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4 04:4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翁健鐘
研究生(外文):Chien-Chung, Weng
論文名稱:鄒元標與明代中晚期的講學活動
論文名稱(外文):Zhou Yuan-biao and the Jiangxue(Philosophical Debates) in Mid and Late Ming China
指導教授:徐泓徐泓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歷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9
中文關鍵詞:鄒元標講學王學江右學派吉安首善書院
外文關鍵詞:Zhou Yaun-biaoJiangxue (Philosophical Debates)Yangming schoolJiangyou schoolJi-anShou-shan Academ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112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文從一個過去較少為人所注意的人物鄒元標(1551-1624)出發,探討明代中晚期王學講學活動與地方社會及政治之間的關係。
Thie thesis focus on Zhou Yuan-biao, to quest the relationship with Jiangxue(Philosophical Debates) and local society, politics in Ming China.
目錄I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源起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 2
第三節 材料介紹 6
第四節 章節架構 9
第一章 奪情:早期政治經歷與思想 11
第一節 諫奪情至在野 12
第二節 思想特色 18
第二章 在野:王學講會與地方社會 31
第一節 明代王學講會的興起 32
第二節 地方講會 40
第三節 鄉宦士紳 48
第三章 還朝:學術與政治─明代北京的講學 53
第一節 還朝 53
第二節 明代北京的講學活動 57
第三節 首善書院講學 65
第四節 餘後 75
結論 77
參考書目 81
史料 81
今人研究 84
史料
(道光)《吉水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江西省》766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
(光緒)《吉水縣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西府縣志輯》65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
(萬曆)《吉安府志》,收入《日本藏中國罕見地方志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1。
(順治)《吉安府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江西省》272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
(乾隆)《吉安府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江西省》769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
(光緒)《吉安府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江西省》251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
(康熙)《江西通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江西省》781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
(雍正)《江西通志》,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513-51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光緒)《江西通志》,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656-66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乾隆)《貴州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571-57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
《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丁元薦,《西山日記》,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242冊。
尤時熙,《尤西川先生擬學小記》,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9冊。
文秉,《先撥志始》,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
王世貞,《弇州山人續稿碑傳》,收入《明代傳記叢刊》154冊,臺北:明文書局,1991。
王世貞,《嘉靖以來內閣首輔傳》,收入《明代傳記叢刊》42冊,臺北:明文書局,1991。
王陽明,《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王畿,《王畿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申時行,《賜閒堂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34冊。
全祖望,《全祖望集集校彙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朱元璋,《明太祖御製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5。
艾南英,《天傭子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編》72冊。
何心隱,《何心隱集》,北京:中華書局,1960。
利瑪竇,《交友論》,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93冊。
利瑪竇、金巴閣著,《利瑪竇中國劄記》,何高濟等譯,北京:中華書局,1983。
吳亮輯,《萬曆疏鈔》,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468-469冊。
吳應箕,《東林本末》,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
吳應箕,《東林事略》,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
呂坤,《呂坤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宋儀望,《華陽館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16冊。
李邦華,《文水李忠肅先生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81冊。
李春芳,《李文定公貽安堂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13冊。
李遜之,《三朝野記》,上海:上海書店,1982。
李贄,《李贄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李顒,《二曲集》,北京:中華書局,1996
周汝登,《王門宗旨》,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3冊。
周汝登,《東越證學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65冊。
周汝登,《聖學宗傳》,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98-99冊。
孟化鯉,《孟雲浦先生集》, 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67冊。
祁承㸁,《澹生堂藏書目》,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919冊。
胡直,《胡子衡齊》,南昌市: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
胡直,《衡廬精舍藏稿.續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87冊。
茅元儀,《石民四十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386-1387冊。
唐順之,《荊川集》,收入《叢書集成續編》144冊,臺北:新文豐,1989。
夏燮,《明通鑑》,長沙:岳麓書社,1999。
孫承澤,《天府廣記》,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
孫承澤,《春明夢餘錄》,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
徐階,《少湖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80冊。
徐階,《世經堂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79-80冊。
徐學謨,《世廟識餘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49冊。
祝以豳,《詒美堂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01冊。
笑峰大然編,《青原志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
耿定向,《耿天臺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131冊。
高廷珍編,《東林書院志》,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246冊。
高攀龍,《高子遺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92冊。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序跋集錄》,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92。
張元忭,《張陽和先生不二齋文選》,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54冊。
張邦奇,《環碧堂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337冊。
張居正,《張太岳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張岱,《石匱書》,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318-320冊。
張岱,《陶庵夢憶》,臺北:金楓,1999。
張夏,《雒閩源流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123冊。
張瀚,《松窗夢語》,北京:中華書局,1985。
曹于汴,《仰節堂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93冊。
許獻、高廷珍、高陛編,《東林書院志》,北京:中華書局,2004。
郭子章,《蠙衣生粵草》,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54冊。
陳鼎,《東林列傳》,收入《明代傳記叢刊》5-6冊,臺北:明文書局,1991。
陳龍正,《幾亭外書》,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1133冊。
陸世儀,《復社紀略》,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
陸深,《儼山外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85冊。
焦竑,《澹園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
馮從吾,《少墟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93册。
馮從吾,《馮少墟續集》,收入《叢書集成三編》14冊,臺北:新文豐,1997。
馮夢禎,《快雪堂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64-165冊。
黃宗羲,《明儒學案》,收入《黃宗羲全集》7-8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2。
黃宗羲編,《明文海》,北京:中華書局,1987。
黃景昉,《國史唯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黃虞頃,《千頃堂書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楊起元,《續刻楊復所先生家藏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67冊。
葉向高,《蒼霞草》,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24冊。
葉向高,《蘧編》,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53-54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
董應舉,《崇相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02-103冊。
載澳,《杜曲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71冊。
鄒元標,《南臬鄒先生語義合編》,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4冊。
鄒元標,《鄒子存真集》,傅斯年圖書館藏日本內閣文庫藏明天啟二年(1622)序李生文重刊本。
鄒元標,《鄒忠介公奏疏》,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481冊。
鄒元標,《願學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94冊。
鄒守益,《鄒守益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管志道,《愓志齋集》,漢學研究中心藏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序刊本。
褚人穫,《堅瓠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1260-1262冊。
趙用賢,《松石齋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41冊。
趙南星,《趙忠毅公詩文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68冊。
趙寧,《長沙府嶽麓志》,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237冊。
劉日升,《慎修堂集》,漢學研究中心藏明泰昌元年原刊本。
劉宗周,《劉宗周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歐陽德,《歐陽德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談遷,《國榷》,北京:中華書局,1958。
談遷,《棗林雜俎》,北京:中華書局,2006。
鄧以讚,《鄧文潔公佚稿》,收入《天津圖書館孤本秘籍叢書》11冊,北京: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1999。
黎元寬,《進賢堂稿》,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45-146冊。
駱問禮,《萬一樓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74冊。
憨山德清,《憨山老人夢游記》,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
聶豹,《聶豹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顏鈞,《顏鈞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羅大紘,《紫原文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39-140冊。
羅汝芳,《羅汝芳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羅洪先,《羅洪先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譚嗣同,《譚嗣同全集》,北京:三聯書店,1954。
顧炎武,《顧亭林詩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
顧憲成,《顧端文公遺書》,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4冊。
今人研究
于志嘉,〈明清時代江西衛所軍戶的管理與軍役糾紛〉,《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2本4分(2001),頁834-842。
尤淑君,《名分禮秩與皇權重塑:大禮議與嘉靖政治文化》,臺北:政大歷史系,2006。
方豪,《方豪六十自定稿》,臺北:方豪發行,1969。
王正華,〈過眼繁眼──晚明城市圖、城市觀與文化消費的研究〉,收入:李孝悌編,《中國城市生活》,臺北:聯經,2005,頁1-57。
王汎森,〈明末清初的人譜與省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3卷3期(1993),頁679-712。
王汎森,〈明代後期的造偽與思想爭論──豐坊與《大學》石經〉,《新史學》,6卷4期(1995),頁1-20。
王汎森,〈日譜與明末清初思想家──以顏李學派為主的討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卷2期(1998),頁245-294。
王崇峻,〈明代中晚期江右王門學者的鄉村運動──以江西吉安府為中心〉,《國立編譯館館刊》,28卷1期(1999),頁181-209。
朱鴻林,《中國近世儒學實質的思辨與習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朱鴻林,《明人著作與生平發微》,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朱鴻林,〈傳記、文書與宋元明思想史研究〉,《中華文史論叢》,82輯(2006),頁201-228。
江燦騰,《晚明佛教改革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何宗美,《明末清初的文人結社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結社研究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06。
余英時,《現代儒學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臺北:允晨文化,2003。
余國藩,《余國藩西遊記論集》,臺北:聯經,1979。
冷東,《葉向高與明末政壇》,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6。
吳宣德,《江右王學與明中後期江西教育發展》,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吳宣德,《中國教育制度通史:第四卷.明代》,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
吳振漢,〈明儒胡直學行述評〉,收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編,《近世中國的社會與文化(960-1800)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2007,頁395-422。
吳智和,《明代的儒學教官》,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
吳震,《聶豹、羅洪先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吳震,《明代知識界講學活動繫年:1522~1602》,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
吳震,《陽明後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吳震,〈十六世紀中國儒學思想的近代意涵:以日本學者島田虔次、溝口雄三的相關討論為中心〉,《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1卷2期(2004),頁199-228。
呂妙芬,〈婦女與明代理學的性命追求〉,收入:羅久蓉、呂妙芬編,《無聲之聲(Ⅲ):近代中國的婦女與文化(1600-1950)》,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頁137-176。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臺北:中研院近史所,2003。
呂妙芬,〈明清中國萬里尋親的文化實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8本2分(2007),頁359-406。
巫仁恕,〈晚明的旅遊活動與消費文化-以江南為討論中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1期(2003),頁87-143。
李弘祺,《宋代教育散論》,臺北:東升出版公司,1980。
李光濤,《熊廷弼與遼東》,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1976。
李孝悌編,《中國城市生活》,臺北:聯經,2005。
李紀祥,《兩宋以來大學改本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
杜婉言、方志遠,《中國政治制度通史:第九卷.明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杜聯喆輯,《明人自傳文鈔》,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
林海權,《李贄年譜考略》,二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林麗月,〈李三才與東林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9期(1981),頁95-110。
林麗月,〈閣部衝突與明萬曆朝的黨爭〉,《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0期(1982),頁123-141。
林麗月,〈明末東林派的幾個政治觀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1期(1983),頁21-42。
林麗月,〈「擊內」抑或「調和」?──試論東林領袖的制宦策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4期(1986),頁35-56。
邱仲麟,〈風塵、街壤與氣味:明清北京的生活環境與士人的帝都印象〉,《清華學報》,34卷1期(2004),頁181-225。
邱仲麟,〈敬老適所以賤老:明代鄉飲酒禮的變遷及其與地方社會的互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6本1分(2005),頁1-79。
侯外廬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姜德成,《徐階與嘉隆政治》,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
韋慶遠,《張居正和明代中後期政局》,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62。
徐朔方,《湯顯祖年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祝平一,〈〈御製天主堂碑記〉與清初的天主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5本2分(2004),頁390-394。
崔建英輯訂,《明別集版本志》,北京:中華書局,2006。
張秀民著,韓琦增訂,《中國印刷史》(插圖珍藏增訂版),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張坦,〈黔中王門──一個被忽略的地域學派〉,《貴州文史叢刊》,3期(1995),頁16-21, 36。
張治安,《明代政治制度研究》,臺北:聯經,1992。
張治安,《明代監察制度研究》,臺北:五南出版社,2000。
張建仁,《明代教育管理制度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張皓政,《明代常州士人的婚姻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張慧劍,《明清江蘇文人年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張藝曦,《講學與政治:明代中晚期講學性質的轉變及其意義》,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張藝曦,〈明中期地方官員與王學學者的緊張──以白鷺洲書院興廢為例〉,《大陸雜誌》,104卷6期(2002),頁270-294。
張藝曦,〈明中晚期古本《大學》與《傳習錄》的流傳與影響〉,《漢學研究》,24卷1期(2006),頁235-268。
張藝曦,《社群、家族與王學的鄉里實踐——以明中晚期江西吉水、安福兩縣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6。
張顯清、林金樹,《明代政治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曹松葉,〈宋元明清書院概況〉,10卷111-115期(1929-1930)。
許齊雄,〈我朝真儒的定義:薛瑄從祀孔廟的始末與明代思想史的幾個側面〉,《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47期(2007),頁93-114。
郭紹虞,《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陳來,《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陳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外宗教史論著八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陳時龍,《明代中晚期講學運動(1522─1626)》,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陳時龍,〈明代關中地區的講學活動(上)〉,《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7期(2007),頁215-254。
陳時龍,〈明代關中地區的講學活動(下)〉,《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8期(2007),頁93-130。
陳祖武,《中國學案史》,臺北:文津,1994。
陳國慶、劉瑩,《中國學術思想編年•明清卷》,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陳雯怡,《由官學到書院──從制度與理念的互動看宋代教育的演變》,臺北:聯經,2004。
陳榮捷,《朱學論集》,增訂再版,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
陳寶良,《中國的社與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陳寶良,《明代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陳寶良,〈明代的自我與社會:以自傳文為例〉,《明清論叢》,第6集(2005),頁152-174。
陳寶良,《儒學生員與地方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麥仲貴,《明清儒學家著述生卒年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
彭國翔,《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陽明學的展開》,北京:三聯書店,2005。
程玉瑛,《羅汝芳(近溪)詩文事蹟編年》,臺北:廣文書局,1995。
黃文樹,〈陽明後學的成員分析〉,《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7集(2000),頁371-388。
黃森茂,〈論天啟年間首善書院講學之興廢始末〉,《中國文學研究》,20期(2005),頁211-244。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文化,1994。
鄒振環,〈利瑪竇《交友論》的譯刊與傳播〉,《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3(2001)。
趙園,《制度•言論•心態—《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續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劉宗碧,〈貴州的王門後學〉,《中國哲學史》,2期(1997),頁75-81, 99。
劉勇,〈黃宗羲對泰州學派歷史形象的重構──以《明儒學案》〈顏鈞傳〉的文本檢討為例〉,《漢學研究》,26卷1期(2008),頁165-196。
稽文甫,《晚明思想史論》,收入《民國叢書》第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0。
蔡淑閔,《陽明學派遊學活動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
鄭涵,《呂坤年譜》,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鄧志峰,《王學與晚明的師道復興運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鄧國亮,〈資料不足對《明儒學案》編撰的限制──以《粵閩王門學案》為例〉,《燕京學報》,新21期(2006),頁85-106。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收入《魯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錢明,《陽明學的形成與發展》,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錢明,〈陽明後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中國思想史研究通訊》,第5期(2005)。
錢明,〈黔中王門論考〉,《貴州文史叢刊》,2期(2007),頁84-87。
錢茂偉,《國家、科舉與社會》,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七)》,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蘭臺出版社,2000。
謝國楨,《增訂晚明史籍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謝國楨,《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上海:上海書店,2004。
顏瑞均,《歐陽德及其思想研究(1496-1554)》,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日]小野和子編,《復社姓氏索引》,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1995。
[日]小野和子,《明季黨社考》,李慶、張榮湄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日]夫馬進,《中國善會善堂史研究》,伍躍、楊文信、張學鋒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日]岡田武彥,《王陽明與明末儒學》,吳光、錢明、屠承先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日]宮崎市定,〈明代蘇松地方的士大夫和民眾〉,變成顯譯,收入:劉俊文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六卷•明清,北京:中華書局,1992,頁229-265。
[日]島田虔次,《中國近代思維的挫折》,甘萬萍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日]溝口雄三,《中國的思想》,趙士林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日]溝口雄三,《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索介然、龔穎譯,北京:中華書局,1997。
[日]溝口雄三、[日]小島毅編,《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日]辻本雅史,《日本徳川時代的教育思想與媒體》,張崑將、田世民譯,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Brokaw, Cynthia,《功過格:明清社會的道德秩序》(The Ledgers of Merit and Demerit: Social Change and Moral Order in Late Imperial China),杜正貞、張林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Brook, Timothy,《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The Confusions of Pleasure: Commerce and Cultural in Ming China),方駿等譯,北京:三聯書店,2004。
Brook, Timothy,《為權力祈禱:佛教與晚明中國士紳社會的形成》(Praying for Power: Buddhism and the Formation of Gentry Society in Late-Ming China),張華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Elman, Benjamin A. 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Gordon, Andrew,《二十世紀日本:從德川時代到現在》,李朝津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6。
Handlin, Joanna F. Action in Late Ming Thought: The Reorientation of Lü-K’un and Other Scholar-Official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3.
Hucker, Charles,〈明末的東林運動〉,張永堂譯,收入:《中國的思想與制度》,臺北:聯經,1976。
Hymes, Robert. Statesmen and Gentlemen: The Elite of Fu-chou, Chiang-his,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Meskill, John. Academies in Ming China: A Historical Essay. Tuscon: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1982.
Twichett, Denis and Frederick W. Mote編,《劍橋中國明代史, 1368-1644》下卷(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7, The Ming Dyasty, 1368-1644, Part 2),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Wu, Pei-yi. The Confucian''s Progress: Autobiographical Writings in Traditional China.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于志嘉,〈明清時代江西衛所軍戶的管理與軍役糾紛〉,《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2本4分(2001),頁834-842。
2. 王汎森,〈明末清初的人譜與省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3卷3期(1993),頁679-712。
3. 王汎森,〈明代後期的造偽與思想爭論──豐坊與《大學》石經〉,《新史學》,6卷4期(1995),頁1-20。
4. 王汎森,〈日譜與明末清初思想家──以顏李學派為主的討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卷2期(1998),頁245-294。
5. 吳震,〈十六世紀中國儒學思想的近代意涵:以日本學者島田虔次、溝口雄三的相關討論為中心〉,《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1卷2期(2004),頁199-228。
6. 呂妙芬,〈明清中國萬里尋親的文化實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8本2分(2007),頁359-406。
7. 巫仁恕,〈晚明的旅遊活動與消費文化-以江南為討論中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1期(2003),頁87-143。
8. 林麗月,〈李三才與東林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9期(1981),頁95-110。
9. 林麗月,〈閣部衝突與明萬曆朝的黨爭〉,《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0期(1982),頁123-141。
10. 林麗月,〈明末東林派的幾個政治觀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1期(1983),頁21-42。
11. 林麗月,〈「擊內」抑或「調和」?──試論東林領袖的制宦策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4期(1986),頁35-56。
12. 邱仲麟,〈風塵、街壤與氣味:明清北京的生活環境與士人的帝都印象〉,《清華學報》,34卷1期(2004),頁181-225。
13. 邱仲麟,〈敬老適所以賤老:明代鄉飲酒禮的變遷及其與地方社會的互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6本1分(2005),頁1-79。
14. 祝平一,〈〈御製天主堂碑記〉與清初的天主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5本2分(2004),頁390-394。
15. 張藝曦,〈明中期地方官員與王學學者的緊張──以白鷺洲書院興廢為例〉,《大陸雜誌》,104卷6期(2002),頁270-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