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44.201.92.114) 您好!臺灣時間:2023/04/01 15:07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張紫燕
研究生(外文):
chang tzuyen
論文名稱:
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對低年級學生性別角色態度影響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
The effect of Gender Equity Curriculum on Sex Role Attitudes of Lower Grade Students
指導教授:
張如慧
指導教授(外文):
chang ju hui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臺東大學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所)
學門:
教育學門
學類:
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9
中文關鍵詞:
性別平等教育
、
性別角色
、
批判教育學
、
課程
、
低年級
、
個人特質
、
研究法
、
低年級
、
教育學
、
議題
外文關鍵詞: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
sex roles
、
critical pedagogy
、
curriculum
、
lower grade
相關次數:
被引用:
13
點閱:610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10
本研究希望從批判教育學的理念出發,透過了解學生既存的性別角色態度,以學生背景脈絡為出發,師生藉由彼此的互動與對話,共同建構適於學生經驗的性別平等教育課程,也幫助教師省思對於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的設計理念與教學實踐。本研究以行動研究法,從「個人特質」、「興趣表現」、「家庭分工」、「職業發展」四個面向,透過教師觀察紀錄、教學札記、與學生訪談紀錄、文件等資料,了解學生的性別角色態度,以及對於教學問題的修正與改進。最後針對教學歷程中的資料分析,提出本研究之結論與建議。
研究發現:
一、學生既存的性別角色態度:
(一)對於個人特質存在著傳統的性別偏見
(二)對於興趣表現受到社會傳統觀點的影響
(三)對於家庭分工存在著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刻板印象
(四)對於職業發展不全然受限於傳統觀點的性別期待
二、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對學生的影響
(一)對於興趣表現,跳脫傳統觀點限制,以自身喜好為出發
(二)以能力而非性別的觀點來面對家庭的分工
(三)以尊重的態度面對性別在個人特質與職業發展的多元可能
(四)課程的共同體驗,使學生開始了對於性別觀點的交流
三、教師教學省思
(一)教師從行動中,發掘更多性別平等教育的議題
(二)教師從課程規畫的主導者轉化為議題討論的協助者
建議:
一、批判教育學理念在教學上的應用,需視學生情況有所調整
二、性別平等觀點宜落實在平日的教學情境中
In light of critical pedagogy, the paper aims to design gender equity curriculum appropriate for experience of students through exploring existing role attitudes of students, students’ background, and interaction and dialogue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t will also help teachers review design rationales and education practice on gender equity curriculum. Through action research, the paper tries to understand students’ sex role attitudes, including personal traits, expression of interests, family labor division and occupational development via teachers’ observation record, teaching notes, and interview records with students. The findings are:
I. Existing gender role attitudes of students:
(1) traditional gender bias in personal traits
(2) expression of interests affected by traditional social viewpoints
(3) rigid impression of social husbands and domestic wives in
family labor division
(4) not entirely bound by the gender expectations in traditional viewpoints in occupational development
II. Influences of gender equity courses on students
(1) free from limits of traditional viewpoints and focus on the hobbies of students in expression of interests
(2) facing labor division in families in light of abilities instead of genders
(3) facing genders’ diversity possibilities in personal traits and occupational development with respect
(4) mutual experiences in curriculum enabling students to have interchange in gender viewpoints
III. Thoughts of teachers
(1) discovering more issues on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2) teachers becoming assistants in issue discussions from leaders in course planning
The Suggestions are:
1. critical pedagogy application in education should be adjusted to the students’ conditions
2. gender equity viewpoints should be practiced in daily instruction situations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名詞解釋…………………………………………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性別角色態度之發展……………………………5
第二節 批判教育學………………………………………10
第三節 性別平等教育課程之發展………………………1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23
第二節 研究場域及對象…………………………………24
第三節 研究實施程序……………………………………26
第四節 研究信效度………………………………………31
第五節 資料的蒐集………………………………………32
第六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35
第七節 研究倫理…………………………………………37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第一節 認識我自己………………………………………39
第二節 怎麼穿才好………………………………………48
第三節 小幫手……………………………………………55
第四節 快樂校園…………………………………………61
第五節 教師的教學與課程的省思………………………6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73
第二節 建議………………………………………………76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78
二、西文部分………………………………………………82
附錄
附錄一 性別平等教育教案…………………………… 83
附錄二 訪談大綱………………………………………102
附錄三 觀察紀錄範例…………………………………103
附錄四 田野札記範例…………………………………104
附錄五 學生作品資料…………………………………105
附錄六 給家長的通知單………………………………109
表次
表2-1 性別角色態度之相關研究……………………………9
表2-2 九年一貫性別議題課程之主要內容…………………17
表2-3 性別平等教育課程之相關研究………………………19
表3-1 研究對象相關資料……………………………………25
表3-2 性別平等教育課程之主要內容………………………29
表3-3 訪談時間表……………………………………………33
表3-4 資料譯碼方式…………………………………………36
表3-5 編碼代號及其內容意義………………………………36
圖次
圖3-1 研究架構圖……………………………………………24
圖3-2 研究流程圖……………………………………………31
中文部份
王嘉陵(2003)。Giroux思想中的教育可能性。教育研究,11,11-17。
王儷靜(2006)。性別「融入」教學?性別教育的學科教學知識。教育研究月刊,147,
50-52。
王敏如(2004)。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對國小一年級學生性別知識與性別角色態度影響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方永泉(譯) (2003)。Paulo Freire著。受壓迫者教育學。高雄市:復文。
方朝郁、謝臥龍(1999)。教科書性別偏見現象與其檢視準則。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77-85。
吳芝儀、李奉儒(譯) (1995)。Patton,M.Q.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明隆編著(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台北市:五南。
李奉儒、高淑清、鄭瑞隆、林麗菊、吳芝儀、洪志成、蔡清田(譯) (2001)。Bogdan,R.C.& Biklen,S.K.著。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台北:濤石。
李錦旭、王慧蘭(編)(2006)。批判教育學─台灣的探索。台北:心理。
何春蕤(1998)。性/別教育中之偏見─性教育的動力學。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
68-73。
周珮儀(2001)。追求社會正義的課程理論─H.A.Giroux課程理論之探究。教育研究集刊,46,5-13。
周文蓉(2004)。兩性教育融入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設計之研究--以桃園市國小三年級為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玉玫(2002)。性別教育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生性別知識、性別態度與自我保護技巧之輔導效果研究。臺南師範學院教師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林淑玲(2003)。性別平等教育在國小場域之實踐-從課程實施到成立教師讀書會。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南一書局國小健康與體育編撰委員會(2007)。國民小學健康與體育教師手冊第一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書局國小生活編撰委員會(2007)。國民小學生活教師手冊第一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書局國小綜合活動編撰委員會(2007)。國民小學綜合活動教師手冊第一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書局國小健康與體育編撰委員會(2008)。國民小學健康與體育教師手冊第二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書局國小生活編撰委員會(2008)。國民小學生活教師手冊第二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書局國小綜合活動編撰委員會(2008)。國民小學綜合活動教師手冊第二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洪淑敏(2002)。國小低年級學童性別角色觀及性別刻板印象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范敏慧(2002)。讀書治療對國小學童性別刻板印象影響歷程之研究。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范靜蘭(2005)。黑白ㄘㄟˋ男生女生配。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0,50-59。
徐鏡存(2005)。國小低年級學童同儕活動中性別角色觀點之探討。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教育部(無日期)。九年一貫─兩性議題課程指標。2007年10月16日,取自 http://www.gender.edu.tw/gender/index.htm
陳伯璋、張盈堃(2006)。解放的場所與實踐─批判教育學的觀點。教育研究月刊,146,11-12。
陳淑琴(1998)。教室內的兩性關係。性別平等教育季刊,1,118-122。
陳惠馨(2005)。認真對待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立法與展望。國家政策季刊,4(1),26-28。
陳得文(2006)。批判教育學的理論、實踐與困境─在國小領域教學。教育研究月刊,146,60-68。
陳俐雯(2006)。「Power教師!?」淺談國小女性教師的權力與權威。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7,111-116。
陳建民(2001)。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踐-女性主義教育學融入國小班級教學之質化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怡如(2003)。兒童圖畫書閱讀行為與其性別角色態度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靜琪(2003)。女性主義教育學之實踐─以「破除性別刻板印象」的統整課程設計為例。新竹師範學院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盈堃(2000)。教師作為轉化型知識份子的教育實踐。教育與社會研究,1,27-39。
張如慧(1998)。如何創造多元文化的兩性平等教師。教育研究集刊,41,103-118。
張玉芬(2002)。性別平等成長團體對國小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未出版,屏東市。
張志明(2003)。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國語科教學之研究--以國小六年級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張芝綺(2003)。兩性教育融入生活課程之研究─以卡通做為改變性別刻板印象教材。台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莊明貞(2005)。性別與課程的建構─以九年一貫課程「性別平等教育議題」為例。教育研究月刊,145,17-22。
郭維欣(2004)。國民小學實施兩性平等教育活動方案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維哲(2002)。不同教學策略對國小學童兩性平等教育教學效果之研究。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黃正傑、張嘉育(1998)。消除性別偏見的課程與教學。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26-31。
黃明娟(2001)。性別平等教育在班級中落實可行作法之探討。輔導通訊,67,40-43。
黃麗淑(2003)。國小三年級性別平等教育融入閩南語課程教學之研究。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囇莉(主編)(1999)。跳脫性別框框。台北市:女書。
黃囇莉、游美惠(主編)(2007)。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台北市:巨流。
游美惠、易言嬡(2004)。親職教育與性別平等教育─檢視親職教育通俗書籍的性別平等意識。高雄師大學報,16,1-18。
游美惠(2006)。性別主流化。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4,108-111。
溫麗雲(2002)。師生互動中的性別差異-一所國小一年級生活課程教室觀察。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熊同鑫(2002)。「映」與「應」。應用心理研究,13,27-35。
劉秀娟(1999)。兩性教育。台北縣:揚智。
劉淑雯(1998)。兩性平等教育的思考與實務。性別平等教育季刊,2,66-73。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潘慧玲(主編) (2004)。教育研究方法論。台北市:心理。
蔡惠娟(1998)。性別平權教育的實踐:小學教師的性別角色觀及其班及實務。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15-25。
歐用生(2005)。九年一貫課程之「潛在課程」評析。北縣教育,53,32。
謝臥龍主編(2002)。性別平等教育─探究與實踐。台北市:五南。
謝小芩(1998)。性別與教育期望。婦女與兩性期刊,9,205-231。
蕭昭君、陳巨擘(譯) (2003)。Peter McLaren著。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台北市:巨流。
蕭蕙心(2002)。國小低年級兒童對圖畫故事書中性別角色的解讀。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魏惠娟(1998)。兩性平等教育的教材教法與情境策略。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39-45。
羅瑞玉(2000)。性別角色態度量表之編製與常模建立之研究。台北市:教育部。
羅明忠(2005)。國民小學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的困境與解決之道。國教之友,56(3),
20。
西文部份
Darder, A.,Baltodano, M., & Torres, R.D.(Eds.) (2003).The critical pedagogy reader. New York:Routledge.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兒童圖畫書閱讀行為與其性別角色態度之相關研究
2.
國小低年級學童性別角色觀及性別刻板印象之研究
3.
兩性教育融入生活課程之研究─以卡通做為改變性別刻板印象教材
4.
讀書治療對國小學童性別刻板印象影響歷程之研究
5.
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國語科教學之研究--以國小六年級為例
6.
師生互動中的性別差異-一所國小一年級生活課程教室觀察
7.
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對國小一年級學生性別知識與性別角色態度影響之研究
8.
性別教育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生性別知識、性別態度與自我保護技巧之輔導效果研究
9.
國小低年級兒童對圖畫故事書中性別角色的解讀
10.
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踐-女性主義教育學融入國小班級教學之質化研究
11.
性別平等成長團體對國小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
12.
國民小學實施兩性平等教育活動方案之研究
13.
女性主義教育學之實踐─以「破除性別刻板印象」的統整課程設計為例
14.
不同教學策略對國小學童兩性平等教育教學效果之研究
15.
國小三年級性別平等教育融入閩南語課程教學之研究
1.
王儷靜(2006)。性別「融入」教學?性別教育的學科教學知識。教育研究月刊,147,
2.
周珮儀(2001)。追求社會正義的課程理論─H.A.Giroux課程理論之探究。教育研究集刊,46,5-13。
3.
陳伯璋、張盈堃(2006)。解放的場所與實踐─批判教育學的觀點。教育研究月刊,146,11-12。
4.
陳惠馨(2005)。認真對待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立法與展望。國家政策季刊,4(1),26-28。
5.
陳得文(2006)。批判教育學的理論、實踐與困境─在國小領域教學。教育研究月刊,146,60-68。
6.
張盈堃(2000)。教師作為轉化型知識份子的教育實踐。教育與社會研究,1,27-39。
7.
張如慧(1998)。如何創造多元文化的兩性平等教師。教育研究集刊,41,103-118。
8.
莊明貞(2005)。性別與課程的建構─以九年一貫課程「性別平等教育議題」為例。教育研究月刊,145,17-22。
9.
黃明娟(2001)。性別平等教育在班級中落實可行作法之探討。輔導通訊,67,40-43。
10.
歐用生(2005)。九年一貫課程之「潛在課程」評析。北縣教育,53,32。
11.
羅明忠(2005)。國民小學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的困境與解決之道。國教之友,56(3),
1.
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對國小一年級學生性別知識與性別角色態度影響之研究
2.
問題教學法在低年級性別平等教育的應用
3.
以讀物為媒材之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對高中生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之影響
4.
彰化縣國小高年級學童性別平等教育與性別角色態度之相關研究
5.
裡外夾殺的性別平等教育:某國小高年級實施「多元性別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
6.
國小高年級性別平等教育之教學研究
7.
實施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對國小四年級學童性別意識之影響
8.
性別平等教育轉化課程對國小學童性別刻板印象之影響
9.
國小三年級性別平等教育融入閩南語課程教學之研究
10.
以「繪本與童話」實施性別平等教育對低年級學童性別刻板印象之影響
11.
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性別角色態度與性別平等教育實踐相關之研究
12.
低年級生活課程中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藝術人文教材內容之研究
13.
性別平等教學方案對國中學生性別角色態度影響之研究-以新竹縣某國民中學為例
14.
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性別角色觀念與性別平等教育態度之研究
15.
國小二年級以性別角色為主題之行動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