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1.于卓民、巫立宇(2001):集中度變動之競爭意涵—台灣前一百大製造業之實證,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82期。2.王健全(2000):『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對傳統產業的影響及再造傳統產業競爭力策略的探討』,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第五卷第四期。3.司徒達賢(2005):「策略管理新論:觀念架構與分析方法」,台北:智勝文化。
4.李秋慧(1992):台灣廠商國際化下之品牌策略-產業條件與自創品牌之個案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5.李吉仁、陳振祥(1998):中小企業轉型與升級經營模式之研究-由OEM 轉型為ODM 自有品牌模式,台北市企業管理協進會。
6.何顯宗(2006):運用三維之微笑曲線思維架構突破代工與品牌經營的兩難-以機械廠商為例,國立中興大學高階經理人班碩士論文。
7.吳景勝(1999):「國際行銷」,台北:前程。
8.柯雅菁(2007):台灣廠商兼營代工與自有品牌下之最適組織營運模式 -探究其代工與自有品牌切割與否之關鍵決策因素,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洪順慶、吳長生(1999):地主國特性與自創國際品牌績效之關係研究--以台灣廠商例,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78期,頁197-220。10.施振榮(1996):再造宏�痋A台北:天下文化。
11.施振榮(2005):全球品牌大戰略,台北:天下文化。
12.徐婉萍(2005):自有品牌開發對客戶權益的影響分析-以電腦代工業為例,私立東吳大學國際貿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3.陳振祥(2006):兼顧自有品牌與專業代工的營運模式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校友學術論文研討會,台北。
14.黃蕙娟(1990):台灣企業國際上自創品牌策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5.黃銘章(2002):影響代工供應商與顧客間夥伴關係因素之研究-以台灣電子資訊產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6.張秀屏(2000):自創品牌策略,核心資源型對品牌權益績效關係之研究-國際化企業策略聯盟之實證,私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7.張殿文(2000):「虎與狐:郭台銘的全球競爭策略」,台北,天下文化。
18.康敏平,司徒達賢(2007):關係專屬投資是一種負債?台灣代工廠商的個案研究。臺大管理論叢,18卷1期,頁21-53。19.許書嘉(2002):產品市場競爭與研究發展外溢效果對研究發展績效影響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湯明哲、李吉仁(1999):外包與專業製造廠商-雙贏的策略,遠見雜誌,12月。21.彭建彰、呂旺坤 (2005):品牌行銷與管理,台北:華泰文化。
22.趙郁文(1998):『跨國委託製造對台灣資訊電子廠商營運能力之提昇效果』,中山管理評論,第六卷第四期,頁1113-1136。23.蔡靜怡(1997):我國廠商國際自創品牌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4.蔡崇祺(2006):從全球代工產業到國際品牌經營的策略研究-Acer 轉型和國際化個案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5.黃建元(2007):策略群組與認知群體, ttp://blog.roodo.com/jimmas/archives/2644941.html
26.唯冠香港公司公開網站(2007):http://www.aastocks.com/chi
27.資料來源: 證交所公開資訊觀測站(2006);http://newmops.tse.com.tw
28.http://www.witsview.com/
29.http://www.displaysearch.com
30.http://www.topology.com.tw
二、英文部分
1.Aaker, D. A. 1996. Building strong brand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2.Bartlett, C. A. & Ghoshal, S. 1995. Transnational Management: text, cases, and readings in cross-border management, 2nd ed. Chicago: Irwin.
3.Dixon, N. M. 2000. Common knowledge: how companies thrive by sharing what they know. Boston, Massachusett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4.Eisenhardt, K. M. & Martin, J. A. 2000. Dynamic capabilities: what are the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1: 1105-1121.
5.Grant, R. 1996. Toward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7: 109–122.
6.Gray, P. H. & Meister, D. B. 2004. Knowledge sourcing effectiveness. Management Science, 50(6): 821-834.
7.Helfat, C. & Peteraf, M. A. 2003. The dynamic resource-based view: capability lifecycl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4(10): 997-1010.
8.Hsu, Chia-Wen, Chen Homin, & Lichung Jen, 2008, "Resource Linkages and Capability Development",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forthcoming). (SSCI)
9.Kay, N. M. 1997. Pattern in corporate evolu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nott, A. M., Bryce,D. J., & Posen, H. E. 2003. On the strategic accumulation of intangible assets. Organization Science, 14(2): 19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