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95.16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4 14:3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蔡士敏
研究生(外文):Shi-Man Tsai
論文名稱:自立事件核心記者的生命故事
論文名稱(外文):Life Histories of the Leading Journalists in “the Independent Post Incident”
指導教授:林麗雲林麗雲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新聞研究所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新聞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6
中文關鍵詞:自立報系自立事件編輯自主權生命史職業路徑
外文關鍵詞:Independent PostIndependent Post Incidentthe Editorial AutonomyLife HistoryCareer Path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5
  • 點閱點閱:87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1994年自立報系經營權轉移,引發「自立事件」。自立工會和部分記者發起連串抗爭,爭取員工勞動權益和保障編輯獨立自主,將整起抗爭提升至新聞自主運動。本研究關心,為何在普遍較缺乏勞動意識和團結能量的記者圈,這群《自立》記者願意挺身而出,主導自立事件?他們是什麼樣的記者?他們的專業意理為何?何以優惠離職金爭取成功,但有關編採自主的「編輯室公約」卻失敗?自立事件後,他們又做出什麼職業生涯選擇?
本研究選擇自立事件七位運動主力記者為研究對象,以生命史研究法,透過文獻分析和深度訪談,建構出他們的職業生涯圖像。研究發現,這群《自立》記者受到「社會情勢」和「教育經歷」的影響,形塑不同的專業意理:傾向「鼓吹型」和「解釋型」記者。
傾向鼓吹者自我定義為某群人發聲,與受訪者互動密切,報導上多以人物側寫為主;解釋型記者多為新聞科系畢業,強調觀察、紀錄角色而非運動者。他們常以調查報導、專題來分析事實、解釋現況、提出意見,並且和受訪者保持距離,避免涉入新聞事件。但兩群記者皆關懷弱勢,不獨厚官方消息,非鼓吹型記者實際上是介於客觀中立和鼓吹者之間。
性格加上專業意理,使得他們勞動意識和抗爭意識非常高,願意站出來主導運動。他們各自角色不同,也都從自立事件抗爭經驗學習。有的人是勞動意識更強化,持續在不同媒體推動工會;有的人則是致力於媒體改革,投身記協或媒體專業組織,推動記者專業訓練。
不同的專業意理,以及社會與媒體環境提供的機會和限制,影響他們的職業生涯。傾向鼓吹型記者認為《自立》難尋,加上政治機會結構開放,雙重誘因使他們離開新聞界,在公部門、社運與媒體來回;解釋型記者則仍希望在媒體界發展,根據關懷核心與機會,在有限的選項中擺盪不同媒體。
政治鬥爭造成媒體政治立場掛帥,加上商業考量主導新聞價值,使得這群記者的挫折感和無力感越來越深。有人不滿商業媒體,轉而到公視期望減低非專業干擾,有的人則繼續在商業媒體發展,有人失望而決定轉換跑道。留在媒體的記者,仍持續專精在原先關懷領域。
透過這群《自立》記者生命故事,本研究發現個人生命、組織和環境這三大因素並非截然可以劃分,在人的生命歷程中展現錯綜複雜的影響力量。儘管個人主觀意志可以決定自己要走的路,但是大環境提供的機會與限制,有時候更勝於個人主觀意願。本研究建議透過分享生命經歷、教育、媒體組織等,幫助個人自覺與凝聚團體力量,期待從內而外,改善媒體環境與新聞專業。
口試委員會審定書…………………………………………i
誌謝…………………………………………………………ii
中文摘要……………………………………………………iv
英文摘要…………………………………………………… v
第一章 緒論 …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重要性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職業生涯轉變的內涵與研究類形 …………… 9
第二節 記者專業意理………………………………… 12
第三節 研究架構……………………………………… 1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9
第一節 生命史的定義與特色………………………… 19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資料收集………………………… 22
第四章 深度報導…………………………………… 31
第五章 結論………………………………………… 93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93
第二節 研究貢獻與限制 …………………………… 102

參考文獻 …………………………………………… 107

附錄 ……………………………………………… 113
中文部分
Runyan, W. M. (1982). Life histories and psychobiography: Explorations in theory and metho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中譯本由丁興祥、張慈宜、
賴誠斌等譯(2002)。《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理論與方法的探究》。台北:遠流。
〈『關切自立』聲明–請維持自立報業自主風格〉(1994年,7月19日)。《自立晚報》,第3版廣告。
〈豈容青史盡成灰!?〉(1994年,8月14日)。《自立晚報》,第3版。
〈歷史會記住這一天–堅守三老精神『客觀、公正、本土』〉(1994年,8月16日)。《自立晚報》,第2版。
中華民國新聞年鑑編輯委員會(1991)。《中華民國新聞年鑑八十年版》。台北︰ 中國新聞學會。
王天濱(2003)。《台灣報業史》。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65–306。高雄:麗文文化。
朱若蘭(2003)。《台灣報業記者勞工意識的建構與轉變》。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辛左毅(1994)。〈工會與新聞專業〉,《當代雜誌》,102:35-36。
何彩燕(2004)。《社會工作師職涯轉換之研究-以縣市政府具轉任資格之社工師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何明修(2003)。〈政治機會結構與社會運動研究〉。「2003台灣社會學會年會」報告。取自http://www.jour.nccu.edu.tw/mcr/
何榮幸、蔡慧琳(1998)。〈李永得︰記者必須堅持專業尊嚴〉,《目擊者雜誌》,3︰16-17。
何榮幸(1999)。〈從自立早報停刊事件談台灣報業發展的宿命〉,《目擊者雙月刊》,10:7-9。
吳思達(2005)。《生涯規劃與管理》。台北:全華科技。
呂東熹(2002)。《台灣戰後民營報業發展的歷史結構分析--以自立晚報為例》,私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祖舜(2004)。《擺盪在政治與專業之間:報紙政治記者對新聞實務與專業角色的認知》,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李金銓(1998)。《大眾傳播理論 》。台北:三民書局。
李金銓(2007)。〈自由化,而非全面民主化 台灣的游擊媒介與政治運動〉。「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舉辦之台灣戒嚴二十周年研討會」專題報告。
林照真(2006)。《記者,你為什麼不反叛?》。台北:天下文化。
林幸台、田秀蘭、張小鳳、張德聰(1997)。《生涯輔導》。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林美辰(1999)。《媒體人員參與在職進修之研究–以新聞與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生為例》,私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瑩秋(1994年8月14日)。〈自立經營權大戰 即將演出完結篇〉,《新新聞週刊》,388, 74- 76。
林瑩秋(1994年8月21日)。〈中午十二點十五分 自立晚報寫下了這段歷史〉,《新新聞週刊》,389, 58- 62。
林瑩秋(1994年8月28日)。〈總編輯的怒吼–專訪李永得談自立報系員工對抗三重幫接管的過程〉,《新新聞週刊》,390, 36- 39。
林瑩秋(1994年8月28日)。〈每個人都從「自立經驗」中學習到一點東西〉,《新新聞週刊》,頁40- 47。
汪光慧(2005)。《諮商師生涯轉換之質性研究:細說生命的轉彎處》,國立屏東
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周慶祥(2006)。《黨國體制下的臺灣本土報業:從文化霸權觀點解析威權體制
吳三連《自立晚報》(1959-1988)關係》,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
胡元輝(2003)。〈猶被禁錮的主體–解嚴後新聞生態的發展軸線與病理透視〉,《台灣記協2003年報》,台北: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姜苑文(2004)。《電視新聞記者生涯規劃之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涂建豐(1994年,9月2日)。〈自主新聞專業組織升火待發〉,《自立早報》,第2版。
涂建豐(1994)。〈新聞專業與工會運動〉,《當代雜誌》,104期:144-147。
涂建豐(1995)。〈追求專業是為保障新聞自主與自律〉,《當代雜誌》,108:138-141。
涂建豐(1996)。〈「新聞自主的挑戰與回應」訪談〉,《新聞學研究》,52:109–118。
涂建豐(1996)。〈編輯室公約運動〉,《新聞學研究》,52:35–48。
康萃婷(2002)。《天人之際:將團少年之生命史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火燦(1996)。《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台北:揚智。
張復欽(2002)。《電視攝影記者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私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張賜祿(2005)。《報社編輯工作壓力與工作滿足之研究 ─以中國時報系個案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申青(1996)。〈喁喁在濁水溪之南〉,《新聞學研究》,52:119–120。
陳素鳳(2004)。《不再下海-老船長的生涯轉折故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國祥、祝萍(1987)。《臺灣報業演進40年》。台北:自立晚報出版。
陳雪雲(1991)。《我國新聞媒体建構社會現實之研究-以社會運動報導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鼓應(1982)。〈七十年代以來台灣新生一代的改革運動〉,《中報月刊》。
陳銘軒(2006)。《從新聞工作者轉型試析名聲勞動之商品經濟特性》,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立芳(2005)。《自由時報各部門的組織文化、企業再造關鍵成因素認知與組織 承諾之關聯性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項賓和(2002)。《轉換型領導、內外控取向與工作滿足之關係研究–以台灣地區電視台新聞記者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賀照緹(1994年,9月2日)。〈爭取新聞自主權、爲專業組織催生,新聞人上街頭〉,《自立早報》,第1版。
馮建三(1994)。〈從報業自動化與勞資關係反省傳播教育〉,《新聞學研究》,49:1- 29。
馮建三(1995)。〈異議媒體的停滯與流變之初探:從政論雜誌到地下電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0:177- 217。
黃月純(2001)。〈生命史研究在成人教育上的應用〉,《成人教育學刊》,5︰219–247。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英忠(1997)。《人力資源管理》。台北:三民。
黃新生(1990)。《媒介批評: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彭懷恩(2002)。《大眾傳播與社會Q&A》。台北:風雲論壇。
楊汝樁(1996)。〈另類記者的媒體改造經驗:兼論內部新聞自由和新聞倫理重建〉,《新聞學研究》,52:83-94。
楊麗雪(2004)。《民營報社編採人員工作壓力、工作滿足對組織承諾影響初探─以中國時報為例的探討》,私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管中祥(2007)。〈飯碗與專業注定無法兼顧?〉,《目擊者雜誌》,53,取自http://www.atj.org.tw/watch/newscon1.asp?number=1594
熊同鑫(2001)。〈窺、潰、餽︰我與生命史研究相遇的心靈起伏〉,《應用心理研究》,12︰107–131。
廖德明(導演)(2004)。那一天,我丟了飯碗【影片】。
葉明瑞(2001)。《電子媒體新聞工作者工作壓力及其因應之研究》,私立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崇隆(1995)。〈九o一運動與新聞專業〉,《當代雜誌》,106:140-143。
劉鳳英(2000)。《家庭、工作與女性主體:五位國小女性主任追尋自我的生命史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加松(2005)。《數位時代新聞人員工作滿足感:科技使用、組織溝通與工作壓力之分析》,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蘋(1989)。《環保記者專業意理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文基、朱湘吉、陳如山(1997)。《生涯規劃與發展》。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英文部分
Cohen, B. C. (1963). The press and foreign policy.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Denzin, N. K. (1989). Interpretive biograph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Fredrickson, R. H. and Macy, F. U. and Vickers, D. (1978). Barriers to adult career change .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55:3, 166-169.
Golan, N.(1981). Passing through transition. (pp.14- 65).New York: Free Press.
Goodson, I. and Sikes, P. (2001). Life history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learning from lives. Buckingham ,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Goodson, I. F. (1992). Studying teachers’lives︰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 In I. F.Goodson (Eds.), Studying teachers’Lives.(pp.240). London︰Routledge.
Hatch, J. A. and Wisniewski, R. (1995). Life history and narrative: questions, issues,and exemplary works. In Life history and narrative .(pp.113- 135).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Heddesheimer, J. (1976). Multiple motivations for mid-career changes.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55:3, 109-111.
Hitchcock, G. and Hughes, D. (1989). Research and the teacher: A qualitative introduction to school-based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
Hostetler, A. J. and Sweet, S. and Moen, Phyllis. (2007). Gendered Career Paths:A Life perspective on returning to school. Sex Roles, 56: 85-103.
Johnstone, John W.C. and Edward J. S. and William W. B. (1976). The news people.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Kanchier, C. and Unruh, W. (1988). The career cycle meets the life cycl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37: 127-137.
Kemp, J. (1994). Career paths revisited︰the experience of graduates in nursing who no longer work full-time.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0: 377-381.
Leibowitz, B and Schlossberg, N. K. (1982). Critical career transitions : A model for designing career services.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36:2, 13-19.
Richardson , P. W. and Watt, H. M. G. (2005). I’ve decided to become a teacher:Influences on career change.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1: 475- 489.
Teixeira, M. A. P. and Gomes, W. B. (2000). Autonomous career change among professionals : An empirical phenomenological study. Journal of 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 31:1, 78-96.
Weaver, D.H. and Wilhoit, G. C. (1986). The American journalist: A portrait of U.S. news people and their work.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7. 吳煜宗(2006.01) <日本國會調查權序說>,《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七十八期。
2. 5. 李惠宗(2006.1)<立法院行使調查權應有的法制設計--從釋字第五八五號解釋出發 >,《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七十八期。
3. 3. 呂坤煌<德國的國會調查權制度(下)>,《立法院院聞》,第三十一卷,第八期。
4. 蔡崇隆(1995)。〈九o一運動與新聞專業〉,《當代雜誌》,106:140-143。
5. 熊同鑫(2001)。〈窺、潰、餽︰我與生命史研究相遇的心靈起伏〉,《應用心理研究》,12︰107–131。
6. 黃月純(2001)。〈生命史研究在成人教育上的應用〉,《成人教育學刊》,5︰219–247。
7. 馮建三(1994)。〈從報業自動化與勞資關係反省傳播教育〉,《新聞學研究》,49:1- 29。
8. 涂建豐(1996)。〈編輯室公約運動〉,《新聞學研究》,52:35–48。
9. 涂建豐(1996)。〈「新聞自主的挑戰與回應」訪談〉,《新聞學研究》,52:109–118。
10. 林瑩秋(1994年8月28日)。〈每個人都從「自立經驗」中學習到一點東西〉,《新新聞週刊》,頁40- 47。
11. 林瑩秋(1994年8月28日)。〈總編輯的怒吼–專訪李永得談自立報系員工對抗三重幫接管的過程〉,《新新聞週刊》,390, 36- 39。
12. 林瑩秋(1994年8月21日)。〈中午十二點十五分 自立晚報寫下了這段歷史〉,《新新聞週刊》,389, 58- 62。
13. 林瑩秋(1994年8月14日)。〈自立經營權大戰 即將演出完結篇〉,《新新聞週刊》,388, 74- 76。
14. 辛左毅(1994)。〈工會與新聞專業〉,《當代雜誌》,102:35-36。
15. 8. 周良黛(2006.4) <立法院行使國會調查權之研究>,《憲政時代》,第三十一卷,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