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Runyan, W. M. (1982). Life histories and psychobiography: Explorations in theory and metho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中譯本由丁興祥、張慈宜、
賴誠斌等譯(2002)。《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理論與方法的探究》。台北:遠流。
〈『關切自立』聲明–請維持自立報業自主風格〉(1994年,7月19日)。《自立晚報》,第3版廣告。
〈豈容青史盡成灰!?〉(1994年,8月14日)。《自立晚報》,第3版。
〈歷史會記住這一天–堅守三老精神『客觀、公正、本土』〉(1994年,8月16日)。《自立晚報》,第2版。
中華民國新聞年鑑編輯委員會(1991)。《中華民國新聞年鑑八十年版》。台北︰ 中國新聞學會。
王天濱(2003)。《台灣報業史》。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65–306。高雄:麗文文化。
朱若蘭(2003)。《台灣報業記者勞工意識的建構與轉變》。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辛左毅(1994)。〈工會與新聞專業〉,《當代雜誌》,102:35-36。何彩燕(2004)。《社會工作師職涯轉換之研究-以縣市政府具轉任資格之社工師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何明修(2003)。〈政治機會結構與社會運動研究〉。「2003台灣社會學會年會」報告。取自http://www.jour.nccu.edu.tw/mcr/
何榮幸、蔡慧琳(1998)。〈李永得︰記者必須堅持專業尊嚴〉,《目擊者雜誌》,3︰16-17。
何榮幸(1999)。〈從自立早報停刊事件談台灣報業發展的宿命〉,《目擊者雙月刊》,10:7-9。
吳思達(2005)。《生涯規劃與管理》。台北:全華科技。
呂東熹(2002)。《台灣戰後民營報業發展的歷史結構分析--以自立晚報為例》,私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李祖舜(2004)。《擺盪在政治與專業之間:報紙政治記者對新聞實務與專業角色的認知》,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李金銓(1998)。《大眾傳播理論 》。台北:三民書局。
李金銓(2007)。〈自由化,而非全面民主化 台灣的游擊媒介與政治運動〉。「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舉辦之台灣戒嚴二十周年研討會」專題報告。
林照真(2006)。《記者,你為什麼不反叛?》。台北:天下文化。
林幸台、田秀蘭、張小鳳、張德聰(1997)。《生涯輔導》。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林美辰(1999)。《媒體人員參與在職進修之研究–以新聞與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生為例》,私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林瑩秋(1994年8月14日)。〈自立經營權大戰 即將演出完結篇〉,《新新聞週刊》,388, 74- 76。林瑩秋(1994年8月21日)。〈中午十二點十五分 自立晚報寫下了這段歷史〉,《新新聞週刊》,389, 58- 62。林瑩秋(1994年8月28日)。〈總編輯的怒吼–專訪李永得談自立報系員工對抗三重幫接管的過程〉,《新新聞週刊》,390, 36- 39。林瑩秋(1994年8月28日)。〈每個人都從「自立經驗」中學習到一點東西〉,《新新聞週刊》,頁40- 47。汪光慧(2005)。《諮商師生涯轉換之質性研究:細說生命的轉彎處》,國立屏東
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周慶祥(2006)。《黨國體制下的臺灣本土報業:從文化霸權觀點解析威權體制
吳三連《自立晚報》(1959-1988)關係》,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
胡元輝(2003)。〈猶被禁錮的主體–解嚴後新聞生態的發展軸線與病理透視〉,《台灣記協2003年報》,台北: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姜苑文(2004)。《電視新聞記者生涯規劃之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涂建豐(1994年,9月2日)。〈自主新聞專業組織升火待發〉,《自立早報》,第2版。
涂建豐(1994)。〈新聞專業與工會運動〉,《當代雜誌》,104期:144-147。
涂建豐(1995)。〈追求專業是為保障新聞自主與自律〉,《當代雜誌》,108:138-141。
涂建豐(1996)。〈「新聞自主的挑戰與回應」訪談〉,《新聞學研究》,52:109–118。涂建豐(1996)。〈編輯室公約運動〉,《新聞學研究》,52:35–48。康萃婷(2002)。《天人之際:將團少年之生命史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張火燦(1996)。《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台北:揚智。
張復欽(2002)。《電視攝影記者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私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張賜祿(2005)。《報社編輯工作壓力與工作滿足之研究 ─以中國時報系個案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申青(1996)。〈喁喁在濁水溪之南〉,《新聞學研究》,52:119–120。
陳素鳳(2004)。《不再下海-老船長的生涯轉折故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國祥、祝萍(1987)。《臺灣報業演進40年》。台北:自立晚報出版。
陳雪雲(1991)。《我國新聞媒体建構社會現實之研究-以社會運動報導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陳鼓應(1982)。〈七十年代以來台灣新生一代的改革運動〉,《中報月刊》。
陳銘軒(2006)。《從新聞工作者轉型試析名聲勞動之商品經濟特性》,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梁立芳(2005)。《自由時報各部門的組織文化、企業再造關鍵成因素認知與組織 承諾之關聯性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項賓和(2002)。《轉換型領導、內外控取向與工作滿足之關係研究–以台灣地區電視台新聞記者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賀照緹(1994年,9月2日)。〈爭取新聞自主權、爲專業組織催生,新聞人上街頭〉,《自立早報》,第1版。
馮建三(1994)。〈從報業自動化與勞資關係反省傳播教育〉,《新聞學研究》,49:1- 29。馮建三(1995)。〈異議媒體的停滯與流變之初探:從政論雜誌到地下電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0:177- 217。
黃月純(2001)。〈生命史研究在成人教育上的應用〉,《成人教育學刊》,5︰219–247。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英忠(1997)。《人力資源管理》。台北:三民。
黃新生(1990)。《媒介批評: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彭懷恩(2002)。《大眾傳播與社會Q&A》。台北:風雲論壇。
楊汝樁(1996)。〈另類記者的媒體改造經驗:兼論內部新聞自由和新聞倫理重建〉,《新聞學研究》,52:83-94。
楊麗雪(2004)。《民營報社編採人員工作壓力、工作滿足對組織承諾影響初探─以中國時報為例的探討》,私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管中祥(2007)。〈飯碗與專業注定無法兼顧?〉,《目擊者雜誌》,53,取自http://www.atj.org.tw/watch/newscon1.asp?number=1594
熊同鑫(2001)。〈窺、潰、餽︰我與生命史研究相遇的心靈起伏〉,《應用心理研究》,12︰107–131。廖德明(導演)(2004)。那一天,我丟了飯碗【影片】。
葉明瑞(2001)。《電子媒體新聞工作者工作壓力及其因應之研究》,私立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蔡崇隆(1995)。〈九o一運動與新聞專業〉,《當代雜誌》,106:140-143。劉鳳英(2000)。《家庭、工作與女性主體:五位國小女性主任追尋自我的生命史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顏加松(2005)。《數位時代新聞人員工作滿足感:科技使用、組織溝通與工作壓力之分析》,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蕭蘋(1989)。《環保記者專業意理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羅文基、朱湘吉、陳如山(1997)。《生涯規劃與發展》。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英文部分
Cohen, B. C. (1963). The press and foreign policy.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Denzin, N. K. (1989). Interpretive biograph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Fredrickson, R. H. and Macy, F. U. and Vickers, D. (1978). Barriers to adult career change .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55:3, 166-169.
Golan, N.(1981). Passing through transition. (pp.14- 65).New York: Free Press.
Goodson, I. and Sikes, P. (2001). Life history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learning from lives. Buckingham ,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Goodson, I. F. (1992). Studying teachers’lives︰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 In I. F.Goodson (Eds.), Studying teachers’Lives.(pp.240). London︰Routledge.
Hatch, J. A. and Wisniewski, R. (1995). Life history and narrative: questions, issues,and exemplary works. In Life history and narrative .(pp.113- 135).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Heddesheimer, J. (1976). Multiple motivations for mid-career changes.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55:3, 109-111.
Hitchcock, G. and Hughes, D. (1989). Research and the teacher: A qualitative introduction to school-based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
Hostetler, A. J. and Sweet, S. and Moen, Phyllis. (2007). Gendered Career Paths:A Life perspective on returning to school. Sex Roles, 56: 85-103.
Johnstone, John W.C. and Edward J. S. and William W. B. (1976). The news people.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Kanchier, C. and Unruh, W. (1988). The career cycle meets the life cycl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37: 127-137.
Kemp, J. (1994). Career paths revisited︰the experience of graduates in nursing who no longer work full-time.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0: 377-381.
Leibowitz, B and Schlossberg, N. K. (1982). Critical career transitions : A model for designing career services.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36:2, 13-19.
Richardson , P. W. and Watt, H. M. G. (2005). I’ve decided to become a teacher:Influences on career change.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1: 475- 489.
Teixeira, M. A. P. and Gomes, W. B. (2000). Autonomous career change among professionals : An empirical phenomenological study. Journal of 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 31:1, 78-96.
Weaver, D.H. and Wilhoit, G. C. (1986). The American journalist: A portrait of U.S. news people and their work.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