重視程度、資 訊表現型態的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以易飛網為例。未出版博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研究所,台北市。
二、英文部分
Clare A.Gunn(1999)觀光規劃基本原理、概念與案例。李英弘.李昌勳譯。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台北市。
Kathlccn A. Cordes & Hilmi M. Ibrahim(2000)休閒遊憩事業概論。(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小組)。桂魯有限公司:台北市。
Neisser(1967). Cognitive Psychology. 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
Patton, Michael Quinn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Newbury Park:Sage.
Peters, M. and K.Weiermair(2000).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Attracted Tourist:How to Satisfy Todays `fickle’Toyrist Clientele. The 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11(1)pp.22-29.
Uwe Flick(2007).Qualitative Sozialforschung.質性研究導論。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
Janet M.Ruane(2007). Essentials of Research Methods.研究方法概論。王修曉譯。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阿里山地區原住民對其觀光發展衝擊認知與態度之研究
2.
金門地區觀光發展衝擊認知之研究
3.
北埔傳統聚落觀光發展與空間行為模式之研究
4.
現居居民對觀光發展影響認知與態度之研究─以七星潭社區為例
5.
網路使用者對線上促銷活動態度之研究
6.
觀光對原住民環境衝擊之研究--以屏東霧台鄉為例
7.
居民對觀光發展態度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
8.
遊客對原住民觀光之知覺與互動關係之研究
9.
休閒農場內休閒農業設施規劃之研究
10.
以鄉村旅遊活化地區發展之策略研究
11.
北埔傳統聚落居民對觀光衝擊的知覺與態度
12.
網際網路使用者對網路旅遊資訊要素的重視程度、資訊表現型態的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以易飛網為例
13.
地方產業結構的變遷對當地居民態度影響之研究--以南投縣鹿谷鄉為例
14.
新竹縣新埔鎮居民觀光衝擊識覺之研究
15.
地方文化觀光產業發展之研究---以台北市二格山系休閒空間為例
1.
林永森(2001)。地方觀光休閒產業關鍵成功因素與永續發展策略之探討。嶺東技術學院,嶺東學報90.4,(263-258)。
2.
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7,(25-36)。
3.
歐聖榮、顏宏旭(1994)。金門地區觀光發展衝擊認知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7,4:(61-89)。
1.
文化創意產業認知影響原住民族文化認同與族群意識之研究-以屏東縣三地門鄉為例
2.
高職觀光科學生對溫泉產業認知及消費行為之研究 - 以台南市南英商工為例
3.
東部地區巡防局正副主官(管)人員-對後勤支援績效評估之滿意度研究
4.
從休閒需求探討生態休閒農場遊客之滿意度-以東螺溪生態休閒農場為例
5.
建構國小學童產業認知學習方案: 台灣玻璃館的個案研究
6.
新興產業「認知學習」專利分析
7.
鄉村社區領導者與當地居民對傳統產業轉型社區觀光產業認知差異之探討
8.
兒童福利及家庭育兒福利需求之研究─以臺北市大同區領有育兒補助之兒童為例
9.
台北市國中生營養知識、盒餐品質重視度與用餐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10.
國語教科書中說明文的篇章結構
11.
餐廳管理者對餐廳氣氛重要影響因素之探討-以高雄市國際觀光旅館為例
12.
地方產業行銷之研究-以鶯歌陶瓷產業為例
13.
母親對安排國小子女課後照顧考慮選項影響程度差異之調查─以桃園縣為例
14.
青少年無照駕駛機車行為態度之研究-以新竹縣高中職校為例
15.
餐旅相關科系學生人格堅毅、社交傾向、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關係探討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