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1.中文專書
Earl Babbie著,陳文俊譯,2007,《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台北,雙葉書廊,頁59~61。
George, Vic and Wilding, Paul 合著,林萬億與周淑美合譯,2004,《全球化與人類福利》,台北市,五南,頁69。
內政部編,2007,《國民年金答客問》,台北市,內政部。
內政部編印,1995,《日本未來年金財政之展望》,台北。
中華經濟研究院,1994,《年金制度研討會》,台北,253-254頁。
古允文,1988,《社會福利發展 : 經驗與理論》,台北,桂冠出版社。
古允文,1997,《臺灣地區老人經濟狀況及年金保險需求之研究》,台北,內政部社會司。
白秀雄,2005,《民生主義福利社會之理論與實踐》,台北,正中書局。
行政院研考會,2003,《社會福利的新挑戰》,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編,1993,《韓國國民年金法及其施行令.施行細則》,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編,1993,《韓國國民年金實務》,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吳老德,2000,《正義理論與福利國家》,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吳凱勛,1994,《先進國家年金保險制度—年金保險制度的國際比較》,台北市,內政部。
吳凱勳,1994,《各國年金保險制度之經驗》,台北市,內政部。
吳凱勳研究主持,1993,《我國社會保險制度現況分析及整合問題》,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發行:中華民國行政機關出版品展售中心經銷。
吳慧君,2001,《日本國民年金制度改革》,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呂建德,2004,《從福利國家到競爭式國家?:全球化與福利國家的危機》,華泰文化事業公司,台北,頁289-290。
呂學靜,2004,《日本社會保障制度》,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村上清,1993,《年金的知識》,日本,新聞社出版。
李光庭,2002,《人口高齡化與老年所得保障的國際趨勢—以日本的年金制度改革為例》,『台灣人口學會第十七屆年會,人口轉型與社會、國民健康研討會』。
李欽湧,1994,《社會政策分析》,台北,巨流出版社。
李增祿等著,1982,《中外社會福利服務比較研究》,台北市,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
林萬億,1994,《福利國家-歷史比較的分析》,台北市,巨流,頁321。
林萬億,1995,《福利國》,台北,前衛出版社。
林顯宗、陳明男,1985,《社會福利與行政》,台北,五南出版社。
厚生勞動省監修,2007《厚生勞動白書(平成19年版)》,日本:厚生省。
徐燕山主編,2006,《考察新加坡、香港勞工退休金實務作業》,台北,行政院勞工保險局。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編,2001,《Policy study seminar : 社會保險年金及退休金座談會實錄》,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馬凱、黃耀輝,1994,《未來年金制度之規劃》,年金制度研討會。
張世雄,1996,《社會福利的理念與社會安全制度》,台北,唐山出版社。
張雪真,1994,《歐美國家年金制度》,台北市,行政院衛生署。
張錫鎮,1999,《東南亞政府與政治》,台北市,揚智文化,頁258。
郭明政,2003,《社會保險法律關係爭議問題之探討》,『行政法實務與理論』,台大法學院。
陳博志,1994,《國民年金制度目的之探索》,台北,行政院經建會委託研究。
陳雲中,2000,《日本國民年金保險法制之研究》,台北,內政部。
陳綾珊,2004,《社會保險》,臺北市 ,華立圖書出版社。
陳鴻達主編,2007,《考察日本、韓國年金制度及實務作業》,台北,勞工保險局。
陳聽安,2003,《國民年金制度》,台北,三民書局。
曾妙慧,2002,《社會安全與社會保險》,台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童星主編,2002,《社會保障制度》,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黃耀輝,1994,《我國年金制度之沿革及基本理念》,台北,年金制度研討會。
劉見祥,1994,《先進國家年金制度—韓國國民年金制度》,內政部。
蔡宏昭,1994,《日本的國家老年年金保險制度》,『內政部編印』,頁68-71。
蔡宏昭,1994,《日本的國家老年年金保險制度》,台北,內政部編印。
蔡宏昭,2001,《老人經濟安全政策與國民年金保險制度》,台北,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福利社會雜誌社。
鄭文輝,1994,《當前各種年金制度之經濟觀》,年金制度研討會。
鄭秉文、方定友、史寒冰,2001,《當代東亞國家、地區社會保障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頁224-232。
謝明瑞,2003,《高齡化社會與國民年金》,台北,新潮社。
謝明瑞,2003,《國民年金制度之研究》,台北市:新潮社。
謝明瑞,2004,《國民年金制度財務規劃之探討》,台北市:新潮社。
謝明瑞、李鐘榮,2004,《台灣實施國民年金制度可行性分析—收支平衡的年金現值分析法》,台北,新潮社。
2.期刊、論文
方名川,1992,<金保險與稅賦年>,《保險專刊》,第28期,頁25~30。
尹豪,2000,<韓國人口老齡化與老年人社會保障>,《人口學刊》,第5 期,頁16~19。
王文娟,1999,<邁向21世紀的新加坡經濟>,《東南亞投資雙月刊》,頁2-9。王正,1999,<國民年金財務機制之觀察與反思>,《社區發展季刊》,第88期,56-67頁。王季云,2002,《我國退休金制度與老人經濟安全保障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論文。王金利,1996,<論國民年金的經濟效果>,《政策月刊》,第38期,頁2-5。王國輝、蔡旭,2004,<韓國的就業和社會保障政策>,《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第3期,遼寧,頁19~23。
王順民,2002,<推動國民年金措施是「魄力問題」而非「能力問題」>《國家政策論壇季刊》,頁36。
王葉,2003,《臺灣國民年金之經濟分析》,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王德睦、陳寬政,1997,<台灣地區家戶組成之推估>,《台灣社會學刊》,第19期,頁9-33。
古允文,1996,<新加坡的福利資本主義體制-商品化觀點的探討>《東南亞季刊》,第1卷第2期,台北,頁23。古允文,1997,<從福利國家發展談民營化下國家角色的挑戰>,《社區發展季刊》,80期,台北,頁35。古允文,2002,<世代契約與凝聚—老人經濟安全政策走向的思考>,《國家政策論壇》,台北,頁34~40。白東岳,2003,《國民年金財務規模與資金籌措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國防財務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白郁婷,2000,<新加坡、馬來西亞公積金制度簡介>《退休基金季刊》,第1卷第2期,頁54-65。江亮演,1981,<日本老人問題產生的背景和對策>《老人福利研討會論文集》,東海大學主編。
呂建德,2001,<從福利國家到競爭式國家?:全球化與福利國家的危機>,《台灣社會學》,第2期,台北,頁263-313。
李光廷,2001,<日本泡沫經濟瓦解後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台灣社會福利學刊》,第2期,台北,頁28~33。
李光廷,2002,《人口高齡化與老年所得保障的國際趨勢-以日本的年金制度改革為例》,『台灣人口學會第十七屆年會,人口轉型與社會、國民健康研討會』。
李明政,1996,<台灣社會福利未來的一些課題>,《社會建設》,第95期,頁115。李美玲,1994,<國民年金制度設計的家戶組成和性別因素考量>,《國民年金保險制度系列演講座談論文彙編》,頁64-89。
周海旺、楊川,2004,<上海與新加坡公積金制度的比較>,《上海經濟》,頁50~56。
孟建,2003,<學習新加坡創新公積金制度>,《北方網》,頁66~70。
林柔凌,2002,《我國國民年金制度中老年給付之研究》,淡江大學/保險學系保險經營碩士班碩士論文。林桂香,2003,《我國老年經濟安全保障法規範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侯仁義,2001,《德國年金制度之研究—及其對台灣年金制度形成之啟示》,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姜向群,2003,<韓國養老保險制度的發展、特點、問題與中國的比較分析>,《東北亞論壇》, 第5期,北京,頁96~100。
柯木興,1993,<對Annuity 對Pension譯名之商榷—兼述年金保險之內涵>,《保險專刊》,第32輯,頁126-135。
洪千惟,1998,《論我國勞工退休制度之法律規範—兼論日本老年年金制度之借鏡》,中正大學碩士論文。
洪千惟,1998,《論我國勞工退休制度之法律規範-兼論日本老年年金制度之借鏡》,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
胡薇麗 ,1996,《英國、瑞典、日本三國公共年金政策與制度比較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國家發展改革委赴韓研討團,2004,<韓國的就業和社會保障政策>,《宏觀經濟管理》,第3 期。
張寶仁、張慧智,2000,<韓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分析>,《人口學刊》,第4 期,北京,頁25~31。
張馨文,2004,《政治民主化與台灣國民年金的制度選擇:歷史制度論觀點》,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所碩士論文。莊秀美,1999,<日本老人福利政策新趨勢:高齡社會的挑戰>,《東吳社會工作學報》,頁41~70。莊秀美,2005,<少子、高齡化社會的福利政策建構:日本因應對策之分析>,《社區發展季刊》,第110期,台北,頁56~59。陳秀惠,1997,<初探老人經濟安全新策略-保險、救助及津貼整合之研究>,《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一卷第7期,頁179。
陳昱名,2004,<新加坡之中央公積金制度之分析研究-一個全球 化體系的觀點>,中山學術與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
陳美釵,2001,《日本人口老化與社會安全制度的改革》,南華大學/亞洲太平洋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偉志,2002,《中老年工作者未來工作意願之探討》,國立台北大學/財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曾明發,1999,《民主主義體制下我國社會保險年金制度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黃子庭,2004,《新加坡的社會福利政策:國家統合主義的分析》,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論文。
黃福良,2004,《我國國民年金制度之政治運作分析》,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楊永芳,2004,《建立我國老年經濟安全保障制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楊明璋,2000,《我國國民年金制度規劃過程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政經所碩士論文,頁6-30。劉賢雄,2005,《日本國民年金制度之探討及其對台灣國民年金制度之啟示》,國立中山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歐賢超、顧長永,2002,<李光耀實踐亞洲價值之評析>,《國家發展研究》,第2卷第1 期,台北,頁66-67。蔡宏昭,1998,《從日本法定年金保險制度擴張與轉型因素之歷史比較分析》,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論文。蔡宏昭,2000,<日本的老年年金體制>,《社區發展季刊》,91期,台北。蔡明哲,2005,《臺灣國民年金政策規劃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蔡瑩潔,2004《日本年金制度改革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班論文。鄭毓霖,2004,<少子化現象在教育上的因應之道──「日本經驗」>,《臺灣教育》,頁14~20。盧政春,1997,<國民年金與公積金制度之模式探討>,《東吳社會學報》,第6期,頁213。二、網站部分
內政部統計處:www.moi.gov.tw/stat
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www.fund.gov.tw
日本厚生勞動省:www.mhlw.go.jp
日本總務省統計局:www.stat.go.jp
行政院內政部:www.moi.gov.tw
行政院發展考核委員會:www.rdec.gov.tw
行政院經建會:www.cepd.gov.tw
財政部國庫署:www.nta.gov.tw
勞工保險局:www.bli.gov.tw
新加坡中央公基金局:mycpf.cpf.gov.sg
韓國 「國民年金」宣導網:www.mofat.go.kr/main/index.jsp
韓國國民年金公團:www.nps.or.kr
韓國國家統計局:www.nso.go.kr
三、英文部分
Barrientos, A, 1998, ension Reform in Latin America, shgate, England.
Conard, H. & Fukawa, T, 2003, “The 2000/2001 pension reform in Germany - Implications and possible Lessons for Japan”, The Japanese Journal of Social Security Policy .
Duplesis, R,1997,Transitions to Capitalism in Early Modern Europe, Cambridge Univ. Press.
Dye, Thomas, R,1996,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8th ed),New Jersey:Englewood Cliffs.
Estienne ,Jean-Francois and Murakami, Kiyoshi,2000,“The Japanese experience of review and reform of public pension schemes”,Social dialogue and pension reform,Edited by Emmanuel Reynaud, ILO.
Feldstein, F. and Siebert, H.(ed.),2002,Social Security Pension Reform In Europ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ejda E.George,1976,Social Insurance and Economic Security, Prentice-Hall, Inc.
Hinrichs, K,2003,“The Politics of Pension Reform in Germany”,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Pension Reform in Europe: Shared Problems, Sharing Solution?London.
Kilgour, J. G,2000,“Restructuring Retirement Income Plans”, Compensation & Benefits Review.
Kingdon, John W,1984,Agendas,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Boston : Little, Brown.
Orloff, Ann Schda,1993,The Politics of Pens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Britain,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Wiscoshin:the University of Wiscoshin press.
Ornstein, Norman J & Shirley Elder,1978,Interest groups, lobbying, and policymaking,,Washington :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Press.
Orszag, Peter R. and Stigliz , Joseph E,2001,“Rethinking pension reform:Ten Myths About Social Security System”,New Ideas About Old Age Security,World Bank.
Pample, Fred c. & John Williams,1988,“Welfare Spending in Advancde Industrial Democracies, 1950-1980”,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93, No.6, pp.1424-1456.
Segalman Ralph and David Marsland,1989,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the State of Welfare,New York:St.Martins Press.
Shinkawa T,2003,“The Politics of Pension Retrenchment in Japan”,The Japanese Journal of Social Security Policy.
Susan Hodge,1996,Law of Marine Insurance, Cavendish Publishing Limited.
Van Til, Jon,1988,Mapping The Third Sector: Voluntarism in a Changing Social Economy,Pacific Palisades,Calif:Goodyear Publishing Co.
Drucker, P. F,1996,The Pension Fund Revolution Transaction Publishers,New Brunswick and London.
Esping Andersen, G.(ed.),1996,Welfare States in Transition-National Adaptations in Global Economies,SAGE publication Ltd, London, UK.
Feldstein, F. and Siebert, H.(ed.),2002,Social Security Pension Reform In Europ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ormann, G. and Mitchell D. J,2000,Pension Reform in Sweden:Lessons for American Policy Makers,The Heritage Foundation.
Sunden, A,2000,How Will Sweden’s New Pension System Work? Center for Retirement Research at Boston College.